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huasheng 梁缘花生
关注数: 46 粉丝数: 41 发帖数: 465 关注贴吧数: 5
寇公楼,位于湖南道州。据我了解到的信息(评书寇公传),是寇准当年被贬官至道州时,在当地指导农民兴水利,重农耕。当地百姓及地方乡绅感于寇公连个像样的住所都没有,故而出钱出力在萧水河边建起了这座寇公楼,并以及其低廉的租金租给寇准,只因寇公爱民如子,不肯接受百姓给他任何东西。此处与网上的信息有出入,我只以评书所讲的内容为主。必竟千年过去了,当时的人和事物是怎样谁又说得清。唯独寇公楼和寇公街在见证着千年前,道州的百姓十分爱戴寇公。据说后来寇公再度被贬官雷州时,道州的百姓十分舍不得寇准离去,个个都夹道相送,地点应该是在寇公街吧?这些在评书里讲得十分仔细,虽有作者加工成分,但我想,在那个信息閉塞的年代,寇准准是在当地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才得到百姓的爱戴。与当时的场景应该相差无几。 去实地瞻仰寇公楼,是因听了评书《寇准传》,知道了有寇公楼这个历史建筑。之所以听评书,则是看了《大宋宫词》梁冠华老师扮演的寇准。犹如寇准就站在面前。把寇准演得活灵活现。特别是演寇准晚年遭丁谓等奸臣陷害被贬,为之动容。故而去了解。。 2024年12月,规划已久的寇公楼之行,终于开始了。因为老家到道州,只有一趟绿皮车,到了道州,已是晚上。把行李放在了预订的住处,即刻出发直奔寇公楼。由酒店下来,马路右手边即是潇水河,河中间小岛是西洲公园,有句诗: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难道就是指这个西洲公园?沿河走一百多米到了西洲广场向右走1公里左右,便到了寇公街,那心情不言而喻。沿街走了五百米左右,便到了寇公楼,楼道墙壁有寇公楼简介及开放时间周六日(实际上平时不开放)。当时已晚上九点多。 第二天一早,便早早起床吃过早餐,沿途拍照到了寇公楼,并没有开门,原来开放时间是文字游戏。透过门缝,里面有一张很大的寇公画像,左右两边墙面有寇准在道州的的事迹,但近视眼,看不是很清楚,手机像素不高拍了看不清,又怕手机在门缝里面掉下去,只好作罢。询问对面福彩老板说,常年不开门,除非碰上工作人员开门打扫卫生。里面就是一公堂而已。是的,以门缝往里看,就是一屏风,砖木结构,单层。我绕到后面,寇公楼后面是一蓝球场,紧挨着潇水河,如果从寇公楼上看下去了话,的确可以把潇水河尽收眼底。我去的时候,河边在搞扎满钢铁,像是要搞什么基建,寻了一矮一点的地方跳下去,问了工人才知道是筑河堤。 去了寇公楼却不能进去参观,确实很遗憾。但能看看潇水河以及当时寇准的住处,也知足了。毕竟,寇公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何必非要进到寇公楼里面瞅瞅,过于纠结于形式呢。
茶館 老舍答复关于茶馆的几个问题 《茶馆》上演后,有劳不少朋友来信,打听这出戏是怎么写的等等。因忙,不能一一回信 ,就在此择要作简单的答复:   问:为什么单单要写一个茶馆呢?   答: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 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 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 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 政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问:您怎么安排这些小人物与剧情的呢?   答:人物多,年代长,不易找到个中心故事。我采用了四个方法: (一)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故事虽然松散, 而中心人物有些着落,就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了。此剧的写法是以人物 带动故事,近似活报剧,又不是活报剧。此剧以人为主,而一般的活报剧往往以事为主。 (二)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由同一演员扮演。这样也会帮助故事的连续。这 是一种手法,不是在理论上有何根据。在生活中,儿子不必继承父业;可是在舞台上,父 子由同一演员扮演,就容易使观众看出故事是联贯下来的,虽然一幕与一幕之间相隔许多 年。 (三)我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这么一来,厨 子就像厨子,说书的就像说书的了,因为他们说的是自己的事。同时,把他们自己的事又 和时代结合起来,像名厨而落得去包办监狱的伙食,顺口说出这年月就是监狱里人多;说 书的先生抱怨生意不好,也顺口说出这年头就是邪年头,真玩意儿要失传……。因此,人 物虽各说各的,也顺带着看见了一点儿那个时代的面貌。这样的人物虽然也许只说了三五 句话,可是的确交代了他们的命运。 (四)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这样安排了人物,剧情 就好办了。有了人还怕无事可说吗?有人认为此剧的故事性不强,并且建议:用康顺子的 遭遇和康大力的参加革命为主,去发展剧情,可能比我写的更像戏剧。我感谢这种建议, 可是不能采用,因为那么一来,我的葬送三个时代的目的就难达到了。抱住一件事去发展, 恐怕茶馆不等被别人霸占就已垮台了。我的写法多少有点新的尝试,没完全叫老套子捆住。   问:请谈谈您的语言吧。   答:这没有多少可谈的。我只愿指出:没有生活,即没有活的语言。我有一些旧社会 的生活经验,我认识茶馆里那些小人物。我知道他们做什么,所以也知道他们说什么。以 此为基础,我再给这里夸大一些,那里润色一下,人物的台词即成为他们自己的,而又是 我的。唐铁嘴说:已断了大烟,改抽白面了。这的确是他自己的话。他是个无耻的人。下 面的:“大英帝国的香烟,日本的白面,两大强国侍侯我一个人,福气不小吧?”便是我 叫他说的了。一个这么无耻的人可以说这么无耻的话,在情理中。同时,我叫他说出那时 代帝国主义是多么狠毒,既拿走我们的钱,还要我们的命!   问:原谅我,再问一句:像剧中沈处长,出得台来,只说了几个“好”字,也有生活 中的根据吗?  答:有!我看见过不少国民党的军、政要人,他们的神气颇似“孤哀子”装模作样, 一脸的官司。他们不屑与人家握手,而只用冰凉的手指(因为气亏,所以冰凉)摸人家的 手一下。他们装腔作势,自命不凡,和同等的人说起下流话来,口若悬河,可是对下级说 话就只由口中挤出那么一半个字来,强调个人的高贵身份。是的,那几个“好”字也有根 据。没有生活,掌握不了语言。     (原载1958年《剧本》5月号)
【梁伴一生】这些年,那些事 这是一篇水文,记叙文?看完的人估计想打我:老师没教过你怎么写作吗? 小的时候,家里一台17寸黑白电视,刚才始还能收到三四个台,慢慢的到后来只搜到一个台:广东珠江电视台了。那时候看过的的电视剧记得的:《中原镖局》《女人不哭》《嫂子》《包青天》《佛跳墙》等等。 《佛跳墙》在珠江台播出的时候是2001年,当时我在读小学四五年级,。有个两角色给我印象很深刻,那就是鲍余鲍知府和女主李湘。鲍知府虽然是一方的父母官政绩不怎么好,但绝对是一个大好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从不摆架子。那时很想知道这个鲍知府角色的扮演者是谁,但那时候没有网络不像现在有手机有电脑想查找什么知识百度一下全出来了。(不怕暴露年龄) 后来,出去工作了。慢慢有条件了,就陆续的把以前看过的电视剧像《包青天(系列)》《中原镖局》《新白娘子传奇》《女人不哭》《98版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刘德华版》《83射雕英雄传》《梁朝伟绝代双骄》《我来自潮州》等等以前看过印象深刻的都看了一遍。过一把读书时追剧没追够的瘾。那时佛跳墙好像网上找了没找到还是没找已经忘了。 在2018年以前吧?我记忆中好像没有听说过神探狄仁杰,但我知道有元芳你怎么看这句话(去银行办手续的时候,银行门口的电子条幅就是这句话:元芳你怎么看)。但是我看过刘德华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哈哈!请允许我的无知,我之前接触的是以香港的电影电视剧居多,被他们演活了的角色不胜枚举:老顽童周伯通,黄药师,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小鱼儿与花无缺等等等等。而内地的电视剧除了读书时代看过的那些,出社会以后我接触的喜欢看的大都是香港拍的电影和部分金庸剧。那时感觉国内的电视都是宫斗剧,现代的狗血剧,或者是抗日神剧不值得花时间去看(个人的想法,不喜勿喷)。 直至2002年5月的时候,在优酷手机端无意看到《江南传奇之十五贯》,刚好那段时间不知道看什么电视剧了,抱着随便看一看的想法,看着看着就感觉况知府演得挺好的,虽然没有港星的帅气但绝对是演技一流,可以说是他的演技像功夫门派中自成一派,动作表情拿捏很自然,与生俱来的诙谐幽默感是别的演员身上所没有的。快看完的时候搜了一下名字,才知道况知府的真身是国家一级演员梁冠华老师。和《佛跳墙》里鲍知府饰演者是同一人! 还有《神探狄仁杰》! 在此之前我曾刷视频就看过几眼”滴血雄鹰”,当时觉得内容有点恐怖就没敢再往下看了。看完了江南传奇十五贯,马上就看《神探狄仁杰(第三部)》。至此深深的被狄公所打动:对身边人对百姓和蔼可亲,对坏人严惩不贷,胆识过人,智慧过人,看过神探狄仁杰的人都懂。从此彻底的记住了梁冠华这个名字,彻底的被他的演技所折服。于是,搜集整理梁老师的影视作品成为那段时间我的重要的业余工作。直至上个月,才勉强算是把他的作品看完。 很喜欢梁老师早期的一些角色:盼雨、大头、张魁武、王傻子丶喜子、孙子旺。这些角色很符合那个年代人的特征单纯,善良,处处为别人着想。都留给我很深的印象。古装的角色犹为喜欢狄仁杰、寇准、太子爷和安德新。尤其是安德新,最让人受不了就是他的结局:鸟尽弓藏,为主人卖命最后把命都搭上了。。
【梁伴一生】凑字数的贴子 能够有幸成为梁迷,是我的荣幸。说来也算是巧合。2022年四月的时候,破天荒的开了一年的优酷VIP会员。优酷上有很多原声的香港电影和电视剧。本来开优酷会员是为了看(粤语原声)港片。 五月份的时候,具体时间应该是在5月12到16号吧,优酷给我推荐了《江南传奇之十五贯》。那时也不知道看什么了。看了两集下来,感觉还可以,就继续往下看。当时就觉得,这个胖子身手还挺灵活的,面相好心善。又是一名清官好官,对下人从来没有摆架子。事情到了这里本该结束了,但出于好奇,我百度查了一下主演梁冠华的名字。《神探狄仁杰》的狄仁杰扮演者! 感叹之余,看完了《十五贯》之后我马上接着看《神探狄仁杰》第三部。 说起狄仁杰,几年前都听说了。特别是那句:元芳,你怎么看。但自己向来不喜欢看内地剧,就没多大留意。第一次看手机上曾经刷到过一次《滴血雄鹰》,当时觉得,这部剧看着不错,但画面好暗。黑白的,第一感觉是比较沉闷,又是国产剧又是黑白的。看了几秒就没在看下去了。 直到去年,我追完了十五贯和狄仁杰之后,不知不觉就成为了梁粉。我从来没想到自己也成为追星一族。或许会有人认为此处用词不当。在此之前,总听说那些明星的歌迷,影迷们追星是如何的疯狂(这里泛指香港的实力派明星)总是嗤之以鼻,自认为哪部好看就看哪部。现在想想,打脸了。。 神探狄仁杰追完之后,我是彻彻底底的被梁老师的演技征服了!电视里的狄公聪明睿智,临危不乱,判断问题思维敏捷,从来不会出错。除了不会武功,堪称全能型人物。自那时候开始,一边搜集梁老师的影视剧一边看。最喜欢的还是古装剧,现代剧也不错,因为成长的家庭环境原因,特别喜欢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和家事如天这两部家庭剧。总是被剧中人物所触动,当然不是仅局限于这两部剧。其它的电视剧也有很多情节容易触动观众的心弦。所以,我的过程和大多数梁迷应该都一样。在这里就不再贅述了。读书不多词汇有限,就先到此为止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