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fensan yofensan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关注数: 49 粉丝数: 166 发帖数: 2,014 关注贴吧数: 5
当乙醇爱上了乙酸(ZT) 一天乙醇爱上了乙酸,但是它长得和乙酸不像,不那么般配,于是它去和铜倾诉,铜暗恋乙醇于是把自己烧得通红,一下插到乙醇里,于是乙醇变成了乙醛,长得更像乙酸了,可它还是电离不出氢离子,接着它又去找铜,铜说:你现在还有回头的机会,我会帮你找氢气和镍,你会变成原来的乙醇。可乙醛真的喜欢着乙酸,它忧愁着忧愁着直到自己一部分自我加成变成了2-羟基丁醛,铜心疼它,虽然上一次烧成氧化铜后又被还原,浑身疼的要死,它还是毅然选择牺牲自己。酒精灯对它说:你要真走下去,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而且前面的路是千刀万剐。铜二话没说就将自己烧的漆黑,接着跳到了盐酸里,身体化为了离子,成了美丽的蓝色溶液,接着氢氧化钠使它析出成了氢氧化铜絮状沉淀,到这一刻它的电子已经失去两个,它好痛,没了原来红色的光泽,它拖着絮状的身体,对着另一个烧杯里颓废的乙醛说:来,我让你拥有和乙酸在一起的权利。乙醛愣了下:你是谁?氢氧化铜说:我是铜啊,你快点,不然我就变质了。于是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乙醛第一次感动了,它从来没发现一直以来坚硬的铜还有这样柔弱的一刻。它内疚,难过,直到周围的溶液变得炙热难耐,它的时刻便到了——它丢下来两个电子,带走了一个氧离子,化成了乙酸钠。它对着散落在底部的砖红色的沉淀,怎么也割舍不下,可最后它还是去了盐酸那里,把自己酸化成了乙酸。它找到原来爱着的那瓶乙酸,却发现这样一件事:那瓶乙酸变成了酯!它散发着果香的味道!为什么!它已经和原来的自己——一种醇类物质在一起了!怎么会!而这时候乙醚说,其实什么物质都可以反应,只是条件不同,比如乙醇170度生成乙烯,140度生成乙醚,自己也会爱上自己。几近崩溃的原先是乙醇的乙酸看向一直跟着自己的铜,它变成了砖红的氧化亚铜,自己却做不了任何事。它想变回去,却发现没有那种方法了…它后悔自己做的一切,可是无法再挽回了…它绝望地跳回带有铜离子的悬浊液里,希望用自己能电离出的仅仅的一点氢离子让氧化亚铜发生歧化反应,努力地电离着… 它不知道,氧化亚铜不溶于水、乙醇、弱酸。 它不知道,乙醇与乙酸发生的酯化反应可逆,没有纯净的乙酸乙酯
关于有机合成反应描述的不同详细程度 本人是做有机合成工作的,工作重点是制药工艺优化工作,因为药物纯度要求很高,所以对细节要求比较高。 刚刚突然想起把有机合成反应描述的不同详细程度做个划分,大家看了就当个乐呵吧 1.最简单的程度,只写原料产物,以我最近做的反应为例,比如:由炔丙醇到甲磺酸炔丙酯; 2.写上试剂,比如甲磺酸酐 3.补上溶剂,DCM,碱,TEA 4.细化到溶剂量,各个试剂比例,后处理条件,比如水洗,浓缩啦 5.进一步详细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加料顺序,加料速度,反应监测方法,判断反应结束的标准,后处理水用量,萃取时间,静止时间,浓缩温度,真空度等等。 到此是不是就很详细了呢?对一般合成工作来说是够用了,甚至可能还不需要这么细致,但是对于要做给人吃的药的药企来说,还差点,于是又有下面的 6.进一步细致到原料和各个试剂溶剂的来源,供应商的工艺,设备,及其由此带来的杂质分布,考虑由此可能对自己工艺造成的影响。还有结晶速度对晶形的影响,(晶形不同往往药效完全不同),当然还有很多啦。有时一步反应,可能写在纸上的操作工艺会有2,3页,再加上分析,和其他的琐碎的东西,写个7,8页也不是夸张的。 杂七杂八写了这么多,就是告诉还在读书的同学们,有机合成在实际生产应用时,考虑的因素很多很多,有时为了优化一步反应到极致,要花一年或者数年的时间,希望有兴趣从事该行业的同学,对此有一定认识 PS:本人一向不爱发帖,还是到吧里第一次发帖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