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43tXtD
-
关注数: 64
粉丝数: 31
发帖数: 3,465
关注贴吧数: 11
便宜又好用的国产墨水来了 弘典的钢尖有一种奇怪的韧性,有一种崴脚的感觉。。。 文正牌的『上善若水』系列墨水很好,相比上面英雄纯蓝,防水极好,又不是碳素的。 20ml卖4块钱,比达克斯的贵,但是没有达克斯那种据说是源于氨水的臭味。节制不洇。 达克斯也防水。 希望各位也来测评一下文正的墨水。原来买过他们的圆珠笔,挺好用的。 虽然钢笔做得不怎么样,墨水还是不错的。
文正的墨水好用吗? 看起来产品线挺丰富的样子,也不是很贵,虽然比英雄鸵鸟贵点。
原来欧体勾和颜体勾的区别是在这里 欧体勾的前笔是撇或垂露竖; 颜体勾的前笔是悬针竖。
有请阳光打磨牛角尖崔大师给我根钢笔评测!!! 俺要试试你的牛角尖。 不要贵的,来个有点弹性的钢明尖就行。 目前我用的最好的是金豪80和永生28尖。 你给我寄笔。我给你做测试,做完了就在这贴点评。 之后我把笔寄回去。 我看你也是个喜欢钢笔的人。 我的执笔角度是60度,出水中等和偏小都可以。 考虑到你要体现书法,就中等吧。阻尼是顺滑和中等都可以,还是偏顺滑一点好。 怎么样?你敢不敢送评?
蓝黑非铁胆墨水打擂台 我还是不太习惯纯黑色的墨水,也不是特别喜欢纯蓝色的高亮色,相对而言更喜欢蓝黑色,即暗蓝色。 之前交智商税的LAMY钢笔让我给扔了,还留一瓶墨水。 之所以说是智商税,就是虽然水枪,放一周就干了,得泡水才能用。 又买了一瓶DUX,号称是英雄金笔厂监制,嘉兴德力克斯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不知道和得力克笔尖以及代工英雄的10K暗尖是有什么亲戚关系。 效果如上,相对而言颜色更舒服,更接近我心目中的黛蓝颜色,对就是板蓝根民族染布那个颜色。 手机拍照自己去优化得太厉害,色彩并不是还原很好,好在两者对比,明显LAMY更黑一些。 防水嘛,就是写的时候有点洇就防水,否则就不太防。 肯定是比LAMY的要防水,LAMY那玩意儿是英雄100刚上墨,大水枪喷出来的,最后才那么一点,相比金星28的小水枪留的墨差远了。
最好的染料黑墨水——DUX达克斯 居然可以写毛笔字! 金豪的就不行,会洇染。
不知道国内为何在争先恐后做刀锋尖,万宝龙早已抛弃了 真不知道那个尖除了当裁纸刀还有什么作用。 万宝路的水滴尖和我国老暗尖异曲同工,无非就是铱粒加窄的同时尽量圆滑,降低切线向的阻力。
永生的明钢尖什么感觉?硬还是软? 滑还是阻? 相比金豪的普通5号尖呢?格林永生的顾客和派利永生的顾客都谈谈?
古法捺,其实是两笔 这是隶书的波挑,分四笔写出,第一笔,第一二三笔,和第一二三四笔。这是隶书的捺,分两步:挑得更厉害的,见《乙瑛碑》这是灵飞经的写经体捺:你可能要笑了——毕竟是两笔捺,由顿再收尾形成的捺,最后露了马脚,捺底有个小脚跟。 对对,就是这个小脚跟,钟绍京写的也有!
古法捺,其实是两笔——先顿后挑 这是隶书的波挑,分四笔写出,第一笔,第一二三笔,和第一二三四笔。这是隶书的捺,分两步:挑得更厉害的,见《乙瑛碑》这是灵飞经的写经体捺:你可能要笑了——毕竟是两笔捺,由顿再收尾形成的捺,最后露了马脚,捺底有个小脚跟。 对对对,就是这个小脚跟,人家钟绍京写的也有!
只有金豪80能治得了明矾纸 买了个日本产的明矾纸,很薄,很白,很滑,但是很硬,一摞叠起来没什么弹性。 明矾有很强的吸水性,一般阻尼合适的笔尖在上面划动就会觉得如被绊住,难以动弹。 这时『无脑滑』的笔尖就发挥优势了。 这种『无脑滑』的笔尖包括关勒铭961/962,金豪的双色5号尖,以及金豪80的飞机尖。 本来金豪80的飞机尖在正常情况下偏滑,字偏大,在此纸上正好得到了阻尼,字迹正常了。 而且飞机尖的弹性使其面对硬邦邦的明矾纸游刃有余。
它来了它来了!世上最便宜金暗尖 装配记!!! 主要材料: 金豪56暗尖钢笔一支 10元 英雄18.5偷金老金暗尖一枚 145元 辅助工具: 指甲钳一枚 (尖嘴钳一把) 金豪56的笔握的胶是牢靠的,弄不下来了,我把酒精吸入它,再用微波炉加热,笔握都变形了,依然取不下来。 但是,咱就说它本来的设计的确是可以换尖的!方法就是老式的指甲钳。夹着笔尖连同笔舌一块给抽出来了,再用尖嘴钳再使劲一拽就把笔尖拉出来了!再检查笔尖,是18.5mm的标准尖,之前已经买过一个库存量多得都卖不完的某宝只要145的暗金尖:剩下来的工作很简单,将金尖套上笔舌,首先保证和笔舌对正。对正的标准是两侧露出来的边一样再保证背面尖和笔握的尖对正。这个的优先级要劣于尖和笔舌对正。然后推进去。笔舌可以用笔帽的边沿去推。 就装好啦!测量得出: 笔尖背面露出3.5mm,内面露出2mm 和之前的永生601嫁接英雄110的双面均露出3mm有差异,但是也差不多。 由于是金尖,下水稍微多一点,刚开始写有点洇。写写就好了。笔划粗细差不多0.5mm-0.55mm之间。 弹性良好,相当于自动铅笔的感觉。 怎么样?180以内的金尖,现在找到了! 英雄100和弘典锦鲤,颤抖吧!!! 我又下单了金豪51A花梨木的,换笔杆就更高档了。 它的笔身规格和永生601是配套的。还可以在闲鱼蹲个笔帽,嘻嘻~~
把半句白糖的笔尖拆下去又装回来,意外的好写了! 水枪没有了,撇提方向的奇怪阻力也不见了,非常软弹顺滑,粗细富有变化,甚至比弘典三代珠峰还好写。 半句是不是粘胶粘错了???
求问一款流动性较差但是好洗的墨水 蓝黑的最好,黑的也行。 我听说极黑、暗物质和鲶鱼都不好洗。
弘典珠峰3代EF收笔测评,水枪+偏滑 先蘸墨试写,好像是捺笔划过长了,转锋非常顺滑整体笔杆较轻,不建议插笔帽,虽然也可以插,还有卡扣弹性相比钢尖的极限要高,适中。终于忍不住,上了墨。 手头没有更好的墨水,用的金豪5001,送的。 依然水枪。 而且笔尖过于顺滑,阻尼微弱。反而更难控笔。 现在求教哪种墨水能够救救它?
三支笔的字迹,各位给排个序? 按照你最喜欢,到最不喜欢,排个序? 我保证笔迹都是我一个人正常速度书写的,但是不保证这字特别好。 纯粹以我的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哪支笔写的字迹更好一点,哪支更烂一点?
碳素墨水可以用来写毛笔字吗? 既然毛笔墨也是碳素,而现产有很多钢笔碳素墨水,可以直接用钢笔墨水写毛笔字吗?
带有隶书味道的捺
以君来628和弘典珠峰二代为例,论两种实现明尖弹性的思路 永生更多的延续的是老国笔的思路,而弘典更借鉴了施密特和bock的思路。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xq4y1L7C5%2F&urlrefer=22b53bec473fc76e29f738c9def598cc如图所示,老国笔的尖横截面基本还是半圈,包裹着笔舌,而前端做了明显的修窄。 修窄的笔尖同时带来了垂线和平行方向两方向的软弹性,再加以窄厚的铱粒,来实现软弹和软弹均衡性兼有的效果。 但是这种笔尖的弱点也是很明显,就是不耐摔,笔尖很脆弱。 德国bock的尖则不同,它首先考虑的是整体在垂线方向的软弹形变,整个明尖的弧度降低,变得扁平,在机械力学方面相当于把半圆柱面压扁,使之更接近于平面,所以自然就更弹了。 但是这种方法也带来了很大问题,就是平行方向明显就丧失弹性形变了。于是铱粒在平行方向的阻力优化就十分必要,即平行方向的阻力要明显弱于在垂线方向的阻力才可以,如果搞不好就如金豪80的飞机尖:现在的问题是缺乏这两支笔做实测,因为它们的实际形状也与金暗尖和飞机尖两种极端情况相距甚远。 以仿德国尖的金豪95为例,尽管铱粒优化了,但实际效果还是距离金暗尖有一点差距:希望手里有这两支笔,或者有其中一支笔的同学,能够做一下测试,看看笔尖的书写素质究竟如何 https://tieba.baidu.com/p/8129851289
百元以内最强——金豪95 至少目前在我试过的笔中,包括各种钢暗尖、半句白糖、飞机尖、写乐便宜货。 我只是蘸着试过百乐,但是没觉得百乐有多好(可能上墨以后也不差?)如图。电话线法,和两指四向法均体现出了优良的阻尼均匀性。 『两指四向法以图中姿势持笔,向下向右向右下向右上分别划射线,射线长度相同即为阻尼均匀』『电话线法 如图躺卧持笔,食指略按,顺时针划越圆越好,逆时针则是圆滑的连写e,折角和偏扁为差』笔尖弹性不软不硬,适中。 唯一的问题是整体偏沉了。 好在5号尖是通用的,可以把笔尖拧下来换到别的笔杆上面。
各位都能顺利把笔尖拆下来吗?特别是5号尖 我用开水泡了很久,拧不下来啊,为何那么紧?
测试钢笔尖各方向阻尼均匀性的办法3——两指四向 又来了,划电话线,七射线,现在又想出了个新点子。 我找到一种握笔力量小,但是在测试中能粗略实现中性笔为基准的方法。 如图所示,食指离开笔杆,拇指略向前推笔杆,达到拇指指甲对角线下方将笔杆压在中指指甲根位置, 也是两指持笔最牢靠的位置:然后以一点为端点,稍按笔,再迅速向下、向右、向右上、向右下划线。 中性笔划出来恰好是四根射线基本等长。 以这个姿势为基准,再去试验钢笔的阻尼均匀性:很显然暗尖钢笔也是较均匀的,尽管划的线较短说明它的笔尖软弹性较差。 这个测试证明得力克小美工尖尽管不存在横竖差别,提捺差别,但是横竖的阻力明显比斜向的小。 证明弹性均匀性一般。 我认为此缺陷的根源是此明尖采用了侧边有棱的构型:正是此构型,使得它在沿着既非法线又非切线的方向平动时, 弹性形变明显比沿着法线方向或沿着切线方向平动时小,造成阻力偏大。 这个有棱的构型,又是从外国传来的,老国笔即使明尖也不用这个有棱的构型:
明尖真的把笔划的粗细变化写出来是什么效果 最后一个『人』字还不错吧? 但是背面呢?力透纸背的代价是背面根本没法用了吧? 用的是加长加窄金星5号尖(右边):
除了电话线法,还可以用七向法测试笔尖对汉字的适配度 之前讨论过毛笔的弹性形变是各方向完全均匀的,而钢笔未必能做到。虽然没有弹性完全均匀,但是钢笔通过铱粒形状的微调,有机会近似的实现各向阻力均匀。 为此我发明了画小圈法。但是此法饱受质疑,说与写汉字何干?其实它更侧重于转锋能力,如 『队』耳刀 『建』走之 『戈』挑 现在我提出一种新方法,来实测笔尖在各个方向运动的阻力均匀性:如图所示,在这七个方向上,汉字均有笔划,则好的钢笔应该在向下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在七个角度的划痕长度基本相等,如果特别长,则说明在那个方向上阻力过小,写那个方向的笔划容易写长,反之,则阻力过小,那个方向的笔划容易写短。阻力不均匀的笔尖是很难写好汉字的,因为它会造成笔划的长度错误。 实测方法——微按笔杆,然后向远离中心点方向猛划,等其自然离开纸面,自然留下划痕,共七个方向。假设中性笔是阻尼均匀性合格的,实测也是如此。 露出3mm金暗尖(以永生601鸡尾英雄110实现)的均匀性不输于中性笔, 得力克美工尖略逊。其实得力克美工尖的问题在于转锋差一些,电话线实验就可以检验出来。 飞机尖最差。
最近在检验老国笔是否更适合汉字书写的假设 如图所示,笔尖的角度约为14度,通过在屏幕测量红线长26,绿线长6.5,通过三角函数反算得知。 事实上很多国产明尖,无论是钢尖还是金尖,至少有一半都采用了极窄构型。(图中没有金尖,老金尖在闲鱼上自己找) 我猜想冒着摔笔尖的风险采用极窄构型的根本原因,就是汉字书写对各个角度的弹性都有要求, 而且要求均匀性。自然,笔尖角度偏大的明尖是很难实现沿笔尖切线方向的软弹的,其弹性形变必然远小于沿法线方向的形变。 这就是在圆珠笔普及以前,国产钢笔有一半采用极窄尖构型的根本原因,也是小号尖还有市场的原因, 笔尖根部越粗,则前端就越难做窄,也就失去了切线向弹性形变,从而丧失了实用性。 可惜这种构型由于不禁摔,在改革开放出口创汇成为潮流后,很快输给了欧美式大粗尖。 现在的普遍喜欢大尖,其实可以说是被欧美以及对欧美出口的厂家宣传洗脑的产物。 我特意下单了这支很便宜的笔,拿来做书写测试,货正在运输途中。 我还是坚持用电话线测试。 当然如果你看不起这个简单办法, 不妨对米字的八个方向,除了从右到左之外,都试一下轨迹,因为汉字的笔划在这7个方向上都有。 阻力特别大的方向,你用这笔一定写不好,一定会写短来减少疲惫。 这就是笔尖不称职,而不是你自己手不行。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坚持必须对笔的书写效能做客观、公正的测试,而不是迷信厂家的广告和别人的推荐。
无法忍受几十块钱的好钢笔没有人捧 如图,得力克(Dlike)小美工尖以几十块的钢尖价位,能媲美200块钱成本的DIY长露金暗尖(如英雄110尖+永生601)。第一副图是打圈测试,它和笔3能拼个有来有往,完胜英雄100的14K金。打圈测试的成功证明两点: 1)笔尖向各个方向滑行的阻力较均匀 2)转锋不会被绊住 因此,练字是可以选用此笔的。 注意,一定是小美工尖,得力克的普通尖和一般的一样烂。 得力克走低端路线,并不是很有名。末将的部分钢笔也选配它的小美工尖(美巧尖)。 还有,我看测评,并没有人特别赞赏此笔,反而还有说虽然软弹舒服, 但是容易养成习惯使不惯其他笔的故意黑评。 钢笔的价值在于使用,而不在于不断花钱去供笔商。
哪个92.5%白银的明尖有人上手吗? 据说是国内某位工匠首创,已经发售第一批的?
较严谨测试笔尖弹性均匀性的方法 之前从结构角度讲钢笔为何难以做到笔尖在各方向的软弹 https://tieba.baidu.com/p/8046551007 在实践中,发现铱粒形状虽然不能改变静软弹性, 但是可以通过增加特定方向的滑动阻力来弥补静软弹性不均匀的不足。 为了尽量贴近汉字书写的实际,并且排除个人书法水平的差异,发明了躺笔划小圈的方法来测试其弹性均匀性。如上所示,笔与纸的角度小于45度,握笔位置靠后,拇指略靠后持握。这样能减弱对笔的持握力度。 在此握笔基础上,连续划小圈,遇到磕磕绊绊不要停,那恰好就反映了笔尖的问题。 如果打小圈都出现磕绊和阻力不均,那就别谈汉字笔划的丰富角度和转锋了。 我手头钢笔的测试结果如下:上图中,根据均匀性理论,用永生601强行鸡尾长出1毫米的英雄110暗金尖表现不俗,划出的两个小圈线非常均匀。然而与其并列第一的是得力克新月3的小翘尖,末匠有些笔也采用,改叫『美巧尖』,实现原理不明。其余钢笔均不合格,包括英雄100金尖(这也是很多人说暗尖金笔名不副实的原因)。
隔壁的韭菜又长了。。。
各位鸡尾都是怎么怼笔尖的? 我用cross鸡尾,笔尖长,用笔帽硬怼,尖给崩了
现在老金尖也两三百以上了啊
老国笔所谓的中号尖 笔舌直径大概6.5mm,对应的是几号尖? 小号尖我知道笔舌直径5mm,对应的就是5号尖。 还有它这个墨囊外径5mm 内径略小于3mm, 和现在市面上常见的不匹配啊,算什么标?
221009【评测】还在画8字?带你检验钢笔尖的弹性均匀性! 根据弹性位移理论,一支好的硬笔,在理论上是各个方向受力,形变都比较均匀。 这样弹性均匀,才好控笔。否则捺一写一出溜,撇一写手指痛,一不小心就写短,是怎么也写不好字的。根据这个理论,我用永生601鸡尾了库存的英雄110五成赤金尖,效果不错。 又发明了另一种检查弹性均匀性的办法——画小圈圈,就像有线电话线一样。同样根据这个理论,我知道飞机尖的弹性均匀性一定是很差的。 金豪80不负众望,在『电话线』验笔法中表现极差:
221009【晒笔】只喜欢关勒铭962的笔杆和笔帽,能鸡尾什么笔尖呢 笔帽里面有层塑料,气密性很好。笔杆没有螺纹,握感还可以。 里面的墨囊居然还是可拆卸的。 但是不喜欢尖,硬滑,不适合书法。 我量了一下,笔尖露出19MM,笔舌直径大概6MM-6.5MM,有误差。 这好像不是5号尖,大概能适配什么尖? 金星28?
强拆高仕CROSS记录 很喜欢这个笔杆和笔帽,插拔式的没有螺纹,也没有粗细台阶。 但是笔尖质量太差了。 于是水烫之,纸裹之,以钳转之。 嘎达一声,下来了
我单方面宣布——永生601+19.5尖是最适合写字的钢笔(之一) 真正的弹性就是这种——均匀、有幅度,如竹签划砖石。
求国产暗金尖,要求细点弹点 我看了半天,好像只有英雄100的符合要求? 贵冠的金尖据说是极品,但是现在市场上全是假货? 新永生的争议很大,其实不耐写? 我用永生笔杆配了个淘宝上的18.5暗尖,实际18.3吧,感觉还是稍微有点硬。 买了个公爵的D100,刮纸,给退了。 那现在市面上还有什么选择呢?
从结构角度来讲,为啥钢笔尖很难做好软弹 如图所示,在用软笔书写时,毛笔在各个角度的软弹性是相同的,因为毛笔尖本质是中心对称的。 软弹度可以用角弹性系数来粗略表示,实际测试可以施加同样的力迫使笔杆偏转多少角度来测定。 然而钢笔尖仅仅做到了中心对称。 上面图示的是一个基本扁平的大明尖的各向软弹度。很显然,在钢笔尖垂直线上的软弹性一般要好于在其切线上,且向右下捺的软弹性要远远强于其反方向左上钩的软弹性。比较讲究一点的会在尖端做变窄设计,能增强切线方向的软弹性。 但是,尽管做了以上优化,由于钢笔尖较平,依然只能做到法线和切线两个正交方向的最大软弹,其它方向就不行了,因此软弹性为四边形,受方向影响依然很大。 怎么去把这个四边形做匀呢?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是做暗尖,将笔尖的结构尽量做成圆柱形,越接近圆柱形它的软弹均匀性就越好。而且伸出来的长度越长,其越接近圆柱形,就越匀。在达到软弹均匀的前提下可以用金尖来增强软弹性。所以最适合表现汉字的钢笔是长一些的金暗尖。这从弘典锦鲤很快卖断货,在闲鱼二手还能炒卖就可见一般。 如果非要做明尖,那么必须用大明尖,且笔尖的形状尽量接近半圆柱。现代的笔商已经忘记了这一风格,而片面的追求捺方向的软弹。最典型的是半句白糖,很辛苦的把捺做的轻松劈叉,然而丿的方向有如刻刀般坚硬。 另外,小美工尖和所谓的长刀研的毛病都是一样的,相当于增加了右下捺方向的软弹度,却削弱了左上钩方向的软弹度。说得难听点是在东施效颦。
怀疑是商家虚假宣传 一个钢尖能这么软弹???
万能的吧友,知道这是几号尖吗? 老笔新用,想换尖,省点钱。笔舌5.3mm外径,可以鸡尾什么尖呢?
学生练字写字的挑笔注意事项 我其实从小学就开始练毛笔字了,但是发现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一写卷子,就惨不忍睹。 除了五指握笔法的非实用性,改成单苞笔法之外,我最近对比了毛笔和硬笔,发现了症结。那就是传统的汉字笔法,内含很多的提按动作,特别是按的这个动作,用硬笔来做相当难受。 典型的如 捺 顿点 悬针竖等等都要按下。而在所有挑之前其实也是按下的,不按下怎么可能做挑把笔抬起来? 尽管我在毛笔字的一些笔划上已经掌握得游刃有余(如捺和走之捺等),但是一用硬笔做就手上筋疼。而且是动作越标准越疼。 这就必须要谈到硬笔的一个大病——弹性。 说到弹性,很多人可能想到钢笔的软弹尖。对,为什么软弹尖特别受中文书写者推崇,就是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仿软笔的提按。为什么要金尖,就是它的弹性远胜于不锈钢。买不起软弹尖的笔友,可以买一只pentel的鸭嘴笔试试。 但是这类钢笔的应用场景很受局限,因为笔划写粗了不适合答卷。我们只能从流行的中性笔等找合适的。 我在浏览各品牌笔时,惊讶的发现德国施耐德的笔竟然有如此构造——对,你没看错,在笔芯尾部用弹簧缓冲! 所以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什么厚硅胶缓解手疲劳基本都是抓芝麻扔西瓜。最大的应力是垂直于笔尖的应力,它会传导手指上,损伤筋腱,造成疲劳。 除了这款笔之外,我发现按帽笔的弹簧普遍也有类似的功效。拿到一支按帽笔,你把笔芯按出来,然后向下压,一般好的能压下一毫米左右。这就像汽车的悬挂弹簧一样,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一般来讲,里面弹簧越长的,越软,写字就越舒服,越不容易疲劳,也就越容易保持字体。
随便写了一个字,没有临帖 觉得像什么体?
随便试验了一下笔法
侠岚——笛子谱 其中曲谱下的两行标记为方便吹奏盖那笛的注记指法谱,我自用的。笛箫演奏者可以参考,也可以直接演奏上面的简谱部分。在①②之前的部分是《辰月恢复期》,而之后是从《侠岚序》截取的,最后的②结尾,原曲是用小号吹奏的,音调偏高,我做了简化和节奏整理。 感谢百度网友提供《侠岚序》曲谱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zhidao.baidu.com%2Fquestion%2F1926818896640811387.html+&urlrefer=5d30c76863c5eae238b9a1dc8121d425 感谢明潦_提供《辰月恢复期》的曲谱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Yq4y1e7fC&urlrefer=55d7f254f87cf5e817546ab0086a15c5
【单苞笔法】横
【单苞笔法】横
【单苞笔法】横
牛奋四蹄开锦绣 虎拔一躯跃难关
牛奋四蹄开锦绣 虎拔一躯跃难关
写横要诀 先练好横钩。
王羲之横之秘诀 先写横钩,纯熟无碍之后,钩不出,则成。
是不是音色越好的箫,八度越是不准? 如图所示,锥形内径是提高音色张力的不二法门,然而锥形内径必然会扭曲八度的两倍音频关系? 它是把高八度往高了偏还是往低了偏? 还有的大师说人舒服的音高是比八度略高一点?
最后这一横如何?
最后这一横写得如何?
乐谱中是断开的,吹奏中可以自己连起来么? 连吹4个1有些受不了。
请问是必须每个字的音断开么? 还是可以同一音连着吹?
这几个字谁能写出来?
这几个字谁能写出来?
本人对背孔指法的心得 如图所示,倒数第二和第三没什么争议。而最后一个(筒音5时的4,筒音2时的1)最麻烦。 经过我试验,开背孔时按住前面的上二和下二,即开前面中间三孔,又准确又好按。 不信你可以试试两个全音的和弦—— 筒音,开尾孔,开下三孔,为参照; 开背孔和前面中间三孔,超吹筒音,超吹开尾孔,和前面的感觉一致。
为什么总觉得超越时空的思念,谱子错了? 正式的第6个音符就已经是第一个的2倍频(中音3)了啊,然后还要再向上吹,怎么吹都不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