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青青 漢江青青
关注数: 200 粉丝数: 196 发帖数: 6,631 关注贴吧数: 17
选购紫砂壶的要领有哪些 紫砂壶千千万万,光宜兴一地有名气的的制壶艺人就有五六千 ,一人每年保守制壶50把,每年就是25万把壶卖到全国各地。在这么多的壶里,如何选一把自己钟爱的紫砂壶呢,简单地讲,要做好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选购紫砂壶,若以名为贵或以稀为贵,多为陶瓷收藏品人士所喜。一般选紫砂壶,不必过分讲究,只要是把好的紫砂壶,用以泡茶,善于蕴味育香;使用经久,越发光润古雅,就会给你的生活带来艺术享受和无穷乐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选购紫砂壶的要领有哪些? 第一、购置新紫砂壶,壶的造型与外观要美,只要自己看得舒服满意,未必要随和流行的模样。 第二、紫砂壶的质地,胎骨要坚,色泽要润。选用新壶,可先轻拨壶盖,以音响铿锵轻扬、壶声听来悦耳者为佳。 第三、紫砂壶中之味,应注意闻闻。一般新壶可能会略带土味,但可选用。若带火烧味、油味或人工着色味的则不可取。 第四、紫砂壶的精密度即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要好,否则茶香易散,不能蕴味。测定方法是注水入壶试验,手压气孔或流口,再倾壶,涓滴不出或壶盖不落,都表示精密度高。它与陶瓷茶具不同,使用时间愈久,茶愈香。 第五、紫砂壶的出水效果跟“流”的设计最有关系。倾壶倒水,能使壶中滚水不存者为佳。出水水束的“集束段”长短也可比较,长者为佳。 第六、紫砂壶把的力点应接近壶身受水时的重心,注水入壶约四分之三,然后慢慢倾壶倒水,顺手者则佳,反之则不佳。 第七、紫砂壶的特性与茶的特性宜相配合则适用性更佳。砂壶泡茶,一般是壶音频率较高者,适宜配泡重香气的茶叶,如清茶;壶音稍低者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乌龙、铁观音。
宜兴紫砂经久不衰的原因 喝茶,是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而手中的茶器不可不讲究。紫砂壶人人都喜爱,自有喜爱的道理,究其因,有以下几点,和大家共勉。 一、宜兴紫砂以传统为根,在创新中求变 宜兴紫砂工艺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宜兴紫砂能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很多工艺美术大师既是传统的坚定守望者,又是敢于创新的探索者。例如先后受业于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等多位名艺人的汪寅仙大师,博采众长,光、花器兼擅,尤其在花货艺术上,勇于创新,从形、神、态、气、韵、精、功等方面追求完美的艺术效果。吕尧臣大师强调“临摹要过渡到创新”、“功夫在壶外”,发展了“绞泥”手法,赢得了“壶艺魔术师”的称号;鲍志强大师忠于传统,师古而不泥古,锐意创新,破旧而重传承;周桂珍大师既守绳墨,忠于传统,尽显扎实制壶功夫,又能冲破常规,独辟蹊径,形成清新之风。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宜兴紫砂是在大师们的引领下,坚持在传统中发展,使得紫砂工艺经久不衰。 二、宜兴紫砂以文化为魂,注重文人合作 纵观紫砂的历史,不同时代都有文化人参与介入,故有“文人壶”之称。《阳羡砂壶图考》云:“文人胜事,偶尔寄兴,旁及壶艺,代有其人。”可以说紫砂要提高,需要文化内涵的充实,因此也就离不开文化人的参与。从古至今,文人学者以全新的艺术理念和丰富的陶瓷学识,与大师的鬼斧神工相结合,创作出一件件传世之作,绽开了永不凋谢的砂艺之花,其中高庄与顾景舟联手制作《提璧茶具》;张守智与汪寅仙合作《曲壶》;冯其庸与周桂珍合作《曼生提梁壶》等广为流传。进入新时代以来,宜兴的紫砂工艺大师,通过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他们的作品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之美。例如谭泉海大师的陶刻强调“书魂画魄刀骨肉”,作品《百寿瓶》、《历代文化陶屏》等,集文学、书画、金石于一体,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和高雅的艺术欣赏价值,是难得的收藏品。 继承传统,坚持创新精神,注重人文之美的宜兴紫砂是一份神秘的领悟,是一种灵魂的寄托,包容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其艺术馨香必将远播世界。
紫砂由于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怎样鉴别紫砂 第一步:看颜色 宜兴紫砂色彩丰富,除了比较多的栗紫色以外,还有红紫、褐紫、黛紫等。宜兴以外其他地方的所谓“紫泥”烧出来的成品颜色单一,一般均呈橙色,细看有一种黄泥在内的感觉,宜兴紫砂壶除了大量以紫红色为主外,还有绿、黄、黑等颜色,可以说色无相类,品无相同。非宜兴紫砂的颜色则单一、刻板,缺少变化。 有藏家认为,紫砂泥不能过于鲜艳,鲜艳的泥料多是添加了化学原料的。天然的紫砂泥素有“五色土”之称,就是因为紫砂土本身含有大量的金属成分。能用原矿泥料配出诸多花色,如果窑温得当,可以说是千姿百态。 第二步:观品相 紫砂除了其材质以外,品类、品相、品格也很重要。紫砂壶造型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称。如何评价这些多变的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艺术品的一个门类,紫砂可以满足藏家不同的心理需求,大度、清秀、古拙的紫砂壶,各有可取之处。但藏家多认为古拙为最佳,大气清秀次之。 在茶叶市场经营多年的壶商陈潇表示,“与品质优良的紫砂壶相比,差的壶造型呆板、生硬,因为非手工制作,对线条块面等的比例细节不注重,因此看起来比较陋俗”。紫砂壶是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追求的意境,即“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
转贴:人民日报评上交古剑仅奖500元:绝对不可提倡 上交价值十几万元的文物仅仅奖励500元,肯定不算适当。市场价值与奖金之间的巨大落差必然会打击潜在的文物上交者。 据报道,陕西丹凤县小伙李磊发现战国青铜剑上交文物部门被奖励500元。当地文物部门称这把剑距今约3000年历史,有人曾想花十几万元买走。对于李磊的做法,我们必须大声赞扬,知法守法、不见财起意,体现了很高的道德风尚。但是文物部门仅仅奖励李磊500元,这是一种短视和错误的做法,绝对不可提倡。 我国法律规定,所有地下文物归国家所有,任何人在发现和捡拾到文物后都应上缴政府相关部门,政府对于主动上交者给予适当奖励。但何为“适当”?上交价值十几万元的文物仅仅奖励500元,肯定不算适当。市场价值与奖金之间的巨大落差必然会打击潜在的文物上交者。李磊固然高尚,但显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那样高尚,能做到在巨大诱惑面前不动私心。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有人再次捡到同样的青铜剑,如果他心里想与其上交拿那区区500元奖金,倒不如放家里自己玩,就算这样做违法,但我不声张,谁能知道呢?会这样想的人有多少,我不敢说,但以近些年中国文物走私之猖獗推想,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本来,文物部门可以借此机会提高奖金,向社会传递一个信号:上交地下文物不但是法律规定,更可以获得不菲的奖金。如此一来,大家上交文物的积极性必然大幅提高,对于国家保护文物、制止文物黑市和走私都将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大好良机,就因为区区500元,付之东流了,可惜可叹。 《吕氏春秋》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鲁国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把他们赎出来,就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孔子的弟子子贡把一个鲁国人从诸侯手中赎了出来,但却拒绝国家给他报销赎金。孔子批评他说:“你这么做不对。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会再为沦为奴隶的同胞付赎金了。你报销赎金,无损于你的善行。你不接受赎金,却破坏了一条非常好的法律。”子贡在孔门弟子里算是比较有钱的,他当然可以拒绝赎金,以彰显他救助同胞不是为了钱财而是出于道义。但他就没想,他能做到的事情,可能有很多人做不到。他把道德标准提高到了其他人力不能及的高度,既然做不到,干脆不做就是了。 这个故事的启示之一就是:道德标准不能高到脱离实际,否则就会走向道德的反面。文物部门奖励李磊,表面上是奖励他的高风亮节,让大家都来效仿,但结果却弄巧成拙。不少人会问:“国家愿意花上千万上亿元去国外收购流失文物,为什么却吝啬于奖励本国主动上交文物的公民?”这是强有力的质疑,值得思考和正视。 上面的那个《吕氏春秋》的故事还没完。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路救了一个落水的人,获救者为了表示感谢送了他一头牛,子路就接受了。孔子于是说:“鲁人必拯溺者矣。”对子路很是肯定。今天看一头牛不算什么,但在孔子那个时代,据记载一头牛的价格比一个奴隶还高,是相当大一笔钱。人命当然不能用钱来衡量,但这样一大笔钱一定会吸引人出手救人。 孔子对人性、人心、人情的确知之甚深。古人尚且知道要不吝金钱奖励善行义举,我们今天难道还不如古人吗? 《 人民日报 》( 2014年11月13日 19 版)
认识小知识:崖柏 崖柏:与沉香同属濒临灭绝的植物品种,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山西和河北等地,仅生长于海拔700—2100米土浅岩石地带,起源于3亿年前的恐龙时代,是世界上极其罕见的“活化石”物种之一,被誉为根雕第一材料。《本草纲目》称其有安神保健、消炎解毒的功效。 如何区分崖柏等级 特级崖柏:造型优美,自然大方,石缝里的根和树干一体,枯死百年以上的。 一级崖柏:一定是树头或根部,自然状态下表皮有灰白色无光泽包浆。清洗干净后其木质浅红棕色带油性,用竹丝刷来回擦拭,有光泽性包浆。通常此类崖柏树枯死的时间在50年以上。 二级崖柏:枯死略黄,有舍利干带白皮,心材浅黄红色,切面由于氧化作用而由黄色转变为深黄红色,且明显带油性。显微镜可见树龄间纤维承乳白色,排列细密;截面类似竹子纤维,带黄色油质孔,氧化后变成深黄色。 三级崖柏:又叫地柏,生长于土地里的崖柏树。由于土里水分营养丰富,生长环境宽松,树木生长快,水分大,油性少。树根生长成自然状;白皮完整或带少许舍利;心材红棕色,带湿,水分重,易开裂;心边材区别明显,但边界不明显。 四级崖柏:崖柏枯死时间在500年以上,而且已经离开崖壁石缝,经风吹日晒油分全失。或是其它无油性柏木。此类崖柏五香味或有木香味。显微镜下可见树纤维苍白,纤维孔大而空,比重小可浮于水面
崖柏的药用、艺术特点及其等级 据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测试证实,崖柏的主要成分荟萜、柠檬萜和黄酮类、维生素、矿物质等抗氧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吴楚才教授也证实崖柏精油中含的雪松醇,罗汉柏稀能透过皮肤被人体吸收,可消炎解毒止痒,人参皂甘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使免疫蛋白增加,调节呼吸和中躯神经系统平衡,增强人体的抵抗力达到美颜润肤健身强体的功效。 一 安神 辟邪 能明显善失眠多梦,柏之瑞气:乃冥冥中似缭似绕之天地灵气。它源于万年沧桑天地,益于世间万物生灵。去百邪鬼魅,安魂定魄,益智宁神。人感其瑞气绕身,胸怀巨志,万事顺意。其香味可提高血液含氧量使人精神愉悦。 在日本,有癌症专家让病人在柏木林中进行保健治疗,用崖柏做熏香让崖柏的香气环绕在病人周围,用以改善病人心情提高免疫力。被誉为“空气维生素” 二 利尿 美颜 《本草纲目》载可利水道,兴阳道,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对尿道炎症引发的尿频,尿急及性功能障碍有明显功效。崖柏五行属金,助肺气、合皮毛,能加快清除体内垃圾,去油脂,美颜润肤。 三 抗炎 解毒 崖柏的芳香之气能净化空气杀灭细菌,病毒,本身就具有抗炎消肿的功效。崖柏精油对蚊叮虫咬无名肿痛有奇效。《中国药典》载蜀东有痔疮者坐柏木,止痛消肿奇效,其木煮水泽头发,治疥癣。 道家经典《梅朴子》载:成帝时猎人在终南山见一裸女,全身毛,跳润如飞,后合囤捕获,问之,是秦之宫女,避乱逃入山中,饥无食,一老翁教食柏树叶实,遂不饥不寒,体轻如飞,时离秦已经二百多年矣!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四卷节录》上关于崖柏的记载:“大多树是菩萨云气,人物鸟兽形状,很是分明。有盗得一株径尺者,值万钱”,“元旦以之得侵酒辟邪,麝香之而休香,人食之而体轻长期服用,使人润泽美色,耳聪目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 三亿年的辉煌 3亿年前崖柏诞生,与恐龙同时代,被世界林木研究专家组(SSC)植物学家称为世界上最稀有、最古老的物种,是世界上仅存的植物“活化石”,被誉为国宝。 公元前206年汉代开始黄心柏木是帝王专用御品,个别皇亲勋臣,只有经天子特赐方可使用。 公元前91年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巨著《史记》,称柏为“百木之长” 公元1578年医圣李时珍著述世界公认医典《本草纲木》,以《史记》“百木之长”的历史定论为前提,对柏树的全能药理功能作了详尽的阐述。肯定了柏为“百木之长”的地位。 明末清初四川德阳和新镇先后3次爆发瘟疫,皆因柏林精气香味形成的天然保护屏障而幸免于难,并且从明朝到现在和新镇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长寿之乡,其寿星比例比世界公认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还要大,记载于《德阳县志》。 1892年法国传教士鲍尔●法吉斯(R.P.Farges)在重庆城口采获崖柏标本,因其木质坚韧、耐腐,形态优美、香味四溢,纹理细腻飘逸,呈菩萨祥云瑞气,被珍藏于法国巴黎、德国森根堡、英国皇家爱丁堡和皇家克佑的4个博物馆,以上崖柏被多国科学家研究和引用过,肯定了崖柏药理功效的历史定论。但此后的百多年中,虽有人多次前往产地调查,但均未发现其踪迹,对于崖柏的研究几近空白。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布中国的特有植物崖柏灭绝。中国科学院专家在当年第3期《植物杂志》向世界宣布“崖柏没有绝灭”。世界保护联盟(IUCN)将崖柏列为世界级的极危物种。中国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吴楚才博导的“植物精气研究”通过成果鉴定,填补了世界空白。该成果检测出300多种植物含有440种植物精气成分,并鉴定柏树精气香味对人身体健康最有益和最有价值。 日本科学家李卿获得:日本产业医学学会奖励“日本医科大学医学会金奖”,获奖成果证明利用森林精气的香味疗法可提高人体的抗癌能力,该成果被日本医疗机构应用于柏树精气治疗癌症患者,疗效显著。因此柏树精气香味被日本科学家誉为饱含天然抗养化剂复合物的“空气维生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