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在苍茫 飞在苍茫
关注数: 20 粉丝数: 24 发帖数: 9,448 关注贴吧数: 10
【友缘人】[lbk]友缘人[rbk]再论张学友“断句式”唱法 大概从十年前开始,差不多就是在张学友经典之旅的演唱会上,人们发现张学友的唱法变得十分“怪异”,就是所谓的“断句式”唱法:一字一断,声音拉扯得很大很生硬,完全没有了以前的流畅感通透感。于是非友迷就嘲讽为“唱法油腻,纯炫技,没感情”,友迷则强为辩解:张学友老了,当然不如年轻时,而为了适应高强度的演唱会,只能改变唱法。非友迷的奚落,咱先置之不理;友迷的解释,是否恰如其分?在我看来,年龄绝非唯一的答案。 当然,年龄大了,嗓子大不如前,声音不再清亮,有些高音上不去,身体疲累之后还会出现破音现象,这些都很正常,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逃不掉,但你看谭咏麟周华健齐秦这些同辈的老歌手,他们声音老化的现象也都很明显,但他们的唱法却还是从前的唱法,何曾出现过一字一断的怪异现象?由此可见,张学友目前这种唱法,是独属他个人所有的,与年龄关系不大。本轮60+演唱会,在固定表演环节,好多歌也是断句式唱法,但到了安可环节,明显就回归传统唱法了。另外我曾看过他在他契爷胡枫老爷子的演唱会上唱《情已逝》,也完全是传统的唱法。最近他新出了一首歌,就是全运会的粤语版主题曲《水连天》,也是传统唱法,我听着感觉是接近00年左右的状态。抖音上刷到这首歌的视频,底下回复的基本上都是称赞张学友唱得好听,也没人说他炫技没感情了,这就更进一步印证了我的观点:高难度的歌,也许他不再能轻松唱上去了,但一般的歌,张学友完全可以按原来的方式唱。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他的断句式唱法呢?我的观点是,这是他有意突破传统唱法的结果。但凡对张学友有所了解的歌迷应该都能听出来,张学友的唱法是一直在变的,八十年代是一种特点,九十年代早期是一种特点,九十年代中后期,就是在雪狼湖之后,他又是一种风格。像张学友这样不断尝试突破自我的,放眼整个华语乐坛,可以说屈指可数,绝大多数歌手都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几十年如一日,毫无变化,毫无创新,永远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里。所以,像张学友这种敢于否定故我,敢于不断创新的精神,是非常非常难得的。你可以觉得他的创新唱法不好听,这个没有问题,但对他这种突破精神,我觉得我们应该奉以尊重和敬佩。张学友不是不会唱“很好听”的歌,他以前有太多太多动人的歌了,只是现在,他想走另外一条道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如果你不能接受他的改变,没有关系,不去听他就行。如果你能接受,那就陪他一起走,说不定若干年后,他又把大家带到另一个与众不同的境界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