fullaya fullaya
我上线只有一种可能
关注数: 0 粉丝数: 198 发帖数: 20,048 关注贴吧数: 7
动物保护的连锁反应 你可以改变世界 最近接触到的都是些负面新闻,心情很不好,马上又要考试了,压力更大,所以出去走走散心。 然后遇到了小白,忘了具体时间了,就是我发帖子说倡导大家带点狗粮随时能够投食起,小白就是我的常客,其他流浪狗都属于散客,因为小白的生活圈子比较固定,就在我家附近的超市背后溜达,又是很大的中华田园,而且极度怕人,我喂了这么久它都不肯接近我,放下食物后我必须立刻闪,否则它还会起疑然后拒绝食用,这样的狗被收养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所以我固定了一个位置长期喂它。 其实时间也不算很长吧,喂它的地方有很多年纪大的阿姨跳舞,她们就看到了,然后慢慢的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给它喂食,甚至还有不是顺道也不是来这里跳舞而是专程骑车来喂它的人。 今天遇到它的时候,喂食的地方已经有了一个空塑料袋,然后我又喂了它一次,然后闪了,后来绕回来我就被震撼了,短短一会儿就出现了4个塑料袋!还有一个阿姨站在它旁边在喂它第5次,而且它没有像对我一样充满警惕,很自然的在那阿姨面前进食(。。。。有点小郁闷)。它对人的警戒,至少放松了1半,其实我一直很担心冬天那么冷它会不会冻着,现在完全安心了,一顿吃5份(不知道我走后还有没有继续喂的)。。。。太有爱了。 有种叫癔病的存在,当然用在这里不合适,其实我是想说对它们的关注是会传染的,你的行为可以影响周围,我们不是缺少对动物的关爱,而是缺少那个带头的人,只要你行动起来,你会发现加入这个行列的人越来越多,然后他们会将这个行动继续扩散,以星星燎原的速度改变这个世界。
【我来说说家兔和野兔的区别】--杨柳卷卷 看到有些兔友对怎样饲养家兔尚有疑惑,觉得兔兔很好养,野外的兔兔不就没那么娇气吗?生水也喝,野草也吃,也没有兔粮吃,也没有什么御寒措施,就在野外呆着,也活得好好的。甚至有的人把兔子养大了觉得不耐烦、不想养了就“放生野外”,还安慰自己说“它会学到自我生存技巧、变成一只聪明的野兔”云云。所以我在这里想跟大家解释一下家兔和野兔的区别,以释大家的疑惑。首先要指出的是——野兔是在野外自由生存的兔子,家兔是人工驯化的种类。二者截然不同。1、【体型】家兔体型较大,一般体重在3.5公斤以上,最大可达8公斤;而野兔体型相对来说要小得多,一般体重在2.5公斤左右,最大也就是3.5公斤,4公斤的野兔就极少了。2、【外观】家兔的耳朵比野兔的要短,野兔的耳朵比较长,家兔的身材要大于野兔,但野兔的前肢和尾巴都比较长。这也是方便在野外逃生!兔子是食物链最底层,野外的环境对于它们来说危机重重!所以它们需要更敏锐的听力和更发达的四肢!家兔都不具备。2、【染色体】家兔的染色体是22对,野兔是24对,相差2对。它们的亲缘关系甚至远不如马和驴(前者染色体32对,后者是31对)。这就意味着它们无法婚配!3、【繁殖性能】经人们长期饲养驯化、培育,家兔已成为具有高繁殖性能的动物,怀孕期为30天,每月可产仔6~10胎,因为人想尽办法多培育用来赚钱的!野兔每年仅仅产一窝,年产仔4~8只,是完全不同的!4、【幼兔特征】家兔的新生兔宝宝们属于晚成性。出生时候全身裸露无毛,眼睛和耳朵未开,基本没有行动能力,无法自行调节体温。家兔的幼兔宝宝15天左右才睁开眼睛,20天左右才可吃少量苜蓿草并随母兔外出活动。而野兔的新生兔宝宝们刚好相反属于早成性,生出来就全身有毛,眼睛可看,耳朵可听,小野兔出生3天就可以走路,并且能自行进食。综上所述,把家兔当野兔养,是很可笑的,也是对兔兔不负责任的。既然爱它,就让它做一个被你呵护的家兔吧。也不要有什么“放生野外”的念头。你见过流浪在外的家兔吗?一定没有吧。因为它们离开了你的怀抱,就会马上被送上人类的餐桌。
关于过敏与兔毛 我很想说的事 最近看到不少因为兔毛过敏而不得不送走兔子的事,其实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本末倒置,我有慢性荨麻疹,在过敏类疾病里是最麻烦并且完全没办法根治的,而且不像其他类型有固定过敏源,我对什么过敏完全取决于这个病当天的心情,像对兔毛过敏,你可以送走兔子,但是如果像我这样什么都可能过敏的话,那你打算怎么办?比如,我以前就时常对冷空气过敏,咱总不能把空气送走吧,喝水也过敏,把自己活活渴死? 其实研究表明90%的人都有过敏反应导致荨麻疹的可能,但是为什么这个病却并不像感冒一样普遍?因为人有抵抗力,当你身体好时,各种东西都能从容应对,身体机制也会很理性,那就不会过敏。当身体素质下降时,身体就会将自己严密保护起来,一有点风吹草动就过激反映,出现过敏症状。 所以说,过敏的最根本原因是身体体质变差了,要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是锻炼身体,过敏的各位看医生开的药一定是有维生素钙片之类的东西,就是为了增强身体体质。比如我,当时得这病的开始就是一发病就吃药,开瑞坦之类的,有激素,副作用很大,而且我又不忌口,吃药越来越频繁,对身体伤害就更大,就更频繁的发病。。成了恶性循环,我也能像各位送走兔子一样忌口啊或者把自己包起来和冷空气隔绝,可是这样会降低我的生活质量,所以我毛了,我开始不吃药,每天跑2000米,2个月以后,我再也没发过病,中间我也没有与任何过敏源切断联系,比如海白菜。。。。著名发物,任何过敏者都不能吃的东西,我每天一碗,到后来就完全好了(当然慢性荨麻疹是永远好不了的 但是在我身体强健的现在 它是冒不了头的)。 所以,当你过敏时,不要想到去切断过敏源,兔子你可以送走,那花粉过敏呢?冷空气呢?锻炼好身体才是首要,从根本上改变体质。尤其最近有考试的孩子那家,考试考得除了智力还有体力,别想着孩子有病就这儿也忌那儿也忌,我中考那年,体育也算分,据说现在分更重了,当时我有遗传的心脏问题,心动过速,我姐是哮喘(从3岁开始 大家都感觉她是个痨病一样的程度),当时都是舍不得那分数,开始练跑步(我是医生明令禁止不能参加体育活动的 所以我慢慢跑,每天坚持练),后来不但分数拿到了手,身体也好了,以前我姐更夸张,上学是上两个,为了那病简直就和燕子过冬似的不同季节要呆在不同城市里。可是中考体育后就好多了,可见体质才是一切疾病的源头。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对什么过敏,与其操心怎么切断过敏源,不如到户外锻炼,不但你的身体好了,兔兔也能安心的生活在你身边了
我们只是想团结! 动物保护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虽然说起来人人都知道要爱护动物,可是能从一而终的将它作为事业的人却寥寥无几,正是因为我们人少,我们势单力薄,所以更应该团结,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 上次有人问我爱之家好还是启明好,我害怕因为自己是启明的义工做不到完全不带感情色彩,所以建议去实地考察,其实于我又算什么呢,我不过是一介义工,在启明600人的大团体里不过是微不足道,可我依旧认为,我的言行代表着启明,我不能凭自己的感觉随便说话,可是,我们如此坚信,而对方却并不领情。 今天我要说的可能会违背我的原则,但是我也是个人,我有权利抛开其他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尤其在如此气愤的时刻。希望各位看帖子的吧友不要受我情绪的影响,也请思考一下。 我加入启明是在2007年元旦,在第一次参加活动的时候,就见到了乔娜,虽然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她,因为她和大街上所有的年轻女孩一样普通,而就是这样的普通却为她带来了无数的污蔑:“她拿了捐助的钱去整容”“她吃得好穿得好,不像XXX的某某那样朴素”“她拿捐助的钱去买车,根本不管动物的死活”“她拿了钱去留学了”。。。。。我想请问是不是一个年轻女孩打定主意要从事动物保护事业那她就必须蓬头垢面?穿戴整齐了那就一定是存在贪污捐赠的行为?而且她有工作,她自己本身有收入,为什么不能自己买车,你们可以去看,她的车也并不是什么高级的车,这车的作用几乎就是往来于温江的中心与成都,这样做是触犯了哪条法律?能让某些人这么不积口德? 而这样的攻击就出现在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蹲在地上绑宣传广告的架子,并没有为这些污蔑所动(如果有人在背后这样议论我 我估计早哭死了)那天是元旦假期,她也没有去玩,而且当时除了我所在的那个点还有其他地方,她就这样来回奔走着,和她说话就能感觉,她说话很快但清晰,一个有稳定工作的女孩完全可以悠闲并慢条斯理,可是多年来忙于动物保护已经让她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如果说她并没有去操心过动物,那她身上所体现的一切又是什么呢?所谓留学就更是荒谬,难道她每天坐飞机往来于成都和外国之间?她就在成都工作 并且每次活动我都有见到她忙碌的身影,这张照片是世界动物日所照,她还穿着她单位的工作制服,那天义卖的桌子也是从她单位借出来的,所谓留学也就不攻自破。
航天史上的动物英雄 苏联太空犬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之间,苏联太空署使用一群犬只进行次轨道和轨道上的太空飞行,以确认人类太空飞行的可行性。在成为太空犬之前,这些犬只是莫斯科的流浪犬。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之间,苏联的太空任务总共发射了至少57犬次上太空,太空狗的实际数字比57低,因为部分犬只参与了超过一次的任务。训练选择流浪狗而非家犬来执行任务[来源请求],是因为科学家觉得它们可能比其他的犬只更能忍受太空飞行中严酷且极端的压力,选择雌犬是因为它们的性情和不需抬腿排尿。它们的训练包括了长时间的站立不动、穿太空服、被放入就如在发射中的火箭的模拟器、搭乘离心机模拟火箭发射时的高加速度,并逐渐缩小笼子,为它们在太空舱的局限性做好准备。用作轨道上飞行的犬只以营养胶喂食。[编辑] 亚轨道飞行数只犬只在1951年到1952年借着R-1系列火箭达成高空飞行。[编辑] Dezik, Tsygan 和 LisaDezik and Tsygan ("Gypsy") 是最先进行亚轨道飞行的犬只。在1951年7月22日,在经过最高达100公里高空的旅行后两只犬被发现毫发无伤。Dezik跟Lisa在9月进行另一次飞行,不幸的无一幸存。[编辑] Lysa 和 RyjikLysa和Ryjik在1954年6月2日飞至100公里的高度。[编辑] Smelaya 和MalyshkaSmelaya预定在9月执行飞行任务但在发射前一天跑了。苏联官员认为她被狼群给吃了,但她在次日被寻获并与Malyshka 一同进行了一场成功的飞行。[编辑] Bolik 和ZIBBolik在它的1951年9月的飞行前数日逃脱,代替者ZIB快速的被置入任务并成功完成飞行。[编辑] OtvazhnayaOtvazhnaya与一只叫Marfusha 的兔子和另一只叫Snezhinka的犬只在1959年7月2日进行了飞行,她在1959年到1960年之间另外进行了五次飞行。[编辑] Albina 和TsygankaAlbina 和Tsyganka皆在53英里的高空被弹出太空舱。Albina是史波尼克二号的候选名单之一,但从未在轨道上飞行。[编辑] Damka和KrasavkaDamka和Krasavka原本被预定于1960年12月22日将进行轨道飞行,但是在上节火箭失败后飞行被中断,在无预期的亚轨道飞行两者皆被发现安好。其他从事亚轨道飞行犬只包括了Dymka、Modnitsa、Kozyavka 。至少四只其他的犬只在1951年9月飞行,两只或以上丧生。[编辑] 轨道飞行[编辑] 莱卡 主条目:莱卡 (犬)莱卡原名Kudryavka,在1957年11月3日搭乘史波尼克二号成为第一个在轨道上活的地球生物。有人称它是第一位活着的进入太空的乘客,但其他人宣称亚轨道飞行先经过了太空的边缘,它也被称为 Zhuchka和Limonchik。美国媒体给它取名“Muttnik”(杂种Mutt加史波尼克Sputnik的字尾),它在进入飞行后的五到七个小时之间因压力跟过热而死。她真正的死因直到飞行后的数年才公诸于世,在此之前苏联官方一直宣称它借由喂食有毒食物安乐死或死于缺乏氧气。部分苏联科学家对于让来卡执行死亡任务表示后悔。[编辑] Bars和LisichkaBars和Lisichka在1960年7月28日死于发射后28.5秒的火箭爆炸。Bars亦叫Chayka。[编辑] Belka 和StrelkaStuffed Strelka on tour in Australia in 1991Stuffed Strelka on tour in Australia in 1991Belka 和Strelka在1960年8月19日搭乘史波尼克五号在安返地球前于太空度过了一天,它们还伴随着一只灰兔、40只小鼠(mice)、两只大鼠(rats)、苍蝇和若干的植物和真菌。所有的生物成员存活。Strelka之后生了六只幼犬,其中一只叫Pushinka被送给肯尼迪总统的孩子们做礼物,Pushinka的后裔依然存活至今。在死后 Belka 和Strelka的遗体皆被保存,Belka在莫斯科被展示,而Strelka则在世界各地巡回展览。[编辑] Pchelka和MushkaPchelka和Mushka与其他动物,植物和昆虫在1960年12月1日搭乘史波尼克六号再轨道上渡过一日,因为导航失误他们的太空载具在12月2日重返时分解全部罹难。Mushka是训练来进行从事史波尼克二号任务的犬只之一并被用来进行地面测试,她因拒绝适当的进食而没进行史波尼克二号任务。[编辑] ChernushkaChernushka在1961年3月9日时搭史波尼克九号进行绕地任务,同行有一个太空假人小鼠和一只天竺鼠。在重返时假人被弹出太空舱外之后用降落伞轻轻的降落,Chernushka之后被发现无伤的在太空舱内。[编辑] ZvezdochkaZvezdochka由尤里·加加林命名,在1961年3月25日搭史波尼克十号进行绕地任务。同行有一个木制的太空假人进行在Gagarin在4月12日历史性的飞行前的最后演练。再次,假人被弹出舱外而Zvezdochka留在舱内,两者皆毫发无伤。[编辑] Veterok和UgolyokVeterok(Ветерок)和Ugolyok(Уголёк)在1966年2月22日搭乘Voskho三号并在3月16日降落前在轨道上待了22天。这个破纪录的太空持续飞行一直未被人类超越直到1974年的Skylab 2。并且依然为犬只最长太空飞行纪录。------------------------------------------------------ 小狗“莱伊卡”(Laika)的青铜纪念碑星期五在莫斯科落成,它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活物(有争议)。莱卡(西里尔字母:Лайка,意为“吠叫着”)是苏联太空犬之一,也是借由苏联太空载具史波尼克二号的第一位踏上轨道的活乘客,但是在踏上太空的五个小时后,因宇航服的隔热设计不佳而活活被烧死。有人将她列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动物,但其他人指出之前的亚轨道飞行已有动物进入太空中。莱卡是在莫斯科街头被找到的雌性的混种流浪狗,为萨摩耶犬跟铁利亚的混种,当时近6公斤约三岁大。莱卡这个词事实上在俄语中是数种狗的种名,类似哈士奇。她的名字是从 Kudryavka 改来的,另外还有Zhuchka(小虫)和Limonchik (柠檬)的绰号。美国媒体封她为Muttnik,来自英语的杂种(mutt)和史波尼克(Sputnik)。   这个高2米的纪念碑代表着航天飞船,它变成一只手掌,“莱伊卡”就骄傲的站在手掌里。纪念碑坐落在军事医学院内,当时在那里进行过航空试验。  该军事医学院院长伊戈尔·乌沙科夫少将在揭幕典礼上说,“莱伊卡”在航空事业发展方面的功勋无可争议。他补充说,纪念碑照着那些认识这只小狗的人们的回忆修建。  盛大的揭幕典礼之后医学院的老前辈们向纪念碑敬献了鲜花,这些老前辈当年直接参与了将“莱伊卡”送向太空的试验。  应该补充的一点是-带有“莱伊卡”图案的纪念板已经在该医学院悬挂了10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