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439CDM 450311884
关注数: 18 粉丝数: 433 发帖数: 3,660 关注贴吧数: 7
4部豪车、百万现金现场派发…龙南重奖“功臣企业”就是这么任性 今天上午 伴随着阵阵锣鼓声 四辆崭新的迈腾轿车组成车队 在龙南大街小巷和工业园区缓缓驶过这些轿车价值百万元 车身不但身披大红花 还贴有大大的“奖”字 相信好多小伙伴都看到了 “好牛气!” “这些车是奖给谁的?” “谁这么好运呀?” 车队一路上引起市民们纷纷关注 小编还听说 在龙南县文化艺术中心歌剧院 还现场发了一百多万元现金!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小编就不卖关子了 这些车子、票子 统统奖励给龙南的 “功臣企业” 你没听错 就是这么任性! 又那么有内涵! 为了表彰过去一年主攻工业、招商引资、安商服务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 今天上午 龙南主攻工业暨招商引资表彰大会 在县文化艺术中心歌剧院隆重召开 龙南主攻工业暨招商引资表彰大会现场。   龙南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县委书记缪兰英出席并讲话,龙南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县委副书记、县长邱建军主持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刘文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曾明健,县政协主席王慧君,以及曾庆征、林建杭、廖耀军、赖道德、李森彪、刘建华、何敏、曹鑫、何中育等区县领导出席大会。   会议总结了2016年主攻工业及招商引资工作情况,部署了2017年主攻工业及招商引资工作,对2016年主攻工业贡献突出的企业,招商引资、安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及引进项目,主攻工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并为获奖的企业、单位和个人颁奖。 4家2016年度重点纳税工业企业受到表彰,每家企业获得一部价值25万元左右的一汽迈腾轿车。 11家2016年度新入规企业获得表彰,每家企业获得一次性奖励现金12万元。 2016年度招商引资、安商服务先进单位受到表彰。 2016年度主攻工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过去的一年,龙南区县上下紧扣“工业强”目标任务,进一步创新工业发展思路,完善工业发展平台,加大招大引强力度,扎实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主攻工业强势开局,招大引强、首位产业发展、外贸出口均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了龙南现象,创造了龙南速度,造就了龙南精神。 龙南现象 龙南速度 龙南精神 到底说的是什么?   会上,兰英书记对它们进行了诠释。她是这么说的:   ➤➤当前,龙南处处呈现热火朝天的发展场景,企业扎根龙南谋发展,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好、干事创业热情高,区县领导率先垂范、敢想敢为敢争先,形成了特有的龙南现象。   ➤➤企业开工建设、撤县设市、旅游资源收回、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棚改征迁等各项工作创造了龙南速度。   ➤➤我们造就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为民服务、舍己忘我,锲而不舍、勇争一流的龙南精神,为加快建设赣深高铁沿线“强旺美富”的明珠县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缪兰英在会上讲话。   新的一年,如何干好主攻工业和招商引资工作? 兰英书记对大家提出了这些要求: 1 要始终把服务企业、安商亲商为商作为第一要务,深化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持续改作风提效率,让龙南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最受客商欢迎的地方。 2 要始终把主攻工业放在第一位,保持主攻工业的热情和韧劲,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努力推动工业增速平稳、总量扩大、结构优化。 3 要始终坚持区县共建不动摇,积极探索区县共建、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高效运行模式,加快“三南”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地建设,努力在“三南”共建、融合发展上破好题、开好篇。 4 要始终把招大引强作为主攻对象,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抓住赣深高铁建设的机遇,深入实施招大引强攻坚行动,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形成全民招商的生动局面。 5 要始终把产业集群发展和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放首位,以赣州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城为抓手,围绕首位产业抓项目、抓招商、抓配套,做大稀土新材料产业,抓好现代轻工、食品药品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6 要始终把企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工业目标,扶优扶强龙头企业,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大力推进龙头企业规模扩张,挺起龙南工业的“脊梁”。邱建军在会上讲话。 建军县长对大家说了这些:   要紧盯目标抓落实,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迅速传达学习好本次会议,确保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要汇聚资源抓落实,全力服务主攻工业和招商引资,整合一切资源要素、各项政策向工业和招商引资集中,推动企业做大做强;要完善机制抓落实,总结、固化经验制度,完善项目推进、考核激励、督促检查机制,在区县上下形成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会上,部分企业(项目)代表和招商引资、安商服务代表还作了发言。 汇森家具(龙南)有限公司 曾明 我公司自2005年落户龙南以来,在龙南优良的“亲商、安商、富商”环境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倾情帮扶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一定会自我加压,克服困难,全力以赴搞好企业生产经营,为推动龙南工业跨越发展作出贡献! 龙南骏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李朋 我们非常看好这片美丽红土地,在这片发展热土上,作为企业,我们完全相信,龙南一定会成为工业强、旅游旺、城市美、百姓富的赣南次中心城市! 江西优信普科技有限公司 陈文渊 我们对龙南充满了信心,龙南的发展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作为落户企业的我们,一定会发扬以商招商的精神,把龙南更好地推介出去,把龙南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 江西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蔡志浩 今天,我希望借这个机会为一路支持、帮助我们的领导、同志们点赞。第一个赞送给我们的区县领导;第二个赞,送给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第三个赞,送给在龙南投资兴业的企业家们;第四个赞,给在座的各位集体点赞,我们都是出彩龙南人! 会议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会议结束后,2016年度工业企业纳税贡献奖奖品巡回展示活动还在县城和工业园区举行。主攻工业和招商引资 成就了龙南的昨天 影响着龙南的今天 决定着龙南的明天  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奏响主攻工业、招商引资的最强音,奋力迈出“强旺美富”明珠县建设新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老三线”癌影 1965年4月,为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三线,2000余名三代根正苗红的“清白精英”,从全国各地满怀豪情地来到绵阳江油市文胜乡,决心建设全国唯一一家铀同位素分离膜生产厂和亚洲最大的超细镍粉生产厂,代号654信箱。1981年1月,原654信箱更名为国营857厂。诞生于火红年代的三线工业,隐蔽在大山中。轰轰烈烈过后,“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退休、下岗工人,因重金属污染等原因,如今面临着比一般三线企业职工更为惨痛的困境。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857厂开启了“军转民”之路,效益逐渐低迷。2003年,原国营857厂破产倒闭,没有出路的子弟纷纷离开大山,去城市发展。如今,只剩60余名退休老人驻留大山,其中包括6名身患癌症的老人。 “有毒”的生产线 据不完整数据显示,2003年破产后,13年间有244名原国营857厂职工,被确诊为肺癌、肝癌、鼻咽癌、鼻癌、食道癌、直肠癌、脑瘤等病症死亡,占破产时3400名退休总人数的7.2%。 这些统计数据让一些未患癌的退休老人心生隐忧。退休工人杨义成(化名)认为,之所以厂里这么多人患上癌症和其他重病,与他们的工作有密切的关联。“每个患癌的老人,都与镍有十年以上的接触。我认为这是致癌源。”杨义成说。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工业毒理学(上册)》佐证了杨的说法。书中介绍:羰基镍属高毒类,能刺激呼吸道、并有全身中毒作用,导致肺、肝、脑的损害。当一氧化碳通入金属镍时,可形成不稳定的羰基镍——这正是857厂工人们接触的生产线中的重要一环。在生产过程中,吸入大量羰基镍气体时,有发生急性中毒的危险。关于羰基镍的致癌作用亦有不少试验材料。比如,《工业毒理学(上册)》中提到,给大鼠反复吸入羰基镍蒸汽一年以上,可发生支气管鳞状上皮细胞癌和腺癌。 世界卫生组织把镍化合物列为重要的环境致癌物。我国卫计委、人社部、安监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的2013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职业性化学中毒项下第27项就是羰基镍中毒,就是说因工作接触导致的羰基镍中毒在我国属于法定的职业病范畴。并且此规定是沿袭自原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制定的2002版《职业病目录》。 “中毒”是很多老工人的共同记忆。1966年,北京人胡玉玲被分到一车间当普通操作工。第二年,她遭遇了第一次中毒,才知生产线“有毒”。此后的工作年间,1976年,她甚至因中毒而直接晕倒在下班途中。 40岁的时候,她被确诊为鼻癌,还患有脑萎缩。 胡玉玲所在的一车间,被工人们普遍视作“毒最重的车间”。72岁的李成树,1980年进厂,在一车间工作至退休。他现在同时患有脑梗塞、痴呆、肺气肿三种严重疾病。工作期间,李成树曾中毒三次,分别是在1983、1985、1988年。1985年那次,医生甚至给李成树下发了病危通知书;出院后,他的身体出现痴呆、反应迟钝等症状。 1994年,沈长芳也在一车间中毒后休克,大小便失禁。他1985年到一车间参加工作,一直干到1996年内退。如今,他同时患有矽肺、气喘、中枢神经受损等疾病,每走两百米就气喘吁吁。 “一、二、三车间是重点保密的地方,毒气最重,职工平时都要‘吃保健’。尤其是一车间,有800多人,隔三差五就有人因为急性中毒而昏过去,还有很多慢性中毒的,就日积月累得了癌症。”原八车间操作工何成全回忆道。他今年61岁,是一名肺癌患者,5月被切除了左肺。 贫穷和疾病的困境 由于退休工资低、医疗报销比例低等问题,大多857厂的癌症老人得不到好的救治,不少人因癌负债累累。 周先玖今年76岁,2006年被确诊为食道癌。他总共花了十多万治病,绝大部份是女儿周丽借来的,前两年才把债务还清。 1965年,周先玖从沈阳军区转业到国营857厂。厂里招人的时候,他就被告知会接触毒害物质。但是为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三线,被选中后,他觉得自己必须来。多数退休老工人的工资水平都在2000~3000元之间。患病后,这点退休金对于手术、化疗和一系列后续治疗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65岁的刘达贵是一名鼻咽癌患者,现在仅靠一台雾化机在家自救。2014年切除气管后,他丧失语言能力,只能用笔与人交流。他认为自己患鼻咽癌与工作中接触的羰基镍有关。 “不想死,可后悔也没法,活一天算一天吧。”刘达贵用笔写道。 除了医治自身的疾病,很多罹患癌症的退休老人还要负担帮子女抚养后代的任务,一家人的生活难上加难。 胡玉玲一直没有选择手术,而是用药物保守治疗至今。“让我活到现在的,是一个信念:我要撑起这个家。”胡玉玲说。她每月的退休工资只有2000元,不仅要拿出一部分买药,还要供养两个孙子上学。“2003年,厂里垮了,两个儿子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人家都不要,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我们老两口只好帮着把孙子带大。” 疾病和贫困带来的后果也影响到下一代。多数厂子弟破产后各奔东西,到城市为生活打拼。由于年龄偏大、也没有特长技术,他们大多在城里从事服务工作,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他们无力分担父母的医药费,有些甚至连自己的儿女都难以养活。 857厂破产后,在家待业的厂子弟也不在少数,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交不起社保医保,甚至连维持最低的生活保障都成问题。 40多岁的中年男子马力是厂二代中的一个典型。他的父亲于2014年去世,生前患有肺癌、脑溢血等疾病。后来,马力在绵阳市区一政府单位当保安,每月2000多元工资,只够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支。他加入了月光族的队伍。 “倒闭时我们都五十来岁了,手里没技术,出去打工人家根本不要。”另一名厂二代尹某超说。 除了经济压力外,让未患病的老工人和厂二代人人惶恐,害怕有一天毒素会在体内“爆发”,灾难随时可能降临到自己头上。 同样,那些正在与癌症抗争的退休工人,每天数着时间过日子,他们永远不知自己还能撑多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