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云阁 沐云阁
关注数: 56 粉丝数: 74 发帖数: 2,720 关注贴吧数: 9
春秋战国古籍证实曾有“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观 据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记载:“(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还有《竹书纪年》的另外一个古籍版本——《汲冢纪年书》中所记载的:“懿王元年,天再启。……天一夕再启于郑。”。由以上中国古籍中的记载,正是应证了在古代之际,曾在中国古代“郑地”(今在陕西省华县)所发生的一种奇异的天文现象,这不单是指在一天之中“天再旦”即“太阳升起了两次”的异常现象,并且因着观察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事实上,这是记载了一次“太阳从西边升起”的重大事件,即是古籍中所描述的“天一夕再启于郑”,这其实就是在当地刚发生夕阳西下之后,却又一次迎来了黎明。鉴于魏国的首都大梁的原址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古代的“郑地”——陕西省华县恰恰是位于魏国以西,魏国人生活在郑地的东方,在所观察到的两次“日出”中,第一次日出是属于正常的常规日出,而第二次日出则是“太阳从西方升起”的罕见情形。然而,魏国人又何以能看见西方“郑地”上有日出的罕见现象呢?这究竟是否真实呢?      俗话中,常用“太阳从西边升起”来形容世上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然而,中国古人却记载了这样一个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异常现象:即太阳在一天里升起了两次,郑地本是在夕阳西下的光景中,却反常地迎来了黎明。这即是记载了一次“夕阳从西边升起”的奇迹。这意味着在古代之际,太阳曾相对于地球发生了“倒行”,难道说,太阳真的能从西方升起吗?在世界历史上,还有谁曾经记载了太阳“倒行”的奇事呢?确实是有,以色列人就曾将这样一个奇事记载在《圣经》里。《圣经》揭示了“(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奇观之由来。      据《圣经》记载,上帝耶和华神曾经使得日晷本向前行进的影子,硬是向后退了十度。即是在《圣经》中的《列王纪(下)》(20章11节)以及先知书——《以赛亚书》(38章8节)之中,都分别记载了上帝耶和华神曾使得以色列耶路撒冷当地的日晷上的本向前行进的日影,向后倒退了十度。这无疑是世界天文史上的奇迹。      具体描述如下:      【王下20:11】:“先知以赛亚求告耶和华,耶和华就使亚哈斯的日晷向前进的日影,往后退了十度。”。      【赛38:8】    :“就是叫亚哈斯的日晷,向前进的日影往后退十度。于是前进的日影,果然在日晷上往后退了十度。”。
大学生事工近十年来滞缓 谁来拯救2894.4万大学生 10月13日新浪网发表了一篇题为《大学生信仰基督教人数近十年无显著增长》的文章,文中提到: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课题组针对北京地区高校学生的基督教信仰状况展开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事工近十年来基本没有增长。这一结果给基督徒敲响了警钟,谁来拯救2894.4万大学生? 该调查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基督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慧林教授负责,也受到国家统战部的高度重视。调查涉及北京37所高校,在12404份有效问卷中有437份问卷选择了信仰基督教,即有3.52%的基督信仰者。这一结果,比1998年的调查结果有明显的下降,但与2001年相比出入不大。 最后该课题组总结:大学生基督徒的人数近十年来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增长,这与中国基督徒人数在上世纪80到90年代恢复性增长之后进入了平稳发展的总体态势相一致。 数据 从2000年到2005年,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一路攀升:从1230万人,增长到1300万人、1500 万人、1900 万人和2000 万人,至2005年增长到2300万人。2008年仅毕业生人数就达到610万,到2010年,中国大学生人数预计将稳步达到3000万。 2010年,3000万――中国在校大学生总人数。 2009年,3.52%――中国在校大学生基督信仰者。 3000万*3.52%=105.6万 2894.4万大学生谁来拯救?
大学生自杀引起社会关注 生命教育应被高度重视 核心提示:近日,北京邮电大学、暨南大学相继发生大学生跳楼自杀事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日益令人担忧。 (福音时报) 2010年3月22日下午13时50分左右,北京邮电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吴某某在学校主楼跳楼身亡。就在第一起跳楼事件发生不久,在同一学校的不同地点,又相继有一女生跳楼自杀。两起坠楼事件相继发生,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在人们心目中,大学生是积极、健康、奋发有为的青年,是一群充满阳光气息的青年,处在这宝贵的人生年华之际,人生却早早的画上了句号,让人叹息、惋惜。有关学者剖析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是缺乏远大的理想、学业压力太大、心理脆弱、情感纠葛、悲观厌世。 在社会步伐日益加快的时代,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难免会受到影响而变的日益浮躁甚至急躁,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不断激增,很多人的生命价值观开始偏离轨道,随波逐流,任意凋谢。 大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当大部分人都在关注他们飞得高不高时,却没有人关心他们飞得累不累。在这个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业、家庭、朋友、师生等各方面问题的困扰,社会文化的影响,然而孩子跟父母的沟通较少,随着生活中焦虑与紧张情绪的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一次大的心理危机。 我们教育体系当中有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导,但很少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关于生命德育、生命伦理等方面的教育更是少之又少。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陆续提出了,中国的教育需要重视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学会珍惜生命,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是现实的一种迫切需要。 福建神学院副院长岳清华博士,在今年省政协会议当中提出“生命教育应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基督教的教育理念是平等的,中国传统教育没有,现在的年轻人富有逆反心理,家长制的教育根本不愿意接受。生命教育强调对人及生命的尊重,应当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
洪光良牧师于大学生团契分享如何面对信仰上的试探     北京丰台堂大学生团契聚会上,洪光良牧师以《马太福音》4章1至11节经文,从经济试探、名誉的试探、权利的试探三方面进行分享,劝勉学生们要效法耶稣,用神的话语胜过一切试探。    大学生怎样面对信仰上的试探?2011年3月12日,在北京基督教会丰台堂大学生团契聚会中,洪光良牧师引用经文《马太福音》4章1至11节,从经济、名誉、权利三个角度,与在座学生们分享如何面对信仰上的试探 主耶稣饿了需要食物,魔鬼以质疑耶稣神儿子的身份,来试探他。“你若是神的儿子”这似是而非的假设,不管如何回答都会受伤,但耶稣没有落入魔鬼的试探,而是将神的话语“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中的一切话”推到前面,让魔鬼不能狡辩。但魔鬼并没有就此罢休,先后将耶稣带到圣城的殿顶上和高山上,以名誉和荣华(权利)试探耶稣,主耶稣分别用神的话语胜过了魔鬼的试探。 “耶稣面对试探,现在的大学生走入社会也是要面对试探。首先是石头变饼,就是经济的问题。”洪牧师在此提到了工作与吃饭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原则,即:有人是为了吃饭而工作、有人是为了工作而吃饭。为吃饭而工作的人,他的理想是假的,因为服务社会、人类等都在吃饭问题的底下了。洪牧师建议现在的大学生需要反问自己是属于哪一个。 其次,名誉、知名度的试探。现今很多人追求快速出名,或弄虚作假,或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是不是也有面临这种挑战的时候?”最后,是权利的试探。“很多官员的腐败跟权、钱有关,跟道德有关,有些人叫人崇拜,用权弄钱。我们要反省自己,这里面有没有角色就是我们自己。” 耶稣用神的话语胜过了试探,洪牧师勉励大家也用主耶稣的办法胜过一切试探。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