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襄阳 亦襄阳
张利亚,
关注数: 37 粉丝数: 194 发帖数: 4,986 关注贴吧数: 9
东周列国志吧吧规(新) 一、本吧以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所著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为主题。由于《东周列国志》以史传为本,故亦可讨论这一时期乃至先秦时期的历史,以及相关的图片、影视、网站、游戏。 二、涉及到吧友的私人问题,请勿单独发帖,可至本吧灌水专用处讨论 https://tieba.baidu.com/p/2159016069 设置灌水专用处的初衷,是为了吧友能有个聊先秦历史以外话题的平台,因此灌水处谢绝毫无实际意义的纯水,言之需有物。灌水区同一ID一次性连续发贴不得超过十贴。若发现毫无意义的重复灌水刷经验的回复,或是原封不动照搬他人发言的灌水回复,一律删除。 三、不要发广告,以及一切违法、低俗、不友善的言论。 四、不要发表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种族歧视、国别歧视,特别是所谓的“北狄南蛮东夷西戎”的帖子,不要发表争执于个人、国别强弱的帖子以及假设历史的帖子。 五、如对删帖封号有疑问,或楼主欲删本楼回帖,或欲加入吧务团队,可前往吧务反馈贴反馈 https://tieba.baidu.com/p/2155354108 六、普通帖原则上最后回复超过三个月即为坟贴,本吧不甚限制,但对于坟贴不得毫无意义的水回复顶起。 七、吧主公约:禁止删除过去的合理的旧贴坟贴,保护新老吧友的合法权益,每一位吧主继任者都要遵守这项公约,然后上任。 愿本吧,新朋来此,煮酒论剑;老友归来,仍是少年! (注:此新规于 @北_戎 所订吧规之基础上略做修改。)
勾践入臣于吴时,伍子胥为什么不弄死他? 我有一问:既知勾践必为害,不可放虎归山,伍子胥那时何不使人刺杀或者使其“病死”? 。 【子胥谏曰:“越与吴邻,有不两立之势,若吴不灭越,越必灭吴。夫秦、晋之国,我攻而胜之,得其地,不能居,得其车,不能乘。如攻越而胜之,其地可居,其舟可乘,此社稷之利,不可弃也。况又有先王大仇,不灭越,何以谢立庭之誓乎?” ······口中恨恨不绝。只得步出幕府,谓大夫王孙雄曰:“越十年生聚,再加以十年之教训,不过二十年,吴宫为沼矣。”】 。 既然如此,勾践数人入臣于吴,便是你砧板上的肉了,须放他不过。 。 【勾践肉袒伏于阶下,夫人亦随之。范蠡将宝物女子,开单呈献于下。越王再拜稽首曰:“东海役臣勾践,不自量力,得罪边境。大王赦其深辜,使执箕帚;诚蒙厚恩,得保须臾之命,不胜感戴!勾践谨叩首顿首。”夫差曰:“寡人若念先君之仇,子今日无生理!”勾践复叩首曰:“臣实当死,惟大王怜之!”时子胥在旁,目若熛火,声如雷霆,乃进曰:“夫飞鸟在青云之上,尚欲弯弓而射之,况近集于庭庑乎?勾践为人机险,今为釜中之鱼,命制庖人,故谄词令色,以求免刑诛。一旦稍得志,如放虎于山,纵鲸于海,不复可制矣!”夫差曰:“孤闻诛降杀服,祸及三世。孤非爱越而不诛,恐见咎于天耳!”太宰嚭曰:“子胥明于一时之计,不知安国之道。吾王诚仁者之言也!”子胥见吴王信伯嚭之佞言,不用其谏,愤愤而退。】 伍子胥何不使人弄死他? 。 【子胥闻吴王将赦越王,急入见曰:“昔桀囚汤而不诛,纣囚文王而不杀,天道还反,祸转成福。故桀为汤所放,商为周所灭。今大王既囚越君,而不行诛,诚恐夏、殷之患至矣。”】 伍子胥何不使人弄死他? 。 【子胥入见吴王曰:“昨日大王以客礼待仇人,果何见也?勾践内怀虎狼之心,外饰温恭之貌。大王爱须臾之谀,不虑后日之患;弃忠直而听谗言,溺小仁而养大仇。譬如纵毛于炉炭之上,而幸其不焦;投卵于千钧之下,而望其必全,岂可得耶?”吴王咈然曰:“寡人卧疾三月,相国并无一好言相慰,是相国之不忠也;不进一好物相送,是相国之不仁也。为人臣不仁不忠,要他何用!越王弃其国家,千里来归寡人,献其货财,身为奴婢,是其忠也;寡人有疾,亲为尝粪,略无怨恨之心,是其仁也。寡人若徇相国私意,诛此善士,皇天必不佑寡人矣。”子胥曰:“王何言之相反也。夫虎卑其势,将有击也;狸缩其身,将有取也。越王入臣于吴,怨恨在心,大王何得知之?其下尝大王之粪,实上食大王之心,王若不察,中其奸谋,吴必为擒矣。”吴王曰:“相国置之勿言,寡人意已决!”子胥知不可谏,遂郁郁而退。】 伍子胥何不使人弄死他?
如果荆轲不是想生擒而是刺杀,或者如果是聂政来做,是否就可能成 专诸刺王僚 聂政刺韩傀 要离刺庆忌 荆轲刺秦王 《史记 刺客列传》 光伏甲士於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 《东周列国志 第七十三回》 僚曰:“辞则生隙;若严为之备,又何惧哉!”于是被獏猊之甲三重,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僚驾及门,光迎入拜见。既入席安坐,光侍坐于傍。僚之亲戚近信,布满堂阶。侍席力士百人,皆操长戟,带利刀,不离王之左右。庖人献馔,皆从庭下搜简更衣,然后漆行而前,十余力士握剑夹之以进。庖人置馔,不敢仰视,复膝行而出。光献觞致敬,忽作跛足,伪为痛苦之状,乃前奏曰:“光足疾举发,痛彻心髓,必用大帛缠紧,其痛方止。幸王宽坐须叟,容裹足便出。”僚曰:“王兄请自方便。”光一步一踬,入内潜进窟室中去了。少顷,专诸告进鱼炙,搜简如前。谁知这口鱼肠短剑,已暗藏于鱼腹之中。力士挟专诸膝行至于王前,用手擘鱼以进,忽地抽出匕首,径椎王僚之胸。手势去得十分之重,直贯三层坚甲,透出背脊。王僚大叫一声,登时气绝。侍卫力士,一拥齐上,刀戟并举,将专诸剁做肉泥,堂中大乱。 ———— 《东周列国志 第七十四回》 庆忌与要离同舟,行至中流,后船不相接属。要离曰:“公子可亲坐船头,戒饬舟人。”庆忌来至船头坐定,要离只手执短矛侍立。忽然江中起一阵怪风,要离转身立于上风,借风势以矛刺庆忌,透入心窝,穿出背外。 ———— 《史记 刺客列传》 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雠,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东周列国志 第八十六回》 政曰:“相国至贵,出入兵卫,众盛无比,当以奇取,不可以力胜也。愿得利匕首怀之,伺隙图事,今日别仲子前行,更不相见,仲子亦勿问吾事。” 政至韩,宿于郊外,静息三日,早起入城,值侠累自朝中出,高车驷马,甲士执戈,前后拥卫,其行如飞,政尾至相府,累下车,复坐府决事,自大门至于堂阶,皆有兵仗,政遥望堂上,累重席凭案而坐,左右持牒禀决者甚众,俄顷,事毕将退,政乘其懈,口称,”有急事告相国。”从门外攘臂直趋,甲士挡之者,皆纵横颠踬,政抢至公座,抽匕首以刺侠累,累惊起,未及离席,中心而死,堂上大乱,共呼,”有贼!”闭门来擒聂政,政击杀数人,度不能自脱,恐人识之,急以匕首自削其面,抉出双眼,还自刺其喉而死。 “彼知刺相国罪重,恐累及贱妾,故抉目破面以自晦其名, ······妾如爱死,不至此矣,吾弟不惜身躯,诛千乘之国相,代人报仇,妾不言其名,是没吾弟之名也;妾复泄其故,是又没吾弟之义也!”遂触市中井亭石柱而死。 ———— 《史记 刺客列传》 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於是左右既前杀轲。 《东周列国志 第一百七回》 荆轲曰:“某之愚计,欲前刺秦王,而恐其不得近也。诚得将军之首,以献于秦,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斫其胸,则将军之仇报,而燕亦得免于灭亡之患矣。将军以为何如?” 秦王展图,方欲观看。荆轲匕首已露,不能掩藏,当下未免著忙。左手把秦王之袖,右手执匕首刺其胸,未及身。秦王大惊,奋身而起,袖绝。因那时五月初旬天气,所穿罗彀单衣,故易裂也。王座旁设有屏风,长八尺,秦王超而过之,屏风仆地。荆轲持终首在后紧追。秦王不能脱身,绕柱而走。原来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许持尺寸之兵,诸郎中宿卫之官,执兵戈者,皆陈列于殿下,非奉宣召,不敢擅自入殿。今仓卒变起,不暇呼唤。群臣皆以手共搏轲。轲勇甚,近者辄仆。有侍医夏无且,亦以药囊击轲,轲奋臂一挥,药囊俱碎。虽然荆轲勇甚,群臣没奈他何,却也亏著要打发众人,所以秦王东奔西走,不曾被荆轲拿住。秦正所佩宝剑,名“鹿卢”,长八尺,欲拔剑击轲,剑长,靶不能脱。有小内侍赵高急唤曰:“大王何不背剑而拔之?”秦王悟,依其言,把剑推在背后,前边便短,容易拔出。秦王勇力,不弱于荆轲,匕首尺余,止可近刺,剑长八尺,可以远击。秦王得剑在手,其胆便壮,遂直前来砍荆轲,断其左股。荆轲扑身倒于左边铜柱之旁,不能起立,乃举匕首以掷秦王。秦王闪开,那匕首在秦王耳边过去,直刺入右边铜柱之中,火光迸出。秦王复以剑击轲,轲以手接剑,三指俱落,连被八创。荆轲倚柱而笑,向秦王箕踞骂曰:“幸哉汝也!吾欲效曹沫故事,以生劫汝,反诸侯侵地,不意事之不就,被汝幸免,岂非天乎!然汝恃强力,吞并诸侯,享国亦岂长久耶?”左右争上前攒杀之。秦舞阳在殿下,知荆轲动手,也要向前,却被郎中等众人击杀。此秦王政二十年事也。可惜荆轲受了燕太子丹多时供养,特地入秦,一事无成,不惟自害其身,又枉害了田光、樊於期、秦舞阳三人性命,断送燕丹父子,岂非剑术之不精乎? ———— 如果荆轲不是想生擒而是刺杀,或者如果是聂政来做,是否就可能成功了? 做这种事没有必死一击的决心,是不是很愚蠢? 想生擒谈条件开价钱?你慢慢玩吧,把自己玩死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