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931 ALPHA931
关注数: 176 粉丝数: 227 发帖数: 6,601 关注贴吧数: 13
【美赠送荷兰月岩被证系山寨。。。】 据英美媒体28日报道,荷兰国家博物馆多年来一直珍藏着一块据称是美国太空人1969年首次登月时采集的“月球岩石”,并为它投了一份高达30万英镑的天价保险。日前专家对其鉴定后发现,它竟然压根就不是什么“月球岩石”,而只是一块已经石化的烂木头而已。   据报道,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始于40年前。1969年10月,3名“阿波罗11号”宇航员前往荷兰访问,并受到了英雄一般的欢迎。在访问期间,美国大使威廉·米登多夫把一块据称是首次登月时采集的“月球岩石”作为私人礼物,赠给了荷兰前总理威伦·德瑞斯。德瑞斯1988年去世后,这块“月球岩石”被其家人捐赠给荷兰国家博物馆收藏。21年来,它一直是荷兰国家博物馆最受重视的展览品之一。博物馆甚至给它投了一份高达30万英镑的天价保险。 据悉,自从2006年开始,就有专家对这块“月球岩石”的身世提出过质疑。为了平息各方猜疑,日前荷兰国家博物馆决定将这块“月球岩石”交给石材专家进行鉴定,并希望借此举“以正视听”。结果专家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进行检测,就得出最终结论——这不是一块真正的月球石,而只是一块“木化石”,其价值不会超过50英镑。 据报道,如果美国当年真的是将一块烂木头错误地当作“月球岩石”送给了荷兰,无疑是开了一个天大的“国际玩笑”。27日,美国驻荷兰大使馆表示,目前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让人不解的是,荷兰国家博物馆发言人盖尔德称,事实上博物馆曾通过电话向美国航天局(NASA)核实这块“月球岩石”的真实性。而NASA当时回复称,荷兰国家博物馆的这块“月球岩石”很可能“是真的”,因为美国航天局在70年代初曾向100多个国家赠予月球石,尽管那些石头来自后期的登月任务。 这一“山寨版月球岩石”事件在荷兰引发轩然大波,也令荷兰国家博物馆尴尬不已。尽管这块“月球岩石”现在几乎是“一文不值”,但盖尔德仍表示,博物馆会继续保存这块“罕见而有趣的物品”。
【为什么汉字拼音化是可笑的且对中华民族百害而无一利的】 先摘引两则韩国新闻: -------------------------------------09年新闻 1.KTX 2期工程330多个无渣轨道枕木发生严重均裂。已铺设区段的的全部15万5千多根无渣枕木全部确认为同一公司不良品.部份或全部轨道重新施工无法避免。 预定2010年底开通的京釜高速铁路(KTX 汉城-釜山) 2期工程(大丘-釜山区间)全长254.2km. 铺轨已完成的96.6km区间内的15万5千个无渣混凝土枕木(占全区间35万8千个的37%)中,332个已发生严重均裂。 与KTX一期工程只在隧道区段直接进口德国部件建设无渣轨道不同,二期工程全区间使用国内供应商的零部件建设无渣轨道。轨道施工用的是德国railone公司的「雷达2000」施工技术。 经调查发现均裂的枕木大多位于山岳地带背阴容易结冰处。由于轨道施工时没有按规定使用防水的垫片(sponge)制造轨道枕木链接装置。违规使用了吸水性的材料,造成去年4-5月间(雨季)轨道施工时期的大量雨水顺轨道埋入栓流入混凝土枕木内而积水。在1-2月冬季时由于寒冷结冰膨胀而导致枕木与道床均裂。 发生龟裂的部位是在混凝土枕木上「缔结装置」,在这个装置里按规定是要放防水发泡的填充物,但因为防水和放水在韩语里写法一样,读音都是「bansu」,故施工公司理解错了图纸的意思,枕木里没有加防水材料反而加了吸水材料,造成了全部15万5千多根枕木成为次品。 ===============================10年新闻 罗老号命运多舛 发射再次失败(2010.06.10 ——罗老号命运多舛 发射再次失败 主持人 劳春燕: 观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收看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的《环球视线》,我是劳春燕。 韩国的罗老号火箭真的可以说是命运多舛。今天下午的5点01分,在连续八次推迟发射之后,罗老号好不容易终于发射升空了。可是就在137秒以后,就和地面失去了通信联系,随后韩国媒体就报导说,罗老号火箭已经坠毁了,韩国的航天大国之梦再一次遭受了挫折。那今天演播室里我们请到的两位专家是特约评论员宋晓军先生,还有叶海林先生,两位好。接下来我们还是要请大家一块儿来看一下韩国YTN电视台为我们提供的罗老号坠毁时候的画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然后一边请我们的两位评论员给我们来分析一下。 从这个画面上看的话,宋先生,你估计这个罗老号坠毁是什么原因? 正在评论:八次推迟仍然 失败 罗老号发射为何命运多舛? 宋晓军 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肯定是出在火箭上面,因为现在看来,当然70公里应该说还没有分离,上一次发射的时候,是在190公里的时候,一二级分离。但是如果是在70公里左右的高度,很有可能出在一二级的级间段,就是第一级和第二级之间有一个级间段,它第一级、第二级的点火,实际上是没分离点火的过程当中有可能出现问题。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上一次罗老号发射出的问题就在第二级,虽然它是整流罩没有打开,载荷还比较重,带着整流罩,但第二级火箭还是把带着整流罩的卫星推了比原定的轨道高了一段。也就是说他的固体火箭的第二级的技术应该说不是很成熟,或者实践经验比较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cntv.cn%2Fworld%2F20100610%2F103944.shtml&urlrefer=2c3c5d6d8e3d71d03690476c1ca0baae ------------------------------------------- 有的同学就问了 为什么举韩国呢? 问得好,因为韩国的文字看起来挺像象形的,好像也跟汉字有着渊源 但其实,那只是表象,学过的人都知道 韩文(谚文)其实就是表音化了的汉字,即罗马化后的汉字,
普京已批准建地球上第一座海上城市【乌姆卡】,宣示北极石油主权 乌姆卡 - 简介乌姆卡 乌姆卡(Umka)是俄罗斯将在北极点附近修建一个超现代的“奇幻城市”,名称来源于苏联时期一个颇流行的北极熊幼崽的卡通形象,它将建设在新西伯利亚群岛距离北极点1600公里的一个小岛上,成为俄罗斯距北极点最近的城市。 2011年10月,俄罗斯宣称将耗资逾400亿元建设乌姆卡,以宣示对北极丰富油气资源的主权,乌姆卡的设计方案已经获得了普京的许可,但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乌姆卡是截止2011年为止世界上唯一有人造气候和集成生命支持设施的项目,就像在空间站上一样,它的设计可适用于所有环境,并可以用于月球。[1] 乌姆卡 - 设计方案 外形 乌姆卡长约为1000米,宽约为731米,将建成穹顶形状。 容量 城市设计容纳5000名市民,士兵、保镖、特勤人员、科学家和探险家构成了其中绝大多数,另外还有在当地矿井和石油钻井平台工作的工人,“奇幻城市”的开发资金就来自一些大的能源公司。 设施 根据设计方案,“乌姆卡”将配有专门的温度调节设施,以保护市民免于城外零下30℃低温的伤害。 市里还将建设景点公园、水族馆、酒店及教堂,并且设计了学校、幼儿园、休闲场所、医院以及运动设施。 能源 城市的电力将由一个漂浮的核电站供给,而食物则可实现自给自足。城市里将建有鱼和家禽的养殖场、温室、面粉加工场以及面包房。城市将不会产生任何垃圾,因为它配有两个将废物变成灰烬的工厂。[2] 乌姆卡 - 背景 2011年以来,与北极地区临近的多个国家都加紧向联合国申请水下矿产资源的开采权,有鉴于美国、加拿大、挪威以及俄罗斯都加强了在北约地区部署海军力量,加拿大的一个智库甚至警告称有关北极的资源争夺可能会引发军备竞赛。[3]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