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628415 1006628415
关注数: 15 粉丝数: 9 发帖数: 636 关注贴吧数: 14
交河煎饼 交河煎饼以颜色嫩黄、形状美观、营养丰富、味道独特而驰名中国北方。 说起它的来源,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自古以来,交河一带就是传统的铸造之乡,村里人大都到外地谋生。到明朝嘉靖年间,几乎百分之八十的村子都有外出的工匠。有一年秋天,玉米高梁几乎绝收,可谷子、糜子和绿豆、赤豆却获得了丰收。往年外出捎粮食都以玉米为主,可这年玉米欠收,崔家有哥俩外出,老娘就给他俩磨了一袋子绿豆面和半袋子小米面捎着。哥俩用玉米面熬粥还会做,可要用绿豆面、小米面熬粥,不但不会做,而且熬出来又很难喝。弟弟出主意说“咱有烙饼的饼撑,倒不如放点盐,包糊嘎巴吃”。他们把小米面和绿豆面掺合在一起,加水浓浓地和成汤,将饼撑往煤火炉上一放,用勺子挖面糊往饼撑上一摊,来回翻个,熟了一吃,味道还真不错。 就这样,哥俩把这种做法带回了家乡,并告诉了老娘。第二年春天,他家盖新房管大伙饭,活计累,可又没有什么好吃的,老娘想,儿子们烙的薄饼不错。她用绿豆面、小米面掺上一点葱花放点盐,坐在饼撑旁,一张一张地烙了起来,中午吃饭时,干活的都很爱吃,而且吃的津津有味,年轻的小伙子们开玩笑说:“大娘,煎炒烹炸,你这饼属哪一类?”大娘一笑,接过话茬说:“属煎,是煎饼。” 从那住后,村里盖房办事都让老太太去烙这种饼,人们一问饼叫啥名字,老太太顺口说:“煎饼呀”,一传十,十传百,老太太的煎饼名声越来越大,后来摊煎饼的人也越来越多。外地人到交河,都会吃上一顿,然后再给家人捎上一些。这样以来,从南到北,名气越来越大,所以才有“南京到北京,走到交河吃煎饼”的民谣。
泊一中承诺不能兑现,校长说话不算数!!! 泊一中承诺不能兑现,校长说话不算数 2010年春天,泊头一中校长冯庆祥带领学校领导到各个初中提前录取优秀学子,抢夺生源,分别在泊头三中,泊头师芳中学,泊头四中召开录取会议,参与会议的是各学校前20名的优秀学子及其家长,还有所在学校的领导和老师。 当时冯庆祥校长明确承诺,提前录取的这批同学中任何一名同学如果在2013年高考考上一本,则泊一中退返该同学高中三年学费。2013年高考,泊一中考出238个一本的历史新高,可当时提前录取且考上一本的同学并未得到学校相应的承诺兑现。 学校校长代表的是一个学校整体,既然对外界承诺了,就一定要兑现。而现在校方却采取消极态度处理此事,相关同学多次找校方,校方都未能给与明确答复,校方的态度很明显,一拖再拖,想把此事不了了之。 试问,如此不靠谱的学校领导怎么能够管理好学校!!!如此不靠谱的学校如何坚持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领导难道真的不顾学校荣誉而只顾一己私利?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是学生们的表率,难道让学生们学习如何不遵守承诺?难道让学生们学习怎样才能不顾荣誉而只顾一己私利?请不要说领导班子多么优秀,先做点实事,让广大社会认可,得到百姓的口碑,自然会有不断的生源。如此般说话不算数,简直是在教育这片净土上泼了一盆脏水!连教育部门都这么黑暗,试问,中国的正能量在哪里?中国莘莘学子的路到底会通向何方!!!如此般说话不算数,跟无赖有什么两样!!!这样的学校,这样的领导,怎么能让广大的家长学生信得过!!!
泊一中承诺不能兑现,校长说话不算数!!! 泊一中承诺不能兑现,校长说话不算数 2010年春天,泊头一中校长冯庆祥带领学校领导到各个初中提前录取优秀学子,抢夺生源,分别在泊头三中,泊头师芳中学,泊头四中召开录取会议,参与会议的是各学校前20名的优秀学子及其家长,还有所在学校的领导和老师。 当时冯庆祥校长明确承诺,提前录取的这批同学中任何一名同学如果在2013年高考考上一本,则泊一中退返该同学高中三年学费。2013年高考,泊一中考出238个一本的历史新高,可当时提前录取且考上一本的同学并未得到学校相应的承诺兑现。 学校校长代表的是一个学校整体,既然对外界承诺了,就一定要兑现。而现在校方却采取消极态度处理此事,相关同学多次找校方,校方都未能给与明确答复,校方的态度很明显,一拖再拖,想把此事不了了之。 试问,如此不靠谱的学校领导怎么能够管理好学校!!!如此不靠谱的学校如何坚持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领导难道真的不顾学校荣誉而只顾一己私利?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是学生们的表率,难道让学生们学习如何不遵守承诺?难道让学生们学习怎样才能不顾荣誉而只顾一己私利?请不要说领导班子多么优秀,先做点实事,让广大社会认可,得到百姓的口碑,自然会有不断的生源。如此般说话不算数,简直是在教育这片净土上泼了一盆脏水!连教育部门都这么黑暗,试问,中国的正能量在哪里?中国莘莘学子的路到底会通向何方!!!如此般说话不算数,跟无赖有什么两样!!!这样的学校,这样的领导,怎么能让广大的家长学生信得过!!!
泊头电视台《福星圆梦》喜获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 在日前举办的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上,由泊头电视台报送的作品《福星圆梦》荣获“首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微电影好作品奖。据了解,这是我省惟一获此殊荣的作品。   据介绍,“金海棠奖”是首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设立的亚洲微电影最高奖项,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新影等联合主办,每年一届,设作品、演员、编剧、年度最佳贡献、制片人、出品人,以及“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终生荣誉奖等10类97个奖项。本届评选,有来自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的1715部作品参赛。经过初评和复评后,186部作品入围。其中,泊头的《福星圆梦》微电影名列其中。 《福星圆梦》制片人钮俊玲、策划张文仲、编剧顽铁、导演李明星等演职人员全部出自泊头,选景也都取自该市市境,拍摄及后期制作由泊头电视台完成,并于七月上旬在泊头电视台《爱上电视》栏目公开播放。策划张文仲介绍,这部作品片长13分钟多,以居家养老向社会机构养老转变为主题,探索子女如何更好地让老人安享晚年,以及如何帮助陷入孤寡的老人解决情感上的需求为主线,通过事业、亲情、爱情三个维度,真实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养老状况,彰显了泊头在社会养老之路上的积极探索,传播了泊头敬老爱老的正能量。张文仲信心百倍地说:“此次获得这一重大奖项,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更加坚定了我们创作、拍摄《福星圆梦》续篇的信心!”
泊头电视台《福星圆梦》喜获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 在日前举办的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上,由泊头电视台报送的作品《福星圆梦》荣获“首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微电影好作品奖。据了解,这是我省惟一获此殊荣的作品。   据介绍,“金海棠奖”是首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设立的亚洲微电影最高奖项,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新影等联合主办,每年一届,设作品、演员、编剧、年度最佳贡献、制片人、出品人,以及“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终生荣誉奖等10类97个奖项。本届评选,有来自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的1715部作品参赛。经过初评和复评后,186部作品入围。其中,泊头的《福星圆梦》微电影名列其中。 《福星圆梦》制片人钮俊玲、策划张文仲、编剧顽铁、导演李明星等演职人员全部出自泊头,选景也都取自该市市境,拍摄及后期制作由泊头电视台完成,并于七月上旬在泊头电视台《爱上电视》栏目公开播放。策划张文仲介绍,这部作品片长13分钟多,以居家养老向社会机构养老转变为主题,探索子女如何更好地让老人安享晚年,以及如何帮助陷入孤寡的老人解决情感上的需求为主线,通过事业、亲情、爱情三个维度,真实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养老状况,彰显了泊头在社会养老之路上的积极探索,传播了泊头敬老爱老的正能量。张文仲信心百倍地说:“此次获得这一重大奖项,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更加坚定了我们创作、拍摄《福星圆梦》续篇的信心!”
泊头富镇一农田变垃圾场 当地政府表示将尽快清运 燕赵晚报讯(记者于海宁)塑料袋、卫生纸、卫生巾、烂菜……沧州泊头富镇一处农田里堆满了日常生活垃圾,引起了附近村民的强烈不满,纷纷致电本报反映情况。 近日,记者驱车赶往事发地点。在距离堆满垃圾的农田20米左右时,一股刺鼻的恶臭味道迎面扑来,令人作呕。时至初冬,垃圾堆上仍苍蝇成群,直往人身上扑。 被变成垃圾场的农田属于孟官屯村,面积大概300平方米。“垃圾车在这里倾倒垃圾已经好几年了,前不久田里的垃圾还堆得像小山一样。”农田主人孟连仲说。大概10年前,农田里种了六七十棵速生杨,由于垃圾污染,树都死掉了。现在对面田地里的已经卖了两茬,而他只卖了4棵。孟连仲家田地东侧还有好几块农田,也散落得满是垃圾。 记者发现被倾倒垃圾的田地旁边便是富镇一中和南汉忱纪念馆。据了解,南汉忱是津南一带著名的教育家,前教育部部长蒋南翔曾为其题词。据学生反映,学校里每天充斥着垃圾的恶臭味,尤其夏天,上课都不敢开窗户。 镇政府城建负责人耿晓飞说,接到群众反映后,他们已经将堆积在农田里的垃圾推到了河道里,打算就地掩埋。 部分生活垃圾对土壤、水源污染将长期存在,比如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旦掩埋危害更大,而垃圾推到河道将影响汛期防洪。随后,记者联系到泊头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减少后期不必要的污染,环保局已与镇政府进行沟通,当地政府表示将尽快将垃圾进行清运、处置。 昨日记者获悉,部分垃圾已被清走。村民希望能早日有个清洁的生活环境
泊头富镇一农田变垃圾场 当地政府表示将尽快清运 燕赵晚报讯(记者于海宁)塑料袋、卫生纸、卫生巾、烂菜……沧州泊头富镇一处农田里堆满了日常生活垃圾,引起了附近村民的强烈不满,纷纷致电本报反映情况。 近日,记者驱车赶往事发地点。在距离堆满垃圾的农田20米左右时,一股刺鼻的恶臭味道迎面扑来,令人作呕。时至初冬,垃圾堆上仍苍蝇成群,直往人身上扑。 被变成垃圾场的农田属于孟官屯村,面积大概300平方米。“垃圾车在这里倾倒垃圾已经好几年了,前不久田里的垃圾还堆得像小山一样。”农田主人孟连仲说。大概10年前,农田里种了六七十棵速生杨,由于垃圾污染,树都死掉了。现在对面田地里的已经卖了两茬,而他只卖了4棵。孟连仲家田地东侧还有好几块农田,也散落得满是垃圾。 记者发现被倾倒垃圾的田地旁边便是富镇一中和南汉忱纪念馆。据了解,南汉忱是津南一带著名的教育家,前教育部部长蒋南翔曾为其题词。据学生反映,学校里每天充斥着垃圾的恶臭味,尤其夏天,上课都不敢开窗户。 镇政府城建负责人耿晓飞说,接到群众反映后,他们已经将堆积在农田里的垃圾推到了河道里,打算就地掩埋。 部分生活垃圾对土壤、水源污染将长期存在,比如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旦掩埋危害更大,而垃圾推到河道将影响汛期防洪。随后,记者联系到泊头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减少后期不必要的污染,环保局已与镇政府进行沟通,当地政府表示将尽快将垃圾进行清运、处置。 昨日记者获悉,部分垃圾已被清走。村民希望能早日有个清洁的生活环境
泊头26个村的村医8个月未领到新农合报销款 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记者 代晴)11月13日,泊头市张庄子镇五里屯村村医向记者反映,张庄子镇26个村的村医已经8个月没有领到新农合报销款了。泊头市卫生局表示,正在积极协调此事,争取最近就会将这笔钱发给大家。 村医:8个月未领到新农合报销款 代桂岭是泊头市张庄子镇五里屯村卫生室的一名医生,他的卫生室也是村里唯一指定的新农合定点门诊。村里人都喜欢到代桂岭的卫生室看病,而村民买药报销的部分代桂岭也都会先给村民,然后再拿着单子去张庄子卫生院领取新农合报销款。 然而,从2012年12月份开始,代桂岭陆续领不到新农合报销款了。代桂岭算了算,从2012年12月份开始到现在,他已经有8个月没有领到报销款了。“我也向周围的村医们打听,得知张庄子镇26个村的村医都没有领到这笔钱,而其他乡镇却都按时发放了。”代桂岭说,自己垫付的8个月的新农合报销款已经有两万多元,因为迟迟领不到钱,他没有能力再垫付,所以现在他只能劝村民暂时不要走新农合了。对此,村民们颇有怨言,代桂岭也感到很无奈。 卫生院:因特殊原因未发钱 记者了解到,按照国家规定,新农合报销款应该是一月一报销,当月的报销款在下月月初应报清。代桂岭等乡村医生也多次找到张庄子卫生院了解情况,院长李洪杰表示,这笔钱没有打到医院的账户上,还在财政局。“我们问了新农合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明确地说,报销款都按月打进了张庄子卫生院的账户上。”代桂岭说,双方截然不同的说法,让大家不知该相信谁。 11月13日下午,记者联系了张庄子卫生院院长李洪杰,李院长表示,这笔钱一直在医院的账户上,没有发放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究竟是何原因,对方未作答复。 卫生局:正在积极协调处理 随后,记者联系了泊头市卫生局,副局长张勇告诉记者,此前卫生局也接到了张庄子镇部分乡村医生的反映,并做了调查核实。现在,这件事已经调查清楚,报销款目前就在卫生院的账户上。 张副局长说,卫生院之所以扣钱,是由于部分村医违反了新农合规定,现在卫生局正在协调处理此事,争取最近将这笔钱发放给村医。同时,卫生局也会在近期举办培训会,将新农合政策贯彻落实好
路拾15元交公 河北泊头困苦少年感动众人获助 临上高中再生辍学意,好心人要帮少年继续学业  三年前,河北省泊头市交河镇一位少年在路上拾到15元钱后交给了老师。当人们得知这个孩子父亲失踪母亲改嫁,只与爷爷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时,无不感动。在众多热心人的帮助下,这个少年顺利完成了初中学业。但在上不上高中这个问题上,他又犹豫了,最后选择了辍学打工的决定。泊头绿色助学NGO组织执行人李先生得知此事后,立即踏上了寻找这个少年的路途。 贫困少年拾15元钱交公感动众人   2010年7月,泊头市交河镇的石明(化名)考上了交河中学,要去读初中了。但是,这个孩子却比报到的时间晚了几天,原来,他是去亲友那里借钱去了。   小小年纪的石明有着同龄人难以想像的生活经历。在他10岁时,父亲失踪,多病的母亲改嫁。石明只得跟着爷爷生活,这一老一小相依为命。因为贫困,石明上小学五年级时就曾辍学一次。即使这样,石明的成绩仍旧保持在班上的前几名。   别人是9月2日入学,石明是9月4日才带着从亲戚家借来的200元钱报到。就在学校大门外,石明意外地捡到了15元钱。他直接交给了老师。   新学校需要住校,12天后,石明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他悄悄回到家中,不想再回学校了。就在这时,校长和老师来到了家中,当老师发现这个贫穷到马上就要辍学的孩子竟然就是那天拾金不昧的孩子时,人们都被这个孩子深深感动了。   在学校、乡镇和绿色助学NGO组织等众多爱心力量的帮助下,石明顺利重返学校。   当年拾金昧感动众人的石明(李先生供图)   石明已经开始打工(李先生供图)   临上高中再萌辍学念头   8月19日晚,泊头绿色助学NGO组织执行人李先生在他的QQ空间里贴出了一篇日志:《今天心情很沉重》。原来,当天下午他去看望石明,结果得知17岁的石明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再度萌生了辍学的念头,不想再念高中了,而且已经去打工了。   李先生说,这几年里石明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是爷爷去世了,然后随着再次离异的母亲回到姥姥家生活。李先生曾在一年春节去看望石明,结果孩子的第一句话是:“李叔叔,我本应去看您!”   8月19日下午,李先生先是来到石明的村上,得知他的户口早就迁走了。他又来到石明姥姥家,得知孩子已经跟着母亲到了另外一个村子。就在这时,李先生得知石明跟姥爷说不想再上学了,因为“不想再麻烦别人了”。   8月20日,经过一番辗转,李先生终于在一家企业找到了穿着工作服、戴着油乎乎手套的石明。问起上学的事,石明沉吟了一下,然后告诉李先生说他其实愿意接着上学。之所以作出辍学打工的决定,有两个原因,一是没钱,他又不想再麻烦别人;二是担心自己上完高中考不上好大学,有负好心人们的爱心。
河北泊头法院临时工打伤记者 当事人庭长被停职 声明称,7月31日上午,河北省泊头市交河镇法庭临时聘用司机邱某驾驶无牌照制式警车,为法庭交电费过程中到早餐点买早点,河北电台记者以公车私用及驾驶无牌照制式警车问题对其进行采访。采访过程中,邱某与记者发生语言和肢体冲突。经泊头市医院全面检查,河北电台一名记者身体表皮擦伤,另一名记者软组织挫伤,并住院观察。 河北电台受伤记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冲突发生在泊头市人民法院东门,有多名市民围观。在与邱某肢体冲突过程中,曾两次向法院当值法警求助,但均以不在管辖范围内为由被拒绝。 记者被打事件发生后,泊头市公安机关及时出警,固定相关证据,泊头市人民法院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安排伤者住院观察治疗。泊头市委高度重视,成立由政法委牵头,纪委、公安、法院等相关部门参加组成调查组,迅速介入调查。 7月31日晚,根据调查情况,泊头市对事件作出相关处理,泊头市人民法院对邱某立即予以辞退;泊头市公安机关经调查取证,给予邱某行政拘留10天处罚;泊头市人民法院对下属交河镇法庭庭长刘清城予以停职,接受组织调查处理;对分管车辆工作的法院有关负责人在全市政法系统予以通报批评;泊头市人民法院党组向河北电台及记者正式致歉;泊头市人民法院院长王德福向泊头市委作出深刻检查;泊头市人民法院对无牌照制式警车立即封存,相关手续未办理完毕前,坚决不允许上路行使。 针对被打记者反映当值法警以“我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方,这事你们只能找110”为理由拒绝施救的问题,泊头市人民法院表示已对当值3名法警予以停职,接受组织调查处理。
95岁老人打麻将上瘾 退休儿女每天轮流陪玩 全年365天风雨无阻,实在有事来不了也得提前一天“请假”  老人的女儿说,这是他们最甜蜜的负担   家住南郊明德门小区的祁老爷子今年95岁高龄了。几年前,老人突发脑梗,留下了后遗症,有时会有些糊涂,但只要一看麻将,老人立马会变得思维清晰,为了让老人心情愉悦,几个儿女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都要陪老爷子打会儿麻将,于是,每天下午3点到5点,几个儿女都会风雨无阻地来到老人家,陪他玩上两个小时的麻将。   祁老爷子离休前就爱打麻将,但没有到天天必打的地步。2011年,老人突发脑梗,落下了后遗症,现在只能坐在轮椅上,而且有时还有些糊涂,但儿女们发现,只要一打麻将,老爷子会立刻精神起来,色子一打点,他立即能算出来在哪儿摸牌,而且打麻将的时候,一家人说说笑笑的,老人非常高兴。“这是锻炼身体和思维的好办法,要不然病情会越来越严重的,必须每天让他打会儿麻将。”就这样,祁老爷子的儿女们立下了每天陪他打麻将的规矩。   老人有4个女儿1个儿子,大女儿已经70岁了,其余姊妹几个也都60多了。老人常住明德门小区的小女儿家,住的比较近的二女儿每天就像“上班”一样准点,天天到妹妹家,和妹妹、妹夫一起陪着老爷子打麻将,下午3点到5点,打两个小时准时收摊。一年365天,风雨无阻,有时实在有事来不了,也得提前一天“请假”。老人的外孙女彭女士说:“姨妈一年到头基本不‘缺席’,偶尔外出‘请假’几天,这时候,姥爷就会念叨,她哪天回来啊,怎么还不回来。”   彭女士说姥爷特别逗,前几天姨妈有事外出,不能陪姥爷打麻将,“那一天,姥爷总觉得哪儿不舒服,无精打采的,实在熬不住了,晚上11点半,硬是让我爸和我妈陪他打了一个小时的三人麻将,打完这才安心地睡觉。”   老人一年中还有几个月住在儿子家,儿子家比较远,女儿们过去不方便,但为了让老父亲高兴,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的儿子和儿媳妇也会放下手头的事情,每天陪老人打会儿三人麻将。彭女士说,老爷子打麻将还必须带赌注,一二块的标准,要不然没意思。牌桌上的老人不仅思路清晰,牌技更是秒杀一众儿女,输的少赢的多。   “其实有时候挺累的,但想着父亲高兴,就觉得这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老人的女儿祁女士说,陪老父亲打牌,是她最甜蜜的负担。
95岁老人打麻将上瘾 退休儿女每天轮流陪玩 全年365天风雨无阻,实在有事来不了也得提前一天“请假”  老人的女儿说,这是他们最甜蜜的负担   家住南郊明德门小区的祁老爷子今年95岁高龄了。几年前,老人突发脑梗,留下了后遗症,有时会有些糊涂,但只要一看麻将,老人立马会变得思维清晰,为了让老人心情愉悦,几个儿女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都要陪老爷子打会儿麻将,于是,每天下午3点到5点,几个儿女都会风雨无阻地来到老人家,陪他玩上两个小时的麻将。   祁老爷子离休前就爱打麻将,但没有到天天必打的地步。2011年,老人突发脑梗,落下了后遗症,现在只能坐在轮椅上,而且有时还有些糊涂,但儿女们发现,只要一打麻将,老爷子会立刻精神起来,色子一打点,他立即能算出来在哪儿摸牌,而且打麻将的时候,一家人说说笑笑的,老人非常高兴。“这是锻炼身体和思维的好办法,要不然病情会越来越严重的,必须每天让他打会儿麻将。”就这样,祁老爷子的儿女们立下了每天陪他打麻将的规矩。   老人有4个女儿1个儿子,大女儿已经70岁了,其余姊妹几个也都60多了。老人常住明德门小区的小女儿家,住的比较近的二女儿每天就像“上班”一样准点,天天到妹妹家,和妹妹、妹夫一起陪着老爷子打麻将,下午3点到5点,打两个小时准时收摊。一年365天,风雨无阻,有时实在有事来不了,也得提前一天“请假”。老人的外孙女彭女士说:“姨妈一年到头基本不‘缺席’,偶尔外出‘请假’几天,这时候,姥爷就会念叨,她哪天回来啊,怎么还不回来。”   彭女士说姥爷特别逗,前几天姨妈有事外出,不能陪姥爷打麻将,“那一天,姥爷总觉得哪儿不舒服,无精打采的,实在熬不住了,晚上11点半,硬是让我爸和我妈陪他打了一个小时的三人麻将,打完这才安心地睡觉。”   老人一年中还有几个月住在儿子家,儿子家比较远,女儿们过去不方便,但为了让老父亲高兴,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的儿子和儿媳妇也会放下手头的事情,每天陪老人打会儿三人麻将。彭女士说,老爷子打麻将还必须带赌注,一二块的标准,要不然没意思。牌桌上的老人不仅思路清晰,牌技更是秒杀一众儿女,输的少赢的多。   “其实有时候挺累的,但想着父亲高兴,就觉得这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老人的女儿祁女士说,陪老父亲打牌,是她最甜蜜的负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