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_2007 xia_2007
超爱纳斯里
关注数: 3 粉丝数: 70 发帖数: 4,224 关注贴吧数: 31
东山少爷唱情歌挑战歌神 不排除发国语版《唱好广州》 一年前,一张名为《唱好广州》的专辑引发多方注意,顺势在广州地区刮起了一股关注传统文化的音乐热潮。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唱好广州》原班人马接力推出《唱好广州2》,专辑于4月28日正式上市,短短一周即成功卖出两万余张,销量振奋人心。借着这样的大卖热潮,《唱好广州2》于5月13日举行首唱会,东山少爷连同专辑制作人,携手师弟、师妹齐聚一堂,献唱之余,更大曝心事。活动当天,东山少爷不仅带来了反映广州市民日常生活的《珠玑路晨光》,反映上世纪九十年代校园生活的《我们的九十年代》,以及《唱好广州》里脍炙人口的《长堤1973》,还与师妹徐诗喻合唱“9+2音乐先锋榜”二连冠歌曲《剑合钗圆帝女花》,与师弟邹正勤合唱动感的《地铁一号线》,而在主持人的“逼供”下,东山少爷三人更集体大曝内心私密,诸如小时候不为人知的趣事,高中时恋爱的小情事,出道以来的酸甜苦辣等等,之后更无保留地展现模仿才能,挑战“天王级”唱将的经典情歌,包括“歌神”张学友的《吻别》,BEYOND的《冷雨夜》,苏永康的《越吻越伤心》。三人还突发奇想改唱摇滚版《吻别》,连同主持人边跳边唱,完全无负担的释放表演带动现场气氛,引发高潮。《唱好广州2》除了延续上一张专辑反映广州传统文化的特色,还加入了更为时尚的音乐题材,在唱片包装上采用类似于广州旧时代骑楼上窗花的图纹的字体,再配以颜色鲜艳的《唱好广州》图标,整体布局简单清爽,独具特色。首唱会还请来专辑制作人黄毅成,除了介绍专辑的整体风格,他还向大家透露了录制《珠玑路晨光》时的趣事。原来为了让歌曲更具真实感和亲切感,有一天清早他特地跑到珠玑路,手里高举着个收音器沿路来回走动以收录现场实况,没想到他的这一举动却引得路人纷纷侧目,一个阿伯更夸张到弯腰近距离直盯着他的脸,真是有够尴尬的。而因为《唱好广州》系列的两张专辑在广东地区都卖得红红火火,倍受市民的认同和喜爱,主持人更提议将两张专辑里的歌曲配上国语歌词再度发行,东山少爷则表示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毕竟粤语歌曲地域性太强,所以将来可能会考虑将部分歌曲改编成国语版,将音乐传播至全国。
红牛赛车校园行正式启动 王睿韩寒与学生车迷交流 作为全球最为知名的功能性饮料,红牛一直是赛车运动最积极的参与者,在国际性的汽车赛事中,F1、WRC、DAKAR、DTM、Moto GP等几乎所有的顶级赛事都能看到红牛的身影。2007年,红牛开始介入中国赛车,不仅出资赞助中国顶尖的上海大众333车队征战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和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两项赛事,而且要通过红牛所具有的激情与能量,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国赛车,推动中国汽车运动的发展。 5月17日~6月5日,红牛将携手上海大众333车队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和复旦大学举行四站“红牛赛车明星校园行”活动,让更多的莘莘学子体验这项充满速度、激情的活动和红牛品牌拥有的无限能量。 以普及赛车运动为主题,上海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与上海大众333车队此次联手为学生车迷带来了这次赛车明星校园行活动,既有赛车、又有明星是本次活动最为吸引人的地方,活动期间,车迷们不仅能与拉力赛的三冠王——上海大众333车队的主力车手王睿和车队的作家车手韩寒近距离接触,还能有幸一睹上海电视台F1节目著名主持人李兵和北极虾的风采。看赛车、做游戏、赛车论坛、电子竞技、赢红牛……校园行的活动设置丰富多彩,学子们既能近距离接触遥不可及的赛车座驾,也能与明星车手面对面对话,凡是有关赛车的,只要你想了解,就可以大胆地向车手和主持人提问,他们将给你最专业、最满意的回答。 红牛一直致力于推广汽车运动,这项充满激情的运动与红牛饮料所具有的功能十分吻合,而且现在红牛已经开始介入中国赛车,并且选择赞助上海大众333车队参加全国锦标赛,通过这支富有超强战斗力的车队来体现红牛不断超越的精神,让红牛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也通过这支所向披靡的车队来全速推进中国汽车运动的发展。
[图文]大众333车队走进校园 人气车手韩寒受拥戴(1) 车手?作家?歌手?太多的身份让人不知该如何称呼眼前的韩寒。“我喜欢别人称我车手,”韩寒说道,“我是上海大众333车队的车手韩寒。” 昨天,韩寒随大众333车队开始了他的大学校园行的关键一站———上海体育学院。一场精彩的演说吸引来众多的同学旁听。“ 叫我作家感觉像骂我”虽然韩寒极力将自己的第一身份定位在车手,实际上大部分人还是习惯称他为作家韩寒,对此韩寒很不屑,“我感觉叫我作家就像在骂我一样。”韩寒说他自己跟体育一直就有不解之缘,小时候就是800米和1000米选手,第一理想是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后来觉得这项运动太激烈又拿不了冠军,这才做了车手,“主要是赛车能当冠军。”对于大家一直羡慕的他的写作天赋,韩寒很无奈,“要问我,我真说不上来,反正它自己就写得这么好,真的很奇怪。”在不少人眼里,韩寒是个愿意显山露水、喜欢玩票的人。但是韩寒不这么认为,他说他真的把赛车当成一个专业在做,“我们是冠军车队,一共就两个车手,根本不允许你玩票,我很认真地在做。”三四年前,韩寒在北京的一个车队,他一直用自己的赛车比赛,还有很多比赛的费用也是自己出,在当时版税不那么高的情况下,韩寒还是坚持了下 来。他说在他的生活中赛车永远是第一位模耙磺卸家等玫溃挥械蔽铱障械氖焙颍呕崛バ醋鳌!?/P> 除了喜欢,不能忍受失败也是韩寒不愿意将赛车仅仅作为玩票的原因,“赛车这东西不好玩票,都一块儿发车,快慢大家看一眼就知道了,如果你玩票老开最后一个那也太不好意思了
歌词晦涩遭弃用 韩寒无缘为田亮“处女唱”写歌 韩寒:我的创作强于大部分歌词 为“大练冰”创作的歌词落选本报讯(记者赵丽娜)昨日有媒体爆料,由田亮演唱的《明星大练冰》主题曲作词者并非原先钦定的韩寒。东方卫视一位知情人士也向记者证实此事。对此结果韩寒却显得不以为然,回应道自己写得很认真,强于大部分歌词。据悉,《明星大练冰》节目开播之前,曾力邀80后作家韩寒为其创作主题歌,韩寒也欣然接受邀请。但节目组以歌词内容过于晦涩为由,最终决定弃用韩寒的歌词。但据记者了解,节目组弃用韩寒是另有其因。据说当时这首歌的曲作者彭程曾提出,先拿到韩寒的歌词再行谱曲,但韩寒却认为自己对音乐有足够的鉴赏力,要求彭程先行创作旋律,他再填词。无奈之下,彭程请了一位好友先大概写了个歌词,并最终完成了主题曲,却没想到节目组最终采用了这组词曲,而放弃了韩寒的创作。不过,彭程拒绝透露将韩寒PK出局的那位词作者的名字,并声称对韩寒遭弃用的具体原因并不知情。韩寒在随后接受采访时对此结果并不以为然,称已不是第一次写歌词了,对自己很有信心,并表示这首歌词自己写得挺认真的,也有独特的感觉,应该强于大部分歌词。而对于“晦涩”一说,韩寒则认为晦涩与否,应该看个人的理解,并坦言给此节目创作歌词挺难的。而对于现在的歌词,韩寒表示没看过,也没有兴趣看,由此可见对自己被PK出局多少有些不甘。
电子杂志要做博客的终结者 博客冠军徐静蕾最近发话了:“我能让每个作家成为最有钱的人。”  当然,以老徐的本色,她不会信口开河,她的依据,就是近期新创办的电子杂志《开啦》。在徐静蕾的《开啦》中,最腕儿级的作者当属王朔和韩寒,王朔贡献了全新出炉的《千岁寒词解》和《我对千岁寒第一版的几点观感》,而韩寒则提供了自己的博客文章《说徐志摩》。 徐静蕾、王朔、韩寒,这三位本来各自都拥有大量拥趸,再加上缠绕在三人身上的纷争、话题、绯闻,所以徐静蕾对《开啦》信心十足,她说:“《开啦》上线初期,读者量将不低于两百万。有一天,《开啦》也会像我的博客那样,变成世界上下载量最大的电子杂志。”  其实电子杂志早已不是新鲜事物,早在2005年12月,杨澜就创办了第一个名人电子杂志《澜》,之后,陈鲁豫、姜培琳、高圆圆、秦岚、周笔畅等都纷纷跟进。此次徐静蕾的《开啦》之所以引起网友关注,首先是因为有众多名家写手为她保驾护航,其次她还声称:杂志所有方面得来的收入都将有分红付给作者。老徐说:“我觉得写东西的人不能只是奔小康,应该是能富起来。”这个头顶全球“博客王”桂冠的名人,在博客不再极具噱头时,在众多热热闹闹开博客的名人又悄无声息地“息博”时,在自己的博客书《老徐的博客》在图书市场遭遇滑铁卢之后,开始染指电子杂志。业内人士预测:“2005年是名人博客元年,2006年是名人博客息年,2007年将成为名人电子杂志元年,电子杂志就是博客的终结者。”  名人博客难道真的就要走向寿终正寝了吗?这倒未必,但是它不如以前辉煌灿烂倒是真。当初抱着炒作心态开博的名人,在博客上语不惊人死不休,引起口水无数后,不是因为招架不住网友的炮轰而关博大吉,就是因为再难有新鲜噱头吸引眼球而不得已黯然退出。当初抱着凑热闹心态找枪手开博的名人,开始态度就不够真诚,随后质量也越来越敷衍,最后终于门庭冷落,博客也就成了“荒地”。博客的另一层困境是始终走不出不能赢利的困境,看不到曙光,也让人觉得博客越来越像鸡肋。2005年年底创办的《澜》,已经让一部分敏锐的人感觉到一个更为全方位的“明星秀场”,而累计到目前,已经有5000万的阅读率更让人嗅到了钞票的味道。  相比于受众群分散,广告商找不到明确目标群体的博客而言,电子杂志确实具有优势。有媒体报道,《澜》已经实现盈利,陈鲁豫在自己的电子杂志《豫约》创刊仪式上也声称,因为有很多广告赞助,她的杂志刚刚推出首期就已经盈利了,《开啦》的首期广告收入更是超过100万元,其中徐静蕾代言的3个品牌均已成为广告客户。如此看来,名人电子杂志“钱”途是光明的。  但是办电子杂志也不是一个空手套白狼的活儿,钞票还是要大把大把砸下去的。据悉,《澜》的幕后团队多达22人,包括责任编辑、创意总监、设计总监和美术、动画方面的技术人员,此外还有编导、摄影、摄像和市场总监,每期投入最少也得10万元。虽然大部分创办电子杂志的名人顶多只负责一下杂志的整体思路甚至挂个名,但杂志到底是杂志,不能像博客一样随意拉家常,正如高圆圆说的那样,“我觉得电子杂志比博客更精致一些,每翻一页都有不同的音乐作背景,可以细细品味文字,跟翻阅一本书一样”。  不过让人心存隐忧的是,仔细翻阅这些电子杂志,跟市场已经饱和、同质化严重的平面杂志内容趋同的趋势已经浮现,如果真是这样,到时候就只剩烧钱不见掘金了。早已经非常挑剔的读者、网友在尝了几回鲜之后,马上就弃之无悔了。戴璐
妈咪节快乐哦,愿天下所有的妈咪都快乐 ·亲爱的妈妈,岁月已将您的青春燃烧,但您的关怀和勉励将伴我信步风雨人生。 用我心抚平你额上的皱纹,用我的情感染黑您头上的白发。祝您幸福万年长! ·摘几片云朵、剪几缕霞光,用想念做针、用思恋做线,织一套炫丽夺目的霓裳, 装扮出倾国倾城的您——我心中最美丽的妈妈:祝您节日快乐! ·有许多人、许多事,经历了转身便会忘记,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母亲, 永远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减我们对母亲那深深的爱。 ·亲爱的妈妈:您曾用您坚实的臂弯为我撑起一片蓝天; 而今,我也要用我日益丰满的羽翼为您遮挡风雨。祝您永远健康快乐! ·我是从故乡屋檐下飞出的一只小鸟,每一根羽毛成长都凝结着您的深情抚爱和谆谆教导。 ·没有你就没有我,就没有我数十寒暑的悲伤,也没有我春夏秋冬的欢笑,谢谢你给了我生命中美好的一切与成长。 ·老妈,您脸上的皱纹不过是表示原来有过笑容的地方,在我心目中,您永远是最美的。 ·吃遍天下盐最好,走遍天下娘最亲。世界上能够让我献出生命的只有您,我的妈妈。我将爱您一生! ·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花朵,没有母亲的爱灿烂。 ·看着母亲一丝一丝的白发,一条一条逐日渐深的皱纹,多年含辛茹苦哺育我成人的母亲,在这属于您的节日里请接受我对您最深切的祝愿:节日快乐,永远年轻。 ·山,没有母亲的爱高;海,没有母亲的爱深。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 ·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你繁茂,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我倚着您幸福。 ·伟大的是妈妈平凡的是我,慈祥的是妈妈调皮的是我,交手机费的是妈妈发短信的是我。哈哈,妈妈真好!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天空下的荫蔽? ·母性的伟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种直觉的感情。 ·人生最圣洁、最美好的,就是母亲。 ·母亲的心是儿女们感情的温度表。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拙。 ·母亲在家事事顺。 ·再也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妈妈,您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结合。 ·人的嘴唇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妈妈”。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谁叉韩寒上烤架? 谁叉韩寒上烤架? 韩寒近期被邀请到一家电视台的谈话栏目做节目。我想既是谈话,就一定还温柔,倒没有想到这个节目做成了批半--“批斗“一个被大家认为异美的孩子。包括一些人身攻击和污辱的话语,都出现在这一天面对面的节目中。看着身边与韩寒等大的女儿。我实在有些心痛的感觉。 韩寒因为数理化不行。考大学的希望涉茫,退而写书。他的人生是否失败姑且不论。既然把韩寒请到演播室,总要给他说话的机会,这机会似乎对一个孩子还太吝啬。专家在电视镜头前“语重心长“地教导韩寒要学会与人打交道,那种居高临下已让人不寒而栗:而观众席上那位岁30岁左右的女人,则多次用攻击性的语言侮辱韩寒,竟没有得到当时的制止事后的删削,让人想到了电视台诚心跟一个孩子过不去。那女人先是说韩寒写了一本书是“土鸡变凤凰”,围攻到最后还取笑韩寒“已经变成烤鸡了”。烤鸡火候,是电视台控制的;釜底加薪,是那个30岁左右女人的拿手好戏。她把年龄老大作为骄傲资本,她把自己读过大学从事金融业当作可资炫耀的光环,而对一个没有多大可能进入大学深造的孩子百般鄙夷,似乎她的人生之路才是黄金铺就通向天堂的路,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选。 真的很俗气,电视台和这个女人一样俗气。以这个孩子为题做一期节目,到底要告诉观众什么?告诉观众不允许出现应试教育之外的异类,一出现这种异类就群起而攻之?还是对于韩寒这样特定的孩子应给予别样的关爱?显然,一个文明的社会需要更大的包容性,多维的人生需要多维的关怀。电视台在电视节目中给出的价值观是单一的腐臭的,它为了讨好世俗的观众而不得不组织围攻一个并未成熟的类。 电视节目还精心组织了一个韩寒的参照系,那位高中女生品学兼优还会弹一手漂亮的钢琴。韩寒在电视节目中弄得很尴尬,好在这位女生与韩寒坐在一起时,对韩寒表现出异样的崇敬,这又让人感慨成人的人心不古,惭愧的是,孩子们在无意中教我们大人品格的人,这是电视节目编异事先没有想到的吧? 韩寒被新闻媒体推到一个异类的位置,是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他清楚地意识到,放弃继续学习的是他个人的选择,并没有给人做榜样的打算。他读书写书,他买车准备周游西部,这都是他个人的权利,一个不读书的孩子能在一年多时间里弄到50多万元,的稿费收入,能 这么潇洒地享受生活,我们要以得承认他的才气,要么就承认社会比孩子更畸形--怎么让一个不愿读大学的孩子轻易地挣下那么多钱呢? 大学真的不是人生的唯一,读上大学大可不必不可一世傲物骄人。我们不是说成才的道路有千条万条吗?干吗非逼着韩寒也走一条非上大学不可的路?鹤胫凫脚,长短自有天理,折断鹤胫而加长凫脚,只会让人想起丰子恺先生善于教育的那则漫画--拿着模子按几排泥人。把韩寒叉上电视节目的烤架。难道我们就不怕我们的下一代人追问:围剿一个孩子算什么能耐? (转)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