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彻_5524 阿彻_5524
关注数: 2 粉丝数: 16 发帖数: 1,064 关注贴吧数: 67
评化物语 评化物语 从动画的意义来说,化物语真是比较糟糕的一部。 一开始,就被片头震撼到了,然后就打定主意要追这部。然后,是被战场原的气质(没错,就是 气质),阿拉拉基的吐槽和很赞的氛围吸引,坚持了下来。然而回味了一下,能够留下深刻印象 的,也只有对白了。 尽管说人物对话令人感觉不错,却没有什么可以让人特别记住的经典(除了“战场原荡漾”吧) 。况且,由于是原作小说,对白几乎是照搬的,作为一部动画,着实没有可圈可点之处。 这样一部动画,却能令人(我)印象深刻,恐怕就是新房的厉害之处了。 日本动画,或者说日本人有个习惯,就是简化,就是概括。比如说,欧美的写实系风格在日本漫 画被简化成大眼睛美型系;比如说,欧美动画在日本动画中被简化成原画和动画,比如说,比如 说……而新房的风格,就是简化而又简化,概括而又概括。撇开绝望先生,化物语除第一话有比 较多的动作场面,其他几乎可以说只是带背景图的有声读物罢了。把动画概括成70%静态背景( 这还只是保守估计)加有声读物,新房胆子不小。 但新房却能够把背景、动作、对白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一起,以至于观众不会因为那70%静态背景 转台。 其实不难发现动画中有相当多的嘴唇、眼睛的细节描写,并且不厌其烦的刻画。间或有人物头部 的45度仰望,或者短暂的半身像。其实化物语最成功的是角色刻画,这些细节描写就是把这些角 色的描绘的更细腻的工具。 接着,新房又找到了阿拉垃圾君的呆毛作为他心理描写的突破口;偶尔出现的藤子不二雄风格插 画,也是新房用来反应心理制造气氛的工具。之前一些动画里虽然也有呆毛这样的设定,但是都 没有新房利用的完全。 另外,那些静态背景和动画色指定有很浓的新房风格,但又不同于绝望先生鲜艳明快的色彩,大 概是为了符合原著的氛围吧。新房只有在玩弄这些细节的时候才下功夫。 化物语是一部轻小说原著的,以妖怪为主题的,以后宫和毒舌傲娇以及吐槽为卖点的,恋爱类动 画(这个定义是最后一话才发现的)。它在分镜上的大胆尝试和十分有现代感的背景与OP,应该 可以称它为“轻动画”吧。 或许这只是新房对新的动画风格的一次尝试和创新,不过这样一来动画师们就无事可干了,恐怕 这样的动画不会成为主流吧。 PS,怨念一下,猿猴篇之后作画崩坏的太严重了。 PS2,好久没写评论了手都生了,想当年写《评化猫》的时候文思如泉涌……
史上最强的合影 1.彼得.德拜 美国物理化学家。1884年出生于荷兰。1901年进入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习电气工程, 1905年获电子工程师学位,因他通过偶极矩研究及x射线衍射研究对分子结构学科所作贡献而于193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金。1966年逝世。 2.威廉.亨利.布喇格(w.h.bragg,1862-1942)是现代固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在剑桥三一学院学习数学,曾任利兹大学、伦敦大学教授,1940年出任皇家学会会长。由于在使用x射线衍射研究晶体原子和分子结构方面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与儿子w.l.布喇格分享了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父子两代同获一个诺贝尔奖,这在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同时,他还作为一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在二三十年代是英国公共事务中的风云人物。 3.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有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的名字与相对论密不可分,其实,相对论包括两种理论:其一是他1905年提出声狭义相对论;其二是他1915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后者,我们最好称之为爱因斯坦引力论。 4.埃伦费斯特 ( p. ehrenfest, 1880-1933) ——荷兰物理学家 5.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02~1984)用数学方法描述电子运动规律时,发现电子的电荷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电荷的。狄拉克猜想,在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种“反常的”带正电荷的电子。 6.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与爱因斯坦、玻尔、玻恩、海森伯等一起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发展了量子力学。因建立描述电子和其他亚原子粒子的运动的波动方程,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 7.1922—1923年间,康普敦(a.h.compton l892—1962)研究了x射线经金属或石墨等物质散射后的光谱。 8.美籍奥地利科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e.pauli,1900~1958),是迎着20世纪一同来到世界的,父亲是维也纳大学的物理化学教授,教父是奥地利的物理学家兼哲学家。 9.海森伯,w.k.(werner karl heisenberg 1907~1976)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第一种有效形式(矩阵力学)的创建者。    10.玻恩,m.(max born 1882~1970)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11.尼尔斯.玻尔(bohr,niels)1885年10月7日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父亲是哥本哈根大学的生理学教授.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03年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物理,1909年获科学硕士学位,1911年获博士学位.大学二年级时研究水的表面张力问题,自制实验器材,通过实验取得了精确的数据,并在理论方面改进了物理学家瑞利的理论,研究论文获得丹麦科学院的金奖章. 12.普朗克,m.(max planck 1858~1947)近代伟大的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 13.居里夫人(1867-1934〕是最著名的女物理学家。她曾两次获诺贝尔奖,1903年的物理奖,1911年的化学奖。她受教育较晚,于1893年获物理学位,1894年获数学学位,1903年获博士学位。局里夫人以放射性作为论文题目,她研究了很多物质,发现钍及其化合物的特性与铀相同。研究沥青铀矿时,她发现了镭和仆。1910年她成功的分离了纯镭。居里夫人对巴黎的局里实验室的建立作出很大贡献。 14.洛仑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 1853~1928)与塞曼(pietr zeeman 1865~1943)因研究磁场对辐射现象的影响、发现塞曼效应,分享了19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5.朗之万:1872年1月23日生于巴黎,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