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slaughter
ultraslaughter
关注数: 8
粉丝数: 252
发帖数: 20,748
关注贴吧数: 7
为什么我的RTX4090 打开游戏 没有dlss3.0的选项? 我看到鬼佬视频 开启dlss3.0的选项叫Frame Generation....这里什么都没有...1.6的游戏 最新的驱动 有人知道怎么回事吗?
前几个月去了北方几个地方菏泽 商丘 徐州 头一次去北方 感觉街上矮狗如云 跟我去的南方丽水 义乌差不多 可能要到更南更北才能有明显感觉。。 。。。。。这次去徐州 (勉强算北方) 但是感觉街上女人长得还不错 出乎意料 男人丑。。。
Scully 可能在第四季开拍前 整过容 了。。。 1-3季 婴儿肥 不见了 颧骨好像也削过了
关于2013年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 抽样的一篇老新闻。。 南京人均年收入3.6万 统计局数据遭网友吐槽 【字号:大 中 小】【打印】【关闭】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js.people.com.cn&urlrefer=6a98eab0e084eaab05b30c7933e54330 2013-03-28 15:39 人民网南京3月28日电 (顾姝姝)近日,南京市统计局公布2012年南京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322元,比上年增长12.8%。虽然统计局称为了更真实反映居民收入情况,还发布了城市居民收入中位数,并按不同的收入组分别公布收入情况。可是,此数据一公布依然引起网友的质疑,多数网友表示收入“被增长”了。 统计局:理解低收入市民有被增长的感觉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记账补贴、家庭副业生产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按照统计局所述的南京城市居民收入中位数人均32732元计算,那南京三口之家的年收入也将近10万元。 南京市统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网友提问时解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通过抽样调查取得个体资料进行计算的。他理解一些收入低于平均数的市民有被增长的感觉,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居民的收入情况,今年南京市不仅发布了城市居民收入中位数,即人均32732元。同时按不同的收入组分别公布收入情况:高收入组收入为人均68823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为42943元,中等收入组为32412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为25770元,低收入组为16903元。 网友吐槽“被平均” 省级机关副处博客晒工资质疑官方公布数据 对统计局的数据和解释,一些网友并不认同。一网友在南京一家知名论坛发起关于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讨论,帖子内容为:南京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322元,那三口之家年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0万,你家达到了吗?多位网友表示“拖了后腿”,网友“我转东西不刀”说:反正我家没有达到!但是我是愿意生活在政府的调查报告里的,因为那里面的生活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网友“清沐”则表示这是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搞的一笔糊涂账。网友“王熙风”直言,作为退休工人的他每月养老金1千多。 南京一名省级机关公务员在博客中发文晒自己的家庭收入,他说作为一名公务员,其三口之家平均收入都才及格!他在博客中称自己月均收入6000元出头,除了公务员年度考核另有1500元收入外,没有任何其他收入来源。配偶是老国企员工,月均工资加奖金,收入3000元不到一点,年终奖金5000元。全年家庭收入115000元。家有一女在读书,三人平均38333元。他表示虽然这个水平达到平均,但仍然强烈质疑南京市公布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多数市民“被平均”背后,究竟隐藏什么问题 在众多网友感慨“被平均”、不能反映一般百姓真实收入水平的背后,是人们对统计局数据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质疑。很多网友觉得官方公布的数据与他们的实际收入不相符。那么,统计局的数据到底怎么来的?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副队长唐纪称:“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平均指标,它将南京市内各个被调查市民的收入的差异进行抽象化,以反映南京市民收入的一般水平。”但网民恰恰质疑的,就是统计局的数据不能反映“南京市民的一般水平”。 统计部门抽样过程是否科学严格,是否尽可能做到全面客观,是否撇开低收入群体,这些都直接影响最后的结果,也是市民最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南京市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处一名工作人员解释,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从主城八区选择了800户有代表性的家庭并进行分组统计计算的,这些家庭填写统计部门发的账本,工作人员每月收一次。收入过高和过低的家庭都不在抽样范围之内。同时,非户籍人口也被排除在外。不过,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一位人士对记者强调:他们统计的是南京市“常住人口”。 根据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公布的《南京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京全市户籍人口为638.48万人,而常住人口却达到816.1万人。而这177.62万人的“非户籍人口”是否统计在内对最后的结果关系极大。没有南京户籍的“新市民”,一般都是工资和收入不高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工作没几年的大学毕业生。把他们排除在外,当然可以“提高”南京城镇的人均收入“水平”。也有人士认为,如果统计局在抽取“800个统计样本”上“做文章”,也可能是南京市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水平的原因之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