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007yb
lan007yb
关注数: 6
粉丝数: 136
发帖数: 4,114
关注贴吧数: 53
从此以后,没有手动约币的时代了 这次预约压根不是卡,也不是响应慢,而是数据错误,也就是说,外挂改办法了,从此手动约币的,返回数据不会再有正确,从此再也不会抢到。(大概原理如此) 时代结束了,除非预约方式改变(像邮票那样提前一年预定)否则,以后就是外挂的天下了,个人手动从此再也不会约到。 当然,极个别零星网点人家外挂懒得去弄倒是有人可以约到。
关于赞助商、竞品那些事 马拉松赞助商和签约选手问题也就是今年才引起瞩目的,以前不多,说说个人见解吧。 赞助商:目前马拉松赛事中最热门的词,顾名思义,马拉松路跑活动中,出钱,同时获得一定特殊待遇,待遇包括冠名权、商标权、独家占用权(极少有)、以及目前争议最大的赞助商名额等。赞助商是目前马拉松运动中最重要的一环,不要以为大众掏了报名费那点钱就足以运营整个马拉松活动,一个比较公认的数据是报名费仅仅占总运营费的20%,毕竟当地政府不希望报名费太贵造成没人愿意来,所以对报名费有限定最高金额。试想一下,完全没赞助商,纯报名费运营马拉松,那么报名费就的涨5倍才够运营成本,以现在大部分地区报名费不超过二百计算(就算报名费200吧),一场马拉松想参赛的交一千块,不光如此,比赛途中基本没有胶、没有水果,仅仅准备水,比赛完了,除了奖牌外,很有可能就给你一瓶纯净水(其实现在赛事中的水也是赞助商给的),能多个香蕉都算大福利了,这俩东西不好拿?给你个一次性塑料袋吧(请参考郑开的塑料袋)。按现在跑马大众被养出来的叼口味,一千块就这结果?真的要这样,估计立马引起暴怒拆了组委会。所以,目前一场马拉松赛事资金组成部分一共有三个:赞助商金额、当地政府投资(主要表现为志愿者、交警等人力投资)、大众报名费,而赞助商金额是这仨中的重中之重。大众能享受多高福利的补给、完赛物资,完全的看赞助商的多寡和费用的多少,因此,大众没必要特别排斥赞助商,赞助商也是希望通过赞助赛事获得广告推广。 签约选手:跑的有一定成绩,比较突出,比较显眼,品牌给钱,比赛时会穿特定品牌的服装参赛,是品牌的宣传代言人。请注意,签约选手是品牌的代言人,不是赞助商代言人。签约选手一次比赛成绩比较好的话,拿到名次,那么既可以拿品牌的奖金,也可以拿到赛会的奖金。目前代言合约基本都是保密的,我不知道品牌奖金高还是赛会奖金高,希望有人给个数据告知求证下。请注意关键:签约选手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签约选手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签约选手都是从事商业活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涉及到下面的“竞品”。一般商业规定签约只允许签一家,极个别顶部知名选手才有实力签多家代言,这也是马拉松赛事签约运动员参加各地马拉松赛事时用赞助商名额最大的争议话题。 组委会:马拉松活动中重要的组织者,马拉松赛事规则的制定者,马拉松赛事招商引资等等所有事情的老大。组委会有绝对管理权,有一票否决权(判定谁符合参赛条件,谁不符合参赛条件),有处罚权等。组委会往往是当地准备举办马拉松后才由相关部门抽调人手组成,缺乏专业性,因此需要专业运营商来配合组织马拉松赛事。组委会最求的最大目标是拉来尽可能多的赞助,成功举办赛事,圆满完成市里交给的任务,拉动当地经济。 竞品:目前今年马拉松赛事最热门的词之一,热门程度跟赞助商并列,意思是说,商业赞助公司在赛事中拥有的冠名权、使用权等不容非赞助公司侵犯。请注意,此条仅仅针对于商业活动,不针对大众跑者!仅仅针对于商业活动,不针对大众跑者!仅仅针对于商业活动,不针对大众跑者!重要事情说三遍。大众跑者只要不光屁股上场,没人管你穿特步还是中乔。竞品仅仅是管理赞助商和签约选手的,竞品仅仅是管理赞助商和签约选手的,竞品仅仅是管理赞助商和签约选手的,重要事情说三遍,上面已经说明了,签约选手参赛是商业活动,如果签约选手不想当作商业活动参赛,跟大众一起抽签呗,中了那么他完全可以穿任何标识的衣服以个人名义参赛,这也就是这次兰马康比特事件的一个关键问题。竞品是马拉松组委会制定的规则,是约束赞助商行为的要求,大众选手完全没必要在乎竞品(大众跑者不是商业活动),不光如此,竞品的最大受益方恰恰是大众跑者。试想一下,假如没有规定竞品,好,某一没掏钱赞助的品牌发现,自己签约选手打个擦边球用第三方赞助商名额竟然上场比赛了,不花钱竟然有这样吃白食好事?那我下次再碰到赛事干嘛还要掏钱赞助?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品牌就会最大能力发挥这一擦边球,然后直接结果就是赛事越来越没有主动出钱的赞助商,赛事的资金投入一届不如一届,钱的多少,直接决定了物质服务水平的高低,人家头部签约选手上场比赛喝的都是自己独家准备的饮料,根本不在乎什么有没能量胶、有没水果吃,大众呢???所以,竞品的规则真正保护的是大众跑者。 赞助商名额:顾名思义,组委会给的出钱金主一定的福利待遇奖励,一般这名额占马拉松总名额的10-20%左右,这名额由赞助商自由分配,但受赛会组委会审查并有权一票否决。赞助商名额最大的约束就是仅仅只能给自己客户使用,严禁竞品(说白了就是严禁给非赞助的商业活动使用,并不是针对某一品牌某一选手),这一约束保护的不光是赛会赞助商同时也保护的是大众跑者。所以,对于网上那些卖赞助商名额的不要太过于反感,首先他们的名额量由组委会限定,不会有太多,毕竟当地政府还是希望更多大众来本市拉动经济,参赛人员组成必须由组委会主导;其次,赞助商(总公司)拿到名额后,依然需要自己下面的小弟去卖力促销产品,比如买多少多少东西送参赛名额,下面的小弟也是倾其力量推销,毕竟每卖一个名额就是掉下来的金钱,每卖出一个都是对赞助费的回本。这个名额越接近赛事举办日期越掉价,因为到比赛了…..你手里哪怕还有大量名额了也一钱不值了啊,所以,越是接近赛事举办日期,越能看到某黄鱼、某论坛、某群大量卖赞助商名额信息,给人的感觉是赛事咋还这么多参赛名额啊?实际呢?这些名额在制定赛事规模的时候就已经规划完毕的既定数量,这些名额数量在大众抽签之前就一定规划完毕了,绝对不可能临时增加(抽签名额该占的都占了,都抽签了,说明赛事报名人数满了,不可能报名人数不足),这种赞助商名额到后期甚至给钱就卖(跟赞助商品都无关了),都赶紧卖啊,毕竟卖不出去就一钱不值了(有地方赛事号码簿是要打姓名的,一般在赛前一周就必须确定上报完毕),所以大众跑者完全无需担心所谓赞助商名额抢占抽签名额,总是认为组委会为了赚钱把抽签名额弄的很少,剩下来的都拿来倒卖……要知道,当地政府给组委会的首要目标可不是让组委会赚多少钱,而是花钱!把钱花出去拉动当地经济,赞助商名额的买卖还真就跟组委会没大关系,因为利益完全不一样(不谈刑事腐败问题)。 再说赞助商名额的另外一个问题。组委会不会无限制让资本来瞎折腾,否则就成了北半马冠军事件,对赞助商名额有各种限制,最大的一个限制就是竞品,竞品已经在上面说过了,最关键问题:“非赞助商业活动”,严禁!所以这里说下兰马康比特签协议事件,以及焦安静、贾俄仁加事件,同时说下组委会和赞助商的关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不管是北半马,还是即将举办的兰马,组委会都有个共同点:来的赞助商越多越好!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赞助商可以做到独家垄断,毕竟中国太大了,比赛太多,没有一家赞助商能垄断全国的赛事(不谈腐败问题),组委会也不希望看到一家独大,组委会最希望的是,来送钱赞助的越多越好,人家来送钱了,我干嘛不要?钱越多,赛会服务就越好,就越能有名气吸引越多人来消费,进而形成一个赚钱的良性循环。组委会从来都是双手欢迎任何一个品牌前来赞助,组委会绝对不会排斥某一品牌前来赞助(不谈腐败问题和这次特步操纵比赛),所以说,目前网上说的所谓组委会故意让某一品牌的选手不中签那简直是弱智的分析(抽签的是组委会不是赞助商),全国哪个赞助商财大气粗到出的钱足以让组委会下决定不再收第二家的赞助费了???所以不管是北半马还是兰马,因为组委会的利益和赞助商的利益追求不同,组委会绝对不会做出限定某一品牌人员来参赛(再次说下,竞品是商业行为,是为了防止吃白食)。这里说下为什么大部分人认为北半马是特步,而兰马是中乔:还是那句话,中国太大了,赛事多,没有任何一家能独占所有赛事(谁有这么多钱?),所以,每一家商家赞助的侧重点不一样,特步关注皇城地区,中乔就关注兰州,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请注意。不管是北京还是兰州组委会,他们从来都是双手欢迎任何一家商家前来赞助,北京没有拒绝中乔,兰州也没有拒绝特步,那么问题来了,拿北京来说,中乔出赞助费了嘛?赞助商分好几个等级的,顶级的,上号码布,冠名,差一点的,赛场内可以打广告等等,再差一点的,只要赞助就给赞助商名额,北京不是你中乔的重点地区,你中乔不想出顶级费用,那最起码拿个入门级赞助商名额给自己选手用总可以吧?最起码能保证自己签约选手光明正大的上场参赛了,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贾俄仁加事件,签约选手竟然去找其他家赞助商要名额,这说明中乔在北京一分钱没掏啊,你商家不掏钱,让下面小弟出来打擦边球吵吵是什么意思?(竞品问题上面已经说过了),同理,兰马官方每发一次新闻,看看兰马新闻那下面那一大堆赞助商的商标就明白,兰马也不是一家独大的,兰马也很欢迎每一个商家来赞助,结果就是焦安静事件。这两个事件的共同点:赞助商犯错,违规给予第三方商业行为名额,触发竞品规则,所以组委会出面取消,这事情真跟组委会没啥关系,组委会仅仅是按规章办事,并不是针对某一品牌,毕竟组委会是欢迎任何一家赞助商来送钱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一大堆签约选手一定先是按正常渠道报名跟大众一起抽签(谁让他们自己赞助商不舍得花钱赞助呢,所以他们没直通名额),因为一旦抽签中了,他们就可以直接光明正大穿赞助商衣服上场了,这事情要真的能成那么赞助商也省了一大笔钱(直接结果上面说了,没人来出钱赞助,恶性循环,直接伤害大众跑者利益),我还倒真希望组委会作弊点在抽签过程中把那些签约选手先排除掉不让他们中签免得来吃白食(后来似乎还真的证明兰马抽签公平,因为有签约选手中签的)。不管是贾俄仁加还是焦安静,我们不能以大众眼光去看待,我们一定要明白他们的行为是商!业!行!为!他们签约过,他们自己心里非常明白签约的法律责任,所以,不要妄加猜测就认为是组委会排他,毕竟组委会追求的利益和赞助商追求的利益不一样。 最后再说一下兰马康比特签约事件。想明白上面的竞品和赞助商名额的本质后,其实这一点分析就很简单了:签约选手,自己签约的品牌没出钱赞助直通,走大众抽签也没中,自己没法上场赚钱,赶紧想办法弄个名额吧,不管成绩如何只有上场才能有机会,连上场都上不去那什么也没法说,公益名额秒光,抢不到啊,自己签约又不可能毁约,我签了特步总不可能现在立即叛变去找中乔(中乔兰马出钱有名额),正好我康比特出钱了啊,我康比特有赞助商名额哇,我康比特是卖能量胶的哇,我康比特不需要你穿带康比特字样衣服上场哇,我康比特还大量名额没卖出去呢哇,一拍即合,康比特也鸡贼,知道有竞品规则,那好啊,签个协议,只要你签约选手不穿竞品的衣服上场,不会得罪出钱的商家,就当我康比特用户上场好了,结果兰马组委会知道后直接判定为无效,因为不管约定如何改变不了上场的人员是“商业竞品签约人员”这个本质,禁止打这个擦边球。这还真不是兰马组委会故意排他品牌,也不是康比特出面给兰马组委会背锅。 作为一个大众跑者,作为一个每次参赛都要靠抽签碰运气的跑者,我们应该冷静看待赞助商名额,目前的马拉松赛事我们完全无需担心这个名额抢占多少参赛名额资源,因为这与当地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初衷和追求的利益有本质不同,组委会一定会对这些赞助商名额有很严格的限制规定。我倒真的希望组委会作弊一下让那些签约选手都不中签,对于签约选手那些事,我们一定要记住“商业行为”这个本质,大众抽签参加的,还是那句话,只要不光屁股上场,穿什么品牌随意,一路有吃吃喝喝的不好嘛。
奥运钞预约唯一不高兴的就是黄牛 什么叫烂,之前的搞垄断搞特权溢价有利于人民? 碍着你赚钱了?不愿意别约啊,国家承认面值,等价交换有问题?货币贬值了? 从来没见你嫌钱包里的百元纸币多的 一句话总结就是只有黄牛才抱怨。 昨晚开开心心一点不着急约完了自己的证,还把能借来的同事证也约完了,答应同事凡是借用证的就面值给他们一套,多轻松,自己能得到,还给同事做个好人情,以前这基本不可想象。 另外说所谓取出来后抽好号完毕后又回存的.........等着吧,这次取币要求登记币号不是白登记的,国家现在需要的是大数据积累,黑名单不是白说的,到时候保证不误黑任何人,到时候上了黑名单的就不要来论坛抱怨了,绝对没有误杀。
拜年吉祥号买一个算啥 一个号能拍五个,有图为证,显示器分辨率小,只能同时显示仨,当然,前提是你的有¥。
【自制邮票合订本有什么好?】——话说年册那些事 之前集邮的老册子,有年头的人都知道,老册子一行两端封闭,卡纸比较窄,票放那里面时间长了最终都成了阴阳胶,所以,的换!至于年册,最早是哪年开始设计出来的我是考证不来,从最开始的红皮、期间包括了出口用的精装丝绸、再到现在的彩印,其实大家换的最大理由是——占地方。于是,论坛上各种DIY特色的合订本册就诞生了。 先说说年册,最典型的代表是北方的红皮年册,流行了十几年,包括现在的华艺仍然在低端上用深红烫金做裱;内部,要么黑色、要么蓝色字体印刷,内页厚纸板粘合固定,打开后一般左边是票的介绍,右边是塑料卡片固定邮票,纸板的厚度还凑合,不过一旦遇潮会永久显得凹凸不平,烫金的国徽封面显得高端大气,最大优点:便宜!存量巨大,便宜到贴吧经常出邮费就送。只要不受潮,不怕占地方,平时放那基本没什么不好。(另:千万不要过热的环境,否则封皮就化了......会粘在一起)期间出过部分丝绸精装册,也就是所谓的出口册,表皮改成了丝绸封包,内页改用光面纸,介绍也改成中英文并存,纸张倒是相对更扛潮了,但封皮太不耐翻动,一旦勾丝绝对杯具。千禧年后期红皮册少了,(大概是11年开始)基本都换了包装改成彩印,一年一个样,花花绿绿放一起难看的多,这期间有两种彩印,一种是单色印,一种是多图案多色彩印刷,单色的还好说,也就是红皮的变种,似乎纸张相对更奈潮湿了;请注意全彩的那种!这类册子虽然看上去好看(当然也更占地方)但是,有个巨大缺陷:一旦受潮,红皮册顶多凹凸不平,全彩的......颜色就的掉了,而且会粘在一起,虽然票还装在塑封里面,但有很大几率被污染,因此强烈建议最应该立刻换掉的是这类年册。至于华艺高档年册......灯塔......殷氏......那玩意儿放编年册子比票贵,土豪值得拥有。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自制的,总之对官方年册不满意、对灯塔表示买不起,DIY的初衷是好的,有自己特点、符合自己需求、节省占地面积(现在房价很贵的,20年合订本下来占的地方不比票便宜多少,要皇城根的三环内还的贵几倍)。总之,张扬的个性,加上邮票类有个制作参展的良好开头,于是大家就百花齐放各显神通。 纵观贴吧各位自制的定位册,基本上都是某宝或文具店买来办公用制品,然后靠打印自己设计好的内页、粘合塑料卡纸完成。 这其中涉及到两大关键步骤:1、打印;2、粘合。 说说打印,目前的打印大概分两种:1、激光;2、喷墨。(其实还有3、你家开印刷厂胶印)喷墨好理解了,墨汁靠打印机喷头喷在纸张上,绝大部分家庭彩色印刷都是喷墨打印机,优点么,彩喷家庭普及率大,耗材好找,缺点也很动感:原装墨盒贵,不适合大批量制作。如果您是用喷墨打印机制作好的内页,请您制作完毕第一张后......做个小实验:把打印好的纸张扔水盆里,如果纸花了,很抱歉,这台打印机打出来的内页不适合放邮票,除非你邮票今后永久放在恒定湿度的环境下,否则你就的整天担心万一哪天票也变成了大花脸,因为你的墨,是水溶性的。甭说什么票不是也有塑料卡包着呢怕啥,水溶性的颜料靠着毛细现象有相当的亲和力。至于激光打印,打印的耗材是墨粉,比起喷墨来,墨粉需要加热后固定在纸张上,激光打印出来的,最怕干,一旦干时间长了,墨粉的附着力就会降低、就会粉化......山寨的墨粉或许附着力更差,这样的内页后果,花脸还不至于,但墨粉在票上也是甭想擦下去了。官方红皮年册似乎不用担心这类问题,人家是染料滚筒印刷。 再说粘合,制作册子需要把塑料卡片粘在纸上固定邮票,这必然要用到胶,目前家庭制作似乎都用到双面胶之类的胶水,一般双面胶就不用想了,N年后你翻看年册基本就会看到一堆碎渣,近几年新型胶水还有待时间检验,到目前为止也没看到哪个大神发表片各胶水使用实验报告。一般的纸张粘结,最好的还是浆糊,那个已经证明百年不是问题,至于塑料的粘结,从目前老的年册来看塑料卡还算相当的结实,不过请注意,人家用的是热塑封,从目前卖的商业产品不论是年册还是活页,基本都是热封胶压住的,一般家庭似乎没那机器。 假如您解决了以上所有需要注意的问题,那么您可以自己DIY了,接下来只需要注意成本控制,毕竟商业化年册是大规模批量生产的,算上利润和劳动成本后价格控制的相对已经很便宜,您要制作过程中不惜血本一狠心,结果到头算下来没准还不如买现成的划算。从目前贴吧的各种制作帖子来看,在保证相同质量的前提下(尤其是打印问题)能比商业卖的成品便宜三分一就不错了,自己就喜欢个性,不在乎成本,那自然没什么可说。 综上,有点闲钱,个性张扬,折腾折腾,没准做完了过几天看着不舒服继续换个样式,今天给内页加个花边、明天加个蕾丝,总之要的就是特立独行,每天一翻册子都的有个新鲜感。假如你一年都不翻几次、再加上土鳖没啥钱,家里还算有点地方的话,官方年册仍然是最好的,不论做工还是保存状态,都已经是在价格控制下的最佳选择,除了那个全彩的外其他没必要换。 本人的认知能力和见识也就这么多啦,有什么新的制作办法欢迎交流学习,生命在于折腾。 (贴吧原创)
为什么会产生1120事件 首先定义点事情: 1、资格肯定事实存在的;2、不止今年存在,往年也存在;3、这些资格肯定是余量(包括弃定等) 于是就产生了这个特殊时期:1120 请注意,基本上也就仅仅有这一次狂欢机会,因为有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1、去年实名制 2、去年开始线上线下数据做到同步 3、大家网上都可以抢了 为什么之前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其实之前年年有,最开始的时候只有线下能买到(因为那时候没网厅,没网络售票,只有唯一网点的终端可以操作),然而,当你兴冲冲第一时间去网点排队第一名递上身份证要求来一个的时候,营业员会微笑的告知您:很抱歉,没有!那么奇葩事情来了,真的没有?你能扒人家电脑要求一个一个数据查看?当您万分灰心的走人时,当年弃权的指标真上缴了?之后怎么内部倒就不需要再详细说明了吧,天津少数人有这么大批小版资格就是这么来的。 然而转眼到了去年,实名制大杀器出世,直接造成了天津小版资格崩盘,没法,量太多了,再抓紧也凑不全身份证,再加上市场崩盘风险,于是第一次资格狂欢拉开序幕。然而请注意,为什么1120没产生在去年?原因很简单,实名制没完成呢、线上线下数据没法做到同步。 转眼到了2017.11.20,一个很关键的时间点,去年这时候下线网点计划是准备早上8点睁眼来了再一锅包圆的,但今年他忘了一个关键问题,数据同步了,不止你网点终端能操作预定,网上一样是可以预定的。玩编程的人可以知道,有关于时间定义,一般原则就是,23.59.59,哪怕差一秒也是昨天,于是,在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时候余额权限按时按计划自动打开了(其实以前年份这时间也是打开的,只不过只有线下机器可以操作,人家可以慢慢悠悠的等到8点开电脑),于是,经历过前天狂欢的人不需要再描述那时候的状态了吧,等各地邮局营业员8点再开电脑一看,一地鸡毛、黄花菜都没了。(注1:为什么要这时候打开这样的绝对权限,还不是为了下面赶紧把那些没主了的户顶上,这样总局完成预定任务,下面收到好处,不会产生大规模弃单情况,皆大欢喜,总局要这资格没任何用。注2:有关于所谓的漏洞和操作失误问题不在讨论范围内,官方和非官方从来没任何可靠证据消息) 这就是所有1120事件的产生经过和结果。明年这时候仍然有几率,谁知道天上什么时候掉馅饼。然而不会再产生今年这样的盛况(惦记的人太多啦,大家对热门邮品网厅抢购都有恐怖体验)。 这就是根据已有确定的各种可靠的消息分析的结果,有人不相信那些预定中各种反常理的事情,有人怀疑所谓的内幕消息是否坑人,随他去吧,狂欢结束,时不再来,2017已知足,2018见。
关于网厅大小版的购买原因 1.肯定不是黑客 2.注意时间,20号,之前计划现在应该是摇号时间 3.从各种信息来看,从0点开始发现的这个问题 4.网厅网管应该不会24小时值班,人家也的要下班回家睡觉 综上所述,整个事件应该是:本来提前设定好的大小版购买资格其实是摇号出来的资格,但,网管在数据库中赋值错误,错误的将资格赋值权限无限开启,结果就造成了,到0点时网厅自动按计划打开了错误的购买资格权限,随着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各地摇号资格逐渐被抢光,因此慢慢发现有地方可买有地方无法下单,网管早上7点多来了一看,**天塌了....山崩了.....地陷了.....海枯了......赶紧关闭。网厅事后估计会表示,一切都是临时工干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