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红尘 醉卧↗红尘
关注数: 81 粉丝数: 72 发帖数: 1,657 关注贴吧数: 137
【双恋alternative】时间是一首静谧的诀别诗 如果,人生存在如果 那种名为幸福的曼陀罗,该是怎样一种颜色 恋太郎很幸福 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花开盛夏、灿烂千阳 有很多人费解、痛骂、怒喷片中的“神展开” 但那些,都是真实的么? 就像马塞尔·普鲁斯特所赞叹的“真正的天堂是失去的天堂” 片中,“失去”、“迷惘”、“寻找”构成了一条主题暗线 在“失去”姐妹的日子里,恋太郎的生活不断地重复打转 就像西绪福斯推巨石上山的苦役一样,我们每个人都被幽禁在纳博科夫所形容的“时间之墙”里面,始终找不到秘密的出口,只有西方传说中的洛托斯花(让人迷失本性,忘记回家的花)能暂且让人忘记黑暗。 对恋太郎来说,姐妹就是帮助他暂且忘记人生迷宫的夏花。无数次失去、无数次迷惘、无数次奋起、无数次找寻,正是恋太郎成长成熟的缩影。 然而,这时候的恋太郎有两个选择,英雄or平凡? 恋太郎的父亲,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最终放弃挚爱,一个被英雄的、被群众理想化的人,怎么可能拥有平凡的生活?又凭什么给一个女人以幸福的承诺?因此,他拉低帽檐、收起理想,独自走上英雄之路; 恋太郎,一个英雄的儿子,一直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 他叛逆,走上飞车党之路,做一名正义的混混; 他颓废,重开侦探事务所,却不想努力的工作。 直到最后的最后,他还想仿效父亲、杀身成仁时,却蓦然发现,父亲错了。 英雄,不是孤身奋斗; 英雄,不是独赴黄泉。 片子的最后,恋太郎的飞车党朋友、小镇居民的众志成城,无不渗透出一种思想: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在我看来,无论是乌贼作乱、还是强制拆·迁的超展开 都可能是一种蒙太奇的手法 在动画结尾,恋太郎的一句“我常常做着这样一个梦···”【原话记不清了··】 将这些意象的比喻意义伸展到了极致。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 为什么恋太郎会想明白“三个人才是幸福”,可以借用胡里奥·科塔萨尔的小说《跳房子》来解释,小说中失去爱情只剩情欲的男女主人公丧失家园感,在孤独中相依为命,两人虽然能够天长地久,但却不是幸福; 同理,对于恋太郎和双树来说,强颜欢笑、或者结婚生子都不能抚平他们心中的缺失,对他们而言,幸福只能是“某种比宁静和欢愉还有悲惨的东西,一种独角兽、或孤岛的意味,一种朝着无为没完没了的沉沦。” 因此,恋太郎最终选择了三个人在一起,直面自己的过去,直面坎坷的未来,不畏世俗的非议,抱着信念活下去,这也是他最终超过了他父亲的佐证,平凡也可以伟大! 每当ED响起,我都止不住的难受泪流 脑海中闪现着姐妹安逸的睡相、恋太郎的勇敢、小镇里平凡的日常 我们,终会长大 我们,总将变老 幸福,或许就是一次次牵动愁肠的在外远游和不知疲倦的环形奔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