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斩少年
被人斩少年
关注数: 13
粉丝数: 26
发帖数: 2,283
关注贴吧数: 32
如果当年选用这种世界观展开方式,会不会好一点 整个【奥菲斯最终计划】不要搞成时间层面的串行三部曲,而是做成空间层面的并行多部曲。 --- 利贝尔篇结束后,直接东大陆,然后中东篇。跳跃着来。不同地区篇章之间共享同一个世界观,但是彼此之间弱联系。这种弱联系既是人脉交流上的弱联系,也是时间线上的弱联系。比如东大陆风之至宝的事件解决于空轨故事线之前,只是西大陆的人当时不知道,这很自然啊。 --- 这样一来,不只是故事好写,更重要的是新玩家好入坑。 对于新玩家而言,每个地区篇章只需要补课结社、教会、协会这三个概念而已。
新人,一周目困难通关纪念 阵容搭配是:正面战场6人组 + 侧翼游击3人组 + 机动支援1人 正面战场6人组打的是4保2。其中,4个功能性辅助是盾卫、军师、治疗、参谋。2个输出点是火法、弓神。 - 这6个人找易守难攻的地形据守,以吸引敌方大部队的火力,逐渐消耗敌人并伺机反推。 侧翼游击3人组是刺客、舞女、剑士。 - 这3人在远方弓神的远火支援下秒人,以蚕食敌人的高附加值单位(皮薄输出高的),顺便拉扯、牵制正面战场。 - 开辟侧面战场的原因是,在一周目困难的前中期,刺客、剑士还没成长起来,他俩在正面战场纯纯坐牢,所以干脆扬长避短。 - 在舞女入队前的时间里,我用的是奸商、刺客、剑士的组合。因为奸商能提供稳定的点控(还是远程),而且体质不错可以扛伤害。但好景不长,这一切在雷电法王出场后便戛然而止了。 - 此后我练过铁匠,通过精算雷电法王的施法距离将其弹过来秒杀。但又又又好景不长,海桑德围城战让我意识到铁匠并不是万能的,他在大平原作战里真心坐牢。 - 所以最终选择了舞女(瑟瑟的立绘是主要原因bushi)。她能给游击队补上魔法伤害的空白,且能压制敌人输出,关键时刻还能控一手敌人。即便一周目没有得到资源倾斜,舞女还是展现了很好的战术性能。 机动支援的1人是鹰弓。 - 她通过黑暗箭压制敌方物理输出、保护友军行动,以及抢占高地获得制空权。 - 其大部分时间跟随游击队行动,因为侧翼没有治疗,所以血线压力更大,更需要她。而且侧翼都是短手,更需要保证输出盈余,免得敌人残血回家找妈妈。 - 当然,在特定战斗里,鹰弓需要转进正面战场,这取决于哪条线的压力更大。 主角团8人众的战斗性能和剧情权重很匹配(除了王子,他成型太晚,尴尬期太长)。其中又属刺客安娜最为亲女儿,她实在太好用了。奥罗拉第二战凸显了帕斯卡父女的含金量,这也是整个游戏我唯一卡关的一次,最后是靠两次行动的安娜连携剑士的夹击过的。在那之后我所有最好的资源都优先给安娜了,算是对她扛起团队完成屠龙的奖励以及肯定(王的得意)。 以上感受仅是一周目困难游戏体验所得,高周目下很可能会有不同的判断。 最大的遗憾是没能玩好男主,他的潜力应该要比我实际打出来的更高。反思一下就是,没能做好“提前走位给后续队友塑造夹击”这件事。 - 我的男主经常打完就站在原地结束回合了。如果做好走位(“走-打-停”的走位,以及“打-走-停”的走位),男主的被动输出应该蛮高的。我玩的很开心!
对界轨里黎恩战技的一点小期待 1. 实装五型残月:帝国篇里,五型只有在驾驶瓦利玛时可用,所以一直没见过人型残月。 2. 同时实装所有7个型:可能是出于游戏开发框架限制,也可能是考虑到角色塑造的全面性,在帝国篇里,黎恩的7个型被错开到不同的作品里了(闪12只能用二三四七型,闪34只能用一二六七型),所以一直没见过同时实装7个型的完全体黎恩。想一想能操控拥有7个C技、1个S技的灰之剑圣就激动。 3. 偷师零型双影:你偷我我偷你,有来有回。 4. 把八型无手传给范恩:灰之剑圣再也不会被人打掉武器了。
有关世界观的一个假说 这个假说可以解释50年前横空出世的导力革命,以及轨迹世界近几个篇章的科技大爆发。即通过“时间回溯”将未来科技带回过去,以垫高整个世界的科技等级。 如果时间回溯的落点总是相同,那么多次回溯后就必然会呈现科技奇点。或者说,只要回溯的人是带着科技知识回去的,那么回溯落点的高密度区域就一定会出现科技奇点。 基于这个假说,谁主宰了台面上的科技大爆发,谁就是时之至宝的相关人。所以艾普斯泰恩、mk社、大统领团队(杨、汉密尔顿)都有可能,尤其是前两者。 顺着这个假说,艾普斯泰因可能已经经历过120X年的世界末日了,而且经历了不止一次。但每次都无法阻止。 最后一咬牙穿越到了50年前,把导力技术带到了过去。但如此大范围的回溯可能伴随着某些副作用导致他无法见证游戏本轮的120X年。 同时,为了给“导力革命并不能阻止世界末日”托底,于是把时间回溯的技术也传给了后代,以便后人效仿他这个策略救世。 一并带回50年前的可能还包括幻夜之猫的变身器。在原本的某条bad ending时间线里,这个变身器可能是不久的未来仿照魔装鬼的科技。当然也可能是魔装鬼技术的原型。总之也一并带回了50年前,并交给了朱迪斯的外婆(没记错的话)。 大统领在丧偶后性情骤变,有可能也是同理。即,他已经经历了很多次世界末日了,但每次都无法保下女儿。多次挣扎后逐渐麻木,这一过程被压缩在一个时间点上,就成了女儿眼中的性情骤变。 最终,于其在潜在bad ending线里浪费感情,大总统选择专心工作以改写女儿的命运。这很符合日式父爱的刻板印象。 大统领的时间回溯不知是主动发起的还是被动经历的。我更倾向于主动。在选举时稍加利用一下,就是柯迪口中的作弊。
上天的不是艾梅丝吗?
九曜众和东大陆至宝 九曜是日月、金木水火土、罗喉、计都。 传统文化中指9个天体,游戏中指拱卫伊斯卡皇帝的9个护卫家族。 ----------------------------------------------------------------------------------------- 黎2讨伐庭院之主时,黄金蝶以罗喉之牙、依修单提这两个古代遗物作为交换条件,使用薄暮长刀帮助van一行人进入了庭院之主的相位空间。 这好像是头一次,结社对“普通”的古代遗物有诉求。所以猜测这两个古代遗物(罗喉之牙、依修单提)并不简单,可能和至宝有关,不然结社也看不上。 ------------------------------------------------------------------------------------------ 考虑到罗喉之牙的九曜背景,所以猜测东大陆至宝和九曜有关。重现至宝的线索就在九曜众里,甚至就在每个家族所保管的古代遗物里。 这也是为什么黄金蝶要收回罗喉之牙的原因。结社回收罗喉之牙就相当于回收至宝碎片。 ------------------------------------------------------------------------------------------ 至于为什么收回依修单提。有可能依修单提是九曜中“金曜”的家族所保管的古代遗物。 线索是: 奥林匹亚在庭院中负责的分部是“金”,她出生的村庄是在东大陆的边缘,那就有可能是伊斯卡境内。 有关依修单提的描述是以金敷面,身体以及翅膀的颜色是金色和白色。 还有两个线索是来自金曜相关学说: 九曜中的金曜,也被称为金星或太白星,金星的颜色通常与白色或金属色有关——颜色对应? 在占星术中,金星的位置和相位被认为可以影响人的情感、爱情和审美等方面——卧槽,情感?! ------------------------------------------------------------------------------------------- 抛开奥林匹亚的九曜假说。另两个被实锤的九曜是黑月和斑鸠。 毫无疑问,黑月是九曜里的“月曜”。虽然我不懂现实中的九曜学说,但毫无疑问,但凡和古代星象相关的事情,日、月就会占有最高的权重。“日”最高,“月”其次。 所以这个“第二”的戏份给到黑月是很恰当的。从零轨开始这么多部作品塑造的组织,最后告诉玩家它是一个至宝碎片,既能解释费时费力塑造的原因,又没有太抢戏。很好很好。 如若不然,花这么长时间塑造这么一个组织的意义何在。 ------------------------------------------------------------------------------------------- 至于斑鸠嘛,可能是“水曜”? 强行附会的话: 九曜中的水曜,也被称为辰星或水星。以其快速的(公转)运动著称——忍者速度流? 水星在五行中与水相对应,颜色通常与黑色或深色调相关联——斑鸠主题色? 由于其靠近太阳的位置,从地球上看,它通常位于太阳的光辉之中,不易观察——隐身潜伏属性? ------------------------------------------------------------------------------------------- 不过目前阶段,黑月和斑鸠还没有暴露自家的古代遗物。 如果接下来的作品中,提到黑月、斑鸠拥有什么古代遗物的话,那就有趣了。 那么菲力家会不会是“火曜”呢?
拉碧丝遇见C和琪雅遇到罗伊德是同一个逻辑 拉碧丝被赶出极乐世界前算了最后一卦去C那里比较好。 琪雅自己希望被罗伊德保护,然后可能是通过改变了某些因果促成了克罗伊斯家给风剑发指令将其放到了黑之拍卖会的箱子里,然后成功遇到罗伊德。这两个好像
路嘉和斗神的决斗是亚爹策划的紫骑启动者选拔战 逛fandom wiki的新发现,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吗?出处网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kiseki.fandom.com%2Fwiki%2FZector&urlrefer=c445cdd70c0720ed40741884ecf03fe4
黎2:有关汪洋的一点思考 结论先行:汪洋这个回路主要适合于魔法流和跑图选手。物理流选择汪洋的直接意义不大,只能用于凑七曜数值。 汪洋这个回路的设计意义就在于:在没达到二阶爆气的情况下发挥晶片技能的战斗力。换言之,评价汪洋的战斗性能,必然是在不爆气,或者至多一阶爆气的情况下考虑的(二阶爆气下晶片技能直接100%触发,此时汪洋无意义)。 汪洋词条上虽然写的 “晶片技能的发动率+20%" ,但实战中其实是 ”发动率提高20%“,并不是字面加法。因此,晶片技能的基础发动率越高,汪洋对其的提升就越大,反之亦然。 有趣的是,黎2这个游戏里,物理流所依仗的晶片技能的基础发动率,普遍低于魔法流的晶片技能发动率。 以武器链技能为例: xx冲击Ⅱ,不爆气的发动率为25%,装备汪洋后是30%,这有什么区别?一阶爆气后的发动率为50%,装备汪洋后是60%,这又有什么区别? 破剑者/破盾者,不爆气是20%,汪洋后是24%;一阶爆气是40%,汪洋后是48%。 爆裂吸收/处刑者,不爆气是25%,汪洋后是30%;一阶爆气是50%,汪洋后是60%。 不难看出,物理流的晶片技能发动率,呈现以下特点: 1. 同样的爆气层数下,汪洋的对发动率的提升,如隔靴搔痒。 2. 如果想要提升晶片技能发动率,正解永远是爆气。所以对于物理流来说,毒龙>汪洋。 3. 只要没达到二阶爆气,那么装不装汪洋,都没有本质不同。即便装备了,也无法达成质变。所以,物理流晶片技能发动率的版本答案有且仅有二阶爆气。 当然,我相信此时有人觉得,汪洋至少能提高数学期望啊。这点也对也不对。 从概率论的角度来说,数学期望是大量重复的 ”不确定“ 里的 ”确定“。这个论点在实践中想要立得住,其前提是大量重复,不下台桌。 我的师姐,boss战就只能放出2个九十九飒,然后就下台桌了,此时,白板的50%和汪洋加持的60%有多少区别?所以我说,汪洋对物理流打boss战没用。 但是另一方面,我全程用师姐跑图,那么汪洋带来的晶片技能发动概率提升(从50%提高到60%),的确转化成了成百上千次的刷图效率的提升。所以,汪洋对刷图有用。 说完了物理流的武器链,再来看一下魔法流的驱动链: xx增幅Ⅱ,不爆气的发动率为50%,装备汪洋后是60%。一阶爆气后的发动率为75%,装备汪洋后是90%。 碎心者/碎魂者,不爆气的发动率为20%,装备汪洋后是24%。一阶爆气后的发动率为40%,装备汪洋后是48%。 羽改,不爆气的发动率为50%,装备汪洋后是60%。一阶爆气后的发动率为90%,装备汪洋后是108%。 奔流吸收,不爆气的发动率为50%,装备汪洋后是60%。一阶爆气后的发动率为75%,装备汪洋后是90%。 不难看出,汪洋的存在让原本富裕的家庭更加富裕了,魔法流的火力全开彻底无需二阶爆气了。属实是马太效应,人间真实。 都说到这儿了,再继续看一下护盾链子: xx抗性Ⅱ,不爆气的发动率为75%,装备汪洋后是90%。一阶爆气后的发动率为90%,装备汪洋后是108%。不难看出,汪洋在抗性提升上的确有价值。 掩护之盾Ⅱ,不爆气的发动率为(20%,40%),装备汪洋后是(24%,48%)。一阶爆气后的发动率为(40%,80%),装备汪洋后是(48%,96%)。所以,保护对象的濒死与否对发动概率提升是(20%,24%,40%,48),晶片发动者爆气与否的提升是(20%,40%,24%,48%),这两者相等。而汪洋装备与否的提升是(4%,8%,8%,16%)。不难看出,掩护之盾的发动率,主要依赖濒死和爆气。至于汪洋的价值,是在爆气+濒死已满足的情况下,汪洋能提供锦上添花的帮助,从80%提升到96%。 最后看一下extra链子: xx起手式Ⅱ,发动率为50%,装备汪洋后是60%。在玲没有入队的时候,xx起手式就是个跑图技能。而跑图,主打的就是一个大量重复,看的就是效率,所以此时数学期望是起作用的,所以汪洋对跑图选手是有帮助的。 破迅者,不爆气的发动率为25%,装备汪洋后是30%。一阶爆气后的发动率为50%,装备汪洋后是60%。 自动强音/结晶/快速,不爆气的发动率为10%,装备汪洋后是12%。一阶爆气后的发动率为50%,装备汪洋后是60%。由于buff只有一回合,且一阶爆气自身就是易耗品,所以buff容易断。容错低,容易下台桌。故而汪洋对此有提升,但是否达成质变,还需进一步的分析。 关于汪洋总结一下: 1. 汪洋能为魔法流提高输出。 2. 汪洋能为跑图选手提高清图速度。 3. 针对护盾链上的抗性和掩护之盾,汪洋能提供肉眼可见的扶持。 4. 物理流的晶片技能发动率,版本答案只有二阶爆气。
黎2:有关狂龙一点思考 突然意识到,很多从闪轨一路过来的朋友可能被误导了,包括我,把闪轨金牛和黎轨狂龙的战斗性能划了等号。 错误地认为:单位时间内的输出并没有提高。只是,用更少的CP/EP消耗量,撬动了更大的输出。代价是行动频率的降低。 所以认为当且仅当下述情况发生时,才应该装备此类回路: 1. CP/EP吃紧时装备。 2. 低行动频率不影响战斗输出,或者高行动频率对输出的提升不明显(孤剑霸道时代)时装备。 3. “单位时间” 这个评价指标不适用时装备(扫图时,通常是一回合解决战斗,此时战斗并非一来一回的,所以单位时间这个指标不适用)。 把这种思路延续到黎轨上,很容易得出:在不缺EP的黎2,狂龙没用。或者扫图法师带者玩玩就行了,boss战没用。我之前也一直这么觉得。 昨天想了一下,发现不是这样的。 =================================== 结论先行:狂龙的确能有效提升单位时间内的输出。而且,角色的施法硬直越低(叠4诗),提升越明显。 以大鲸鱼为例,根据轨迹咖啡站的数据,它的施法速度是:驱动70,硬直70。 假设它的输出为x,那么无狂龙时,单位时间输出是x/(70+70),约等于0.0071x。装备了狂龙后,单位时间的输出变成1.5x/(70+70*1.5),约等于0.0086x。后者比前者大了20%的单位时间输出。 如果我们装备4诗(双水诗+双幻诗)。假设能把大鲸鱼的硬直降到1/4(只是假设哈,用定量分析推进定性分析),也就是18。那么无狂龙时,单位时间输出是x/(70+18),约等于0.0114x。装备了狂龙后,单位时间的输出变成了1.5x/(70+18*1.5),约等于0.0155x。后者比前者大了35.6%的单位时间输出。 所以,”装备了4诗,已经有效提高了单位时间的输出“ 的情况下,再装上狂龙能更加增加输出。 其实这个结论从狂龙的字面描述就能想出来:其副作用来自施法硬直,所以降低硬直就能降低狂龙的副作用。 轨迹一路过来的老玩家可能会把闪轨金牛的经验直接拿过来用,碰巧忘了 “战技只有硬直,而魔法既有驱动又有硬直” 这件事。如果狂龙的词条改成 ”驱动、硬直皆变为1.5倍“,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只要能进四强,纳子就配得上一声纳圣了 谁赞成,谁反对
可以畅想一下1/4的抽签了吧 现在这阶段有什么规则限定吗?分什么上下半区吗?可能的对手有哪些啊?
黎2上pc后有大佬解包一下炼气buff吗? 每回合伤害提升多少啊?因为不知道数值强不强,所以平时经常忘了用炼气吼。
考据向:黎轨空洞核心的命名考据 之前写好了一直发不出来,系统自动删贴申诉也迟迟通不过。一度都不想发了。修改一下关键词再试试看。 黎轨空洞核心的命名一直很困扰我。希特利,萨洛斯都什么鬼?根本不如以往轨迹里的丛云、骑兵、天蝎见字生义、朗朗上口。初见下,汉化方案选择英文音译,而不是以往的日文意译,会导致诸多问题,包括并不限于:语义缺失,音节碎断,翻译结果不唯一,等等。考虑到云豹这几年过多的音译黑历史,所以起初我以为,黎轨空洞核心的命名仅是再一次偷懒。 直到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有点东西。 直接上结论:截至目前(黎2)空洞核心的名字,大部分直接源自现实神秘学著作 ——《恶(防)魔(删)的伪君主制》(Pseudomonarchia Daemonum)与《所罗门的小钥匙》(the lesser key of solomon)里恶(防)魔(删)的名字。小部分出自轨迹自己的剧情设定,以及日本元素。 接下来正片开始。本贴分为三个部分讲述空洞核心的命名,第一章是《恶(防)魔(删)的伪君主制》与《所罗门的小钥匙》相关空洞核心,第二章是轨迹剧情相关空洞核心,第三章是日本元素相关空洞核心。 个人的写作习惯是括号里(·)是补充性文字,完全跳过不影响阅读。 第一章—— 《恶(防)魔(删)的伪君主制》/《所罗门的小钥匙》 这两本书在亚马逊上都是有的卖的。下文将其分别简称为《伪君主制》与《小钥匙》 《伪君主制》共收录了69位恶(防)魔(删),连同召唤他们的时间以及仪式。《伪君主制》首见于一本1563年出版的,很有影响力的,批判巫术的书的附录。后者这本书在逐步废止”持续了300年的女巫审判运动“的进程中很有影响力,该书认为”巫术不存在,那些声称研习过巫术的人就是精(防)神(删)病(贴),他们应该被当做病人,而非因巫术受到惩罚“。所以,《伪君主制》首见于历史是被当做反面资料的(笑)。 《小钥匙》研究恶(防)魔(删)学,作者匿名,成书于17世纪中叶。本书和古以色列国王所罗门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假托后者的名。该书记载了大量法术与召唤恶(防)魔(删)之法。具体分为5卷,其中第一卷《Ars Goetia》最富盛名,记载了72魔(防)神(删)以及召唤他们的方法。卷名里的Ars 是拉丁语”秘术“,Goetia 是拉丁语”召唤恶(防)魔(删)“。 《小钥匙》大量借鉴了《伪君主制》是毋庸置疑的,但《小钥匙》更出名,网上的资料更多。这两本书对恶(防)魔(删)的数量、名字、品级存在分歧。先驱者《伪君主制》认为共有69位恶(防)魔(删)。后来者《小钥匙》认为共有72位恶(防)魔(删)。之所以两本书都列出来,是因为我忘了轨迹世界观里共有多少恶(防)魔(删)了。如果轨迹里是69位,那就是参考《伪君主制》,反之亦然。 虽然以上两书对于恶(防)魔(删)的收录存在细微出入,但两书共同收录的68位恶(防)魔(删)里有13位的名字出现在了黎轨空洞核心里。它们分别是:Vine 维涅,Bathym 巴提姆,Sallos 萨洛斯,Aim 艾姆,Sitri 希特利,Gaap 加普,Loray 罗蕾,Ronwe 罗薇,Carabia 卡拉比亚,Raym 莱姆,Otis 欧提斯,Camio 卡米欧,Oze 奥兹。是不是开始有代入感了? 接下来简单讲一下以上13个恶(防)魔(删)的资料,格式是:恶(防)魔(删)名字(黎轨S-boost名字)—— wiki上恶(防)魔(删)的资料 Vine 维涅(高机动)—— 他能看到现在、过去和未来。能识别女巫,发现隐藏的事物,能制造风暴使水变得汹涌,还能推倒围墙和建造塔楼。他的名字也命名了一种古代的战争机器,后者用于推倒城墙。 Bathym 巴提姆(恐惧尖兵)—— 他知道有关宝石和草药的知识,也能够千里传送军队到任何地方。 Sallos 萨洛斯(贴心守护)—— 他是和平主义者,让人们相恋。他英勇英俊,头戴王冠。(啥???) Aim 艾姆(救赎气息)——他很强壮,手持点燃的火把,点燃城市、城堡和教堂。 Sitri 希特利(增幅延伸)—— 他让男女相爱,让他们赤(防)身(止)裸(删)体(贴)。 Gaap 加普(重击火力)—— 他教授哲学和所有通识科学。他可以引起爱或恨,使人失去知觉,或使人变得无知。他能使人隐形,将人从监禁中解救。 Loray 罗蕾(阿尔卡纳之力)—— 他被描绘成一位英勇英俊的弓箭手,身着绿衣,手持弓和箭袋,他能使箭伤溃烂。 Ronwe 罗薇(复原防御)—— 他教授修辞学和语言。也经常来到人间收割濒死的老人和动物的灵魂。 Carabia 卡拉比亚(惨击利刃)—— 他能变成任何鸟。 Raym 莱姆(节约魔法)—— 他是一个变成了人的乌鸦。酷爱摧(防)毁(删)人的尊严和体面。 Otis 欧提斯(快速施法)—— 他能化敌为友。 Camio 卡米欧(涡流旋风)—— 他善于辩论。教人听懂动物的语言,和水的低语。其名 camio 取自《圣经》里的第一个杀(防)人(删)犯(贴)该隐 Cain。 Oze 奥兹(偷取魔力)——他使人们在通识科学上变得智慧。他也能让人精神错乱。 以上我做了适当的删减。整体说来这些恶(防)魔(删)的人设亦正亦邪,有些甚至还很帅!至于和黎轨空洞核心的战斗性能之间的关系嘛。。。。。。那就是毫无关系。看来法老只是借用了他们的名字。 参考资料: List of demons in the Ars Goetia - Wikipedia The Lesser Key of Solomon - Wikipedia Pseudomonarchia Daemonum - Wikipedia De praestigiis daemonum - Wikipedia 附录: 另外还有一个两部文献共同认可的恶(防)魔(删),名叫Flauros,不知道和黎2里的Flau 芙劳有无关系。在此一并列出来。 文献中的Flauros(黎轨中的Flau 九尾)—— 如果 Flauros 走进魔法三角阵,则会说真话,否则定会说假话。Flauros可以让召唤者免疫精神控制,当对手召唤其他恶(防)魔(删)时,我方可以召唤 Flauros 与之对抗。 第二章—— 轨迹剧情线相关 这部分空洞核心的命名源自轨迹剧情,目前有4个。剧情彻底交代了仨,分别是Pocel 波可尔,Lapis 拉碧丝,帕蒂尔-玛蒂尔。还有一个未完全揭晓,即梅娅Mare。 补充一句,Lapis拉碧丝的名字是英语天青石、青金石,有”天空、天堂“之意。 第三章—— 日本元素 这部分目前有2个,分别是Nagi 凪 和 Yakumo 八云。由于我不懂日语,也不特别懂日本文化,故难免有疏误,所以这部分放在最后。 Nagi 凪(zhi 第三声?)在日语中形容风平浪静的状态。光想象一下就很适合武人佩戴。 Yakumo 八云源于日本神话以及最早的一首和歌,字面意思是层层叠叠的云,八是虚指。Yakumo是人名,也曾做过日本旧帝国海军的巡洋舰名。人名搜索出来一堆,我都不太熟。考虑扣题黎轨,就盲猜一个Koizumi Yakumo (小泉八雲, 27 June 1850 – 26 September 1904) ,日本希腊混血作家,译者,教师。他是把日本的文化、文献引入西方的这么一个人。特别是他对于日本志怪传说、鬼(防)怪(删)故事的收集、整理、成书《Kwaidan:Stories and Studies of Strange Things》(怪谈:志怪故事与研究)对日本的文化西传起到推动作用。考虑到上面那些恶(防)魔(删)都是西方的,所以这里放一个日本自己的恶(防)魔(删)传说布道者也算工整。此外如上所说,八云也做过巡洋舰名,主要参加了日俄海战。对我国则是参加了1914年的青岛战役(这个在我国不怎么出名,我是去青岛总督官邸旅游才知道的)和1932年的日侨暴(防)动(删)。最后,闪轨早期有个暴击特性的核心回路叫丛云,从字面上看也是层层叠叠的云,不知道和这个Yakumo 有无关系。 参考资料: Lafcadio Hearn - Wikipedia Japanese cruiser Yakumo - Wikipedia
黎2艾蕾因战技流套路 首先声明,黎2剑女最理性的路线就是法师,只要心中能挣脱“剑之少女”的束缚就行。 大法师剑女,为人诟病的ats成长和ex三孔其实都不是大问题。ats成长上,剑女和常驻法师守门员小娜,满级时ats相差94,所以一周目大部分时间里ats的差距并不是无法弥补的。ex三孔方面,其实法爷并没有什么刚需的ex链晶片技能。大魔力起手式是个打野技能,但凡在“两个大鲸鱼都解决不掉的战斗里”就不是刚需。大速度起手式和自动快速,等价于辅助的一个buff轮次,可替代性太强。所以理性的看,法爷的ex链对晶片技能没有刚需,塞满双诗就好。综上,剑女的法师天赋虽不豪华,但完全够用了,甚至在游戏进程(不考虑通关后回廊)中仅靠魔法链幻限定就是排位靠前的法师。 所以,迈不出“剑之大法师”这步的各位可以继续看下面的内容,正片开始。 剑女战技流缺点在于:1,打输出的物理c技百花剑击是个二流技能,同类竞品靠身位系数压它一头。2,打输出的法伤c技根源之主是个三流技能,伤害低且cp开销巨大。3,ex链三孔。 看起来已经要宣判战技流剑女的④行了。 让我给她心肺复苏一下,我们换个视角看一下剑女的三个战技:罗恩格林是攻击的同时自动加速,百花剑击是攻击的同时自动加物攻,根源之主是攻击的同时群补hpcp。 这些特性看上去并不值钱。物攻buff、加速buff只是辅助的一个回合。回hpcp的战技也不是独一家,小娜和卡特尔都能做得更好。但是,这种论断只在常规战况下成立。而凡事都有特例。 有一种战况,不允许辅助或攻击手自己浪费哪怕一个轮次去补buff,也不允许小娜卡特尔用一个轮次去补hpcp。 那就是玩破防流,且把boss打破防时。 此时需要围绕爆气的巴提姆打出“每个人的每次行动都在攻击”的画面,任何人浪费一个轮次去做和攻击无关的事情,都会导致眩晕中断。 所以前排破防手把boss破防后,换上来的后排攻击手是没时间补物攻、加速buff的,而且攻击手们的cp消耗也是无法补给的。 好的,我图穷匕现了。唯一能做到这点的“破防流·后排输出手”就只有剑女。 我们现在回顾一下上面说的剑女战技流三宗罪。 1,百花剑击无身位加成。我的回答是它自带物攻buff,三层叠满后+30%。即便还是没法和1.3~1.6的身位系数叫板,但在“破防流·后排输出手”的工作环境下就没那么不堪了。而且54的cp开销颇具性价比。 2,根源之主cp开销74,伤害仅有A,且剑女ats成长不高。我的回答是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此技能的回cp是固定值,不存在“叠满理念之力、ats up、法系空洞核心爆气增法伤、满暴击带圣兽,然后一刀全队cp回本”的盛况。好消息是此技能的回cp是固定25,即便走极限物理路线一点ats都不加也是回复25。配上亥伯龙回路就是回复35。即本技能的cp开销最高也就39,配合爆气下的爆裂吸收还能进一步压低cp开销。所以根源之主这个三流战技是可以变成“破防流·后排输出手·唯一指定·补cp战技”的。介于叠了这么多title,我自己在游戏里就把一周目唯3的自动回cp配饰里的那个cp+10给剑女了。从此74的cp开销变得不再敏感,静名也能不止放3个九十九飒了。综上,战技流的剑女,完全不需要为根源之主分心ats,直接暴力堆物理,将本战技当作团队工具就可以了。 3,ex链三孔。我的回答是,对于广义菜刀,ex链晶片技能的确有好几个可娶的。但作为破防流的后排输出手,ex链晶片技能的选择是有取舍的:大威力起手式,大迅捷起手式是不需要的,战后补给系这种打野技能也是不需要的,唯二的刚需只有自动快速和自动强音之力。所以剑女担任破防流的后排输出手,自动快速可被罗恩格林替代,自动强音之力就成了唯一刚需。哪怕ex链三格也是凑的出来的,只是晚点罢了。 所以我的“破防流·后排输出手·剑女”配置:暴力堆物理输出和速度(剑女速度成长高),空洞核心带巴提姆,配饰带个回cp,魔法栏装一个小回复术(闲暇时或极限时蹭亥伯龙)。战时等boss破防后换到前排,爆巴提姆,罗恩格林打ex chain同时给自己加速,根源之主打ex chain同时给大家补cp,重复百花剑击输出打ex chain收尾。 最后,比较一下破防流后排输出手的人选,无非阿龙,师姐,剑女,斯文4选2。 其中理论上限最高的是阿龙,但其血线以及buff管理最为繁琐。尤其是在破防流里,由于各种时机转瞬即逝,所以想要每次都打满他的伤害并不容易。而且阿龙和剑女无法共存。 上限第二高的是师姐,甚至由于九十九飒自带10hit即1.2倍率,所以实战平均伤害可以比阿龙更高。缺点是九十九飒的cp开销太高,一战放完三个就得叉半天腰。 所以我最后选择的是剑女+静名的双输出手组合,前者比阿龙的理论输出低,但能打出更强的静名。
【考据向】黎轨空洞核心的命名考据 不知道有没有前人做过这件事哈。 黎轨空洞核心的名字一直很困扰我。英文音译,不如以往”日文意译“好记。不朗朗上口,也不便于与人交流。汉化时过多采用音译会导致诸多问题,包括并不限于语义缺失,音节过多(导致阅读、记忆困难),翻译结果不唯一。考虑到云豹这几年过多的音译(尤其是店铺名、战舰名),所以一开始我以为黎轨空洞核心的命名只是又一次偷懒。 直到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有点东西。 直接上结论:截至目前(黎2)空洞核心的命名,大部分直接源自恶魔的名字,出自三次元神秘学著作《恶魔的伪君主制》(Pseudomonarchia Daemonum)与《所罗门的小钥匙》(the lesser key of solomon);小部分出自轨迹自己的剧情线,以及日本元素。 接下来正片开始。本贴分为三部分讲述空洞核心的命名,首先是《恶魔的伪君主制》/《所罗门的小钥匙》相关,然后是轨迹剧情线相关,最后是日本元素相关。 个人的写作习惯是括号里(·)是补充性文字,完全跳过括号不影响阅读。 第一章 —— 《恶魔的伪君主制》/《所罗门的小钥匙》 这两本书在亚马逊上都是有的卖的。 《恶魔的伪君主制》共收录了69位恶魔,连同召唤他们的时间以及仪式。《恶魔的伪君主制》首见于一本名为《恶魔的把戏》的书的附录。后者(1563年首次出版)在逐步废止”持续了300年的女巫审判“的过程中很有影响力,该书认为”巫术不存在,那些声称研习过巫术的人应该被当做精神病,而非该受到惩罚“。所以,《恶魔的伪君主制》首见于历史是被当做反面资料的(笑)。 《所罗门的小钥匙》研究恶魔学,作者匿名,成书于17世纪中叶。本书和古以色列国王所罗门并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假托后者的名。该书记载了大量法术与召唤恶魔之法。具体分为5卷,其中第一卷《Ars Goetia》最富盛名,记载了72魔神以及召唤他们的方法。卷名里的 Ars 是拉丁语”秘术“,Goetia 是拉丁语”召唤恶魔“。 《小钥匙》大量借鉴了《伪君主制》是毋庸置疑的,但《小钥匙》更出名,网上的资料更多。这两本书对恶魔的数量、名字、品级存在分歧。先驱者《伪君主制》认为共有69恶魔。后来者《小钥匙》认为共有72恶魔,且为每一位都绘制了纹章。之所以两本书都列出来,是因为我忘了轨迹世界观共有多少恶魔了(囧)。如果轨迹是69恶魔,那就是参考《伪君主制》,反之亦然。 虽然以上两书对于恶魔的收录存在出入,但两书共同收录的68位恶魔里有13位的名字出现在黎轨空洞核心里,它们分别是:Vine 维涅, Bathym 巴提姆, Sallos 萨洛斯, Aim 艾姆, Sitri 希特利, Gaap 加普, Loray 罗蕾, Ronwe 罗薇, Carabia 卡拉比亚, Raym 莱姆, Otis 欧提斯, Camio 卡米欧, Oze 奥兹。是不是开始有代入感了? 接下来简单讲一下以上13个恶魔的资料,格式是:恶魔名(黎轨S-boost名字)—— wiki上恶魔的资料 Vine 维涅(高机动)—— 他能看到现在、过去和未来。能识别女巫,发现隐藏的事物,能制造风暴使水变得汹涌,还能推倒围墙和建造塔楼。他的名字也命名了一种古代的战争机器,后者用于推到城墙。 Bathym 巴提姆(恐惧尖兵)—— 他知道有关宝石和草药的知识。他能够千里传送军队到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 Sallos 萨洛斯(贴心守护)—— 他是和平主义者,让人们相爱。他英勇英俊,头戴公爵王冠。(啥?这也是恶魔???) Aim 艾姆(救赎气息)—— 他很强壮,手持点燃的火把,焚烧城市、城堡和教堂。 Sitri 希特利(增幅延伸)—— 他让男女相爱,让他们赤深罗体。 Gaap 加普(重击火力)—— 他教授哲学和所有通识科学。他可以引起爱或恨,使人失去知觉、隐形,也能使人变得无知。他可以将熟悉的人从其他魔法师的监禁下解救出来。 Loray 罗蕾(阿尔卡纳之力)—— 他被描绘成一位英勇英俊的弓箭手,身着绿衣,手持弓和箭袋。引起大战纷争,使箭伤溃烂。 Ronwe 罗薇(复原防御)—— 他教授修辞学和语言。经常来到人间收割濒死的老人和动物的灵魂。 Carabia 卡拉比亚(惨击利刃)—— 他能变成任何鸟。 Raym 莱姆(节约魔法)—— 他是一个变成了人的乌鸦。酷爱摧毁人的尊严和体面。 Otis 欧提斯(快速施法)—— 他能化敌为友。 Camio 卡米欧(涡流旋风)—— 他善于辩论。教授人类听懂动物的语言,和水流的低语。其名camio取自《圣经》里的该隐 Cain。 Oze 奥兹(偷取魔力)—— 他使人们在通识科学上变得智慧。他也能让人精神错乱。 以上我做了适当的删减。整体说来这些恶魔的人设亦正亦邪,有些甚至还很帅!至于和黎轨空洞核心的关系嘛,虽谈不上完全一致,但至少也毫无关系。看来法老只是借用了他们的名字。 参考资料: List of demons in the Ars Goetia - Wikipedia The Lesser Key of Solomon - Wikipedia Pseudomonarchia Daemonum - Wikipedia 附录: 另外还有一个书中恶魔名叫Flauros,不知道和黎2里的Flau 芙劳有无关系。在此一并列出来。 文献中的Flauros(黎轨中的Flau 九尾)—— 如果 Flauros 走进魔法三角阵,则会说真话,否则会说假话。Flauros 可以让召唤者免疫精神控制。当召唤者试图对抗其他恶魔时可以召唤 Flauros。 第二章 —— 轨迹剧情线相关 这部分空洞核心的命名源自轨迹剧情,目前有4个。剧情彻底交代了仨,分别是 Pocel 波可尔, Lapis 拉碧丝, 帕蒂尔-玛蒂尔。还有一个未完全揭晓,即梅娅 Mare。 补充一句,Lapis 拉碧丝的名字是天青石、青金石,有”天空、天堂“之意。 第三章 —— 日本元素 这部分目前有2个,分别是 Nagi 凪 和 Yakumo 八云。由于我不懂日语,也不特别懂日本文化,故难免有疏误,所以这部分放在最后。 Nagi 凪(zhi 第三声?)在日语中形容风平浪静的状态。光想象一下就很适合武人,所以我的静名一直带着没换。 Yakumo 八云源于日本神话以及最早的一首和歌,字面意思是层层叠叠的云,八是虚指。Yakumo 是人名,也曾做过日本旧帝国海军的巡洋舰名。搜索人名出来一堆,我都不太熟。考虑扣题黎轨就盲猜一个 Koizumi Yakumo (小泉 八雲, 27 June 1850 – 26 September 1904) ,日本希腊混血作家,译者,教师。他是把日本的文化、文献引入西方的这么一个人。特别是他对于日本志怪传说、鬼怪故事的收集、整理、成书《Kwaidan: Stories and Studies of Strange Things》(怪谈:志怪故事与研究)对日本文化的西传起到了推动作用。考虑到上面那些恶魔都是西方的,所以这里放一个日本自己的恶魔传说传播者也算工整。。。。叭。。。如上所说,八云也做过巡洋舰名,主要参加了日俄海战。对我国则是参加了1914年的青岛战役(这个在我国不怎么出名,我是去年去青岛总督官邸看到的)和1932年的日侨豹洞。最后,闪轨早期有个特性暴击的核心回路叫丛云,从字面上看也是层层叠叠的云,不知道和这个 Yakumo 有无关系。 参考资料: Lafcadio Hearn - Wikipedia Japanese cruiser Yakumo - Wikipedia
黎2巴提姆是有bug吗? 原野打晕进回合制,巴提姆爆气揍眩晕的敌人,竟然敌人的眩晕无法被延长?是只能延长回合制内被打晕的敌人吗?原野眩晕不归巴提姆管?
几个月没看球了,现在是纳嗨还是纳圣? 马上欧冠了,补一下进度
震惊!还真有三不沾这道菜啊 今儿刷b站刷到的 【宫廷名菜《三不沾》是如何制作的?老大南在古代或许就是御膳房名厨!-哔哩哔哩】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23.tv%2F8LE6SHk&urlrefer=8e073448d1ccf8ae83ce58a5e9566e55
这啥啊?这书吃的有点大 sc对质独眼那段的
黎1埋的魔兽会用晶片技能的坑 后面填了么?黎2扎克斯军武自己的士兵也不会用晶片技能啊,后面再也没见过,哪怕一个敌人用晶片技能啊黎1整这么一出是为了啥?说明人类能训练魔兽用xipha?还是为了铺垫ZA很厉害?还是铺垫七曜脉的本质?还是这坑已经填了?
黎轨两部作品了,我都玩不明白卡特尔 他有什么霸气打法吗?可以文匹阿尼,武敌阿龙的那种? 菲力都有大佬开发出高速延迟流了,猫女黎2也物理流扛把子了。事务所原班7人里就卡特尔最尴尬。
黎2师姐的九十九飒侧击倍率是不是写错了 技能升级面板显示,升级技能不强化侧击倍率,一直是1.3倍。但是实际打出来伤害总是爆炸,感觉跟阿龙的1.6倍率不相上下。话说回来,如果侧击倍率不变,升级面板就不该在倍率这栏加个向右的箭头嘛。
黎2 这是盖乌斯的画?
《普适的测试铃诗叠加效果》的方法 1. 找一个能拉人的队友A,找一个装备了铃/诗的测试员队友B。 2. 进入指令战斗,A拉B。 3. 计数:“在下一次A行动之前,B一共能放出几次魔法”。以此计数作为此次铃/诗方案的叠加效果的指标。计数越大,叠加效果越强。 4. 更改B的铃/诗方案,重复以上2、3步骤,最后比较各个方案的计数。 只要是有拉人战技的轨迹,这个测试方案就永远可以用。甚至可以定量描述不同叠加方案之间的优劣。 在总纲之外补充一些实操细节: 1. 队友A、B进入战斗前卸除迅捷起手式这种随机的速度buff。 2. B尽量堆驱动。越接近0驱动,测试结果越能反映硬直。
黎2第三章的下雪天做的不错 河畔区的blues bgm很对胃口,雪天的灰蒙蒙也试图做出来了,正好现在是冬天,这个味儿对了。 目前这是和黎1雨夜(撞鬼那个)并列我最喜欢的黎轨场景。
所有鱼都A有什么奖励或者奖杯吗? 一开始漏了几个也不知道后面能不能补回来了。
总算知道了曹是名,李是姓 偷袭一下高朗美名其曰试探实力,然后我是你哥哥,这是谁想出来的剧情,尴尬到抠脚。
黎2的晶片技能相比黎1有啥改动吗? 那几个黎1的废技能(危机之力、复仇咏唱、夺取奖励、复仇之箭、自动快速)有增强吗? 不会是还是掩护之盾+神圣之羽那一套叭?
看惯了我仁的阿芳,不习惯加拿大的阿芳了 截止目前34:00,中前场球王踢法,防守不要指望我,回追不存在的。阿芳想守转攻,队友却回传,阿芳竟然会吼队友,哈哈哈哈哈哈。
加纳这个20号kudus想要 又是贾府的
这。。。。。。
哈弗茨身高193了 对比一下: 瓦尔迪179 菲尔米诺181 莱万185 本泽马185 二娃185 努涅斯187 奥巴梅扬187 哈里凯恩188 菲尔克鲁格189 莫拉塔190 弗拉霍维奇190 莫廷191 小图拉姆192 哈兰德194 这身高在中锋里都属于T0级别的了,小凯这是史上最高前腰了吧。
落寞的豪门也不止巴萨一个,为什么这次全网群嘲 渣叔去之前的利记,温格离开后的厂,近两个赛季突然崩了的尤文,都曾在或正在低谷期,可跳出来嘲讽他们的主要也就是同一联赛内部的死敌球迷。其他联赛的球迷最多调侃一两句寻个乐子就散了。为什么这次巴萨的低谷陷落能引起全网持续的群嘲?是幸存者偏差或者大数据推荐算法导致的我的错觉吗?
落寞的豪门也不止芭莎一个,为什么这次全网群嘲 渣叔去之前的利记,温格离开后的厂,近两个赛季突然崩了的尤文,都曾在或正在低谷期,可跳出来嘲讽他们的主要也就是同一联赛内部的死敌球迷。其他联赛的球迷最多调侃一两句寻个乐子就散了。 为什么这次芭莎的低谷陷落能引起全网持续的群嘲?是幸存者偏差或者大数据推荐算法导致的我的错觉吗?
我仁和国米的关系真像网上说的那么铁吗? 我没经历过那段历史。就知道两件事,一是当年为了筹钱救球队鲁格格卖身国米,二是马大嘴是两队的双料名宿。还有其他什么吗? 历史战绩上我倒不清楚两队胜负关系如何,但我觉得不重要。我认为只要是凭实力的以示尊重,无论胜负都不该影响球队间关系、球迷间关系。影响球迷间关系的要素,一是黑幕运作,二是球迷的群体性嘴臭+挑事。在这点上我仁和国米的关系是不是也还可以?
看完今儿这场打莎芭的3-0感觉纳嗨还行啊 破对方的前场紧逼跟玩儿似的,几次倒脚就破掉了。很信手拈来,不慌不忙,从容不迫。遥记得赛季初碰到紧逼,小新也多次只能无奈开大脚。
既怕全场逼抢,又怕收缩防守 这场奥格斯堡和周中巴萨的上半场一样,逼抢的巨凶,(周中庆幸巴萨只有半场的体力)今晚奥格斯堡逼抢了一整场,各种上身体、上对抗,各种3个人追着1个人抢,一下没抢到就拖着一地火星子追着抢,真是不惜体力。 这场比赛对我仁的反思价值远大于周中打巴萨。因为通常来说全场紧逼和收缩防守是战略相背的,是二中择一的,但是本场奥格斯堡无缝切换的很好,两者都做到了完美,非常震撼。 可能是我看球晚,自从我看球起我仁就没怕过全场紧逼(要么传控破解,要么后场长传抢下第一第二落点就地反击或分边),至少从场面上都是我仁整场压着别人打。从周中到今晚,连续两场被对手打的狼狈,活久见。 接下来有样学样全场逼抢我仁的球队只会越来越多。
玛兹拉维这么好用的吗? 之前没看过他的比赛,昨晚又硬又稳、貌似还有控球摆脱的属性,这是又捡到宝了嘛?
FF7re的毒魔法是不是废的? 也没见什么怪弱毒,伤害也很刮,多段伤害也不能触发多段mp回复。多层肯定也不伤害叠加吧? 刷图时毒魔法效率太低了。boss战机制主要是靠heat和力竭,毒魔法感觉在这方面也没优势。
二周目hard通关了,感觉战斗系统还有很多细节没搞懂 1. 李华的视频里说火魔法虽然文字说明上没写,但和雷魔法一样是必中的(差异仅在能否穿越障碍物方面)。可是我的游戏体验是,我方施放的火魔法对敌是必中的,而敌人释放的火魔法,尤其是大火焰,我方可以用普通翻滚或者铁壁闪掉的?那面对中小火焰我方也可以躲掉吗?我为了稳妥起见以往都是就地防御的,但是看视频有up主直接和施法者拉远距离后闪躲掉了大火焰。 2. 铁壁和普通翻滚、普通防御的战斗性能关系是啥?我只知道FF7re里的普通翻滚没有无敌帧,只是个快速位移。所以,通过普通翻滚闪掉技能的故事都只是通过快速位移跳出了伤害的判定范围。如果没能跳出,就全吃伤害。但是C的铁壁好像兼具防御、少量位移、弹刀3重功效?这个在最终战萨菲罗斯身上很明显,萨的“镇地”技能(名字记不准确了,就是冲过来的那个技能)是可以用C的铁壁弹开的,而C只吃很小的伤害。这个伤害减免似乎是存在的,因为原本硬吃镇地那一下还是疼的。所以我好奇的是,铁壁确实是伴随伤害减免的叭?伤害减免系数是直接继承自前置的防御动作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安装一个强化防御魔晶石能进一步强化铁壁吗(伤害减免大 + 白票ATB大 + 位移小 + 弹刀)? 3. 弹刀这一个设计只有C的铁壁有吗?T的铁壁也可以吗?弹刀是一个隐藏的设计呢,还是一个伪概念(只要在敌人的多段攻击中用普攻硬刚一下,就能自动中断敌人的后续多段攻击)? 4. 普通防御只能减免来自正面的伤害吗?背面的伤害照常全吃是吗?但是C勇猛模式的普通防反好像并不挑对敌朝向? 5. 我方打出击退、失衡(heat)都是能打断敌人的战技/魔法的施法对叭?最经济的触发heat方式就是中暴雪对叭(引自李华的视频)?那最方便的触发击退的方式是啥吖?是C的勇猛模式普攻连段或者T的加快节奏对付人形敌人吗(我也没指望击退凶恶巨兽零式,我就想击退萨菲罗斯,我看到别的up主可以,但我打不出来)? 6. 敌方的战斗指令会在头上显示招式名/魔法名,但是有的招式名/魔法名左边有个加粗的感叹号。这个感叹号是不可防御的意思吗? 7. 强化防御魔晶石是只能主控角色手动防御时会生效收益,还是电脑托管角色自动防御时也生效呢?如果是前者,就只需要给主控角色装强化防御魔晶石。如果是后者,就应该参战三人都装。真相是哪个呢? 感觉稀里糊涂的就二周目hard通关了,打得顺的战斗套路就只有: T的永动机、力竭爆发连招、铁壁保持背后狙击手站位; B的普攻连段间隙加塞充能、刷图时先发制人+祈祷保证场场满血、雪崩精神+巨炮+气卦+濒死高回复饰品做血泵; 不挑角色的通用套路如:boss战时范围化时间 >范围化回复 > 范围化护盾。刷图时范围化黑魔法+回mp黑魔法+满mp增幅法伤武器达成无消耗高速刷图。 此外的其他套路我都玩得很差,C的防反我拿萨菲罗斯练手结果被他按在地上摩擦;B的近战形态(固有技能近战改、近战闪避斩)好像很好玩,可是找不到实战场景;A的固有技能风暴我更是几乎没放过,不过看到有人说战斗间隙切换到爱丽丝不要普攻(会吸引仇恨)而是直接读条风暴,这样爱丽丝ATB涨的很快,告别慢速法师。 感觉制作组应该在虚拟人白毛那里增加一个测试场功能的,下设各种独立的攻击模型以便于测试和联系。比如,有的攻击模型就只会发射火焰魔法来让我练习闪躲魔法,有的攻击模型就只会近战攻击让我练习防反。
求教FF7re二周目困难的一些疑问 Q1: 看b站的hard无伤通关视频说魔法追击不耗mp,可是自己试了下明明就耗啊。是版本问题吗? Q2: 二周目困难是不是C、T、B三人都推荐装备物魔双修的武器呀?我看视频里二周目boss战很依赖魔法输出,三人皆物魔双修的话更利于mp消耗上的分配是不是呀? Q3: 范围化、魔法致伤回mp这俩魔晶石配合起来用的话太占插槽了(毕竟二周目困难要人手复活+气卦对叭?)。所以二周目困难是不是一般都分开用啊? Q4: 我目前的C、T、B三人定位是这样的,请问可以优化或者需要大改的地方在哪里?克劳德的定位是物魔双修,杂兵战三连斩+魔法范围化快速清图,boss战用魔法打出失衡,打出失衡后用刺击追进力竭,以及力竭后无尽终结。蒂法的定位是boss战打出失衡后用后空翻追进力竭,以及用atb连结魔晶石联动队友,以及boss力竭后的正拳-正拳-上三角-上三角-正拳爆输出,所以我的蒂法完全放弃参与杂兵战清图(因为我觉得T的技能都偏单体),完全放弃魔法(为了爆输出我武器装备了金属指虎,魔法攻击力加的低)。巴雷特的定位是雪崩卖血+物魔双修,杂兵战用单体魔法轰精英怪配合克劳德清图,boss战配合克劳德一起用魔法打失衡,打出失衡后用那个力竭技追进,力竭后用无限怒火打输出。 二周目困难我刚打完第五章的boss,打得很勉强。其中C、B的mp都打光了,靠战斗的自动回mp才勉强打出最后一发失衡,而T一整管mp没用到。打得很不痛快,所以想听听大家的建议。
阿妮这种安个声音贝壳在头上的发型现实中能做到吗? rtrtrt
有关朱迪思家族近亲结婚的猜想 根据她屋里的海报,妈妈舞台剧演员叫Chloe Ranster,外婆香颂歌手叫Dominique Ranster。 这世界上哪里有外婆、妈妈、孩子同姓的小概率事件! 考虑到“孩子随爸爸姓”这一轨迹普遍世界观(除了幼年离异),做如下三种猜测。 世界观框架之一:女性婚后冠夫姓。外婆Dominique姓氏有可能不详,但75%大概率(另外25%的可能性后面分析)姓Ranster,因为艺人海报上的名字大概率是结婚前的名字,而非婚后冠夫姓的名字。考虑到她女儿Chloe也姓Ranster,暗示: 1. Dominique Ranster近亲结婚了个Ranster家族内部的人,然后生下Chloe Ranster。但Chloe Ranster的孩子朱迪思还姓Ranster,暗示: 1.1 Chloe Ranster又近亲结婚了个Ranster家族内部的人。所以看起来朱迪斯跟她妈同姓,其实是她妈跟她爸同姓。这条老中青三代逻辑线暗示Ranster家族的“近亲结婚传统美德”可能性。猜测变身怪盗的技能是通过血统传承(所以选择近亲结婚维系纯血),且只在女性身上呈显性表达。 1.2 Chloe Ranster婚姻破裂,所以孩子朱迪思跟她姓。即,外婆近亲结婚,妈妈婚姻破裂。 2. Dominique Ranster跟任意男的结婚但婚姻破裂,孩子Chloe Ranster跟她姓。考虑到Chloe Ranster的孩子朱迪思也姓Ranster,猜测: 2.1 Chloe Ranster近亲结婚了个Ranster家族内部的人,所以朱迪思跟爸爸姓Ranster,看起来和妈妈Chloe同姓。即,外婆婚姻破裂,妈妈近亲结婚。 2.2 Chloe 跟任意男的结婚但婚姻破裂,孩子朱迪思跟她姓Ranster。这条老中青三代逻辑线暗示Ranster家女性有“婚姻破裂的传统美德”,看来朱迪思的婚姻也不会太顺。当然,最妙的可能性是Ranster家的女性有“怪盗克夫”的人设,因为夫被克了,所以孩子就跟妈妈姓了,简直跟“剑圣克妻”工整对仗。 补完上面的Dominique Ranster 25%婚后出道可能性的推理:Dominique 真实姓氏不详且不重要,嫁给了一个姓Ranster的人后,冠夫姓且婚后出道做香颂歌手,这样的话海报上自然就是Dominique Ranster了。然后生下孩子Chloe Ranster,到此非常正常。至于Chloe的孩子朱迪思依然姓Ranster,可参见上面1.1和1.2、2.1和2.2,无非是近亲结婚和婚姻破裂的可能性。即,外婆正常结婚,妈妈近亲结婚或婚姻破裂。不过这样一来戏剧张力会小很多。 世界观框架之二:入赘。Ranster家族家大业大,有入赘的传统美德。所以代代都是随母姓。以往案例参见亚绿纱·莱恩福尔特。但是考虑到不管是香颂歌手还是舞台剧演员,在导力革命的黎明期都不足以撑起巨大的事业。所以这条线的可能性不高。 总结:上面的几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但考虑到轨迹世界广泛的“女性婚后冠夫姓”现实,以及艺术作品的戏剧张力。我怀疑Ranster家族通过近亲结婚维系血统的纯正,之所以要维持血统的纯正,是因为怪盗变身技能是由血缘传承,且只显性表达于女性身上。
关于黎1的谜语人观感 为什么f社说话这么谜语人,这个问题其实只有二周目时才能明白,进而理解和赞叹f社用心之精妙。一周目时是绝对不可能理解的,当时只会觉得烦,觉得装逼,全是负面观感。 谜语人设定的背后,是正在说话的游戏角色基于自己人物成长经历、身份立场、正在沟通的话题的可开放程度、沟通的对象,而采取的技术性表述。目的并不是为难读者、为难玩家,而是一方面为了塑造角色,另一方面避免剧透。 避免剧透这层就不展开说了,本文主要说塑造角色。 举例,第四章结束卢尼去向大总统汇报巴泽尔的事情。 卢尼的谜语人话术(具体内容没截图)在明知mk的进场是大总统的直接授意的背景下通过“指桑骂槐CID内部的对立派系”成功表达了下属对上级安排mk公司进场的不满;然后大总统的谜语人话术成功表达了上级安抚下属的负面情绪(意思是mk只是棋子你们别太敏感),且不对自己的决定表示退让,且说服卢尼拥抱自己的安排(拿钱办事mk是靠谱的我挂保证)。 所以,玩家只有读出卢尼隐晦且得体的不满和抱怨,以及大总统超级社会人+官场老油条的应对。才能明白f社通过这个对话对两人的塑造:卢尼有自己的想法且不盲从权威,且做事有分寸、有勇气、有技巧。而大总统是很成熟的政治家和管理者,善于驾驭人心。 这一职场极敏感场景的对话,90%的游戏玩家的话术都不会比卢尼、大总统更好了。我二周目开了上帝视角玩到这里,所以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所以才能代入他们的立场考虑话术。结果是发现我并不能比他俩说的更好。更重要的是,我带入他们立场后组织的话术并不是为了向“第三方观众/玩家”提供信息,而仅是为了完成我的沟通目的不是么,第三方能否听懂关我什么事,只要我的对话对象“游戏中的对话角色”能听懂就好了。这么想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嘛。 但是一周目时谁都没有开上帝视角,所以不可能了解他们的立场,他们所处的环境,他们面对的人,所以也就不可能理解他们出于自己立场组织的话术,所以观感就是谜语人。 所以f社未来的改进应该是: 1. 坚持“人物话术服务于人物塑造”不动摇,这点是很费功夫的,但也正是轨迹系列不同于其他游戏“人物话术服务于(世界)信息传递”的地方。这是灵魂,是“轨迹是游戏,但更像tv series”的地方。(典型的就像是Game of Thrones,每次二刷三刷都能捕捉到角色前置的一颦一笑都是深有意味的,当观众捕捉到这种完全自洽的小细节后,这角色就经得起推敲了) 2. 对于人物的背景、立场铺垫要做的更加提前,尽量提前于此人物的核心出场,特别是核心对话。且对于这类信息最好能做到不出戏的着重强调。可以说,所有的一周目谜语人观感都是源于背景不明。虽说,读不读得懂作品,每个读者都该各应天命。但轨迹是个文本向的长篇,轨迹想要立足于当代的画面向游戏世界不被吞掉,f社应该做更多的工作“辅助”读者读懂自己的作品,而不是放任读者自生自灭。 3. 要适当控制“人物话术服务于人物塑造”的比例。现在的感觉就是浓度太高,一周目处处是谜语人。这侧面反映了f社塑造人物太心急了,野心太大了,想要用最短的篇幅把最多的人塑造完全。我觉得应该适当减少塑造的核心人物人数,让更多的人物回归“信息提供者”一角。以丁格·布拉特为例,黎1废了老大的谜语人浓度塑造他,他的话术几乎都是服务于自己的角色塑造(提供世界信息方面只有最后的回忆笔记一个任务,信息量是很大没错,但和主线冲突,主线主角团也完全get到了这些信息,所以这个任务还是在塑造牛逼的丁格·布拉特),结果就这么死了?那不是白塑造了么?单纯想表现丁格的牛逼,和去世的惋惜,明明可以用更透明的方式,能达到同样的塑造目的,且降低谜语人浓度。所以假设接受丁格·布拉特就真的死了,那么f社在他的塑造上就是失败的。付出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完全可以采用低付出的方式达到相同的收益。且减少读者的阅读负担,这点很重要。 写在最后,黎1是值得玩2周目的,但考虑的视角和其他游戏不一样,不是为了爽一下最后拿到的神级装备,而是为了体会剧本和人物塑造,很有意思。
DG教团怎么这么长青? 当时打完零轨以为就画上句号了,谁想都2022年了它们还站在C位。当时不是说仅是库洛伊斯家族养的白手套/黑手套吗?当年的棋子眼瞅着站在C位要解开女神枷锁了,使命感不知道要比城管高出多少倍。
萨莉现在的地位是不是怎么都不会被炒了?
为啥轨迹世界的每个首都都有巨大的地下空间? 虽然各有各的合理性解释,但总给人一种存在统一解释的赶脚。 会不会大崩坏本身就是一次核平,当年各地的人提前挖了民防工程躲过了那次大灾,灾后在地表重建了都市。地下防空洞逐渐湮没在历史记载里了。而恐惧哥的圣魔剑就是启动大崩坏核平蛋的钥匙
最终boss的摸头杀是啥效果? 到最后也没搞明白 一开始以为是轨迹经典·死亡宣告,就挣扎了一下把人换下去,结果换上来的人直接就继承了这个debuff,但是到头来也没死人也没影响我输出🤷🏻♂️
S级游击士首战吃瘪 终章时列曼来的S级游击士完全没参与解决异变是因为不认识van所以被时停了对叭
没看懂剧情,为啥终章只有van说过话的人能动? 总算通关了,但有几点看不懂: 1. 终章只有和van有羁绊的人能动,这也太以自我为中心、太天选了吧?而且反派说复活就复活,这么违反世界观的操作到最后也没解释清楚实现逻辑不是么?还是我遗漏了什么啊?我玩的过程中提出一个假设(后面被剧情推翻了,但是感觉解释性更好),就是冲破2层结界时用的词是“运算过载”而不是“能量过载”,所以结合只有van的熟人能动,我当时猜测整个终章是van的一场被反派施加的梦境,整个梦境的实时渲染靠反派那个塔的运算,所以突破了那个塔的运算极限就会导致2层结界出bug。且由于是计算机实时计算、实时渲染,所以想怎么复活人都可以,而这种反派的集体数字化也呼应了巴泽尔那章里教授最后的归处。所以还有其他的解释为啥只有van说过话的人能动吗? 2. 米亚酱到底是什么?终章提了一句“米亚酱是监督/守护/看守xxxxx的”,这里的动词我记不太清了,但原文反正是这3个词的意思,xxxxx在原文里我记得也是打了码的。当时这句话直接让我以为米亚是圣兽了。包括米亚酱在终章说“是否要从噩梦中醒来”而非前几章的“是否吞噬噩梦”。到底有何玄机?我有2个猜测。1. van身为魔神,所长肉身所经历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游,所谓的魔装鬼变身对于魔神来说就只是梦醒了,不玩小孩的过家家了,直接本尊上来打了。但是这样的话又不能解释前几章的“是否吞噬噩梦”。所以抛出第二种解释。2. 噩梦指的是年少时van仁体试验的阴影,平日里van都是内心回避这个的,但是魔装鬼变身需要van不得不触及这个阴影。不得不接受甚至强行咽下内心抗拒的东西即谓之“吞噬”。而“从噩梦中醒来”是一种“放下”,就是说可以以平常心面对力量和过去了。不过这种解释就太解释主义了,很高考语文的赶脚,太不falcom了。
终章的报恩环节 第一个说话的收银机米拉是什么委托啊?我怎么完全木有印象了我错过了这个支线吗???
这个spriggan是啥意思啊? 不明就里🤔
请问一下这作有木有吃完后濒死的料理? 打到第五章了还没看见,在考虑要不要给法爷装空系的轮子
哈哈哈这个婆婆是当年被拐圣在港湾区逮住的那个吖 这个点接的挺好,一下子人物鲜活了
间章展演空间杰斯的指弹吉他针不戳 很有秋天意境的一首歌,很搭配剧情里的十一月。有种慵懒微凉的午后落叶🍂缓缓飘落即将落定的感jio。音乐大厂又要回来了。
黎1的NPC对话小优化,我不是最后一个发现的叭 NPC有一个全新对话时,或者是聊了几次后仍有新的对话未发掘时,远看的talk图标和近看的聊天图标都是蓝色的。 然后,聊天彻底聊干净后,以上两个图标就变成灰色的了。这之后再怎么对话都不会有新内容了。
啊啊啊 第三章首都修车行里有双星物语bgm 不过啊,黎轨自己的bgm完全没有做消音或者降音处理嘛,叠在一起不就违背了这个小细节的初衷了么
刚推进到第二章的选手 “反思” 一个菲莉的build 做这件事的起因是看贴吧不少人章章菲莉mvp,而在我手上菲莉已经快被玩废了(打成纯辅助了),甚是眼馋。现在我刚推进到第二章。考虑到阿龙入队后和学妹俩组成物魔担当,那就更没菲莉的戏了,所以打算在阿龙入队前自救一波我的菲莉。 以下build主要基于截止第二章可见的链子配置 + 晶片被动技能列表 + 系统公开资料 + 一部分贴吧技术贴。考虑到后面各章节陆续展开的各种空洞、回路、技能我还没玩到,具体的测试也因此没法展开,所以这个build难免过于理想化(甚至完全不实用)。至于为什么要写一个下一章就可能自我打脸的东西,是因为信息不完全的时候摸着石头过河瞎琢磨是我的乐趣,当然最后全神装入手再思考最大化极限输出我也超爱。 匹配菲莉【火幻限定】的所有晶片被动技能我都整理到下表了(大家可以在不同的游戏阶段各取所需)。并且考虑了在游戏不同阶段商店会开放不同等级的回路,以及玩家大概何时能够解锁【4孔】,我人为的把游戏分为了前、中、后3个时期。 最右侧的2列(注意是列 columns)【红、蓝】带分别标识了后期成型了的物理流、魔法流配置(我先跪下说我可能理想了 >,<)。下表中的数字都是最低配置要求。而且完全不需要团队资源倾斜(即不需要占用游戏中唯一唯二的那种神级回路)。先说前期(我才刚打到第二章海蚀洞,所以定义【前期】为第二章结束前,且根据截至目前的系统开放程度,地水火风4基础属性回路能合成第二级,时空幻3高级属性只能合成第一级,孔在不刻意刷(也不刻意倾斜资源)的情况下只能开3孔): 前期菲莉的魔法流:前期能否走魔法流只取决于是否完成了【4.0战术奖励的成就】。完成了就拿到【红玉】回路(幻5火3),就能组合出【神圣之羽】打魔法流;没完成就只能老老实实打物理流(或者像我一样没动脑子玩辅助 T.T)。魔法流的情况下,菲莉可以和学妹很自然的互相连携。魔法流的前期开孔:除了驱动链子上开一个【幻】限定,就只有盾链子上的【掩护之盾2】了,所以可以省下武器链子和extra链子的投资。 摘个虚空大佬的【4.0战术奖励】攻略放在这儿,见第420楼(不过虚空大佬是在间章完成的,贴吧里我看到不少人说第二章海蚀洞也能完成,只是我没找到特别系统讲解的帖子):回复:黎之轨迹 中文版 白金图文无剧透攻略”_黎之轨迹吧_百度贴吧 (baidu.com) 前期菲莉的物理流:走物理流主要在于S技(因为她的早期c战技跟学妹连携起来比较不适)跑图,所以关键就是回cp。展开来说就是 “战场回cp” 和 “战后回cp” 。根据上表,“战场回cp” 就是【爆裂吸收】被动,菲莉前期就可以轻松获得。“战后回cp” 一方面是extra链子的【cp补给】被动,另一方面是水友 “z周瑜z” 帖子里说的【菲莉领队戴cp+30%饰品地图攻击】这一打法。考虑到可替代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资源有限情况下的最优化配置,【爆裂吸收】被动的优先级比【cp补给】更高,后者晚些时候再补也不碍事。物理流的前期开孔:除了武器链子开3孔,只要盾链子上配出【掩护之盾2】就可以了。毕竟S技跑图肯定是2段爆气常驻,所以【掩护之盾2】可以全战场100%触发。在这一点上,物理流菲莉比学妹更适合带【掩护之盾2】。菲莉的魔法链子前期不要投资(只要没拿到【红玉】回路,怎么投资都组不出【神圣之羽】)。extra链子也不急着先投资,因为不是质变。 水友 “z周瑜z” 的【菲莉领队跑图】攻略放在这儿:清图角色的一些测试和结论_黎之轨迹吧_百度贴吧 (baidu.com) 综上可见,不论是物理流还是魔法流,菲莉前期都只需少量的开孔(物理流开5孔,魔法流开4孔)就能快速建立打法。(我大概开了 10-11 个孔还在那拧巴的打辅助 T.T) ==================================================================================== 不负责任地想象一下后期: 武器链子:后期技能【处刑者】我看了半天帖子也没整明白(我目前也没办法测试),所以暂且不围绕它建立build。所以打物理流时,武器链子我还是围绕【爆裂吸收】构建。魔法流时,武器链子塞属性包。 盾链子:【掩护之盾2】固然很好(但也不差菲莉一个),但是【复仇之箭】可以依靠我方坦克,频繁地白嫖敌人cp(如果【爆裂吸收】如愿触发的话),白嫖 “AT奖励”(如果【夺取奖励】如愿触发的话),给敌人挂debuff(如果【破剑者】【破盾者】如愿触发的话)。所以物理流菲莉配【复仇之箭】可以有更好的全局作用。魔法流的话我会在盾链子上配【掩护之盾2】,毕竟【复仇之箭】和魔法流看起来就很相性不符。 驱动链子:魔法流看起来没太多选择,按照上表就是【神圣之羽】【碎心者】【碎魂者】【破言突袭】【破灵突袭】【风、水、时、幻魔法增幅】来一套。看上去还挺虎。那种二阶技能我目前还没考虑到,因为游戏不在身边,资料不是很全。后期物理流时,一种选择是驱动链子塞满属性包;另一种选择是保持上表中的驱动链子【中期】配置,物魔双修,在物理流S技的间隙用魔法打打连击数和delay,然后S技择机而动(敌方有好的AT奖励、连击数快要断了、cp太多了快要溢出了、等等)。 extra链子的后期2大被动分别是【危机之力】和【夺取奖励】。其中【危机之力】在菲莉身上只适配魔法流(因为物理流【爆裂吸收】没法控血),而【夺取奖励】只适配物理流。魔法流菲莉的【危机之力】不必多说,这个设定一眼看上去就是历代极限输出的标配(再看第二眼发现并不是)。物理流的【夺取奖励】方面,用S技大范围收割重要的AT奖励想想就很美。而且不像别的纯物理选手,菲莉收割完 “补EP” 的AT奖励后还能转化成魔法输出。不过,目前我还没留意敌方能挂哪些 “AT奖励”,如果敌方能挂 “2段L1” 的话,那【夺取奖励】的价值就大了。 所以我的结论:不考虑 “魔法输出从系统层面就碾压物理输出”(我看很多人这么提)的话,仅考虑菲莉链子的适配性。那么,在无资源倾斜的情况下,菲莉适合【主物理、辅魔法】。原因是:一、可以调动所有4条链子的 “优质” 晶片被动技能(而不是在闲置链子上塞属性包)。二、物理输出可以反哺魔法输出(比如【掠夺奖励】可以抢EP、暴击、2段L1),反之并不成立。三、魔法输出在低资源配置下依然有不俗的贡献(连击数、delay),而物理输出没吃到资源啥都不是。 当然,这一结论没有考虑 “叠加属性包带来的暴力碾压优势”,而是过分强调了 “纸面的合理”。未来,推进到后面的章节我再实地验证一下合理性,也可能直接自我打脸 >, <。特别好奇【复仇之箭】能否触发【爆裂吸收】【破剑者】【破盾者】,如果还能触发【夺取奖励】就更好了(或许不大可能)。
武器链子上的晶片技能 “处刑者” 怎么围绕它建立打法吖??? 之前好像听说有永晕流什么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