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下的守望✨ 1790765991
我们的征途在星辰大海!
关注数: 122 粉丝数: 543 发帖数: 17,181 关注贴吧数: 218
最近与恋星相关的两颗小行星命名 近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发布公告,公众科学项目COIAS发现的两颗小行星分别以《恋爱小行星》的作者Quro和《恋爱小行星》故事的发生地星咲高中命名!---------------------------------------------------------------------------------------------------------------------------------------- (718492) Quro = 2017 FZ233 发现日期:2017年03月22日 发现项目:COIAS 发现地点:莫纳克亚山(Maunakea) 天文台编号:T09 [代表昴星团望远镜(Subaru Telescope)] Quro(生于 1985 年)是一位日本漫画家,她创作了漫画《恋爱小行星》。在这部作品中,真实的天文事件和科研机构作为原型出现。得益于在石垣岛上举办的 “Chura Ken”活动,寻找新的小行星及观测天象的活动在年轻学生群体中变得流行起来,让他们体验到了真实的科研项目。 (719612) Hoshizaki = 2019 UW157 发现日期:2019年10月27日 发现项目:COIAS 发现地点:莫纳克亚山(Maunakea) 天文台编号:T09 [代表昴星团望远镜(Subaru Telescope)] 星咲(Hoshizaki)是一所虚构的高中,出自Quro创作的漫画《恋爱小行星》。在这部漫画中,主角怀揣着发现小行星的梦想,她们通过星咲高中地学部的活动,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小行星搜寻领域的学者,从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漫画的最后,她们将自己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星咲”。
2023年8月27日~11月3日与拿铁望远镜合作的M31新星搜寻活动 本人与拿铁望远镜(位于台湾省鹿林天文台的一个望远镜,由中研院天文所管理,口径50厘米,全名为Lulin-ASIAA Telescope for Transients and Education,缩写为LATTE,故称拿铁望远镜)合作进行的M31新星搜寻于11月3日告一段落。收获颇丰,总计发现5颗位于M31中的新星候选体,编号分别为: 1、AT 2023tmh(上报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wis-tns.org%2Fobject%2F2023tmh&urlrefer=2c3fd4db0e3bd785eed85929a820fd2a,光变曲线显示出波动); 2、AT 2023vpw(上报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wis-tns.org%2Fobject%2F2023vpw&urlrefer=dda46038f27b6d9fad813591e932e79f,亮度变化比较有趣,爆发后可能被尘埃遮挡); 3、AT 2023wck(上报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wis-tns.org%2Fobject%2F2023wck&urlrefer=081163786736d5bff8145b7a5e0f1f3e,光变曲线比较对称,因此也可能是微引力透镜); 4、AT 2023wot(上报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wis-tns.org%2Fobject%2F2023wot&urlrefer=67eb1126f5a66e4ebcec2cb5d690100e); 5、AT 2023wrj(上报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wis-tns.org%2Fobject%2F2023wrj&urlrefer=10d262a7ac4369b6a126bfa04a71ce42,非常暗弱,并且亮度变化缓慢,因此也可能是其他类型的未知变星)。 我们的所有发现如下表所列,其中AT 2023tmh是两岸合作发现的第一颗新星候选体,也是在台湾省发现的首颗新星候选体用于新星搜寻的是R和V滤镜拍摄的图像,除此之外,王为豪老师使用拿铁补充拍摄了L、B、OIII和Hα滤镜的图像,用于后期合成彩色图像。经王老师处理后,得到了彩色图像,见AstroBin: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astrobin.com%2Fch64v4%2F&urlrefer=24e6078f118e4e570d35d8255d09f881 。我也为发现拿铁望远镜发现的5颗新星候选体添加了标记(如下图),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astrobin.com%2Fch64v4%2FB%2F&urlrefer=6cb5628b8f90a9e4d7e8e2b23b83249e 。这次合作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也希望能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两岸在天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IAU会全体会员投票建议将哈勃定律重新命名为哈勃-勒梅特定律 本人译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iau.org%2Fnews%2Fpressreleases%2Fdetail%2Fiau1812%2F%3Flang&urlrefer=997db0ff75f51dbc6564ea5bfd37e20b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全体会员进行了电子投票,已经接受了建议将哈勃定律重新命名为哈勃- 勒梅特定律的决议。哈勃-勒梅特定律描述了宇宙膨胀中的天体以与距离成正比的速度相互 远离的现象。这一决议的提出是为了向勒梅特和哈勃对现代宇宙学发展所作的基本贡献致 敬。 星系退行的发现是现代宇宙学的基石,也是天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了表彰比利时 天文学家乔治·勒梅特对宇宙膨胀的科学理论的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通过其成员的 投票,已经决定通过建议将哈勃定律重新命名为哈勃-勒梅特定律的提案。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 2018年 8月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第 30届大会上提出并讨论了建议重 新命名哈勃定律的决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所有个人和初级会员(共 11072人)都被邀请参 加于 2018年 10月 26日午夜结束的电子投票。4060人在截止日期前投票(占 37%)。 提交的决议以 78%的赞成票和 20%的反对票(2%弃权)获得通过。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意见交流以及国际间的讨论,并努力为科学论述和历史 事实作出贡献。为了尊重知识完备性以及纪念乔治•勒梅特极其重要的发现,国际天文学联 合会很高兴地建议将描述宇宙膨胀的定律称为哈勃-勒梅特定律。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三十届大会通过哈勃定律重命名的提案 本人翻译自 https冒号//hybridtechcar点com/2018/09/01/astronomers-renamed-hubbles-law/ 前不久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三十届大会上,决定对与星系退行速度有关的哈勃定律重新命名。联合会执行委员会考虑了比利时天文学家乔治·勒梅特对此定律所做出的贡献,并正式决定将现代宇宙学的基本原理之一称为哈勃-勒梅特定律。 哈勃定律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它是宇宙膨胀的第一个证据,因此成为现代宇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在经典形式中,该定律表述为,从地球上观测到的星系退行速度与其距离成正比。比例系数现在称为哈勃常数并用H表示.目前,方程的形式通常包括多普勒红移,但定律的经典形式对应于其最初的形式。 现在人们认为,这个定律首次由比利时天文学家乔治•勒梅特于1927年制定,但他的论文以法语发表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科学学院年刊上,该年刊在国外鲜为人知,并且这篇文章并不广为人知。两年后,埃德温·哈勃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他的著作,引用了勒梅特的文章,但是哈勃的名字被用来命名描述星系退行速度的定律及其中所包含的常数。直到1931年,勒梅特才将他的论文翻译成英文,但发表的版本非常精简,并且他在发现这一定律上的贡献并未标出。 直到现在——在勒梅特和哈勃发表他们的论文90年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三十届大会决定给这项定律一个历史公正。天文学家考虑了勒梅特发表的结果:红移与星系距离的关系,宇宙学弗里德曼模型的证实,以及宇宙的膨胀速度的估计。此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代表指出,在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三届大会上——在勒梅特的论文发表之后,但在哈勃的论文出版之前——勒梅特和哈勃讨论交流了所获得数据的重要性和准确性,将星系的红移和星系的距离联系起来,并且讨论了它们与宇宙发展模型的关系。 考虑到所有这些事实,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正式通过了对宇宙膨胀速度相关的这一定律重新命名的提案,这个定律曾经被称为哈勃定律,现在被称为哈勃-勒梅特定律。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系统地低估了与星系的距离,哈勃常数在哈勃和勒梅特两篇论文中的数值几乎高出了一个数量级。30年后,这一数值首次得到了相当准确的估计。然而,直到现在,哈勃常数的数值仍在不断修正。根据盖亚和哈勃望远镜的最新测量结果,它的值为73.52±1.62km/(s•Mpc)。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