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会走路 大树会走路
关注数: 204 粉丝数: 848 发帖数: 14,852 关注贴吧数: 35
神仙鱼简介 特征: 体长15厘米。体扁平若圆盘,头小而尖,长如流苏的胸鳍、臀鳍和挺拔如帆的背鳍,给人一种和善而庄严的感觉。体色丰富而协调,有的银白,有的墨黑,有的黑白分明。虹膜鲜红色。饲养特点: 饲养水温22~26℃,喜微酸性软水,水要求清澈透明,水面要宽敞。水质混浊易引起鱼鳍腐烂、皮肤霉菌感染等。冬季水温不能低于21℃;否则易患疾病或因水温过低而危及生命。繁殖特点: 亲鱼性成熟年龄为6~8个月。幼鱼期雌雄较难区别。成年雄鱼头部隆起程度较雌鱼高,身体一般比雌鱼大;雌鱼腹部隆起,输卵管较粗。亲鱼有自选配偶的习惯,人为随意配对很难繁殖成功。对亲鱼的挑选,应在100厘米×50厘米×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养10~15尾6个月龄的神仙鱼,此时鱼身体有茶杯口大小,注意观察若有常形影不离的一对,在缸的一角占据地盘不许其他鱼靠近,这很可能就是一对情投意合的伴侣,将它们捞入繁殖缸中进行单独饲养和繁殖。选用50厘米×50厘米×35厘米的水族箱,繁殖水温27~30℃,水质弱酸性或中性软水。其喜产卵于光滑的绿色水草叶面上。水族箱内可种植植株较大的阔叶水草,或置放淡绿色瓷砖或绿色塑料板来取代水生植物。  雌鱼产卵时间大都集中于黎明前后,双亲用口舔食产巢,雌雄亲鱼**处的输卵管和输精管下垂,这是繁殖前的预兆。产卵时,雌鱼在前排卵,雄鱼紧随其后排精,有规有矩,雌鱼排卵非常均匀,卵粒分布很有规律,宛若一件细细雕刻的艺术品。产卵结束后双亲共同看护,并不停地在鱼卵附近划动胸鳍,使水微微流动,防止垃圾粘附鱼卵。受精卵经50小时孵出仔鱼。雌鱼每次产卵200~400粒,产卵间隔时间7~10夭。  仔鱼破卵膜后,尾巴微微摆动并吸附在产巢上,若仔鱼落在缸底,可见亲鱼迅速含于口中并吐回原地。7天后仔鱼游水觅食。为防止亲鱼吞吃鱼卵或仔鱼,也可采用人工孵化法。准备30厘米×25厘米×25厘米的鱼缸,水质、水温与亲鱼繁殖用的一样。待亲鱼产卵结束后,将附有鱼卵的产巢取出,放入孵化缸中,并放一个气泵微微充气,这是目前广为选用的一种人工孵化法。可节省亲鱼的体力,为第二次产卵作好准备。  目前常见的神仙鱼代表鱼有:金头神仙、鸳鸯神仙(半身黑神仙)、斑马神仙、云石神仙、黑神仙、灰神仙、红眼金头神仙、钻石神仙等。按鱼鳍的长短,又可分为长鳍神仙、中鳍神仙、短鳍神仙,其中以中鳍神仙较常见。长鳍神仙往往由于鱼鳍扯不开或撕烂反而不好看;短鳝神仙因鳝太短不成比例,没有美感可言;而中鳝神仙的各色鱼尤其适合于水族箱中饲养。
【水中的有益菌】 ①、光合细菌: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产氢、固氮、分解有机物”,可迅速消除氨氮、硫化氢,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改善水体,稳定水质及PH值。 ②、硝化细菌:能利用氨和亚硝酸盐为生存能源(这点学术界上有争议,也是在水族业界内展开讨论的,主要是围绕PH值对硝化细菌的影响),能利用CO2作为主要碳源,自养菌,好氧。(其他的大家比我熟悉,在此就不多说了。) ③、芽孢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好气性细菌。水产养殖经常用到的是枯草芽孢杆菌,能及时降解水体有机物,如鱼类排泄物、残饵、浮游生物残体,有机碎屑等。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可以减少有机物好氧,间接增加水体溶氧量。 ④、酵母菌:属真核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能将溶解于水中的糖类、有机酸作为其所需的碳源,对糖类的分解,可完全氧化为CO2和水;在缺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进行发酵和繁殖。因此,酵母菌能迅速地分解水中糖类,减少水中生物耗氧量。 ⑤、放线菌:可降解氨氮、增加溶氧量、稳定PH。 ⑥、蛭弧菌:可寄生在某种细菌上并导致其裂解,可迅速裂解鱼虾致病菌,减少鱼病蔓延,同时对氨氮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可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力。 在下认为了解这么多应该够用了,没必要太深入研究,毕竟是“消遣”; 本人仍支持并运用着传统微生物开缸方法,后期根据需要添加其他菌群。 对于厌氧菌的运用,主要是完成硝化作用的最后一个环节,将硝酸盐降解。在鱼缸中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本人认为并非必要,可以理解为更高一个级别的配备。比如海水养珊瑚
几种常见水草泥的性能测评 【转】 几种常见水草泥的性能测评 一、写在前面的话 很多朋友都向往一些水草原生地的水质,为什么就能达到那样的条件呢?这很大程度是因为当地的土壤造就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也可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草”,水土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水可以改变土壤的品质;同样土壤也可以改变水的品质,水和土壤一起构成了那些美丽水草赖以生存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把泥用于草缸的初衷应该是对自然界的模仿,在水草原生地,草都是生在底泥中的,要让水草长得好,又要维持草缸的洁净以及好的观赏效果,于是水草泥便应运而生了。 一般的理解,泥是土和水的混合物,当然,未必是简单的混合,在水草泥的制作过程中,可能添加了某些物质,由于我并不了解这些水草泥的制作工艺,所以不敢妄言,但水草泥的主体是土壤,因而其物理、化学特性也应该符合或基本符合土壤的特性。 水草泥是专为水草养殖设计的底床材料,赤玉土和仙土虽然并不是专为水草养殖而设计,但因其也被广泛应用于水草养殖,所以一并进行测试,姑且也称其为水草泥吧。 水草在泥中要比在砂中生长更为良好,其原因尚未见有更深入的分析测试,加之目前水草泥的使用者越来越多,且有更多的国产泥问世,我感觉有必要做一些事情,以试图揭开水草泥神秘的面纱,如对水草爱好者使用水草泥有所帮助,实属荣幸。 声明:本次测试,所有数据均为本人亲自操作测定结果,出自亦飞水草工作室,但因实验条件有限,时间仓促,数据误差本无法避免,所以所有数据和结论并无权威性,仅供水草爱好者交流探讨,绝对不能作为选择购买之依据,请大家正确认识。
DIY鱼缸玻璃厚度与安全问题(转) 许很多朋友都了解,但是我相信依然还是有一些养鱼新手没考虑到的。我看了很多准备DIY鱼缸的朋友,都说我要做个多大多小,什么什么样的鱼缸,需要多厚的玻璃安全,需要多宽多高? 最普遍的尺寸是长度是:80CM-2.5M 宽度尺寸是:40-60CM 高度是:70-80CM 其实鱼缸的高度是非常重要的,灾难也就是高度超标了,而不是宽度或长。 如果水面高度保持50-55CM: 8MM的玻璃可以极限做到长度1.3M 10MM的玻璃可以极限做到长度1.8M 而12MM的玻璃极限可以达到长度2.5M 以上宽度都不要超过60CM 如果,你水面高度加高5-10CM那么玻璃厚度就要提高一个档次。 打个比方:长度为1.5M 宽度为60CM 高度为1.2M,那么你至少需要19MM厚的玻璃。1.2CM高度,是19MM玻璃的极限。(说白了,就是只要玻璃能承受高度问题,那么长宽你可以随意,当然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过比起高度,来说对玻璃要求不是那么高。19MM的玻璃,也可以做长为2.2M 宽为60CM 高为1.2M的鱼缸) 如果你高度达到1.5M那么你需要优秀的仿弹玻璃或者水晶玻璃,厚度最低限度也要19MM+。 所以,不难看出来,高度是鱼缸不可逾越的一个东西,当然高度越高的鱼缸非常壮丽。试想你的一块墙变成了一面鱼缸,是多么美好的事,但是高度是非常难逾越的。 初中学压强的时候,老师就说了,拿上一根吸管粗细的空心玻璃棒,做成高度为5M, 下面密封一个木桶,然后站到几楼,对玻璃棒里加水,当玻璃棒里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可以压爆下面的木桶,不难看出水压的威力。 所以,鱼缸的玻璃只要能承受高度,那么长与宽适度就行。(最后送上养龙的最低限度缸:长度1.5CM、宽度保持60CM、高度控制在60CM,水面高度不超过55CM。如果你想龙鱼发展更完美,建议长度不低过2M。如果要理想的话,那么就是越长越高最好。鱼不怕地方小的,不过对银子的要求会更高的!) 60CM宽避免龙转身撞断胡须或对成长有影响,而1.5M长度,是龙鱼最低限度的要求,毕竟他是大型鱼,狭窄的空间不是不能养,是会影响龙鱼成长的。而普通家庭鱼缸60-70CM的高度,完全完全足够龙鱼生长了, 符合了龙鱼生长要求的缸,只要不养海象级的鱼,基本可以养任何鱼种。 建议10MM的玻璃,水面高度不要超过55CM,12MM的玻璃不要超过水面高度75CM,当然特别需求高度的朋友,就加厚玻璃吧,超过1M高度,至少需要19MM玻璃, 而80CM水面高度,至少需要15MM玻璃
DIY鱼缸玻璃厚度与安全问题(转) DIY鱼缸玻璃厚度与安全问题(转) 也许很多朋友都了解,但是我相信依然还是有一些养鱼新手没考虑到的。我看了很多准备DIY鱼缸的朋友,都说我要做个多大多小,什么什么样的鱼缸,需要多厚的玻璃安全,需要多宽多高? 最普遍的尺寸是长度是:80CM-2.5M 宽度尺寸是:40-60CM 高度是:70-80CM 其实鱼缸的高度是非常重要的,灾难也就是高度超标了,而不是宽度或长。 如果水面高度保持50-55CM: 8MM的玻璃可以极限做到长度1.3M 10MM的玻璃可以极限做到长度1.8M 而12MM的玻璃极限可以达到长度2.5M 以上宽度都不要超过60CM 如果,你水面高度加高5-10CM那么玻璃厚度就要提高一个档次。 打个比方:长度为1.5M 宽度为60CM 高度为1.2M,那么你至少需要19MM厚的玻璃。1.2CM高度,是19MM玻璃的极限。(说白了,就是只要玻璃能承受高度问题,那么长宽你可以随意,当然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过比起高度,来说对玻璃要求不是那么高。19MM的玻璃,也可以做长为2.2M 宽为60CM 高为1.2M的鱼缸) 如果你高度达到1.5M那么你需要优秀的仿弹玻璃或者水晶玻璃,厚度最低限度也要19MM+。 所以,不难看出来,高度是鱼缸不可逾越的一个东西,当然高度越高的鱼缸非常壮丽。试想你的一块墙变成了一面鱼缸,是多么美好的事,但是高度是非常难逾越的。 初中学压强的时候,老师就说了,拿上一根吸管粗细的空心玻璃棒,做成高度为5M, 下面密封一个木桶,然后站到几楼,对玻璃棒里加水,当玻璃棒里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可以压爆下面的木桶,不难看出水压的威力。 所以,鱼缸的玻璃只要能承受高度,那么长与宽适度就行。(最后送上养龙的最低限度缸:长度1.5CM、宽度保持60CM、高度控制在60CM,水面高度不超过55CM。如果你想龙鱼发展更完美,建议长度不低过2M。如果要理想的话,那么就是越长越高最好。鱼不怕地方小的,不过对银子的要求会更高的!) 60CM宽避免龙转身撞断胡须或对成长有影响,而1.5M长度,是龙鱼最低限度的要求,毕竟他是大型鱼,狭窄的空间不是不能养,是会影响龙鱼成长的。而普通家庭鱼缸60-70CM的高度,完全完全足够龙鱼生长了, 符合了龙鱼生长要求的缸,只要不养海象级的鱼,基本可以养任何鱼种。 建议10MM的玻璃,水面高度不要超过55CM,12MM的玻璃不要超过水面高度75CM,当然特别需求高度的朋友,就加厚玻璃吧,超过1M高度,至少需要19MM玻璃, 而80CM水面高度,至少需要15MM玻璃
养鱼用水 养鱼用水的“五度” 养好鱼的关键就是养好水。良好的水质是观赏鱼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对于大型鱼来说,其新陈代谢十分旺盛,保持好水质更加重要。 衡量热带鱼饲养用水质的适宜与否,稍加概括,可以用五度来衡量。 第一重要的就是温度。既然是热带鱼,必要的温度必须加以保证。饲养大型热带鱼的水温最好常年保持在25度以上,并且尽量避免水温的大幅变化。水温变化过快,首先容易造成鱼感冒,对于观赏鱼来说,这是一种足以致命的疾病。另外,白点病也大多是由于水温骤降造成的。本人的水温常年恒定在26摄氏度,我的鱼几乎从没得过白点病,一个值得信赖的高品质恒温器还是需要的。 第二是酸碱度。各种热带鱼的原产地不同,喜好的水质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南美洲出产的各种观赏鱼喜欢酸性水质,非洲出产的热带鱼喜欢碱性水质,东南亚地区的热带鱼适合于中性水质。部分低档热带鱼因为人工饲养的时间比较长久,对于水质的适应力较强,但是很多高档鱼类如果饲养用水的酸碱度不符,很难成长良好,甚至丧命,七彩神仙就是典型。另外大型鱼中的狗仔鲸虽然体格壮硕,水混了都不怕,但是到了碱性水中过不了多久就会丧命。总的来说,碱水鱼和中性水鱼可以在弱酸性水质中存活生长,但是酸性水质中的鱼类在碱水中很难存活。但这并非绝对。 第三是软硬度。水的硬度高低取决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南方的水质较软,北方地区的水质较硬,但基本上都在热带鱼的忍受范围之内。部分地区以地下水为水源,水质极硬,不适宜作为热带鱼的饲养用水。南美洲的鱼类喜爱软水,非洲鱼和汽水鱼科的半海水鱼喜爱硬水,水的软硬度对于鱼的成长影响不大,但是对色泽和繁殖有密切影像,要想七彩神仙、各种灯鱼、亚洲龙色泽亮丽,并且能够成功繁殖,最好使用软水。繁殖灯鱼和七彩,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试试桶装的纯净水。 第四是生熟度洁净的自来水十分卫生,但是并不适宜立刻饲养观赏鱼。尤其某些娇贵的鱼类,在自来水中很难存活。其原因就在于水太生。自来水中没有任何有机成分,对于鱼的皮肤刺激太大。长期饲养热带鱼的水质,水中溶解了部分热带鱼身上分泌的粘液,并且富含硝化细菌,这就是所谓的熟水和老水,最接近自然界中热带鱼生活的水质。因此在饲养某些珍贵品种的热带鱼时(亚洲龙、七彩、花罗汉),如果来不及困水,先让某些低档鱼在自来水中鱼闯缸是必要的,食人鲳、吻嘴、咖啡等就可以担当闯缸的勇将。同时还要加入硝化细菌。 第五是清洁度污浊的水质中各种有害细菌滋生严重,在这样的水中生长,即使身强体壮的观赏鱼品种也会被有害细菌入侵患上蒙眼、烂鳍、烂肉、水霉等疾病,而且污浊的水质也不适宜观赏热带鱼。要想水质清洁,良好的过滤系统是保证,要求有良好的物理过滤和富含硝化细菌的生化过滤能力。还有对于容易造成水质污浊的鱼类,比如地图鱼,一定要严格控制饲养数量。适当放宽饲养密度也是保证水质良好的方法。 养鱼先养水,对于我们来说水族箱只是家中的一件摆设,而对于鱼鱼来说:水族箱就是他们的一切,就象是我们的地球,水就是他们生存的环境,而在这些诸多因素中,水温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也就是说养热带鱼-- 第一重要的就是温度。而对于温度而言我认为两个方面最为重要,一是日常的水温控制和水温变化 首先,据我的经验,一般来说养鱼的水温应在25度左右,对于有些品种的鱼甚至要到28度左右(如七彩),而热带鱼的水温底限是22度,水温不能底于这个下限也不宜长期偏低当然,有些鱼也可以在22度以下生存,我就曾经在18度左右繁殖成功过孔雀,但是繁殖出的仔鱼无论从颜色、体型尾型等诸多方面都无法与正常水温下繁殖出的相比!所以我的出的结论是虽然热带鱼可以在较低的水温中生存甚至繁殖,但是这会对他们的健康和繁殖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人的水温常年恒定在26摄氏度,我的鱼几乎从没得过白点病,一个值得信赖的高品质恒温器还是需要的。 其次,水温的变化与温度的保持。众所周知,养鱼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给与换水,而换水却是导致缸内水温骤变,鱼儿不适,甚至致病的最重要环节,换水前后要是缸内的水温变化不要太大(一般不超过2度),这是鱼儿能自己适应的最高限,我的做法是:将新水加热到比缸内水温度高一度,这样新水加入到缸内会很快鱼缸内的温度保持一致,不会造成鱼儿得病! 点滴浅见,敬请指教! 第二是酸碱度。水的酸碱度是指水中所含氢离子的浓度,应用中以PH来表示,PH7为中性,大于7为碱性,小于7为酸性。PH值的大小影响着鱼儿的生长生活。热带鱼原来出生地的土壤属于红土壤,微酸性,加之地表、水中腐殖质较多,一般为微酸性水,所以大多数热带鱼要求PH6-7的水。当然,许多品种经过长期的人工饲养已经适应了微碱性水质。在我国的谈水资源中,一般属微碱性水质,但北方偏碱,南方偏酸。各种热带鱼的原产地不同,喜好的水质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南美洲出产的各种观赏鱼喜欢酸性水质,非洲出产的热带鱼喜欢碱性水质,东南亚地区的热带鱼适合于中性水质。部分低档热带鱼因为人工饲养的时间比较长久,对于水质的适应力较强,但是很多高档鱼类如果饲养用水的酸碱度不符,很难成长良好,甚至丧命,七彩神仙就是典型。另外大型鱼中的狗仔鲸虽然体格壮硕,水混了都不怕,但是到了碱性水中过不了多久就会丧命。 总的来说,碱水鱼和中性水鱼可以在弱酸性水质中存活生长,但是酸性水质中的鱼类在碱水中很难存活。但这并非绝对。 【转帖】
分享一个精华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那么,什么是养水呢? 什么是适合养鱼的好水 ——从养水说起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那么,什么是养水呢?大家都知道,从水龙头放出来的自来水是不适合直接养鱼的,必须先除氯、增氧,要求高的,还要对水的硬度、PH进行调整。我们通常把进缸前对水的处理称之为“做水”,当然,也可以把做水看作是养水的一个环节。经过除氯、增氧、调整硬度和PH值的水算不算好水呢?从常用的测试指标来看,可以算好水,但这种水有两个缺点:一是不够稳定,二是比较“瘦”。用做好的水养鱼,水质很快就会发生变化,因为它缺乏自净能力;做好的水通常比较干净,几乎没有有害的物质,但同时也缺少对鱼和其它生物有益的的东西。把新鲜的自来水在敞口储水容器中屯放一段时间,对除氯、增氧有很大帮助,但这还不是我们说的养水,真正的养水,必须是在水族箱中,而且是在有鱼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一、开缸 开缸是养水的一个重要阶段,基础打得好不好,对将来有很大影响。新的水族箱里放进自来水,经过曝气除氯、增氧,就可以放闯缸鱼了。有了鱼,水中就有了有机物来源,其主要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这些物质的积累使水受到污染,与此同时,以有机物为生的微生物,主要是各种异养菌开始大量繁殖。有机物分解的产物又引来了新的微生物,其中,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经过分解产生的氨,为硝化细菌提供了食物,于是,硝化细菌开始繁殖起来。此外,还有各种浮游生物、原生动物等也相继出现,水中的生物和各种成分趋于多样化,并形成了简单的食物链,水开始具有了活性。硝化细菌包括铵氧化细菌(又叫亚硝化细菌)和亚硝酸氧化细菌(又叫硝化细菌)两类,它们能够有效分解对鱼有毒的氨及其转化的亚硝酸盐,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开缸是否成功,其主要标志就是硝化系统的建立,氨和亚硝酸盐的去除能力,也是衡量水的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各种菌类不仅仅生活在水中,在缸壁、底砂、以及缸内其它固体表面,都附生着大量菌类,硝化细菌主要是附着在物体表面生活,水中反而数量很少,而且缺乏活性。还有许多异养菌也是在固定表面上生活更有活性。实际上,养水主要就是养微生物,也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微生态水环境,它包括水体、缸体和过滤系统各个要素,离开了缸,水的稳定性就会降低,同样道理,一个成熟的好缸,也不会因为日常凰苹邓奈榷ㄐ浴?br>在开缸阶段,采取一些强化手段,可以加快养水的速度,并使水族系统具有更强大的自净能力。 1、配置强有力的过滤系统,包括足够的滤材。我们一般把滤材分为物理滤材、化学滤材料、生物滤材三大类,实际上,大部分物理和化学滤材同时也有生物培养功能。配置生物滤材的目的,是为了给各种菌类提供充足的附着表面。在水族箱中,菌类的生长繁殖,如果受到生存空间的限制,就很难适应高密度饲养的负荷,利用滤材扩大菌类的生存空间,就能够获得比自然条件下更强大的自净能力。根据硝化细菌附着生长的特点,为它们提供适当的居住空间,是建立强大硝化系统的基本条件。适合硝化细菌附着的滤材种类很多,我们通常会选择比表面积大的材料,以减少过滤器的体积。在满足硝化菌生长繁殖的前提下,也要考虑为异养菌培养提供合适的条件。异养菌是利用自身分泌的各种酶来分解有机物的,有些菌可以产生胞外酶,这些酶被释放到水中,菌体无需附着在有机物上便可以进行分解和吸收,但有些菌只能产生表面酶,也就是说,菌体必须附着在有机物上才能分解和吸收。在滤棉上有较多的有机物,这里也是异养菌大量繁殖的地方。滤棉是否应该勤洗勤换,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只要滤棉不堵就可以不清洗(或更换)。除了滤棉外,还可以使用生化棉作为菌床,因为它的孔隙比较大,不容易堵塞,可大大减少日常维护。底砂也是一种良好的滤材,既可以培养硝化细菌,也可以培养异养菌,另外,底砂可形成局部乏氧区,对某些厌氧菌的生长有利。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