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枫飘 山南枫飘
关注数: 0 粉丝数: 297 发帖数: 33,832 关注贴吧数: 4
24节气的起源 【起源】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落下闳将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张口就错的姓 四个汉字八种姓:张口就错摩罗------------------------转贴-----------------------多年以前见到一位姓“覃”的人士,我接过名片脱口而出念作“tan”某某,旁边一位朋友赶紧纠正说:“不对,这个字念qin。”我扎扎实实地记住了它的发音,心想以后再也不会犯此错误。前不久又一次见到一位姓“覃”的人士,我接过名片一看,很得意于自己早就认死了这个字,脱口而出念作“qin”某某,这位女士马上给我纠正说:“不对不对,我姓tan,不姓qin。”我当时只感到有点恐惧,一时不敢开口。后来翻找工具书,还真的两种念法都有,吓出一身冷汗。读书识字几十年,竟然无法念对朋友的姓氏,究竟是我太弱智,还是因为汉语太复杂?愿意承认自己弱智的人毕竟很少,那就只好认定汉语太复杂了。当然,汉语中的姓氏尤其复杂。有些姓氏因为极为少见,大家固然不知道怎么读法。有些姓氏虽然很常见,读音却跟平时所念不一样,也很容易出差错。有的姓氏看起来是一个字,实际上是两个姓,更是让人莫衷一是,似乎有意给我们难堪。这里列出八种最容易念错的姓氏,之所以最容易念错,是因为八个姓氏却共用四个汉字。名列第一的自然是刚刚提到的“覃”字。覃(qin二声,tan二声),这字难就难在是两个不同的姓氏,面对这个汉字时,我们如何判断他究竟是姓qin,还是姓tan,恐怕只好问问他本人。郇(huan二声,xun二声),这个字也是两个不同的姓氏,也得问过姓者本人才敢念出声来,否则可能张口就错。贲(ben一声,fei二声),汉字这么多,干吗两家不同的姓氏要挤死在一个字上?这不有意给咱们识字少的人难堪吗?下回遇到这些人士,我只好先念几声“ben乎?fei乎?”以便及时得到该人士的指点,唯有如此才可避免犯错误。隗(kui二声,wei三声),我想建议每个汉字只读一个音,这样就不会因为读错别人的姓氏而受责了。可是马上明白这姓氏的书写和发音关系到对人家氏族血缘的描述和确认,还关系到祭祀哪家祖先的问题。如果我们将kui姓改为wei姓,就等于逼着kui家人祭祀wei家人的祖先。所以,在祖先崇拜的社会,姓氏问题实际上是个宗教问题,万万不可马虎。我们既然生活在这个社会,就有责任尊重同胞们的宗教,从而有责任把同胞们的姓氏念对来。这就不得不为此下一番功夫了。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