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黄油-4 会飞的黄油05
关注数: 2 粉丝数: 7 发帖数: 2,027 关注贴吧数: 6
【讨论】拉萨至林芝铁路6月25日开通运营! 拉萨至林芝铁路将于6月25日开通运营,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同步投入运营。拉萨至山南、林芝最快1小时10分、3小时29分可达。 拉林铁路起自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经山南市贡嘎县、扎囊县、乃东区、桑日县、加查县和林芝市朗县、米林县,到达林芝市区,全长435.48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为国家I级单线电气化铁路,初期开通运营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有贡嘎、扎囊、山南、桑日、加查、朗县、米林、岗嘎、林芝9个车站。 拉林铁路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藏东南谷地,90%以上的线路在海拔3000米以上,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沿线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达2500米,施工难度极大。2015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国铁集团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的支持参与下,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组织各参建单位,集成运用我国铁路建设实践经验,集中力量对“强岩爆、高地温、冰碛层、风积沙、大变形”等工程难题进行攻关,安全优质建成了47座隧道、121座桥梁,其中有国内最大埋深的巴玉隧道、高地温的桑珠岭隧道和创高海拔、大跨度世界第一的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 拉林铁路建设中,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提升了工程一次成优率,保护了沿线生态环境,形成了一批人文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地标建筑,同时建成了一批永临结合的公路、桥梁,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和各族群众致富。 为适应拉林铁路高原运营的环境条件,铁路部门强化了沿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立了监测报警体系,完善落实了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全面提升了应对各种复杂灾害性气候、安全运行的能力。 开通运营前,国铁集团组织相关单位,严格各项规定和标准,对拉林铁路各专业设备进行了检测验收和安全评估,对轨道状态、弓网性能、列车控制、通讯信号系统等进行了综合优化,满足了铁路安全、稳定运营要求,目前已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安排开行拉萨至林芝D字头列车3对,其中2对在客流高峰时期开行;日喀则至林芝D字头列车1对;拉萨至林芝普速直达特快列车1对。 国铁集团牵头组织国内机车车辆科研和装备制造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成功研制了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在拉林铁路开通时同步上线运营,历史性地实现复兴号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该动车组采用整列一体化设计,两端分别挂电力动力车和内燃动力车,可在电气化和非电气化线路间自由切换、贯通运用,编组为12辆,设一等、二等和商务车厢,定员755人,创新采用弥散和分布式相结合的方式连续供氧,为旅客提供良好乘车体验,完全适应高海拔、连续长大隧道环境。 拉林铁路的建成通车,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弥补了既有交通方式易受高原气候影响的短板,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了交通运输的稳定性和通达性,实现了西藏各族群众“坐上动车去拉萨”的梦想。 拉林铁路连接既有的拉日和青藏铁路,还是在建的川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滇藏铁路的共线地段。它的建成通车,对加强内地与西藏联系交流、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转载】广铁增开旅客列车32对;8对动车3小时内穗邕直达 羊城晚报讯记者李志文,通讯员刘雯、唐晖报道:记者20日从广铁集团获悉,2021年6月2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今年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广铁集团继续补强高铁运能,增开旅客列车32对,其中动车组列车31对,普速列车1对。变更列车运行区段16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2对、普速列车4对。变更旅客列车经由路线6.5对,其中动车组列车2对,普速列车4.5对。 据广铁集团客运部门负责人介绍,实施新图后,广铁大幅优化旅客列车开行结构,增开长沙南至柳州,深圳至北海,张家界西至成都东、重庆,广州至昆明南,深圳北至潮汕,深圳机场至新塘南、广州东,佛山西至肇庆,广州南至湛江西等31对动车组列车。增开广州东至汕头普速列车1对。首次开行云浮东至深圳站、佛山西至珠海长隆间各1对动车组列车。 另外,为便于两广省会城市的旅客出行,打造两广省会间的直达品牌,广州南至南宁东站的8对动车组列车调整为直达列车,运行时间控制在2小时50分钟以内。 广州南至北京西G66/7采用复兴号智能型动车组担当。深圳北至武汉G1010次调整为大站直达列车,沿途只停长沙南、郴州西和广州南3站,运行时间缩短为4小时35分。深圳北至福州南D3331/2次、D3335、D2326次2对动车调整为大站快车,沿途只停泉州、莆田、厦门北、漳州、潮汕站。 同时,为满足广深城际沿线旅客出行需要,增加广深城际樟木头和平湖站停站车次。 该负责人介绍,广铁实施新图后,变更列车运行区段16对,包括动车组列车12对、普速列车4对。其中长沙南至南宁东G539/40次延长至北海。深圳北至重庆北G1312/3、G1314/1次运行区段调整为深圳北至连云港。广州南至连云港1554/1/4、G1553/2/3次延长至青岛。广州南至成都东D1756/5次延长至泸州。汉中至广州K768/9、K770/67次延长至东莞东。惠州至达州K1173/2、K1171/4次延长至万州。广州至张家界西T8302/1次延长至深圳东。岳阳东(广州南)至陆丰G9641/4、G9643/2次延长至汕头。
【转载】广铁集团4月10日起实施新列车运行图 中新网广州3月26日电 (郭军 黎磊) 记者26日从广铁集团获悉,自4月10日起,广铁集团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开旅客列车13对,提高部分高铁列车运行速度,缩短厦深高铁、江湛高铁、广深城际等运行时间,并首次连通佛肇与穗深城际铁路开行列车。 据广铁集团客运部介绍,本次调图广铁集团增开热门方向旅客列车13对,均为高铁动车组列车,主要集中在广东与周边省市之间,进一步强化区域间高铁网络辐射面和通达率,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其中广东地区始发10对,主要集中在深圳北至厦门及茂名、广州南至深圳北、潮汕至深圳北、肇庆至潮汕等方向。肇庆首开的至潮汕(汕头)方向D7598/5D7596/7次动车组,将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东西端快速联通。贵州地区始发3对动车组,主要集中在铜仁往重庆西、成都东、昆明南等方向。 据广铁集团客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图实施后,杭深线厦深段深圳北至厦门北间所有动车组运行时速将由原来的200Km/h达速250Km/h,平均压缩运行时间32分钟左右。同时,安排深圳北至厦门(北)快车7对,途中仅停靠漳州、潮汕、普宁、潮阳等大站中的1至2个站,深圳北到厦门北全程最快仅需2小时30分,较原有旅时压缩1小时左右。 从4月10日起,广深城际将开行广州东至深圳一站直达列车,全程旅时1小时08分。同时,开行只停靠大站的“大站停”列车,压缩旅行时间。 除此之外,广铁集团充分利用怀衡高铁线通过能力,在新图中调整5对普速旅客列车经此线路运行,大幅压缩现有运行时间。其中深圳~成都东K486/7K488/5次单程压缩达6小时,其他4对客车旅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压缩。 新图实施后,佛肇与穗深城际首次“牵手”,两条城际线路动车组列车将跨线运行,开启肇庆、佛山、广州、东莞、深圳5地市间城际列车互联互通新纪元。 新图安排深圳机场至肇庆间跨线动车组列车11对,旅客无需再中转换乘,可从深圳快速通达肇庆,出行更加便捷,极大地节省时间成本。
【讨论】原创 中国铁路 中国铁路 今天1月31日7时42分一 【讨论】原创 中国铁路 中国铁路 今天 1月31日7时42分 一列时速250公里 CR300AF型复兴号动车组 从广东省徐闻铁路北港出发 通过铁路轮渡漂洋过海 抵达海南省海口铁路南港 标志着复兴号正式登陆海南岛 预计2月初在环岛高铁投入使用 官方色号:海空蓝 编组形式:8辆短编组 1辆一等座车+7辆二等座车 总定员:613人 CR300AF型复兴号动车组 和最近网友热议的“蓝暖男” CR300BF型复兴号动车组 是一对复兴号“蓝色CP” 同属CR300复兴号动车组系列 整体设计及关键技术 都是由我国自主研发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CR300AF型复兴号动车组外观涂装为“海空蓝+红色飘带”。该车采用低阻力线型头型,车体更加平顺,线条优雅,具有运行噪音低、安全系数高、运能更大、节能环保等特点,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运行环境。 200多米长的复兴号如何上船? 别急!首先要把动车组“解体” 然后再推入粤海铁路轮渡 分解车钩、风挡、车端连接线 挂过渡车钩…… 铁路工作人员将复兴号动车组 从车厢连接处进行拆解 等送到对岸后再复编组合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动车段三亚动车运用所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过海解编组装技能的动车组维修单位。 “海南岛开行动车以来,主要以CRH1型动车组为主,复兴号的加入将这里的客车装备从2.0版本提高到3.0,为海南岛增添一抹亮丽的‘海空蓝’,也将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增添新动力。”广州动车段技术科科长马柳青介绍。 本次共有5列复兴号登陆海南岛 并在三亚动车所进行检修维护 整装待发迎接春运首秀
【转载】全国首例高铁枢纽站改造完工!深圳北站扩容扩能迎接赣深高铁 12月18日,国内首例高铁枢纽站改造工程—深圳北站改造全面完工。改造后的深圳北站新增6条进出站线路,多方向列车接发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未来接入赣深铁路、深汕高铁、深茂高铁等线路列车奠定了基础。预计明年赣深高铁建成通车后,深圳北站单日接发列车总数将从297对增加到350对。 改造利用“天窗期”进行千人凌晨大会战 深圳北站改造工程是在车站不停止运营、现有规模不改动的情况下,首次采取“破旧扩新”的方法,对部分股道和站台进行拆除重建,在国内尚属首次。在两个阶段施工过程中,中铁四局等建设单位先后对深圳北站南、北咽喉,东、西半场进行改造,新建两条动走线,对信号软件换装、接触网、通信、电力、道岔插铺等改造升级,使深圳北站在满足现有各条接入铁路运输的基础上,具备并入赣深铁路及新建深圳北站第二动车所的能力,实现了进一步挖潜扩能,提升了深圳北站高铁枢纽的运能运力。 “运营中的高铁站施工改造要考虑诸多因素,特别是要保障现有列车运营安全和旅客出行顺畅。” 广铁集团深圳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谢颖斌告诉记者,为不影响春运、暑运、国庆、五一等节假日铁路运输,保证既有广深港高铁和厦深高铁的运营安全,深圳北站改造施工在工期范围内只能利用2019年和2020年“十一”和元旦之间没有列车运行的深夜时分进行。建设者克服土建、接触网、轨道、信号等多项目同时交叉作业的难题,在子夜至凌晨4个小时“天窗点”对无砟轨道拆铺、信号、四电等进行升级改造。“施工天窗点的每一夜都是一场千人‘大会战’,才确保了站改工程如期完工。” 深圳北站接发列车总数最多可达413对 “改造完工后的深圳北站,增加了赣深上、下行线,第二动车所C、D线,赣深疏解线以及深汕联络线,简单的说就是改造完工的深圳北站具备了连接赣州、茂名及西丽等多个方向的线路的能力。”深圳北站副站长张明表示,目前车站日均开行始发终到列车221.5对,途径列车75.5对,接发列车总数297对,日均发送旅客14.9万人。随着明年赣深高铁开通接入,深圳北站运输能力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开通初期深圳北站日均发送旅客将增长至17万人左右,增幅14%,始发终到列车266对,途径列车84对,接发列车总数预计350对。“随着未来更多新线的引入,深圳北站接发列车总数最多将达到413对,能更好的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广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北站站改工程全面完工是完善京港高铁通道,推进沿海通道建设,构建“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的重要举措,对未来深圳北高铁枢纽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中继续发挥骨干和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客运布局,进一步提升客运系统运输能力,带动粤北赣南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具有重大意义。 为其他高铁站升级改造提供参考范本 中铁四局深圳北站改造项目常务副经理阚剑锋表示,深圳北站改工程系国内首次成功实现对正在运营的高铁枢纽站进行改造升级。施工过程中先后插铺8组无砟道岔、采用信号CTCS-3级列控系统、接触网大范围道岔区硬横梁改造、整体腕臂改造施工等均属国内首例,并解决了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 他认为,深圳北站的成功改造为我国其他高铁站改造升级进行了有益探索,也折射出我国高铁不仅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而且拥有成熟的运营管理能力。”我们已总结形成了一整套插铺无砟道岔、信号CTCS-3级列控系统大型高铁枢纽站改造施工技术模板,为后续国内的高铁站改造施工积累有益的经验,提供了参考范本。”
【转载】这是一棵树吗?不,这是火车站! 11月16日上午,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了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的开通活动。 运营后,江门站将成为珠江西岸第一大轨道交通枢纽、广东省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大大缩短江门与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湛江等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对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增强城市商圈辐射、加速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江门站及其配套工程总投资约40亿元,占地约33万平方米,站场分为高架层、地面层和地下层。 11月16日,不少旅客特意赶到江门站参观。“好靓好靓!”85岁的张奶奶见到江门站时脱口而出。精神矍铄的她,在车站广场拍了好几张照片。 高架层 落客、购票及候车 江门站南北侧各有一座人行天桥横跨江门大道与江门站地面层相连。江门大道呈南北走向,上方布置集疏运匝道,连接江门站各功能区。 经江门大道辅道南侧向上驶入集疏运匝道,就是落客平台处,车道宽约25米。 与落客平台相连接的是江门站高架层,主要由铝板幕墙、玻璃幕墙、金属屋面等构成。 站房的正面融合了“生命之树,小鸟天堂”的造型特点,以钢结构构成树状编织筒,划分出进站大厅区域。 经由进站大厅步入高架候车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铺满整个候车室天花板的树叶形状吊顶,穿孔铝板疏密渐变,增加空间的层次感。主色调以灰白为主,简洁大方。 高架候车室最多能同时容纳4000人,南北侧各设计8个站台通道,卫生间、饮水间、母婴室等功能室穿插其中。 地面层 旅客集散、长途汽车站及公交站 高架层以下至江门大道地面之间为地面层,高度约为9米,包含了站台、旅客集散广场、长途汽车站、公交站等重要功能区域。 地下层 出站、停车及换乘 江门站旅客进出站流线为高架层进站,地下层出站。地下层位于地面层正下方,共有三层,出站层位于地下二层。 出站厅上方是一块巨大的树叶形状吊顶,与候车室的设计相互呼应。 地下三层平行场站方向预埋了轨道交通一号线的主体结构。旅客出站后向西走,可直接进入预留的轨道交通站厅。总的来说,江门站通过立体式布局,将交通功能、商业开发、城市景观融为一体,成为集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转载】珠三角城际铁路广佛东环线全线首个隧道贯通 11月15日晚 珠三角城际铁路 广佛东环线东环隧道顺利贯通 这是该线首个贯通的隧道 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取得又一重大突破 广佛东环线广州南站至白云机场段全长约46.75公里,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60公里,全线设车站8座,分别为大石站、科学中心站、琶洲站、金融城站、智慧城站、龙洞站、大源站和太和站。 中铁二十五局承担了广佛东环线2标段一工区的施工任务,工程包括东环隧道、动车存车场1处及4座特大桥,并担负占地约1.8万平方米的房建工程以及全线双线93.26公里的铺轨任务。 东环隧道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长891.42米,宽14.8米,高8.6米,设计为曲线隧道。 该隧道所处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茂密,山体水资源丰富,最大埋深96米,最浅仅5米,岩体脆弱易软化,需穿过3段高风险破裂带,易发生变形塌方,施工难度大。 由于隧道出口连接白沙村一号特大桥,下方是建成运营的花莞高速公路,洞口场地狭窄,材料机械等运输极为困难。 为安全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施工方利用吊机将材料、机械等直接吊运至隧道出口,并用大型车辆将材料运输到位,减少了运输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 针对复杂地质掘进难题,施工方将浆液注入岩体的裂隙,减少地下水渗透和加固岩体,形成一段安全稳固的施工作业面,顺利实现隧道贯通。 “经过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今年8月全线桥梁主体工程完工,实现了‘桥通’,此次‘洞通’,意味着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后续铺轨施工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铁二十五局项目书记卓秋英介绍说。 广佛环线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广佛同城化的重要构成、珠三角城际铁路网重大项目。其中广佛东环线是沿线城市组团间的城市快线,对促进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形成珠三角区及粤港澳大湾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对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有着重要意义。 广佛东环线建成后,广州南站至白云机场只需半小时,天河中央商务区至南站仅需10分钟,至白云机场仅需20分钟。
【转载】万众期待!珠西枢纽江门站建成了 经过建设者们28个月的日夜奋战 备受瞩目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 江门站建成了 11月16日上午,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和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武勇出席江门站开通活动。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是珠江西岸第一大轨道交通枢纽、广东省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缩短了江门与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湛江等周边城市间的时空距离。 这对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增强城市商圈辐射、加速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车站开通初期,安排日均开行客运列车54.5对,旅客从江门站出发,最快约30分钟可到广州,90分钟可到深圳,将更好地满足江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江门站主体站房工程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站房功能布局遵循“以流为主、到发分离”的原则,旅客流线设计上采用“上进下出”的模式,由高架进站,地下层出站。 这种模式较好解决了大容量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对接,满足“公共交通优先”“人车分离”的综合交通设计原则。 开通初期,江门站广场、售票大厅、出发到达大厅等主要地点,都有广铁集团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有不少乘客特意赶来江门站乘车体验。有乘客一家大小来到江门站坐车前往广州,也有江门市民带着家人特意前来参观拍照留念。 他们都纷纷夸赞江门站设计漂亮。“生命之树、小鸟天堂”的外观设计以及碉楼、葵树元素的融入,充满了华侨文化色彩,更加凸显了江门站的独特。 为提升旅客出行美好体验,候车厅不仅设有导向台、洗手间、母婴室等基本设施,还增加了儿童游乐场和军人候车区。 其中,军人候车区采用不同座椅颜色加以区分,以屏风及绿植隔断,增加了本地人文特色。 候车厅共有6间洗手间,采用独立式梳妆镜,增加了私密性,提高了卫生间使用品质。 内部增加了江门文化装饰画及绿植,提高了卫生间的整体视觉体验,卫生间母婴室顶部采用天蓝色涂料,色调更显温馨。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铁路建设发展进入快车道,累计完成建设投资2308.4亿元。 目前,广东铁路营业里程达4805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2100公里,居全国前列。
【新闻】汉十高铁年底前将开通运营 十堰车务段接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通知,正式成立汉十高铁提前介入领导小组,按照工程进度,确定汉十高铁西段9月1日开行单机联调联试,汉十高铁年底前将开通运营。 十堰车务段按照要求,成立了静态验收、联调联试专业小组,明确了工程节点目标,按期推进。汉十高铁节点目标是以东津站为界,分东、西两段开展静态验收和联调联试。 汉十高铁工程时间表 据了解,汉十高铁是我省主导投资建设的第一条高铁,武汉至十堰高铁为双线客运专线,线路全长399.12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从汉孝城际孝感东站引出,全线共设13座站房,总投资520亿元。途经城市包括武汉、孝感、云梦、安陆、随州、随县、枣阳、襄阳、谷城、丹江口、十堰等县市。沿途设置站点包括汉口火车站、孝感东、朋兴(预留)、云梦东、安陆西、随州南、随县、枣阳、襄阳东津、隆中、谷城北、丹江口南、武当山西、十堰北。其中在十堰境内有十堰北、武当山西、丹江口南3个站。远期将实现从武汉乘坐高铁到西安无需再绕道郑州,路线裁弯取直向武汉西北方经汉十线延伸直抵西安,时间也将缩短。 目前剩余工程节点要求: 6月30日前,汉十高铁西段接触网送电,并完成站台、雨棚、地道、天↑桥工程; 7月20日前,完成站台层客服设施设备安装; 7月30日前,完成现场信号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 静态验收节点要求: 8月20日前,汉十高铁西段完成静态验收报告 8月23日前,完成静态验收报告专家评审; 8月30日前,完成静态验收报告专家评审意见整改。 联调联试节点要求: 8月31日,汉十高铁西段接管设备管理权、设备使用权、行车指挥权、施工管理权; 9月1日,开行单机; 9月2至6日,开行检测列车对联调联试动车组.上线准备条件进行检测确i认; 9月7日,开始350km/h综合检测车进行速度逐级提速、信号系统测!试,共36天,其他系统测试与逐级提速、信号系统测试并行开展并同步|完成; 10月13日,东线、西线进行全线拉通 10月14日,开始运行试验; 12月31日,通过验收并开通运营。
【新闻】2019中铁总动车领域大动作 2019中铁总动车领域大动作:京雄智能动车 200公里动集 高原动集 内燃动车 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样车将于2019年2月下线,同时针对智能动车组建立车载集成化安全监测平台同期推出。此外,2019年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总)还将完成京雄城际智能动车组样车的试制。中铁总人士1月29日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了上述消息。 中铁总称,京张高铁智能化动车组增加的智能模块,增加了高寒适应性需求。此外,智能动车组还进行了自动驾驶的尝试,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功能,可实现自动发车、自动开门等功能,减少司机劳动强度;在节能方面,智能动车组可节水10%,总体能耗可降低7%。 除京张高铁智能化动车组外,中铁总人士称,2019年中铁总在动车组领域还将有各种大动作。 首先,时速250公里复兴号将开始批量采购;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正式上线后,速度等级更快的时速20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研制工作将在年内推上日程;适应高原地区的动力集中动车组方案研究和样车试制也将在年内展开;非电气化铁路上,中铁总计划开行的内燃动车组也在推进研究中。 在复兴号品牌战略方面,上述中铁总人士对记者透露,2019年要继续推进京沪高铁和京津城际复兴号换型和谐号工作,同时复兴号将首次进入东北地区运营;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要扩大开行范围,对既有客车进行梯次替换,老旧机车和客车要逐步报废淘汰。 对当前乘客集中反映的动车组座椅破损问题,上述人士表示,在2019年,中铁总要建立动车组服务设施整治机制,“动车组座椅软垫脱落,老化将是重点整治对象,尽量为旅客营造舒适的出行体验”。 在高铁乘务人员投入方面,中铁总人士对记者表示,2019年中铁总将高铁女司机的培养首次纳入工作议程,未来高铁列车将有可能由女司机驾驶。不过该人士同时强调,高铁司机的培养是个系统性的工作,选拔条件须有普速列车驾驶经验与里程积累,因此女司机的选拔工作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由于复兴号全系列车陆续上线运营,中铁总当前对动车组乘务员的缺口很大,在2020年前,中铁总将培养机车乘务员3.5万人左右、动车组机械师近3万人;2019年计划再增加动车组司机2000人。 在高铁列车及高原复杂地质条件铁路车辆应急救援方面,中国一直是空白,国外也没有可参考的经验,2019年,中铁总计划在此加大能力建设。上述人士对记者透露,为配合川藏铁路设计、建设及运营,中铁总正组织相关单位超前研究高原、高寒及大坡度铁路应急救援预案;加快高铁列车救援专用的捆绑起复机和起重机研发。 据中铁总消息,2018年,全国铁路动车组旅客发送量20.05亿人、同比增长16.8%。复兴号已在38条高铁线路上运营,通达23个省会以上城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截至2018年底,复兴号累计发送旅客1.31亿人,平均客座率78.8%,较高铁列车平均客座率高出4.2个百分点,投入运用的复兴号达到850组。 2018年,中国高铁投产新线4100公里,占全部投产新线的87.55%。到201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9万公里以上。2019年中国铁路确保投产新线6800公里,其中高铁3200公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