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一黄盆 一夜一黄盆
关注数: 16 粉丝数: 61 发帖数: 3,503 关注贴吧数: 1
李双江之子打人诞生四大名爹 9月6日晚,北京海淀区西山华府小区门口,一对夫妻在开车刚要拐入小区南门时,因减速遭到后面一辆无牌宝马司机和一辆牌照为晋O00888的奥迪司机殴打。夫妻头部被打流血。两打人者欲逃离被控制。(8月8日《新京报》) 敢在京城的大街上打人,而且高喊不许打110报警,可见行凶打人者来头不小。果不其然,后经媒体证实,其中打人的宝马少年就是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的小儿子李天一。李天一年仅15岁,无驾照,而且他驾驶的宝马车自今年1月以来共有32起违章未接受处罚。 公众感叹,自河北李刚门事件之后,官二代和富二代们并未见收敛,继郭美美和“卢美美”炫富,余波未了,李双江之子便凭供其父的社会能量在北京街头肆意行凶打人。难怪宝马少年李天一打人后,有网民便将李双江和李刚、王军、卢俊卿一起被列为现代中国四大名爹。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拚爹的时代。从孩子一出生,到上幼儿园、上小学、中学、大学,直至走入社会就业,如果没有一个有权有势的爹娘,恐怕普通百姓家孩子的命运早已注定。当富人家的孩子一掷千金炫富的时候,当官二代们小小年纪就已是厅官的时候,那些穷二代们不是在城市的地下室里蜗居,便是在寒冬酷暑里打工。 不过,中国人喜欢认命,如果仅仅是拚爹也就罢了,可春风得意的官二代、富二代们不把特权玩到让公众心跳不会善罢甘休。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只有在特权盛行的社会才会有拚爹的丑恶社会现象发生,而特权者们也决不会让这种社会特权止步于拚爹游戏。 历朝历代的衙内们就是这样诞生的。宝马少年和奥迪少年在京城街头双双打人,而且霸气十足,公众虽然愤怒,但这却是特权之下的必然产物。自古以来,形形色色的衙内们就是如此肆无忌惮地挑战社会的法治和道德的双重底线,两个衙内在京城街头上演的闹剧,可以说一点也不令人奇怪。 因为李双江之子打人而让其成为中国四大名爹并非偶然,在一个特权崇拜的社会里,在一个奴性十足的社会里,别说是李双江,即便是在河北大学校园内飙车的李启铭也能让名不见经传的父亲李刚名载中国历史的史册。 古代中国有四大名著,这四本书尽管题材不同,风格迥异,但给人看无一不是特权者的飞扬跋扈。就连神话小说《西游记》,后人看罢无不惊叹,无背景的妖怪都被孙悟空打死了,有背景的妖怪全被救走。这就是千百年来的真实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虽已成历史陈迹,而四大名爹诞生的可怕现实告诉公众,我们走向法治社会的步履依然沉重。
骆家辉非梁家辉 别想在他背上“刮痧” 骆家辉不是“梁家辉”,“梁家辉”在电影《刮痧》中,因刮痧事件转而认同母国文化,进行了一次并不华丽的转身。而骆家辉一下飞机,就用英语向母国宣布:我代表的是美国价值观。此情此景,使那些等待在机场出站口、恨不得伸手在骆家辉背上刮出几道“中国痧”的人,心中不免泛起几丝酸味。 2011年8月12日晚,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一家五口出现在北京首都机场,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媒体风暴。“刚送走一个会说中国话的美国面孔,又迎来一个只说美国话的中国面孔”,这戏剧性的一幕的确可以成为媒体话题,但各家媒体的兴奋点始终是“一个代表美国的中国人”,那殷切情状,似乎想伸手在他的背上,刮几道代表中国文化的印痕。但十分遗憾,8月14日骆大使首次会见媒体时,一字一板地说,我是中国移民的儿子,我为之自豪,但我代表的是美国价值观。 《刮痧》是一部很棒的电影,用跌宕起伏的故事,生动演绎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梁家辉扮演的中国内地画家许大同,到美国后改行作电脑动画设计,蒋雯丽扮演的妻子简宁,也是一小有成就的房地产经纪人。夫妻俩赴美8年,一心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约定当着儿子丹尼斯的面禁说中文。当影片开始时,许大同的动画设计荣获年度大奖,他手握奖杯,自豪的宣称“这就是我的美国梦”,但来美探亲的爷爷给孙子刮痧后留下的印迹,意外引发一场激烈冲突。美国人认为这是虐待孩子的证据,并将孩子交给儿童福利机构监护;许为了讨回孩子,被迫走上法庭。许大同说刮痧是中医疗法,却拿不出任何证据,况且也没有人能证明刮痧可以治病,官司的结局可想而知。 许大同6岁的儿子和老板儿子打架,又拒不道歉,许大同伸手在儿子的脑袋上拍了一巴掌,但到了法庭上,这就成为他粗暴野蛮的证据。他向老板解释“我打儿子只是为了给你面子”,闻听此言,老板大惊:这是什么逻辑,你打自己的儿子,而我很有面子?接生护士出庭作证,妻子简宁生产时,许在开一个会,许解释工作忙走不开,而护士觉得许把开会看得比妻子生孩子还重要;简宁难产,医生问是保孩子还是保大人,许回答保大人,这让医生十分愤慨,许竟然不肯给可怜的孩子出生的机会;明明是许父刮痧的,但许向法庭撒谎,不肯说出实情,代父受过……凡此种种在中国人看来莫不理所当然,小儿打架,那个家长人不是先打自己的孩子,让对方有面子?,妻子进产房,丈夫忙工作,哪个先进模范人物不是这样做的?隐瞒实情代父受过,哪个受人夸奖的儿子不是这样尽孝的? 美国儿童监护机构的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发现有儿童遭受暴力虐待,义愤填膺,立即将该儿童监护起来;本来是许大同的好友,受委托出庭为许辩护,但见到许儿子背上“触目惊心”的伤痕照片,立即变脸,不再为许辩护,做人就应该这样有原则;见许大同在法庭上公然暴力攻击对方律师,法官立即裁定禁止许在其儿子500米以内出现,使其远离暴力;儿童监护机构的律师更加出色,以自己卓越的职业素质,熟练运用诉讼技巧,在控辩对抗中引导法官对许大同形成“暴力、野蛮、不负责任”的深刻印象……凡此种种,关心儿童、保护儿童、禁止向儿童传播暴力内容、公正、法律高于友情、尊重证据、忠诚于客户、全力以赴帮客户在法庭赢得诉讼……那一种都值得称道,都值得自豪。但在中国人看来,这些美国“好人”一心所作的,就是要伤害骨肉之情,使许大同亲人分离,而中国“好人”的行为竟然不被美国法律容认,简直岂有此理。 如果就是这样,《刮痧》还真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电影的结尾,在圣诞之夜,导演安排许大同扮成圣诞老人,背着礼物,冒险从水管攀爬大楼,在失足坠落的瞬间得救,一家人终于在圣诞之夜团聚,儿子哭着说爸爸你干吗不从大门进来?“圣诞老人”许大同回答说因为咱家没有烟囱。这不但是美国的基督教文化,也是美国式的幽默。就在观众以为故事已经结束时,伴随片尾字幕,响起许大同夫妇开始教儿子学中文的画外音…… 说《刮痧》表现的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毋宁说是文化与野蛮之间的冲突。刮痧作为一种陋习,是科学不发达的产物,而今在本土也已式微,笔者仅仅多年前在一极其偏僻闭塞的地区听说过刮痧,平生所见刮痧治病也仅有一例。刮痧治病极其罕见,这说明在许大同的母国,刮痧作为陋习已被抛弃。在电影中刮痧是作为东方文化符号而出现的,但实际上它只是野蛮、愚昧、落后的符号。暂且不论能否用科学方法证明其对感冒有疗效,仅仅其对人体皮肤造成的大面积破坏,它就不应成为治病方法。如此刮痧,在美国为当事人带来法律麻烦,是理所当然的。如果美国法律坐视不理,尊重这种“文化”,那才奇怪。一种陋习,竟然唤起当事人的母国情怀与文化认同,《刮痧》模糊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似乎野蛮也是一种文化,也具有文化上的价值,有资格与其他文化平起平坐、多元并存,甚至通过主人公最终对母国文化的回身拥抱,暗示东方文化的优越性。 众多媒体在首都机场对骆家辉所期待的,实际上是想在他身上发现某种母国文化的印迹,但骆家辉让中国人彻底失望了。从血缘上骆家辉的确是中国人,但他除了长着一张中国脸孔外,其他一切都与中国无关。他的语言、他的价值观、他的文化认同,完全是美国的,所以他才能够代表美国出使中国。骆家辉没有像电影中的“梁家辉”那样,以并不华丽的转身拥抱所谓东方文化,这固然让某些中国人大失所望,但骆家辉对东方文化永不回头的决然姿态,却是他个人的幸运,也值得中国人省思。
一个叫刘盛兰的老人 看了今天中午央视一套播的今日说法,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孤寡老人,省吃俭用,把拾垃圾换来的钱都捐助给家庭困难的失学孩子,到底是图的什么?住的是破屋子,吃的是烂菜叶,穿的是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一年用不上一千块钱,而其中最大的用项竟然是订阅报纸,用于掌握一些读不起书的孩子的信息,这才是真正的道德楷模啊。 这老人叫刘盛兰,很女性化的名字,一个受他资助的学生还错认他为老奶奶。他是受人尊敬甚至叫人仰视的老爷爷,今年已经89岁了。当乡领导请他去条件好些的敬老院安度晚年时,他一口谢绝了,他认为自己还能动,还能“我自己说了算”,不用公家养活自己,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决定,看到这里,观众能不掉泪么? 每年评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时候,五一评选劳模的时候,我往往看到陈光标,姚明,刘姝威赫然在目,这些人资助贫困,见义勇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固然可敬可佩,但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在经济上,在专业上有能力的人。但当一个农村老汉自己不吃不喝却把钱寄给需要帮助的孩子时,陈光标你敢说自己配得起这个荣誉吗?姚明你敢说自己是劳模吗? 然而这些都是真实的事情,我不把它写出来,似乎就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我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资助弱势群体,但我有能力来赞美这些真正的道德楷模,有良心来从精神上支持他们,有责任来呼吁社会来重新审视我们的道德体系,社会保障体系,评选审美体系,扶危济困体系,这就是我写刘盛兰的动机。
中元节的琐忆 今天是阴历7月15日,俗称七月半,也称鬼节。城里面的人好像对这个节不是很重视,记忆中农村却是很有讲究的,要烧纸给逝去的亲人,默默祷告以寄托哀思。其实这个节的真正名字叫中元节,和清明节,重阳节,春节一样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节日,在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我因近来无所事事,一个人觉得特没劲,就决定回老家和父母一起过节了。今天又是末伏第一天,还是比较热的。好在农村的房子都是前后门一起开,俗称两来门,有穿堂风,屋里还过得去。有串门的邻居来闲坐,聊聊过去的事情,少时的记忆还能闪现在脑海,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但别的都变了。 今天我们没有烧纸给先人,我父亲年近八十,患病已有时日。我还记得小时跟父亲一起去爷爷坟上烧纸的情景,后来坟平掉了,就在家里饭前烧点纸箔,以敬孝道。我很孝顺我的父母,大概和小时耳濡目染过的有一定关系吧。我并没有见过我的爷爷(我们这里喊爷爷叫爹,和北方叫法差异很大),关于我爷爷的点点滴滴,都是我父亲后来慢慢和我聊起的。 吃完饭,我也到左邻右舍家看看。我儿时的伙伴现在都抱孙子了,他十八岁结婚,儿子没受过什么良好教育,结婚也早,现在他家已四世同堂,可老太爷才不过六十来岁。毕竟斗转星移几十载,我们也少了儿时的皮麻,多了点成熟,说笑间太阳已西下,我便匆匆打道回府,结束了中元节的一天。
煮酒论英雄新编 (转) 铁道部与中石化偶遇,闲谈,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国窖1573,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风已满楼,远处一国旗随风挣扎,铁道部与中石化凭栏观之。 铁道部曰:“兄台知国企之奥妙否?” 中石化曰:“未知其详。” 铁道部曰:“国企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覆盖天下,小则隐介衙门;赚则福利与自己,赔则伸手与国家。方今人傻,国企乘时变化,携无息之贷款,分红与国外。兄台久垄断一方,必知当世国企之英雄。请试指言之。” 中石化曰:“吾辈肉眼安识英雄?” 铁道部曰:“休得过谦。” 中石化曰:“吾叨恩庇,得益于发改委。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铁道部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中石化曰:“老大电业,独霸能源,国之脊梁,可为英雄?” 铁道部笑曰:“冢中枯骨,受制于煤炭,掌舵者氏家族,才疏学浅,草包一个,吾早晚必兼之!” 中石化曰:“龙王水衙门,民之命门,国之命脉;今虎踞各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 铁道部笑曰:“水衙门长期亏损,好谋无断;奈何不了小民,涨小钱而听证:非英雄也。 中石化曰:“有一企业名称电信,威镇九州,流量乃别国三分之一,收费乃别国三倍,可为英雄?” 铁道部曰:“电信虚名无实,市场三分,竞争激烈,发小财而已。” 中石化曰:“有一人血气方刚,独霸空中,民航乃英雄也?” 铁道部曰:“吾之高铁足可对付之,看别人脸色,非英雄也。” 中石化曰:“高速公路,席卷全国,可为英雄乎?”铁道部曰:“高速虽系交通,然后劲不足,路多车少,坐吃山空,何足为英雄!” 中石化曰:“如钢厂、市政、电器等辈皆何如?” 铁道部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中石化曰:“舍此之外,实不知。” 铁道部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负债2万亿而不乱,事故死几十人而不惊,公检法自备。垄断与市场,涨价时给国际接轨,降价时搞中国特色。一本之万利,宰人与无形。” 中石化曰:“谁能当之?” 铁道部以手指中石化,后自指,曰:“还在装,今天下英雄,惟兄台与偶耳!”
国足敲定卡马乔幕后:万达通过总局施压足协 腾讯体育讯 在中国足协选帅小组欧洲考察卡马乔之时,万达集团却否定了这次考察的意义。“简单的事情就简单办,这次考察不是高效率的做法。”今天万达集团官员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国足选帅迟迟没有结果,和足协与万达不合拍有一定关系。这次欧洲考察候选人,让双方的矛盾已经显露出来了。中国足协组建选帅小组赴欧洲考察时,计划在西班牙考察卡马乔后,将转道去巴西接触斯科拉(微博)里。但是就在考察小组还没和卡马乔见面时,从中国足协传出“选帅小组不去巴西”的消息,随后又传出“卡马乔将在8月10日正式上任”的说法。 选帅形势的突然变化,其实是万达集团对选帅行动施压的结果。在里杰卡尔德和克林斯曼等候选人相继与国足擦肩而过后,万达集团已经相中了西班牙教练卡马乔,并且邀请卡马乔的律师来京商谈。 但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足协又推出了斯科拉里这个候选人,表示要通过考核卡马乔和斯科拉里后再做选择。甚至有消息称,新帅最快也要等到9月份才能产生。由于对中国足协这种“拖拉”作风不满,万达集团没有派人跟随选帅小组去欧洲。 昨天万达集团新闻发言人石雪清表示,万达十分希望加快国足选帅的步伐,希望中国足协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办复杂了。他说:“去欧洲考察不是一种高效的做法。”万达集团已经暗示,国足选帅既然目标锁定,就应该雷厉风行地做出决定。一位业内人士说,以足球管理中心副主任于洪臣为首的国足选帅小组,本身就没有一位专业人士参与,其作用和价值显而易见。 在20强赛即将临近的情况下,万达集团希望能够迅速敲定国足主帅,就是他们相中的卡马乔。但是足协却不断推出所谓的候选人,导致从7月份开始的选帅,战线是越拉越长。有消息称,近日万达已经通过体育总局向足协施压,希望他们能够快速做出决定,避免选帅影响中国队征战世界杯外围赛。 在体育总局的干预下,卡马乔出任国足主教练已经没有悬念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卡马乔将会在近日来中国上任。8月10日国足的热身赛现场,卡马乔很可能会现身。如果在万达的坚持下,卡马乔如愿上任的话,那么这位新任洋帅,在万达和足协两个婆家的“注视”下如何开展工作,无疑是他上任后的最大挑战。 如果说卡马乔上任,是万达在这个事情上的意见占优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国家队运营,双方是否还要明争暗斗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