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羽乘风 雪羽乘风
关注数: 20 粉丝数: 10 发帖数: 942 关注贴吧数: 7
高中数学(每日一贴) 本段文字是 @追风猫咪 发表于百度知道问题,个人认为还算精辟吧,也是给大家介绍下学习方法总结范例。。 数学这种东西的确是脑子好使的人容易学好,但也不是说脑子不聪明的人就学不好 我们数学老师跟我们说,数学绝对没有必要预习,上课听老师讲课足够了(当然,前提是你这个老师别太差。。不过现在那种教的很烂的老师不大可能弄到高中来。。),最最重要的就是上课时一定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准备好笔记本和草稿本,笔记本不是让你记公式记概念,那些东西书上都有,没必要再誊一遍到笔记本上,笔记本上主要记老师给的例题。毕竟老师是很有经验的,他们给的例题一定是很有代表性的,必要的时候可以背一背例题的解题方法,理解思路。草稿本就是有些不是很重要的题,老师让举一反三这类的东西,就没必要写在笔记上,但是一定要跟着算,在纸上写两笔算一下绝对比你光看光想的效果要好得多。这是我高中三年总结出来的,千万别犯懒,该动笔就动笔。 另外,上课一定集中注意力,我上课的时候就是,眼睛绝对一直盯着老师,要和老师有一定的互动,结果到后来,上课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我们老是都是在看着我讲课,我不点头表示明白了她就不往下讲。。毕竟一节课四十分钟,一个老师一节课平均分给每个学生也就不到一分钟,所以自私点说,就是要给自己争取时间。 课下有问题就问,最好不要问同学,尤其是因为脑子很聪明所以数学学的好的同学,这种人千万别问,倒不是说人家不愿意给你讲,而是现在毕竟是应试教育,那些聪明的同学上课不一定听讲有多认真,有些人做题就是根据自己的思路走,那些解题方法可能适合于他们并不适合你,所以问题一定找老师,老师会给你一套最适合应试的解题方法。 说白了,学校的老师就是免费的家教,别等到高三再出去找什么一对一家教,咱学校里就有最了解你的还免费的家教,说难听点不用白不用。。 另外。。 错题本。(我建议这个哈,效果应该很明显,只要认真做了,有机会探讨一下这个) 。这个我不多说了,是个老师都会说错题本的好处。。 还有呢,就是有些数学公式什么的,公式背不下来就甭做题。。这是真的。。但是真没必要像背古文那样背,没意义,背下来也不知道怎么用。如果上课老师带着推导公式一定要在草稿纸上划拉一遍,不用说你自己会推,主要就是了解一下,就当是增加以下数感,这种东西做多了有好处的。另外最重要的是,老师留的作业一定认真完成,如果你上课听讲了,作业不可能不会写。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就是在巩固你今天学的东西,也就是再帮你背公式,并且了解用法。刚才我说用不着预习,但是复习是绝对必要的。如果不复习,上课听得再认真也没用,写作业是一方面,这是当天晚上的事,第二天上课前两分钟把前一天的笔记上的例题拿出来扫一遍,大概就能记起来了,再结合第二天学的东西,没太大问题了~公式也理解了,也差不多背下来了。如果还不放心,就拿张纸把公式写下来,每次大考前看一遍,默一默也就没太大问题了。。我有些公式也背不熟,都是考试前十分钟过一遍。。高考前半个小时我就在看公式- - 最后,不要一开始就妄图做难题压轴题,一点必要都没有。数学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从来都是水到渠成。只要你基础打好了,难题自然会做,否则你就算做再多的难题也没用,下一道难题你照样不会。数学主要培养的就是你的思维,如果你从高一开始就很认真很听话,那你到高三不用费劲至少数学120,这是最少最少,你脑子要再好使点,130、140都不是问题。。 不知道你到底哪年级,反正我刚刚结束高考,数学一直是我引以为傲的科目~希望能帮助到你~加油啊~
高中数学(每日一贴)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做题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甚至有同学说,学习数学就是学习解题。做数学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精做题 做题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做得越精越好。怎样才算“精”呢?学会“解剖麻雀”。充分理解题意,注意分析题型,深化对题中每个条件的认识,看看与哪些数学基础知识相联系,做完题,还要针对自己做错的题,分析自己当时想法的产生及错因的由来,要求用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地叙述自己的做题经过和感想,以便挖掘出一些好的数学思维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元归一。 二、做难题 取得黑龙江省高考文史类第三名好成绩的李宏霞同学,认为坚持做难题,做大题才是制胜的法宝。她说,数学中的基础题因然很重要,但高分的关键则是综合性强、难度大的最后两三道大题,即所谓“拉分题”。因此,她在复习时坚持有规律地做这类题目。由于题目难度高,所以每次做的题量不要太大,一次做四五道即可,同时,要注意选择的题目要有代表性、要全面,同一题型的题选二三道即可,要注意方法的积累和运用。 三、天天做题 熟练解题一定要有量的积累。天天做题就是保证做题的数量的最好方法。同学们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每天要求自己做五道题目,或十道题目,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如此坚持下去,做题越做越快,并且培养起相当的自信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