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_小伟 du_小伟
关注数: 75 粉丝数: 7,509 发帖数: 14,630 关注贴吧数: 7
【活着】黄河捞尸人 凌晨五点,大山依旧沉睡,河流仍在静淌,村庄只有一层因月色而存在的面纱,黑夜主导着全部的氛围。这里是兰州市什川镇下河坪村,37岁的魏职军因手中的电筒而成为环境中唯一的亮点,他要去往下游6公里的水域,在打捞废弃矿水瓶之余,打捞浮在黄河中的尸体。 他,被媒体称为“黄河水鬼”,他作业的地方,则被命名为“黄河鬼峡”。九月的初秋,我们登上了他那艘价值4万的汽艇,和他一起,迎着从黄河面上吹来的冰凉的风,去发现那些等待尊严的躯体。 魏职军的码头,设在一个名叫“大裤衩子湾”的转口,距离他家不过10分钟步行,站在那个形如其名的地方,任何上游漂流下来的浮物,都能尽收眼底。魏职军说,他小时候,家里并没有这样一个码头,却有村里唯一的羊皮筏子,家里的羊,就放养在对岸的山头,他每天都会乘着羊皮筏子,到对岸放羊。 2000年左右,黄河小峡水电站建成,这个距离魏职军家下游约6公里的建设,对他家产生了转折点式的影响:水电站不仅使处在上游黄河流速减慢,更拦截了上游飘下来的垃圾,只是在每个月的10号开闸清理一次。魏职军正是依靠这些囤积的垃圾,兴起了另一门生意:从中打捞废弃矿水瓶,还有隐瞒在垃圾中的尸体。 一年打捞50具左右的尸体,夏季数量较多,男性比重较大。这是魏职军对10年工作的规律总结。而从魏职军本人的角度说,他更倾向于把与尸体打交道的时间延伸到他小时候,正是那段时间频繁的接触,才使他对于今天的工作毫不惧怕——“看都看习惯了嘛,有什么好怕的。”说这话时,魏职军正站在汽艇上,一手夹着兰州牌香烟,一手则提着一根捞网,眼神游移于河面,期待漂浮在垃圾堆中能够被他利用的东西。 尽管魏职军称,打捞废弃矿水瓶所带来的收入,与捞尸的盈利相当,但经过细问,却有些让人疑惑:前者的单价是3、4元每公斤,而后者的报价则是1万5。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恰好碰到几位前来认领尸体的家属,在验尸确定后,家属给魏职军塞了一笔钱,仅作为看尸体的费用,看上去有1000,而魏职军则坚持告诉我们,是500。 所有被打捞起来的尸体,魏职军都会把他们的手或脚,捆在汽艇边沿,然后拖到某个山凹陷处,系到岸边树枝上,防止飘走。有时候,会有家属主动前来认领,也有时候,魏职军会根据尸体身上的手机、证件等联系到家属。家属来认领时,魏职军就会根据家属所提供的特征,把他们带到相吻合的尸体处验证。而长期无人认领的尸体,魏职军会剪断绳索,仍其向下游漂泊。当然,还有的尸体,根本不会被他打捞上岸。 7号上午八点半,魏职军准备返程,因为九点钟开始工作的水电站工作人员会对他驱赶,与其如此,不如提前离开,不然“很没面子”。就在这时,一具疑似的尸体进入魏职军的视野。 “是人吗?”我们问。 魏职军操起汽艇上的铁叉,向水里翻了几下,回过头来,低声回应道:“就是。” 接着,魏用铁叉把尸体拖近船身,蹲下来伸手去掏尸体身上的口袋,没有收获。而后,他用铁叉将尸体的手臂挑起,可是整个手掌已见不到一丝肉,只剩下如河水般黄色的骨架,且已呈泡软状,五指蜷缩在一起…… “没用了。”由于尸体经长期浸泡,已经腐烂,根据魏职军的经验,这样的尸体是不会有人认领的。于是,他抛下尸体,收起铁叉,拉动了汽艇马达,在行驶的轰鸣声中,离水电站渐行渐远。
碉堡了,碉堡了!!! 两少年车祸重伤 假急救车司机趁危索钱1800元 2012年09月05日07:40西安晚报-西安新闻网王晓光我要评论(37) 字号:T|T 本报渭南讯 (记者 王晓光) 近日,蒲城两名少年因车祸受重伤,家属为其办转院的过程中误上了一辆不属于医院的私人“急救车”,花了1800元钱把伤者才送到西安,而从蒲城到西安才100多公里。 司机两次停车要挟 百余公里收了1800元 昨日,谈起自己孙子遭遇车祸需要从蒲城转到西安治疗时的所遇,71岁的老人梁立秋气得眼圈湿红。 据介绍,梁立秋是蒲城县龙池镇金星村五组村民。7月20,他年仅16岁的孙子梁家辉和同学米旭涛因车祸严重受伤,被送往蒲城县人民医院抢救,因这家医院医疗条件有限,两名伤者被安排转往西安救治。因伤者家属慌乱,转院时一名“急救车”司机出现,与两伤者的家属谈费用。起初索价2000元,最后商定为1700元。 当司机开着这辆车牌号为“陕EBA120”的急救车拉着病人及家属行驶到西禹高速蒲城入口时,司机停下车,称先给钱,不然不拉。无奈之下,米旭涛的父亲掏了900元,梁立秋则拿出800元。 这辆急救车把两伤者拉至西安唐都医院后,米旭涛入院治疗。而梁家辉则需要到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接受救治。这时候,司机坐地起价要再加100元才去,否则不拉。看着孙子不停吐血,梁立秋顾不上多说,赶紧掏钱。 当安顿好孙子后,梁立秋怎么也想不明白:急救车是急人所急,救死扶伤的,怎么能趁人之危?为了日后讨个说法,他在事发几日后联系这辆急救车的所有人王某索要票据,对方打了个白条,上面写到“车费、护理费总计1800元”。 县医院表示 亟待有关部门整治假急救车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蒲城县人民医院。在该医院急救中心门口路边的停车位上,“陕EBA120”车身上有“十”字标记,上面有蓝色顶灯。奇怪的是,车的前挡风玻璃上有一个很大纸牌,上面写着“转院救护”及联系人姓名、电话,另外一辆没有车牌的救护车在相同位置放置了一样的纸牌广告。 蒲城县人民医院院办主任郭玉琴说,该医院有3辆120急救车,但不包括目前停在急救中心门口的那两辆车。“我们医院的急救车车身上喷着‘陕西急救’,这两辆车没有,是属于私人的”。据郭主任介绍,该院的120急救车在运送病人过程中不收费,司机若有私自收费的行为,将面临停职、解聘的严厉处罚。 该医院主管业务的雷副院长在查询了当日的出诊记录后表示,病人从车祸现场到县医院是该医院的急救车接来的,没有收费。而转院所用车辆不是医院的。由于车辆、人员紧缺,医院难以把所有的需转院病人送往西安或渭南,一般是病人家属自行联系,“收费与医院无关”。医院也交涉了几次,但假冒急救车仍在医院门口长期停放。他们希望上级主管部门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