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丶骚 _____丶骚
...
关注数: 28 粉丝数: 1,238 发帖数: 9,220 关注贴吧数: 6
夜幕进来看看行么、    近来很多人喜欢“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话,更有不少人照着做起来。别人说她某件事不该做或做得不好,他便可以来一句“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由此看来,这句话已成了一面不知悔改遮掩的挡箭牌了。     首先,只管自己走路,不顾他人死活,完全是不负责任,自私自利。比如后住李煜和宋徽宗,一个吟诗,一个作画,更醉心其中到不理朝政的地步。大臣劝谏不听,百姓怨愤也不顾,最终一个成了亡国之君,一个成了结下之囚。这难道不是不负责任而终尝苦果的例子吗?若李后主和宋徽宗多为群臣、为苍生想一点,服一点责任,听取一点谏臣的意见,少一点自己的喜好,相信凭这两人才智治国是不成问题的。究其祸首,恐怕就是这“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心理。     其次,只管一味向前,不听他人意见,毫无疑问,这是盲目自大。马谡守街亭时,副将王平劝他在要道安营,马谡不允;王平劝他不要上山扎寨,马谡不听,结果不免落个兵败身死的结局,可发一笑!但在嘲笑他人之余,我们是否要自我反省,自己是否也曾像马谡一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真理有时的确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毕竟是有时而已。一般来讲,一群人总是比几个人正确的,强行走自己的路,不顾他人反对,便是弗民意而为,逆天道而行,终究不免败亡。所以,走自己的路,还是要听听别人怎么说才好。       最后,捂住双耳,不管事实,不管脚下是否有路,只管走自己的“路”,这显然是在逃避现实,自欺欺人。这绝非臆造,确实是某些人内心所想。比如某君做错了事,大家一致反对,事实和经验也告诉他:“你错了。”可是某君不敢改正,或是怕改正了丢了自己的面子。于是乎,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一错到底算了!那么,面对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看法,我们何去何从?在我看来,无非是“大胆尝试,择善而从”。    面对自己的想法,大胆尝试是必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想法付诸实践,才能知道对错优劣。赵武灵王觉得胡服骑射有利于作战,就力排众议,坚决实行,结果自然是赵国兵强马壮,堪与齐、秦平分秋色。不去实践的想法,始终只是个想法而已。 面对他人的看法,我们要学习孔子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别人的意见既有中肯的能力。正确意见虚心听取,错误意见坚决摒弃。就像秦始皇下逐客令时,宗室大臣夸他做得好,那些被逐的六国客卿却怨恨不已,若不是秦始皇听取了李斯《谏逐客书》中的正确意见,否定宗室大臣们的逐客主张,那么,人才势比外流到六国去,届时合纵之势再起,秦始皇的统一大业只怕遥遥无期了。     让我们多一点虚心,少一点自大;多一点真诚,少一点执拗;多一点改过的勇气,少一点无用的虚荣,生活的天平就会向我们倾斜。也有不怀好意的;既有切中啃綮的,也有无关痛痒的。这就需要一定的鉴别能力。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