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博德
路博德
喝茶听乐
关注数: 40
粉丝数: 115
发帖数: 5,427
关注贴吧数: 64
试白沙溪边销茯茶 前两天开了一片17年白沙溪边销,之前大概是9块多入的,既知边销,肯定不好,但没试过总有好奇心。试之,无烟味,亦无菌味、药味、茶味,只得一股青草味,不苦不甜,没能入第二口,弃之。白沙溪的边销跟金湘益完全没得比。此外,还有一款1953茯茶牛皮纸色外包装的,不知能烂到什么程度,估计不比这个差
试高家山野者 高家山茶样到,试野者茶样,茶底药青味外加菌花味,茶汤红而清澈,不知是哪年的茶,估计不是老茶,有如此清透是难得的。饮之清甜,无苦涩,生津回甘不明显,也不会喉干。中上,不错。
试下关乌金贝隆福神汉茶 开个入了好久一直没舍得打开的神茶,16年下关乌金贝隆福神汉茶,虽然压成巧克力砖,然一格好大,还掰不下来,只能撬5克上层的洒面,粗枝大叶和茶末压成的,干茶看起来好像安化黑茶,洗茶闻茶底,居然没有熟悉的下关烟味,汤红,入口金属感强烈,好几泡方退去。寡淡,柔和,不苦不涩,略有边销砖的药味,也是极细微的,不仔细分辨难觉察,喝完也没有下关茶的生津回甘,从未喝过如此柔气之下关茶
再试芙蓉印记 晚上再试一遍湘益芙蓉印记,减少投茶量,3.5g,茶底油哈味、药青味,就是没有菌香,不用茶漏,茶汤挺浑,略苦,金属感轻微,后面几泡略甜与生津,还是感觉在喝铁观音,那种硬朗的质感,却没有铁观音的花香,失却茯茶温和柔顺的特质,确定不喜
试万二文六堡 中午,跟风的万二文六堡茶样到,立马开泡。30g茶样顺丰包邮,老板是不是要亏了。5g,70ml小碗,出汤40ml,干茶微有金花,气味异于中茶六堡。汤色红浓,茶底气味跟中茶六堡完全不同,没有那股很浓烈的气味,但似老衣柜气味。没喝出烟熏味,似有茯茶菌香,微苦略涩,回甘隐隐。若非事先了解,我估计喝不出这是六堡茶。只能说还不错,但不是我喜欢的六堡。我喝过几款中茶六堡,还有三鹤的一个茶样,感觉中茶三鹤大体相同,但这个就完全不同。中茶六堡香气霸道浓烈,即便喝到尾水,其气依然萦绕不去,口中余韵袅袅,我不知那是不是槟榔香,中茶多特利山水盒、红罐6136都是这路数。
试湘益芙蓉印记 五一,试湘益芙蓉印记茯茶茶样,干茶完整,发绿,似中药铺买的桑叶,金花隐隐,4.5g,碗泡,洗茶闻茶底,药青味,茶汤淡黄而浑,入口吓到,苦重、满口金属感,以为喝到久违的铁观音,从未喝过如此之茯茶,二三泡特意秒出,尚苦,遂换大的手抓壶,略好,后面苦与金属感减,显甜,汤水有稠感,生津回甘较好。总体有惊无喜,叶底完整肥厚,应该说内含物质比较丰富,而发酵轻,青苦重,还有莫名其妙的金属味,虽然显甜、生津回甘较好,但失却茯茶温和的醇香感,估计得放许多年才好
试2016中茶雪峰金典1kg茯茶 中午试2016中茶雪峰金典1kg茯茶茶样,5g,碗泡,干茶金花茂盛,洗茶闻茶底,中茶的茯茶味,不算香,茶汤浑,色褐红,入口寡淡,不苦不涩不甜,似有股老茶味,单论饮时感觉,并不美妙,但饮毕口腔居然生津涔涔,这感觉在以前喝过的茯茶中几乎没遇过。这茶比较耐泡,看茶底发酵度较低,有点绿。中茶茯茶向来为人诟病,而雪峰金典算是比较中高端的了,可惜寡淡,除了饮后生津,也没有什么惊喜,而金花醇叶、手工金茯这些低端茯茶,至少喝起来有感觉甜。现在感觉茯茶还是湘益、白沙溪,然后才是中茶。
裸奔的红丝带 近来买茶欲望低下,估计茶也买得差不多了,就差湘益的,试茶样,觉得旺旺福不错,考虑再三,还是觉得红丝带更适口,此次团购,就买了2片红丝带,随便问了白沙溪御品,媒婆说没有17的,只有18的,价格美丽,也入了2片。今天到货,打开发现是裸奔状态,汕头今天刚好下雨,这快递扔在楼下停车场,要是让雨淋湿了,不知算谁的,好歹加个塑料袋吧。就算是商家责任,我还得去交涉退货,多麻烦。下次再有购买一定要提醒老板给我上套!
试15湘益传奇茶样 前几天试15年湘益传奇茶样,感谢茶友提供的茶样。湘益我只喝过三款,最爱14年红丝带,菌香纯正,甜而不腻,惟可惜稍不耐泡。另外还有08年的特制礼品茯茶和16年金湘益,这两款都是料粗,甜腻而涩重,印象一般。此15年湘益传奇茶样,干茶色黑,用料明显细嫩无梗,茶砖紧结,6g壶泡,初试香气不明显,茶汤寡淡,略有涩感,稍浓泡则苦涩难当,不甜,微有回甘,口腔愉悦度一般。估计是新茶吧还是料太细,甜度不显。想起中茶的黑京砖新茶,同样料细,味寡淡,而黑京砖尚胜在香气。
中茶蝴蝶牌白牡丹 昨夜喝茶总不解渴,睡至半夜右侧喉咙痛,还梦见自己失音了,早上起来幸好没有,只是感觉快感冒了,今日大量喝茶,无表证,最宜白茶。开中茶蝴蝶牌16年白牡丹,相比之前喝过的寿眉,较多黑色叶子,略有芽头,有些陈味,香气不如喝过的寿眉,茶汤也不够清甜,有些出乎意料。
见光吧开红芸圆茶,我也有一块,今夜开之,包装挺精致,跟大益红韵圆茶很像,不知谁模仿谁。盖面干茶条索比较漂亮,取6克壶泡,16年新茶,有熟茶的香气,但不太像销法的土味,茶汤较薄,苦味明显,不甜,不酸,今晚恰好口干厉害,所以喝半天没觉得解渴。没我想象中好,下关的熟茶目前就喝过销法、乐颂沱和这红芸,感觉乐颂沱香甜细腻第一,销法木香微酸第二,这个红芸圆茶苦重汤薄最次
再试莲花山巧克力黑砖(被度娘吞了,再发) 晚上喝莲花山茶厂的15年巧克力黑砖,湘程的,我的第一块黑砖,当时掰了一块试喝,胶味、酸味和涩感重,不喜。时隔一年再试,茶叶切得细碎,比米砖强些,洗茶闻茶底,胶味减(胶味是我自己的叫法,厂茶的黑砖花砖多少都有这种味道),依旧有酸气,茶汤却是少有的清亮,甜明显,略涩,微微有点酸韵,口腔舒适度中等,感觉比去年好太多了。
早上跟我妈去上了个市场,这是个新规划的市场,第一次来,年关近了,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跟上个战场差不多。平时少上市场,我大概是那种宁愿多花点钱然后去附近人比较少的市场买点简单的肉菜就算了的那种人。看到有卖鸭屎香,一斤50元,茶叶跟青菜一起卖的,估计不咋样
今晚喝个郞河的勐海味,下关吧的电工兄就喜欢郞河,前段时间33入了一饼,17年新茶,克价略高于当年销法沱,这是送的茶样,干茶有海鲜味,7g壶泡,嗯,像老同志,海鲜味,无苦涩,微微有些酸,略生津,总体感觉不错的一款茶
今晚喝个郞河的勐海味,下关吧的电工兄就喜欢郞河,前段时间33入了一饼,17年新茶,克价略高于当年销法沱,这是送的茶样,干茶有海鲜味,7g壶泡,嗯,像老同志,海鲜味,无苦涩,微微有些酸,略生津,总体感觉不错的一款茶
印象中的7572 阴冷的天,喝个唯一的7572小饼,印象中我喝过最喜欢的熟茶。这茶是16年双十一大益旗舰店入的,7572、7542和悟空套装。我16年9月份刚开始入坑喝普洱,喝过2010年的7572、2012年的7592和龙润天籁熟茶,还有销法沱,感觉都差不多,直到喝到这16年的7572小饼,才被惊艳到。向来喝惯乌龙茶,即便是喝普洱,也是习惯性地去追求一种香气,这16年的7572小饼就有一股杏仁的甜香气,在经过一次与16年销法沱的对冲之后,更是明确了这种香气。后来再试过17年的7572大饼、小饼,或者是大益的其他熟茶如V93、7562、7592包括悟空饼,都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杏仁甜香气。以前看过一个茶友说过:“在喝过一款记忆中的好茶之后,后面很多年,其实都是在寻找这种味道的路上”。原来的那小饼喝到现在还剩一点,经过一年多的存放,已经没有之前的香气了,现在喝起,汤水柔和细腻,略甜,微微有一丝之前的香气,但几乎是难以捕捉的了。前天还跟@桃歌唱雪 讨论过这个7572小饼,她说记得她也有一个,找出来一看,发现是同个生产日期的。她说之前对熟茶的香气感受不深,这次一喝,也是感受到有一种杏仁甜香气。我曾形容这种香气是川贝枇杷膏的香气,再细究之,应该是来自杏仁糊、杏仁露的味道。同样的,之前喝过祁门红茶,觉得也有杏仁香,但祁红的杏仁香略带点苦底,尤其是泡浓了之后。凤凰单丛也有杏仁香,但就还没试过。喝了16的7572小饼,再喝个17的7572小饼,对比一下,确实是两个不同的味道,17年的就是传统的海鲜味,也甜。7572总体还是比前些天喝过的17年V93好太多,V93就感觉寡淡无味,不苦不甜,还不耐泡,V93就剩下干茶条索细嫩美观这个优点了。
下午开个销法神沱,传说中的10426,久仰其大名,当时20一只入的,顶半条17便装销法沱,出于*丝心态,入了许久,迟迟未敢开动。今天一试,醇和顺口,除了沉稳的木香,没有其他香气,无仓味杂味,算不错的熟茶,但没有传的那么神乎,梅子香没喝出来。如果梅子香是一种酸味的话,反而喝14、16盒装销法沱喝出微微的酸,17的新茶就没有酸,我还以为放久了就出酸味。毕竟不喜欢带酸的熟茶,尤其是老同志熟。
之前听茶友提过醒茶过度,前日喝了一块裸放在台面好多天的茶样,看那结实的程度,我知道是中茶特制花砖,但冲泡出来没有花砖的香气,是一个无法形容的味道,昨天喝一个也是裸放的12年特沱,居然喝出同样一股味道,而不是烟香。我觉得这就是醒茶过度,茶气尽失的结果吧,当然茶味还是有的,苦涩回甘都有,就是茶的香气没了。中午喝12年8653,这茶以前喝过印象是回甘迅猛。今天一喝居然有那种醒茶过度的气息,烟味是有的,但没有茶的香气,喝起来也是。这饼茶我买来后保存妥当的,为何也会出现这种味道,难道是买来时就会的?
周末早上阳光灿烂,试个藏茶,茶女小汪的藏茶茶样,感谢静静和小汪,包装雅致,很是喜欢。这款墨茗,乙末年新茶,6g,色泽黑亮,真的是黑茶,看样子是茶砖撬出来的,压得很紧,茶砖撬开三块,好几泡才全散开,用料细嫩无梗。洗茶闻茶底,没有藏茶安黑青砖之流的药青味,略似熟普,茶汤红浓,入口醇滑,不苦不涩,甜,这甜不似青砖的直接清甜,而像熟普的甘甜,到后面是越泡越甜,微生津回甘。泡浓了就发酸,喝起来有点像销法沱,后面注意加大水量高温焖泡,好喝,比销法沱耐泡多了。藏茶这是第二次喝,第一次是又几派的2001康砖,那是老边销吧,发现黑茶类的边销茶我接受不了,太粗老,苦涩药味重,普洱的边销砖就还行。我还是不煮了,估计水茶比没掌握好,而且什么茶煮出来都出大枣味,不喜欢,况且这是新茶又细嫩。
2001康砖 下午第一次喝藏茶,吧里很久以前派的又几制茶的茶样,包装很有意思,一直没喝,近日又在静静群里参加拍了个藏茶茶样,还没到,存货赶紧喝起。2001年康砖,叶子粗老,还有许多蜡片,4.5g,沸水冲泡,味道初觉得像揭阳的坪下炒茶,焦苦味,后来觉得更像湖北青砖,药苦味,但茶汤没有青砖那么清甜,不苦不涩。初步印象:温和的茶,像青砖但没有青砖甜。藏茶是要煮的,下次煮看,不过我还是喜欢泡着喝。
12年大益甲沱 上月同学聚会去惠州泡温泉,我离得远,跟他们有两三年没见面了,以前的室友大卫送了条12年大益甲沱给我,最记得他进门悠悠地说:见你一次不容易。。。那晚泡完温泉,跟大卫几个在酒店走廊泡茶,大卫以前是抽烟喝酒,近几年喜欢上喝茶了,他说相比抽烟喝酒,喝茶还是最省钱的,一饼茶几个月喝不完,所以茶可以买贵一点,几百上千都无所谓,还自带一套的茶具,泡06年的下关甲沱,柔和有陈香,他投茶量特大,近乎20克,出汤快,那泡茶喝了好久,后来换了单丛,跟好友喝茶夜话,聊聊事业人生,真是快事。今天早上开个他送的大益甲沱,应该是广州仓,干茶色深,茶气不显,松散易取,汤色褐红,陈香出,汤柔,舌下两边有涩感,能化,口腔舒服。
怡清源金花醉 在不下雪的广东,有寒雨的周末,早上起来喝茶,翻出很久以前的茶样,刚入坑那会在旗舰店入的白沙溪、怡清源都送很多包装精美的茶样,那时觉得旗舰店就是不一样,后来知道这些都是自己花大价钱买来的。怡清源买来个年轮百两饼、金典茯茶,送了个压成心形的黑玫瑰茶,喝起来像正山小种,还有点酸。原叶据说是怡清源比较不错的产品,但一年前没喝出什么来,还感叹黑茶搞不清楚。今还剩一小包金花醉茯茶,取6g,用手抓壶,最近越来越懒,用盖碗用冲罐都嫌麻烦,直接用手抓壶,容量大,可以灌一壶焖泡慢慢喝。近来也经常鼻塞,当下两边都塞了,干茶也闻不出什么味道,喝汤吧,淡,没有什么茶气,不苦不涩,回甘生津都不明显,但就是特别柔和,以前和他家的年轮百两也有这个体会,感觉柔柔的,粉粉的,真是奇妙,喝三大厂都不会有这种感觉,红丝带略接近。当然也不耐泡,叶底粗大厚实,比较完整。
喝中茶六堡6136 今天起来喉干不适,不痛,有痰,似感冒前奏,早上大量喝茶,茯砖、红茶,下午喝莲花峰袋泡茶,晚上喝个中茶红罐六堡茶6136,喜欢这种密封罐的,六堡特有的堆味久久不散,有人极厌恶,我却很喜欢,纸篓装的六堡不密封,这味道会很快散逸殆尽。不知是否所谓槟榔香,反正不像我吃过的湖南槟榔片,应该是一种木香,这种木香极顽强,即便茶汤都淡了,依旧萦绕不去,喝完在口腔中回味不已,不涩,略有回甘,还挺不错的,偶尔喝喝。
中茶木仓醇茯与手工金茯 今天年末休息,做了件一直想做的事,对冲中茶木仓醇茯和手工金茯,本来想加个金花醇叶一起对比的,但三个怕玩不转。我去年由白沙溪御品1953入门,新茶那个重烟和苦涩,随后入了怡清源,感觉更差,于是安黑便被搁置了,去玩普洱了,直到后来入了中茶的金花醇叶才感觉爱上了安黑茯茶,喜欢那种淡淡的奶香,温醇。但后来发现吧里老茶客们对中茶茯茶的评价都不高,甚至是恶劣的,而他们所推崇的湘益,我喝了红丝带、金湘益,没感觉多好。然一切都在变化中,最近几月,发现我能欣赏湘益红丝带了,虽然滋味较淡也不耐泡,感觉红丝带那种菌花香是比较纯正的,应该是茯茶的中正之味。前天喝了一次已被搁置一年多的怡清源金典茯茶,变化挺大,那种令人不悦的金属味没了,茶也变得醇而甜,居然比我喝的中茶茯茶都要好,而近来随意喝的中茶金花MM、木仓醇茯、手工金茯似乎都没那么美妙。木仓醇茯、手工金茯、金花醇叶三款在老茶客眼中都属于低端茯茶,喝的最多的是最低端的金花醇叶,手工金茯和木仓醇茯都少喝,但我似乎更喜欢金花醇叶,平时放办公室大杯冲泡也好,但不能久压,会极苦涩。今天对冲的两款都是16年的,各取5g,看干茶,木仓比手工用料细嫩,手工多大叶和梗。汤色手工浓与木仓,估计手工发酵度高点?或是手工标的是三年陈化,用料较陈之故。洗茶闻茶底,木仓有股海苔味,以致我闭目打乱杯序,盲品都能明确区分出木仓来,木仓除了海苔味,入口还有股浓烈的氨水味直冲鼻腔,就跟喝氯化铵止咳水一样,冲了几泡其势不减,这种体验还真是独特,但极不愉悦,木仓除了冲鼻的氨水味外,总体感觉略有苦涩,不够甜,手工还是能喝出菌香和醇甜,当口粮还行。为何会这样,同样的仓储,按理说木仓应该比手工好的。下次木仓再醒茶一段时间,减少投茶量试试,如果还这样,就真是垃圾了。
开中茶雪峰金典黑砖880g 今晚开15年中茶雪峰金典黑砖880g,价格不便宜,开盒居然闻到类似白沙溪天茯的气息,烟香,估计上过灶,砖体发黄,压得比想象中要松,不用水管钳,茶针可取。最后扫了些茶末试饮,汤浑,闻茶底,烟香类似高香天尖,估计是太碎,入口苦明显,不甜,略有生津回甘,此茶最大的特点是几无涩意,很顺滑。今天新到双十二入的手工金钟杯,杯外壁并不光滑平顺,难道这是手工的缘故?我看其他没标注手工的杯子都挺滑溜的。杯底落款:待月观山,字迹模糊,六块多钱,不能要求太多
17大益7572小饼 今晚开个双十一入的大益7572小饼1701,自喝普洱以来,让我觉得香气最佳的熟茶就是16年的7572小饼,带着一股川贝枇杷露般的杏仁甜香,但是一小饼喝完就没了,一直念念不忘,今年入的7572大饼,完全没有那种香气,听说7572小饼比大饼好,所以期望就寄托在这17的小饼上了,结果还是令我失望,依然没有什么香气,也不甜,前天喝的乐颂沱茶就觉得甜,16年销法沱略酸,而17的7572就显得平平
试2016金湘益 今晚开了3个大板砖,费了好大劲,2012洞庄青砖、2010白沙溪黑砖、2016金湘益,青砖最硬,黑砖次之,金湘益直接用茶针撬。金湘益入了好久了,料粗,有金花,洗茶闻茶底,气味偏重浊,茶汤果然甜,菌香不如红丝带,关键是满口的涩,看来08年金湘益涩得紧要不是没来由的,还好没有08金湘益的酸。中午喝了个青砖,不知是洞庄还是绿色一号了,清甜,不涩,略有生津回甘,感觉不错。这金湘益若是不这般涩便得
喝个藏茯山野天尖 入坑一年,家里茶样也挺多了,平时喝茶有选择困难症,一来是品种选择困难,普洱、安黑还是其他,普洱是生还是熟,安黑是天尖还是茯砖?二来是茶样选择困难,似乎没有一段空闲的时间就不会轻易试一款茶样,因为对待没喝过的茶样都要郑重其事、细细感受。今天中午没睡,困甚,打破常规,在茶样堆里,抓出一个来,藏茯山野天尖,很久以前吧里派的茶样。随意冲泡,居然发现还不错,淡烟,没有一般私茶的重青味,有涩感,温和醇甜,回甘可,生津不明显,略不耐泡,叶底有挺大片的叶子,嫩度高。感觉还不错,看了网上挂价,跟白沙溪天尖团购价差不多。
喝7542小饼 今晚从箱底拿出去年双十一入的大益7542小饼,14年产,这茶就喝过2次,感觉都不太好,此番再试,依旧涩口,无烟香,亦无兰香,总体感觉淡,回甘生津尚可,但远不及中午喝的17年下关大雪山金丝沱茶,现在喝真不觉其妙处,等几年后看能不能转化出陈香再喝了。中午喝的17金丝沱也是只喝了2次,这次感觉比之前好,估计是有醒过,涩比川渝甲轻,回甘不错,喝过嘴里甜甜的。今年双十一又入了7572、7542小饼各一,还有一饼勐海之星。我极少买大益,主要是买不起,每次买完都后悔,性价比太差,35一饼150g的7542,已然是最好的价格了,但算算也是116一斤,这价买09甲10特都绰绰有余
晚上开了双十一入的07乙沱,一早想入这个,之前吧里评价良,主要是想看下关沱茶能不能转化出我要的陈香。开茶5g,未醒,直接沸水冲,闻茶底,烟味重浊,没有悦人的香气,茶汤浑,色褐不红,饮之苦重,入口即涩(17川渝甲是三四泡方出涩味),回甘生津尚可,后几泡,水温稍减,苦涩见轻,但没什么兴趣再喝下去了。大失所望,十年老茶,居然没有一丝陈香,汤也不亮,还涩口,喝着无丝毫愉悦感。不知是仓的问题,还是我没醒茶之故
试17川渝专享甲沱 双十一在呆子家弘德买的下关终于到了,先开17川渝甲,之前叫川渝专销,现在改叫川渝专享,这双面内飞我喜欢。介绍有说了,虽然叫川渝,重点不在川而在渝,难怪在成都的鹤鸣茶社都没见有喝沱茶的。取5g,洗茶闻茶底,烟香兰香浓郁,非常舒服。头两泡居然不涩,回甘生津明显(我无法区分是否在舌根生出来的甘,只感觉整个口腔都甘甜甘甜的),刚想说这么今年的川渝甲不涩了,三四泡就涩感毕现,相比之下,17生蘑菇涩感处理得好很多。喝过多款下关生,现喝的话,最爱还是川渝甲,无论烟香回甘生津都很好,性价比高
带花儿的寿眉 前天双十一京东九块钱入的中闽立华三年陈寿眉到货,非知名品牌,无意间看到的,平时挂价40几。到手发现压饼极松,抖落太多茶末,观感不佳,香气不显,有些许芽头,还发现乱入小野花几朵。试饮,算清甜,但不够纯净,夹杂略微些苦,饮完口腔尚舒服。白茶现在就喝过一款,618入中茶白牡丹还没试喝,没太多的参照可以供评判
中茶陈醇千两粒 中茶旗舰店秒的九块九不包邮陈醇千两茶粒,是14年的黑茶园版,对比我之前买的16年百年木仓版,干茶似乎没有茶香。取一粒,用茶针戳开一半,惊现散在金花,确实是黄色颗粒,并非霉菌。取一半5.5g,洗茶闻茶底有股沉闷的气息,估计是仓味吧,茶汤色红,不苦不涩,淡淡的醇,前三四泡饮后,舌头有清凉之意,薄荷凉,不是麻感,这种体验尚属头次。滋味较为平淡,没有迅猛的生津回甘,但饮毕口腔还是舒服的,没有干燥不适感。耐泡度可。若能去除沉闷的仓味,也算是可以的口粮茶,之前试过中茶的罐装陈醇千两粒,纸袋装的千两粒,还有岁印百两饼,均感觉平平淡淡,没多出彩之处。
入坑后第二个双十一,除了几件衣服枕头,苏宁的东北米,就是茶了,有了茶友吧、下关吧茶友的指导,更是撸破皮。今年大伙撸的都是大益,没抢到188的券,不敢撸小龙柱,用20的券入了个小标杆套。由于个别货物没货,导致满减失败。后来凑了一下,小入个勐海之星试试,是我目前最贵的熟茶。下关旗舰店没啥活动,叶家涨价,唯有弘德呆子家,居然难得的部分没涨价,入了条17销法沱、17川渝甲、07乙沱,价格算不错。京东88折的神券没处用,最后入了3砖大白菜,也是我最高端的生茶,总想着多试一试,但一次入几个非我本愿,狂欢节就是这样,总会让你多买一些。秒了2单老同志,都是11包邮,比中茶不包邮靠谱,吧友说老同志熟散不错,试试会不会发酸,乔木沱去年双十一也买过,还很青涩,生津回甘强。中茶也秒了2张199减100,用了两个淘宝号,所以有了木仓醇茯、手工金茯和祥和生茶,虽然评价不高,木仓醇茯和手工金茯我喝着还是不错的,这个价格也是最低的了,祥和应该是我第一个中茶的生茶吧,试试看。另外还有一个九块九的不知名的寿眉饼。共计765。
【iPhone反馈】 客户端版本:8.9.0 系统版本:10.3.3 机型:iPhone 7 Plus 网络环境:WiFi环境 查看消息能不能方便点,读贴时要点好几步才能看到新消息
成都鹤鸣茶社盖碗茶 来成都玩六天,今天是最后一天,前些天都是跟团早起,昨天看熊猫也是得早起,看完中午逛宽窄巷子,没睡午觉,整个人都是飘的,著名景点武侯祠、锦里、杜甫草堂、文殊院、省博物馆还没去,但不想赶了,来成都就该体验这里的巴适生活,作为一个茶客,心心念念的还是成都的盖碗茶,孔明老、杜甫老,只能下次再来看你们了。早上睡个大懒觉,中午退房,去吃附近的小君肝串串,居然不错,比蜀大侠火锅好吃还便宜,吃完坐地铁径往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大树底下,亭阁之中,熙熙攘攘茶客,密密麻麻的竹椅茶桌,这才是我喜欢的最接地气的成都盖碗茶,而非宽窄巷子那些坐古屋中,喝茶看变脸,一人38那种。好不容易瞄了个空位,点一泡鹤鸣手工毛峰16,一泡蒙顶黄芽30,其他还有蒙顶甘露、祁红、铁观音、柠檬茶等等,没有普洱。厚胎大盖碗,暖瓶热水冲泡,再买些瓜子磕上。搓麻的是本地人,拍照采耳的是外地游客。茶还不错,一泡多次添水,喝到红日西斜,巴适得板
昨晚试高野17高马黑砖,吸取上次芙蓉黑砖投茶太多的教训,只投4克多,个人感觉似不及芙蓉黑砖。安黑中,茯砖花卷天尖接触较早,也好接受,黑砖接触得晚,虽然入了几块中茶黑砖,但那时没开茶利器,只试了黑京砖,觉得还可以。近来试了几个私人黑砖,感觉是越喝越懵,除了白沙溪的黑砖,其他私家的黑砖喝着都不甚喜欢。一个是基于我目前品茶的能力还不够,无法在一泡茶中喝出许多层次变化,另一个原因是不是因为茶太新的缘故,总体感觉都是烟味浓烈,青苦重,气霸,没有我印象中的安黑醇和香甜的意思,论醇和不及茯砖,论生津不如生普,比较尴尬。
大益悟空与老同志7581 早上天气不错,26度,已换下凉席,熟茶开喝。去年双十一入的悟空,而今又近双十一,大益已经涨得买不起了。70ml盖碗,取茶6g,沸水冲泡。香气已不如新入那时,茶汤很醇和,柔顺,纯度很高的感觉,这个有别于我喝过的其他熟茶,先后十泡,出汤品质稳定,微有涩感,生津不明显,也不甜。
晚上走公园,回来喝老同志,姑丈送我爸妈的,这货少见,13年的微普,现在已经有陈香了,叶底细嫩又打得碎,必须秒出,闻茶底,有优美的陈香,可以媲美好的单丛了,茶汤不涩,生津回甘好。第一次喝老同志也是迷你沱,16年的乔木沱。老同志的生茶感觉比熟茶好
夜茶不知喝什么,想来想去,弄出个16年的7581,跟老同志7578一块入的。砖面漂亮,撬5.5g,干茶与茶汤都没啥气味,好像放了多年的老茶,而老同志则海鲜味十足。汤薄,无异味,亦无愉悦感。很普通,据说要存多年才见精彩。
大风美女介绍的开茶神器到了,陡然发现自己多了好多茶,家里屯的几块黑砖花砖终于感觉是自己的了,以前开个中茶特制花砖费了好大劲,现在轻松搞定
今夜试白沙溪花砖,高野的派茶就这一袋子没贴标签,按排除法,应该是白沙溪花砖。投茶6.5g,小盖碗放不下,洗茶烫到手,改大壶。汤浑色浅,估计是新茶。总体感觉跟白沙溪的黑砖相似,不易区分,这款似乎香气更好,闻茶汤和品饮都能感觉香气,但说不出是什么香。既有发酵茶的温和,又有铁观音的金属质感,生津好,口腔舒服,好茶。若说天尖接近绿茶,花卷黑砖花砖则接近于乌龙茶,茯砖更温和近于红茶。
老同志玉寿贡饼 上次京东茶猫入的老同志玉寿贡饼到货,先试送的车佛南小饼,外观不错,条索完整粗壮,投5g,湿闻茶底,气味不错,初类7572,后觉更像销法沱,汤色佳,无怪味苦涩,甜不明显,略有回甘,口腔舒服,茶也干净,没什么沉渣。前三泡状态良好,后面却淡得很快,包括茶底的气味,估计投茶量少有关,熟茶我还是喜欢浓一点。总体来说是款不错的茶,这牌子没听过,若非赠送,杂牌熟茶我是不会买的。官网一看,乖乖,一饼100g53,比大姨7572还贵。今天试老同志玉寿贡饼,茶饼主体压得紧实,边缘可掰开,条索细嫩,芽头多,干茶海鲜味浓郁,闻之舒服。投6g,湿闻茶底,海鲜味,谁料茶汤入口即酸,酸能生津,如喝酸梅汤,酸味盖住其他味,第四泡因重焖,色如酱油,酸如山葡萄水,六泡后酸只剩一点尾韵,水很薄了,强至九泡,弃之。老同志喝得少,只喝过奋斗熟茶和7578,奋斗熟刚开也是极酸,醒茶后酸减,这个估计也是没醒茶的缘故。这茶总体只得一酸字,感觉还不如送的车佛南,本来期望值就不一样,但是太酸的茶实在感受不良
开老同志玉寿贡饼 台风来袭,秋雨连连,早开老同志玉寿贡饼,茶饼主体压得紧实,边缘可掰开,条索细嫩,芽头多,干茶海鲜味浓郁,闻之舒服。投6g,湿闻茶底,海鲜味,谁料茶汤入口即酸,酸能生津,如喝酸梅汤,酸味盖住其他味,第四泡因重焖,色如酱油,酸如山葡萄水,六泡后酸只剩一点尾韵,水很薄了,强至九泡,弃之。老同志喝得少,只喝过奋斗熟茶和7578,奋斗熟刚开也是极酸,醒茶后酸减,这个估计也是没醒茶的缘故。这茶总体只得一酸字,还不如送的车佛南,本来期望值就不一样,但是太酸的茶实在感受不良。
试车佛南726熟茶 前两天京东茶猫88入的老同志玉寿贡饼,还送一小饼车佛南经典系列726熟茶,今汕头一夜入秋,宜乎熟茶,这家伙刚好到货,先试小饼。外观不错,条索完整粗壮,投5g,湿闻茶底,气味不错,初类7572,后觉更像销法沱,汤色佳,无怪味苦涩,甜不明显,略有回甘,口腔舒服,茶也干净,没什么沉渣。前三泡状态良好,后面却淡得很快,包括茶底的气味,估计投茶量少有关,熟茶我还是喜欢浓一点。总体来说是款不错的茶,这牌子没听过,若非赠送,杂牌熟茶我是不会买的。官网一看,乖乖,一饼100g53,比大姨7572还贵
试高野芙蓉原叶茯砖 昨夜试高野芙蓉原叶茯砖,据说芙蓉料要少投方得真味,取4g,湿闻茶底,貌似有股不太好的味道,无法描述,大概要2泡后,这种味道才散去,显出茯茶的本味。茶汤很清亮,不知是年份足,还是因为原叶的关系。估计投茶少,头两泡感觉淡淡无味,每次重压,后面慢慢显出清甜来,还一直持续多泡,也许这就是芙蓉山的味道,淡淡的清甜
前几天用了快一年的小盖碗不小心打破了盖子,暂时拿出壶来顶替,但始终觉得试茶用壶不便,遂于淘宝9.9包邮入一75ml白瓷小盖碗,今日到货,真心小巧玲珑,晚上公园头茶具店,发现也有,5元一个,这个更小,估计70ml,做工略糙些,日后用此两碗用于小量对冲不错。用高野派的白沙溪2kg黑砖开碗,我一年前由白沙溪御品1953入的安黑坑,但后来变成中茶粉,白沙溪倒只喝过御品和天茯,撸了一块老青砖和一根百两尚未开封。取茶6克,湿闻茶底,烟味似无,印象与中茶特制花砖相同,气息温和,我认为这是黑茶作为发酵茶特有的气息,香气不显,估计是我对香气不敏感,单丛、生普高扬的香气我能感觉到,但要在熟普、安黑中喝出花果香,我现在还体验不到。汤色橙黄,不苦不涩,略甜,回甘可。虽说气息温和,但茶汤在口腔中有种与铁观音大红袍等福建乌龙茶相似的硬朗质感,茯茶就一般没这感觉。或许是盖碗变小之故,感觉特别耐泡,十来泡都还状态不错
试高野15高马芽尖 夜试高野15高马芽尖,取4克,盖碗泡,汤色黄,重烟味,久泡不减,烟中带着药苦感。黑茶之烟味,我只服白沙溪,白沙溪天茯的烟味温和舒服,可称为烟香了。茶汤青苦不涩,回甘好,还是偏于绿茶感,至于香,我没感觉到什么香气。相比之下,中茶高香天尖在香气、滋味方面都做的较好,明显的杏仁香,有天尖的苦感,又有发酵茶特有的温和气息。这茶总体感觉跟八角的百两完全相同。叶底嫩,但比中茶高香天尖的叶片看起来要大。最后放个我最爱的五仁
试高野16芙蓉黑砖 昨夜试高野的16芙蓉黑砖,看似一泡的量,全下了,汤色浓,略苦,若有若无的烟味,脑海中定位跟我喝过的14年中茶特制花砖较相似,色浓味厚而有回甘,与心灵的夏砖似不同路数。几泡后喝不动了,今天中午又续了2泡,喝出比昨晚温和的感觉。最后试煮一下,汤红而显甜,然已出枣味,试两口便罢。据说芙蓉料甜,黑砖也甜,但我没怎么体会出,应该是嘴巴的道行还没够。而且试茶样多次下来,感觉还是三大厂的茶更对我胃口些。
早上试心灵的14年天尖,取茶5克,今天用冲罐,试茶没有盖瓯方便。天尖我只有中茶的高香天尖,以此参照,第一泡滋味甚薄,后面几泡干脆久焖出汤,汤色不错,耐泡,总体感觉依旧较为平淡,没有中茶的香气高扬,不苦也不甜,没有不适感,但也没有愉悦感。
夏砖近来热门,使我突然没有选择困难症,早上就先泡它了。心灵的茶样包装用心,赞一个!无论干茶、汤色都像生普。烟味浓烈,苦,略涩,口腔微有金属味感,这点不太好。这款茶让我想起八角茶业的云台百两,重烟味,生普感,但回甘及喉腔舒适度跟八角还是有差距。估计茶还太新了,另外请教夏砖是什么类别的,因心灵派茶才第一次听到,相关资料收索未果。
自入茶坑,生茶入的都是下关,可以说没走过弯路,前几天突然手痒,入了学费茶榜上头几条好汉之一的大彩程,刚刚出炉的黄片砖,9.9包邮,砖压得松,可手撕,淡出鸟来,也不耐泡,也许黄片就是这样吧,但是有点淡淡的金属味不适感,这个就要不得了,放起,看十年后有啥变化。九块九能做好茶的,估计只有下关了。
昨天开了个2011年的下关白金岁月沱,六年陈,去年京东壹号茶叶店入的,这是我所藏年份最长的下关茶了。六角盒,图案挺丑,包装纸上还隐隐有向日葵图案,老实交代,跟老同志什么关系。有白毫洒面,干茶较紧结,不如14甲沱油润。茶汤色尚浅,没什么烟味,但已陈香初成,不涩,可喜。我一直担心烟味这么重的下关能不能转化出那种迷人的陈香,看来是可以的
早对冲14和16的销法沱,口拙,不对冲总觉得喝不出区别。自然光下,干茶14比16色暗些,洗茶闻茶底,16是熟悉的香甜味,14则较为暗淡,观茶汤14较16透澈些,饮之则14略带酸,16不酸略甜。总体而言,熟茶我更喜欢当年的,虽汤体浑浊,然以香气滋味见长。最喜欢16年的大益7572小饼,当年喝香气尤佳,现在剩下一点点,总觉香气不如前了。下关茶友盛传10销法好,得去搞个来试试,看看能不能打破我熟茶旧不如新的观念
近来好多人中流感,今天起来咳嗽,似乎要中招了,来个土法消暑化湿,莲花峰茶丸加紫金竹壳茶,加点陈皮苏叶,干了这一碗!今天大热,想看看温度,发现美德时自己掉地上了,被淘宝商家送的不干胶小挂钩坑了,大伙注意一下,不能挂太高。
试怡清源2013年轮百两 昨天见@gshl252502兄开怡清源年轮,想起我也有一块,算是我的第一块百两饼,2016年末49入,自己存也快十个月了,拿出来有白色的小虫子在茶饼上爬得欢快,闻干茶没茶香,有股沉闷气息,心想不会存坏了吧。干茶还是挺好看的,叶片肥厚,洗茶闻茶底,还好没异味,茶香不错,几乎不带青味,气味醇和,几近于茯茶的菌香了(我的理解,菌香是一种很温和的香气),汤色好,稍浑,入口不苦不涩,也不甜,滋味醇和,最大的特点是有种轻微的金属感,并不难受,不知是否就是所谓的“凉感“,怡清源的金典茯茶,就有一股很浓烈的金属味,令人不悦, 饮后口腔微微生津,清爽,总体而言,温和而平淡,不耐泡,大概六七泡吧,如果能耐泡些,算是不错的茶
再试2008湘益礼品茯茶 下午喝莲花山荷香,想起与之气味相似的2008年湘益礼品茯茶,今年3月份吧里团购的,之前试饮,只觉一股老茶味,可能就是钓佬开汤贴里所谓的药香?入口甜感明显,带酸,涩感极重,品饮并不舒适。撬一小块在铁盒里醒了4个月,今夜翻出再试,仍陈味浓重,茶汤清亮,入口依旧带酸,而涩感较前下降,甜也下降,还带着丝苦、杂味,不舒服,不知是否带酸的缘故,略有生津回甘感。大概四五泡后,酸、涩感渐退,而清甜感显,此时还较为适口,不过很快已是强弩之末。看来以后要直接舍弃前三泡。喝完,口腔还是涩得厉害,可能药香是唯一的优点。罢了,这茶暂时还是欣赏不来。
大暑,试莲花山荷香茯砖,这个很久之前喝过一次,没特别印象了。今再试,料粗,可见荷叶碎,应该没有决明子。洗茶闻茶底,立马想起湘益2008年特制礼品茯茶800g(但那08湘益礼品茯涩极重,口感不佳),那种味道应该称为陈味,还是药味。茶汤较亮,饮之清甜,不苦不涩,我暂不能品出荷香之味,若告诉我这是茯茶,我也相信的。与莲花山黑砖王的一味甜腻相比,这荷茯可谓甜而不腻,甜中大有清爽之气,虽不苦,而饮后亦有回甘,体验绝佳。总结莲花山的黑砖王和荷香都是打碎料,以甜为主。
夜试云台崖2015年百两,洗茶闻茶底,跟生普一样霸气的烟味、青味,烟味更接近于下关茶的烟香,而非白沙溪的松烟香。饮茶汤,跟上次试的云台崖天尖一样,烟香中带着绿茶感的青味,一时间难以区分天尖和百两之间的差别,略苦微涩,口腔生津回甘。接触安黑以来,少有如此口感强烈饱满的,很适合重口的我,在此炎炎夏夜。看来云台崖的茶极具特色,估计盲品也能认出来
居然在朋友处发现白沙溪5301芽尖茶,虽然没注意过,但一看这包装就知道不便宜。干茶乌黑油亮,纯叶无梗。随便大壶泡的,喝不出什么来,没烟味,有点花砖气息。如果能好好泡,估计应该不是这样子的。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