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张潇潇
通河·张潇潇
关注数: 0
粉丝数: 4
发帖数: 80
关注贴吧数: 1
通河县 松花江亲水景观组图(看看家乡的美景吧)
夜色通河之松江游轮
我看通河牌匾(组图一)
通河县外墙体立面改造(美丽的街景组图)
通河夜色组图二
通河夜色组图一
给大家发张手机偶然拍到的奇异自然景观 奇异的自然现象,谁解释一下?
通河美丽的街景之三(图片) 通河县出入城口旧貌换新颜 脏乱棚户区变身景观大道 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随路延伸的绿化带,造型美观、风格各异的住宅及商服楼群,一个崭新的出入城口景观带展现在人们眼前,这就是通河县出入城口改造后的美景。 通河县东出城口是该县重要的交通出入口,紧连鸡讷公路通河段。改造前,这里大多是密集的棚户区及一些农机修理小作坊、工厂企业等,道路两侧部分路段均为裸土地面,建筑物靠近路边,形象破旧、脏乱,生态质量、卫生环境极差。为彻底整治出入城口周边环境,提升城市门户形象,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通河县于2010年5月全面启动东出城口改造工程。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建设,目前,东出城口改造工程已经完工,一条崭新的景观大道、一处百姓欢迎的民心工程展现在人们面前。
美丽的家乡(图片)
美丽的街景之二(通河县外墙体立面改造成果)
美丽的街景之一(通河外墙体立面改造成果)
请大家为家乡人吴哈宁入选“哈尔滨市十佳公仆”投上宝贵的一票! 投票网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gongpu.my399.com%2F&urlrefer=a6fe8b2bca8fbbb3315ef8270847edb7
村里那些乐事儿(三) (三) “哎、哎?听媳妇说驻---村干部林---林书记要在咱村儿成立什么、什么艺---术团,你们知道不?”钱柜有点口吃的毛病,边打牌边问,“他---把咱村儿能---能得瑟的那些人都---都招呼村部去了”。 “你能得瑟你也去呗。”柱子只顾打牌,看也没看钱柜一眼。 “我、我、我不行,咱村儿的寡妇惠嫂子可、可会两下子,我听她在县---里举办的农民文艺汇演上唱、唱过二---人转,那、那小调,甜!”钱柜眯着色迷迷的小眼睛边说边吧嗒嘴。 “哎?她怀里那俩咂甜不?”柱子把头凑近了钱柜瞪眼问,“快打牌!瞅你那贱样,磕巴地。” 钱柜回过神来,打出一张牌,“幺鸡!”又说道,“那---娘们儿可厉害,我、我哪有那---口福。” “叉!”柱子把牌摔得山响,吓得钱柜一哆嗦,“口福,口吃吧你!”柱子斜楞了一眼钱柜说。 “打、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我、我说惠嫂你---你急傻眼呐?”钱柜一脸的憋屈,“是不是旧情难、难……”钱柜想说什么,却噎了噎没说出来。 惠嫂是村里有名的美人儿,村花。按理说漂亮不该是用在农村女人身上的,可惠嫂就是漂亮,虽已年近40,却还是风韵犹存,白的脸蛋,白的脖颈,白花花的胳膊,白花花的腿,生就得特别匀称,咋看咋不像农村的女人。尤其是她那双妩媚而略带哀婉的眼神中,总是透着股子刚毅,让村里那些爱闻腥的男人们对她生出些许敬畏。 惠嫂叫沈小惠,是从吉林嫁过来的,听说原来在吉林当地文工团待过一段时间,会唱二人转。惠嫂的丈夫石柱是永乐村的,复原军人,人实在勤快,脑袋灵,总在外面打工,不知怎么就认识了小惠,后来就和小惠结婚来到这村儿。惠嫂婚后生了个女娃,叫花儿。惠嫂天生的勤快,家里外面是把好手,日子过得也舒坦。天有不测风云,花儿五岁时,惠嫂的丈夫为了救村里的落水儿童,死了。可能是出于对石柱的敬重,村里人都习惯叫沈小惠为惠嫂。如今,娘俩相依为命,花儿都7岁了,惠嫂却始终没有再嫁。话说回来,永乐村那些数得过来的小伙子、老爷们儿,从长相到能力,还真没有能配得上惠嫂的。
村里那些乐事儿(二) (二) 柱子媳妇小美收拾好屋子,一边哼着二人转小调一边对着镜子梳头。她抬眼看了看墙上的挂钟,七点钟,便锁上门朝村东头的村部走去。 一盏200瓦的大灯泡把村部的屋里照得通亮,办公桌上摆着水果和瓜子。屋里聚集了男男女女十好几人,村长老张和驻村干部林峰坐在会议室的正位。林峰是县里年初开展的“千名干部进农家、服务农民促发展”活动中被派到永乐村的驻村干部,挂职该村党支部副书记。30几岁的林峰,高挑个儿,不胖不瘦,英俊脸膛,眉毛浓黑,双眼有神,举手投足中流露出一股子干练劲儿,是一看就让人尤其是女人喜欢亲近的那种。 林峰招呼大伙坐下,说:“今晚儿把大家请来是想商量个事儿,大家可能约摸出啥事了。县里派我来咱村儿工作,这一晃儿也七八个月了。我们开展驻村工作,一方面要帮助村里发展生产,让大伙儿尽快走上小康之路;另一方面还要帮助村里搞好文化生活建设。这吃饱了、穿暖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也得充实起来,大伙说是不?” “可不是嘛,我家内口子撂下饭碗就去打麻将,你说我不让他去吧,他就个(葛)家墨迹我。让他去吧,一打就成天成宿的,输钱不说,把身体都造完了。”柱子媳妇小美先开腔了。小美今年30出头,长的属于农村妇女中的精品,虽已过而立之年,却仍有几分姿色,胖瘦匀称,尤其是衣服里面那对儿圆滚滚的nai子,突兀在胸前,很是吸引眼球。 “身体造完了,伺候不了你了吧?啊?”不知谁家媳妇接了句话茬,引得大伙儿一阵哄笑。 “来来来,大伙儿边吃边唠,别客气。”林峰边给大家发水果和瓜子边说,“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发现呐,咱村儿的文化建设相对落后了点儿,主要是缺少文化活动。这文化活动一少,人就呆腻了,这一腻啊,就寻思干别的事了,耍小钱、喝大酒、今儿个偷鸡、明儿个摸狗,反正基本上没干好事儿。” “你这还一套一套的呢。” 钱贵媳妇插了一嘴,她抓起一个苹果,在大襟上蹭了蹭,张开嘴“吭哧”咬了一口,没等苹果咽到肚里,便又开了腔,“不过,你说的也真准,我内口子晚饭吃到现在还没回来,一帮人还在烧烤店喝酒呢。” “村儿里的人家我都走遍了,我发现咱村儿里有不少懂文艺的人。你像――刘二嫂子,钱柜媳妇,咱村长老张,还有你,你,还有你,今天在场的这些人吧,七一咱村儿搞联欢的时候,你们都能唱上一出,哎,那唱的还有滋有味的。” 林峰环顾了一下屋里的人,问大伙儿:“惠嫂怎么没来?” “人家那腕儿,你得上人家请去啊”,“人家现在可是单身,干柴烈火的,别去了让惠嫂给你拿下回不来啊!”妇女们你一句她一句地逗着,哄的一声笑了起来。 “去去去,老娘们儿家家的,别瞎说啊,这可是咱挂职副书记,把林书记想哪去了都。”村长老张朝妇女们摆了摆手。 “说正事吧”,林峰的脸被臊得有些红,“我和村长商量了,想把你们这些文艺骨干都组织起来,在咱村儿成立个农民民间艺术团,为你们这些文艺人儿提供个展示才艺的舞台,也想通过这个艺术团儿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今天想征求一下大伙儿的意见。” “真地假地?”,“哎呀妈呀,那可太好了!”,大伙儿一听,七嘴八舌兴奋地议论开了。 “能行吗?连个场地都没有。”小美迟疑地问了一句。 “只要大伙儿支持,这事儿准行!”村长站起来跟大伙儿说,“至于场地、乐器等东西,不用你们操心,我和林书记想辙。”
麻烦吧主吧本人先前的《村里那些乐事儿》发重的删掉,谢谢。 再有,文章里有些用词总不能通过审核,可能有不妥之处,能否放行?
村里那些乐事儿(家乡版电视剧脚本)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hi.baidu.com%2F&urlrefer=5f7c4e4a9b7f6796c30b402de7cecd1c中国通河张潇潇/blog/item/8bd20ec28e05bc92c81768d3.html
(发家乡版电视剧本)请吧主通过! 村里那些乐事儿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