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057UaD
-
关注数: 5
粉丝数: 11
发帖数: 2,037
关注贴吧数: 3
七律 深秋游易水湖怀古 七律 深秋游易水湖怀古 远眺寒山一叶枫, 萧萧易水渡秋鸿。 咸阳断剑荆轲梦, 衰草余晖泣雁声。 绝壁纵身英烈壮, 西风漫卷战旗红。 浩然正气传千古, 横亘荆关燕赵风。
小游桂林说桂花 小游桂林说桂花 十月十二日到达桂林,已是下午四点多钟,一场细雨刚刚飘过,空气中还能嗅到岭南独有的那麽一丝充满湿润的清新。接站的车才离开火车站不久,一阵莫名的幽香充塞进了车内。刹那间悟道,这不正是靖江王城------桂林的丹桂之香吗。桂林很早就一直是广西的首府,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时,自治区的首府才从桂林移到了现在的南宁,但广西的简称依然称“桂”。桂林的名称来历是否与桂花有关史料上没有记载,但桂林自始至今就遍栽桂花树却是有历史记载的,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车拐进市区不多时,窗外时而闪现出桂花树的身影,十月正值桂花盛开的季节,团花似锦,甜香也就自然得毫不吝啬的以至于那末随便的沁人肺腑 。 在桂林小住三天,不管是在大街小巷,还是在机关公园,简直就是走进了桂树的世界、丹香的海洋。 桂花 又名“月桂”、“木犀”,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温带树种,早在公元前3世纪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 .南山经》就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 .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其山多桂木。”桂树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八、九月开花,花簇生,色常有乳白、黄、橙红等色,香气极浓。桂花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四种:金桂(黄色)、银桂(白色)、丹桂(红色)和四季桂。桂树的花虽然碎小,但些许的碎小花聚拥在一起又如团团锦色香囊挂在天空,煞是美观。近代,经群众性评选,桂树一跃登上10大名花的宝座,难怪我国就有20多个城市把桂花作为市花。 桂花又有很高的医药使用价值。具中医药典记载:桂花以花、果实及根入药。秋季采花;冬季采果;四季采根,分别晒干备用。花:辛,温。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果:辛、甘,温。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虚寒胃痛。根:甘、微涩,平。祛风湿,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可见桂花浑身是宝。 我国的农历八月,古称之为桂月,是桂花的盛开最佳时期,又是赏月的最佳月份。八月的桂花,中秋的明月,很早就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历朝历代的许多文骚墨客或诗或文描绘它,甚至把它加以神化,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的故事。唐代诗人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无不写尽“月”“桂”的风流。民国大总统孙中山也与桂花有着不解之缘,1921年为消除北伐后患,调动广东、云南、贵州、江西各省军队进入广西。12月4日,大总统抵达桂林,驻节靖江王府内,总统行辕和北伐大本营亦设于此。孙中山在忙于主持北伐军事、整编军队之余,还亲自在王府内和夫人宋庆龄一同栽下了两棵桂花树。如今,这两棵桂树历经八十余年的风雨依旧茁壮茂盛,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它们是否在展昭着这对革命领袖深厚的情谊和不屈的战斗精神。 写到此,还得顺便提一下靖江王府。靖江王府,又称桂林王城,是我国现今历史最长且保存得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府, 位于桂林市中心地带,墙高门深、气势森然,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至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位于王城内的独秀峰,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气势雄伟,被称为“南天一柱”,宋人王正功的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刻于此。王府内桂树成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王府内有一株100年历史的桂树王,每到秋天,满树的桂花呈金黄色,浓香醉人。 我生长在北方,在我们的家乡是很难见到桂树的,这次一下子见到这许多的桂花,自然十分的欢欣。那天晚饭后,和三两朋友踏着月色一同在靖江王府墙外街上散步,阵阵的桂香迎面扑来,十分的遐意。随口填了一首《虞美人》: 桂林十月丹香溢, 兴作黄昏觅。 清风郁郁复行行, 飘过靖王府第女儿墙。 漓江云破中天月, 遥见寒宫阙。 常娥眉蹙问吴刚, 天上桂花哪比世间香? 桂林的市花是桂花,桂林的食品也无不充满桂香。随便在一家超市里桂花食品都玲朗满目:桂花酒、桂花糕、桂花饼、桂花糖、桂花月饼、桂花汤元、桂花茶、桂花酱------丰富多彩,美不胜数。桂花酒清香袭人,绵绵上口,甚是有味。
四月十八话钩弋 四月十八话钩弋 今年春天,我和几个朋友正在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盘旋,突然接到了远在河北汉武古垣城的香云夫妇打来的电话,邀我今年的“四月十八”到他们那里去度过,我十分高兴的答应了。有的朋友可能要问:“四月十八”是个什麽日子?去过古垣城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四月十八”是那里的一个地方传统节日,三十年前,我在那儿“插队”落户,每年麦收前几天都和乡亲们一同欢度“四月十八”。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还得从古武垣县和钩弋夫人说起。 据史记载:春秋时期,东周显王十九年(公元前350)前燕置武垣县,县治在今河北省肃宁县城东南7.8公里。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武垣归赵国。西汉时为幽州涿郡武垣县地。 据传,汉武帝东巡时,夜宿武垣城。晚间作一梦,梦见有一漂亮女子,骑在龙身之上,并环绕七彩云霞。梦醒后,武帝认为此地必有奇异。于是命人速去查访。 第二天,去的人回来禀报,城东门外的荆轲村查得赵氏庄园被五彩云霞笼罩。赵家有一个女儿,聪敏伶俐,艳丽可人。查访到她家时,其女子正站在她家的院墙(龙身)上,提竹篮采摘红枣。这个小女子还有一个奇异之处,自她出生之日起,右手紧紧握拳,几年不曾张开。武帝觉得奇怪,下令传来一见,小姑娘来后,武帝让属下将其手分开,但小姑娘的手依旧紧握。武帝更加惊奇,亲自向前抓过姑娘的右手,谁知刚一接触,姑娘的手就慢慢张开。更让汉武帝吃惊的是,小姑娘的拳掌中竟握有一只玉钩,呈出熠熠七彩光环。汉武帝认为这是吉兆, 就把这个小女子带回长安,纳为妃子,后晋封为婕妤。 婕妤,古时亦写作“倢伃”。是皇帝妃嫔的称号。据《汉书•外戚传》颜师古注,“倢,言接幸于上也。伃,美称也。”汉代婕妤往往晋封皇后。汉武帝置,为妃嫔之首。《汉书、外戚传序》:“至武帝制倢伃、傛华、充依,各有爵位……倢伃视上卿,比列侯。”可见,婕妤一职在帝王宫的女官中地位是比较高的。前蜀花蕊夫人《宫词》:“婕妤生长帝王家,常近龙颜受翠华。杨柳岸长春日暮,傍池行困倚桃花。”这个女官职一直到清代才废除。赵家姑娘随汉武帝进宫不久就被册封为婕妤,可见武帝对其是十分宠幸的。武帝还在长安城外为其修筑“钩弋宫”,这就是历史上人们说的“钩弋夫人”。因为钩弋夫人擅长攥拳藏阉的游戏,人们又称她为“拳夫人”。 “攥拳藏阉”是古代皇宫中帝王与妃嫔们一起行酒玩耍时的一种游戏,也称为“送钩”“藏钩”。参加者分为两队,一方把玉钩送藏到本队一人手里,另一方应立即猜出,不中者则罚酒。唐朝诗人李商隐有一首《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中的“隔座送钩春酒暖”一句提到的“送钩”即是这种游戏。想来钩弋夫人进宫后,很受武帝的喜欢,武帝每每与妃嫔们一起嬉戏时都少不了钩弋夫人。且夫人聪敏伶俐,楚楚动人,又擅长“送钩”的游戏,所以深的武帝的喜爱。 太始元年(公元前94年),钩弋夫人怀胎十四个月生下一男孩,取名弗陵。武帝大喜,因为相传尧帝是母亲怀胎十四个月降生的,如今,他的皇子弗陵也是在他母亲怀胎十四个月才降生,认为这是圣人转世,可继大统。于是,立即将钩弋夫人居住的钩弋宫宫门改名为“尧母门”。 也许是老来得子,武帝视弗陵如掌上明珠,时常对人夸耀:“弗陵类我”,遂萌生废立太子之意。 征和二年(前91年),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自杀,卫皇后也被赐死。武帝带钩弋夫人移居甘泉官,召画工画周公负周成王图,向群臣表明了要立弗陵为太子的意图,又担心因“主少母壮”,重蹈吕后覆辙,怕弗陵以后也像刘氏皇族那样受太后管制,便以“屡践圣意”为由,就把钩弋夫人囚禁于云阳宫。后元元年(前88年) 钩弋夫人忧困而死,葬于甘泉南。近臣都为拳夫人之死而伤感。
七律 西柏坡朝圣 十月金秋进太行,虔心朝拜小村庄。风皴绿水层层乱,树染薇山阵阵苍。三役乾坤真智慧,分田耕者妙文章。空林斑鹊声声里,甲子黄花依旧香。
七律 西柏坡朝圣 十月金秋进太行,虔心朝拜小村庄。风皴绿水层层乱,树染薇山阵阵苍。三役乾坤真智慧,分田耕者妙文章。空林斑鹊声声里,甲子黄花依旧香。
与载阳诸友小聚,蝉蛹下酒戏题 (一)长依腐朽随风流,厄厄昏昏几度秋。一旦乘机脱壳甲,青云直上震宇州。(二)慢炖轻炸细火煎,清汤微芡些许盐。老夫食尔无他意,免得成天震耳烦。
与载阳诸友小聚,蝉蛹下酒戏题 (一)长依腐朽随风流,厄厄昏昏几度秋。一旦乘机脱壳甲,青云直上震宇州。(二)慢炖轻炸细火煎,清汤微芡些许盐。老夫食尔无他意,免得成天震耳烦。
中秋将至呈友人 武夷品茶终难忘,琼州观海柚初黄。椰林小憩浑如昨,黎寨风微假扮郎。大院堪称天杰作,中心可谓好文章。三秋又至常追忆,明月清辉鬓满霜。
中秋将至呈友人 武夷品茶终难忘,琼州观海柚初黄。椰林小憩浑如昨,黎寨风微假扮郎。大院堪称天杰作,中心可谓好文章。三秋又至常追忆,明月清辉鬓满霜。
家乡人物(4)-----灯笼 家乡人物(4)-----灯笼 灯笼 灯笼是童养媳,娘家是潴龙河西和尚铺村。灯笼九岁时娘得了痨病死了,爹是这一方有名的木匠-----活鲁班。活鲁班人好、活好,很有人缘。灯笼娘死后,为照顾好唯一的女儿没再续娶。灯笼十二岁那年,河西十八村的乡亲集资修重关帝庙,活鲁班登上脊顶揳大梁的卯榫时,不小心摔下来,头正好碰在石墩上,没再缓过气来。爹娘都没了,村上的媒婆便把灯笼说给了柳树庄的老周家。老周家有个五岁儿子,叫蝈蝈,这样灯笼便做了周家的童养媳,灯笼整整大了小女婿七岁。 柳树庄村老周家的日子过得比较殷实,堤外有三十亩好田,一年两季轮番种小麦、玉米,赶上了两个好年头,粮食打得是大囤满,小囤流。村东的河套内上百亩的梨树地,属周家的就有十几亩,梨树正好是旺年,梨子长得赛拳头,秋后卖得好价钱。没几年,周家盖起了里外套院,配东西厢房的大宅子。就在这一年,灯笼进了老周家。也就在这一年,鬼子来了。 这年的春天,二月二刚过,灯笼随公爹在河套里给梨树剪枝,七岁的小女婿蝈蝈满地疯跑。忽然,潴龙河的大堤上传来突突的怪叫声,一队鬼子从北边开来,前面开路的是两辆三轮摩托。那随风飘动膏药旗在阳光下有些刺眼。随即传来一阵嗥叫:花姑娘、花姑娘。嗷、嗷、嗷。灯笼不懂他们嚷些什莫,但心里明白这些人不怀好意。这是灯笼头一次见到鬼子兵。 灯笼第二次见到鬼子兵是在这年的头麦熟。那天,也是在潴龙河滩的梨树地里,灯笼正摘小梨。突然,在河堤北滩传来一阵乱枪声,只见一个人拼命的跑。后面,远远地几个鬼子也在拚明的追。前面跑的人转过北滩就跑到了灯笼家的树地,灯笼也没多想,冲那人喊:“快上树!”。那人听到后,稍一愣怔,明白了这个小女孩的意思,当即爬上了一棵茂密的大梨树。不一会儿,几个鬼子兵转过北滩追过来,钻进一眼望不见头的梨树地,找不到追踪的目标。几个鬼子冲灯笼过来,系里哇啦的乱喊。灯笼明白他们的意思,用手冲南一指,说:“那边!”。几个鬼子顺着她指的方向追去,一边跑一边放枪,枪子打得梨树叶子稀里哗啦乱掉。鬼子去后,树上的那人跳下来,二话没说,抱起灯笼亲亲她的脸蛋儿,说:“好孩子,谢谢你的救命之恩!”。灯笼说:“快放下,俺是有人家的人了!”。那人说:“知道,你不是活鲁班的女儿灯笼吗?咱快跑吧,一会儿没准鬼子会回来”。 灯笼领着那人到了柳树庄,进了自己的家,跟公婆学说了这事。公公问那人的来历,那人说:“我是专打日本鬼子的。”公公说:“该打!这他妈的小日本不干好事!听说,前两天把迁民庄的老王家满门抄斩,连房子都烧了个精光。”“谁说不是,这笔账迟早要它偿还的!”再一攀谈,原来这人不是外人,他是灯笼的父亲“活鲁班”的徒弟,叫夏田雨。灯笼恍然大悟的问:“田雨哥,听爹说你不是到保定府学买卖的了吗?几年不见了,真没认出你来。”夏田雨说:“是啊,鬼子来了,买卖做不下去了。干脆不做了,爽利跟小鬼子拼了算了!” 麦熟过后,下了一场透雨,地里的玉米棵子疯了似的长,没过半月便齐腰深。庄稼人耪了三遍苗就挂了锄钩,灯笼他公公和几个乡绅便操持请河西村的西河大鼓名角柳下霜来村里说书。书场放在了关帝庙的院子内,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把大庙的院子挤了个水泄不通,今天的书说的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大庙的三尺台阶上放一把桌子,桌案上放一盏照灯,灯光晃晃的有些昏。柳下霜人长得身条匀称,豆青色的旗袍裹在那苗条的身段,案前一站,玉玉婷婷,像一棵绿葱。只听她轻咳一声,拿起桌上的惊堂木,手一扬,随着“啪”的一声,惊堂木重重地砸在案上。书场开了。 灯笼这晚也来听书,和小女婿蝈蝈并排坐在场子的前面。柳下霜的书灯笼以前就听过,她从心里喜欢这个说书的女人:一个年纪轻轻的女人,成年十里八乡的转场,既乐和又能赚钱养家。她还特喜欢听柳下霜说的戏文:
家乡人物(4)-----灯笼 家乡人物(4)-----灯笼 灯笼 灯笼是童养媳,娘家是潴龙河西和尚铺村。灯笼九岁时娘得了痨病死了,爹是这一方有名的木匠-----活鲁班。活鲁班人好、活好,很有人缘。灯笼娘死后,为照顾好唯一的女儿没再续娶。灯笼十二岁那年,河西十八村的乡亲集资修重关帝庙,活鲁班登上脊顶揳大梁的卯榫时,不小心摔下来,头正好碰在石墩上,没再缓过气来。爹娘都没了,村上的媒婆便把灯笼说给了柳树庄的老周家。老周家有个五岁儿子,叫蝈蝈,这样灯笼便做了周家的童养媳,灯笼整整大了小女婿七岁。 柳树庄村老周家的日子过得比较殷实,堤外有三十亩好田,一年两季轮番种小麦、玉米,赶上了两个好年头,粮食打得是大囤满,小囤流。村东的河套内上百亩的梨树地,属周家的就有十几亩,梨树正好是旺年,梨子长得赛拳头,秋后卖得好价钱。没几年,周家盖起了里外套院,配东西厢房的大宅子。就在这一年,灯笼进了老周家。也就在这一年,鬼子来了。 这年的春天,二月二刚过,灯笼随公爹在河套里给梨树剪枝,七岁的小女婿蝈蝈满地疯跑。忽然,潴龙河的大堤上传来突突的怪叫声,一队鬼子从北边开来,前面开路的是两辆三轮摩托。那随风飘动膏药旗在阳光下有些刺眼。随即传来一阵嗥叫:花姑娘、花姑娘。嗷、嗷、嗷。灯笼不懂他们嚷些什莫,但心里明白这些人不怀好意。这是灯笼头一次见到鬼子兵。 灯笼第二次见到鬼子兵是在这年的头麦熟。那天,也是在潴龙河滩的梨树地里,灯笼正摘小梨。突然,在河堤北滩传来一阵乱枪声,只见一个人拼命的跑。后面,远远地几个鬼子也在拚明的追。前面跑的人转过北滩就跑到了灯笼家的树地,灯笼也没多想,冲那人喊:“快上树!”。那人听到后,稍一愣怔,明白了这个小女孩的意思,当即爬上了一棵茂密的大梨树。不一会儿,几个鬼子兵转过北滩追过来,钻进一眼望不见头的梨树地,找不到追踪的目标。几个鬼子冲灯笼过来,系里哇啦的乱喊。灯笼明白他们的意思,用手冲南一指,说:“那边!”。几个鬼子顺着她指的方向追去,一边跑一边放枪,枪子打得梨树叶子稀里哗啦乱掉。鬼子去后,树上的那人跳下来,二话没说,抱起灯笼亲亲她的脸蛋儿,说:“好孩子,谢谢你的救命之恩!”。灯笼说:“快放下,俺是有人家的人了!”。那人说:“知道,你不是活鲁班的女儿灯笼吗?咱快跑吧,一会儿没准鬼子会回来”。 灯笼领着那人到了柳树庄,进了自己的家,跟公婆学说了这事。公公问那人的来历,那人说:“我是专打日本鬼子的。”公公说:“该打!这他妈的小日本不干好事!听说,前两天把迁民庄的老王家满门抄斩,连房子都烧了个精光。”“谁说不是,这笔账迟早要它偿还的!”再一攀谈,原来这人不是外人,他是灯笼的父亲“活鲁班”的徒弟,叫夏田雨。灯笼恍然大悟的问:“田雨哥,听爹说你不是到保定府学买卖的了吗?几年不见了,真没认出你来。”夏田雨说:“是啊,鬼子来了,买卖做不下去了。干脆不做了,爽利跟小鬼子拼了算了!” 麦熟过后,下了一场透雨,地里的玉米棵子疯了似的长,没过半月便齐腰深。庄稼人耪了三遍苗就挂了锄钩,灯笼他公公和几个乡绅便操持请河西村的西河大鼓名角柳下霜来村里说书。书场放在了关帝庙的院子内,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把大庙的院子挤了个水泄不通,今天的书说的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大庙的三尺台阶上放一把桌子,桌案上放一盏照灯,灯光晃晃的有些昏。柳下霜人长得身条匀称,豆青色的旗袍裹在那苗条的身段,案前一站,玉玉婷婷,像一棵绿葱。只听她轻咳一声,拿起桌上的惊堂木,手一扬,随着“啪”的一声,惊堂木重重地砸在案上。书场开了。 灯笼这晚也来听书,和小女婿蝈蝈并排坐在场子的前面。柳下霜的书灯笼以前就听过,她从心里喜欢这个说书的女人:一个年纪轻轻的女人,成年十里八乡的转场,既乐和又能赚钱养家。她还特喜欢听柳下霜说的戏文:
家乡人物(4)-----灯笼 家乡人物(4)-----灯笼 灯笼 灯笼是童养媳,娘家是潴龙河西和尚铺村。灯笼九岁时娘得了痨病死了,爹是这一方有名的木匠-----活鲁班。活鲁班人好、活好,很有人缘。灯笼娘死后,为照顾好唯一的女儿没再续娶。灯笼十二岁那年,河西十八村的乡亲集资修重关帝庙,活鲁班登上脊顶揳大梁的卯榫时,不小心摔下来,头正好碰在石墩上,没再缓过气来。爹娘都没了,村上的媒婆便把灯笼说给了柳树庄的老周家。老周家有个五岁儿子,叫蝈蝈,这样灯笼便做了周家的童养媳,灯笼整整大了小女婿七岁。 柳树庄村老周家的日子过得比较殷实,堤外有三十亩好田,一年两季轮番种小麦、玉米,赶上了两个好年头,粮食打得是大囤满,小囤流。村东的河套内上百亩的梨树地,属周家的就有十几亩,梨树正好是旺年,梨子长得赛拳头,秋后卖得好价钱。没几年,周家盖起了里外套院,配东西厢房的大宅子。就在这一年,灯笼进了老周家。也就在这一年,鬼子来了。 这年的春天,二月二刚过,灯笼随公爹在河套里给梨树剪枝,七岁的小女婿蝈蝈满地疯跑。忽然,潴龙河的大堤上传来突突的怪叫声,一队鬼子从北边开来,前面开路的是两辆三轮摩托。那随风飘动膏药旗在阳光下有些刺眼。随即传来一阵嗥叫:花姑娘、花姑娘。嗷、嗷、嗷。灯笼不懂他们嚷些什莫,但心里明白这些人不怀好意。这是灯笼头一次见到鬼子兵。 灯笼第二次见到鬼子兵是在这年的头麦熟。那天,也是在潴龙河滩的梨树地里,灯笼正摘小梨。突然,在河堤北滩传来一阵乱枪声,只见一个人拼命的跑。后面,远远地几个鬼子也在拚明的追。前面跑的人转过北滩就跑到了灯笼家的树地,灯笼也没多想,冲那人喊:“快上树!”。那人听到后,稍一愣怔,明白了这个小女孩的意思,当即爬上了一棵茂密的大梨树。不一会儿,几个鬼子兵转过北滩追过来,钻进一眼望不见头的梨树地,找不到追踪的目标。几个鬼子冲灯笼过来,系里哇啦的乱喊。灯笼明白他们的意思,用手冲南一指,说:“那边!”。几个鬼子顺着她指的方向追去,一边跑一边放枪,枪子打得梨树叶子稀里哗啦乱掉。鬼子去后,树上的那人跳下来,二话没说,抱起灯笼亲亲她的脸蛋儿,说:“好孩子,谢谢你的救命之恩!”。灯笼说:“快放下,俺是有人家的人了!”。那人说:“知道,你不是活鲁班的女儿灯笼吗?咱快跑吧,一会儿没准鬼子会回来”。 灯笼领着那人到了柳树庄,进了自己的家,跟公婆学说了这事。公公问那人的来历,那人说:“我是专打日本鬼子的。”公公说:“该打!这他妈的小日本不干好事!听说,前两天把迁民庄的老王家满门抄斩,连房子都烧了个精光。”“谁说不是,这笔账迟早要它偿还的!”再一攀谈,原来这人不是外人,他是灯笼的父亲“活鲁班”的徒弟,叫夏田雨。灯笼恍然大悟的问:“田雨哥,听爹说你不是到保定府学买卖的了吗?几年不见了,真没认出你来。”夏田雨说:“是啊,鬼子来了,买卖做不下去了。干脆不做了,爽利跟小鬼子拼了算了!” 麦熟过后,下了一场透雨,地里的玉米棵子疯了似的长,没过半月便齐腰深。庄稼人耪了三遍苗就挂了锄钩,灯笼他公公和几个乡绅便操持请河西村的西河大鼓名角柳下霜来村里说书。书场放在了关帝庙的院子内,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把大庙的院子挤了个水泄不通,今天的书说的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大庙的三尺台阶上放一把桌子,桌案上放一盏照灯,灯光晃晃的有些昏。柳下霜人长得身条匀称,豆青色的旗袍裹在那苗条的身段,案前一站,玉玉婷婷,像一棵绿葱。只听她轻咳一声,拿起桌上的惊堂木,手一扬,随着“啪”的一声,惊堂木重重地砸在案上。书场开了。 灯笼这晚也来听书,和小女婿蝈蝈并排坐在场子的前面。柳下霜的书灯笼以前就听过,她从心里喜欢这个说书的女人:一个年纪轻轻的女人,成年十里八乡的转场,既乐和又能赚钱养家。她还特喜欢听柳下霜说的戏文:
家乡人物(4)------灯笼 家乡人物(4)-----灯笼 灯笼 灯笼是童养媳,娘家是潴龙河西和尚铺村。灯笼九岁时娘得了痨病死了,爹是这一方有名的木匠-----活鲁班。活鲁班人好、活好,很有人缘。灯笼娘死后,为照顾好唯一的女儿没再续娶。灯笼十二岁那年,河西十八村的乡亲集资修重关帝庙,活鲁班登上脊顶揳大梁的卯榫时,不小心摔下来,头正好碰在石墩上,没再缓过气来。爹娘都没了,村上的媒婆便把灯笼说给了柳树庄的老周家。老周家有个五岁儿子,叫蝈蝈,这样灯笼便做了周家的童养媳,灯笼整整大了小女婿七岁。 柳树庄村老周家的日子过得比较殷实,堤外有三十亩好田,一年两季轮番种小麦、玉米,赶上了两个好年头,粮食打得是大囤满,小囤流。村东的河套内上百亩的梨树地,属周家的就有十几亩,梨树正好是旺年,梨子长得赛拳头,秋后卖得好价钱。没几年,周家盖起了里外套院,配东西厢房的大宅子。就在这一年,灯笼进了老周家。也就在这一年,鬼子来了。 这年的春天,二月二刚过,灯笼随公爹在河套里给梨树剪枝,七岁的小女婿蝈蝈满地疯跑。忽然,潴龙河的大堤上传来突突的怪叫声,一队鬼子从北边开来,前面开路的是两辆三轮摩托。那随风飘动膏药旗在阳光下有些刺眼。随即传来一阵嗥叫:花姑娘、花姑娘。嗷、嗷、嗷。灯笼不懂他们嚷些什莫,但心里明白这些人不怀好意。这是灯笼头一次见到鬼子兵。 灯笼第二次见到鬼子兵是在这年的头麦熟。那天,也是在潴龙河滩的梨树地里,灯笼正摘小梨。突然,在河堤北滩传来一阵乱枪声,只见一个人拼命的跑。后面,远远地几个鬼子也在拚明的追。前面跑的人转过北滩就跑到了灯笼家的树地,灯笼也没多想,冲那人喊:“快上树!”。那人听到后,稍一愣怔,明白了这个小女孩的意思,当即爬上了一棵茂密的大梨树。不一会儿,几个鬼子兵转过北滩追过来,钻进一眼望不见头的梨树地,找不到追踪的目标。几个鬼子冲灯笼过来,系里哇啦的乱喊。灯笼明白他们的意思,用手冲南一指,说:“那边!”。几个鬼子顺着她指的方向追去,一边跑一边放枪,枪子打得梨树叶子稀里哗啦乱掉。鬼子去后,树上的那人跳下来,二话没说,抱起灯笼亲亲她的脸蛋儿,说:“好孩子,谢谢你的救命之恩!”。灯笼说:“快放下,俺是有人家的人了!”。那人说:“知道,你不是活鲁班的女儿灯笼吗?咱快跑吧,一会儿没准鬼子会回来”。 灯笼领着那人到了柳树庄,进了自己的家,跟公婆学说了这事。公公问那人的来历,那人说:“我是专打日本鬼子的。”公公说:“该打!这他妈的小日本不干好事!听说,前两天把迁民庄的老王家满门抄斩,连房子都烧了个精光。”“谁说不是,这笔账迟早要它偿还的!”再一攀谈,原来这人不是外人,他是灯笼的父亲“活鲁班”的徒弟,叫夏田雨。灯笼恍然大悟的问:“田雨哥,听爹说你不是到保定府学买卖的了吗?几年不见了,真没认出你来。”夏田雨说:“是啊,鬼子来了,买卖做不下去了。干脆不做了,爽利跟小鬼子拼了算了!” 麦熟过后,下了一场透雨,地里的玉米棵子疯了似的长,没过半月便齐腰深。庄稼人耪了三遍苗就挂了锄钩,灯笼他公公和几个乡绅便操持请河西村的西河大鼓名角柳下霜来村里说书。书场放在了关帝庙的院子内,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把大庙的院子挤了个水泄不通,今天的书说的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大庙的三尺台阶上放一把桌子,桌案上放一盏照灯,灯光晃晃的有些昏。柳下霜人长得身条匀称,豆青色的旗袍裹在那苗条的身段,案前一站,玉玉婷婷,像一棵绿葱。只听她轻咳一声,拿起桌上的惊堂木,手一扬,随着“啪”的一声,惊堂木重重地砸在案上。书场开了。 灯笼这晚也来听书,和小女婿蝈蝈并排坐在场子的前面。柳下霜的书灯笼以前就听过,她从心里喜欢这个说书的女人:一个年纪轻轻的女人,成年十里八乡的转场,既乐和又能赚钱养家。她还特喜欢听柳下霜说的戏文:
家乡的野菜 家乡的野菜 青家菜。 我们家乡管菠菜也叫青菜,今天我要说的青家菜不是菠菜,青家菜是一种野菜。是一种常见的一年生的野菜,每年春暖花开之际,田野里的冬小麦刚刚返青露头时节,在田埂上随之冒出两三瓣青叶的小苗,长条形的叶片的边缘上生长着一圈嫩绒刺,随手采摘一片叶咀嚼,微有苦头,再细品之,舌尖又略感丝儿丝儿的甘味儿,这就是青家菜。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到夏尾秋初的时候,青家菜已长成一尺高,叶片也老了,顶上生出花蕾,再过不几天,花儿开了,一撮粉红的绒绒花。 青家菜的嫩苗是可食的。记得儿时,一到春天便是菜荒的季节。头年储存的大白菜已吃完,新的蔬菜没下来。于是,便和小伙伴们一起到田野里打青家菜。青家菜打回家,用水洗净,饭桌上一放,便是一家人的菜肴。青家菜一般是抹酱来吃。农家自产自用的毛酱是不掺假的,纯黄豆作原料。在调好的毛酱里滴上几滴香油,青家菜一抹,吃起来清香可口。 青家菜在掌到四五片叶时,就不能吃了,因为叶片上的绒刺长硬。但这时的它却又有了其他用途。青家菜的液汁是可以止血的。家乡的人们在田间劳作保不住被镰刀、锄头碰伤,这时便捋几片青菜家叶,用手揉碎,捂在伤口上,血便立时止住。 曲曲菜 曲曲菜在我们老家的城北一带还另有一个叫法------举举菜,在城东一些村管它叫苦菜,城西的一些村则叫苦举菜。但我是喜欢叫它曲曲菜的,也没别的意思,只是觉得它这个名有些情趣而以。别管叫什莫,它是农家喜食的一种野菜。每到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在绿色的田野里、渠沟边、田间的小路旁,一丛丛的曲曲菜不知不觉的生长出来。 曲曲菜属多年生的菊科草本植物,幼时叶状,成熟时生茎,茎直立,高约40厘米。它的叶片有细锯齿,它的嫩叶是家乡的人们喜欢吃的。一般是采来后,洗净,刀切成段,加盐、味精、香油几滴,凉拌吃。有的不加盐,用豆瓣酱来拌,口感更好。有的还点上几滴醋,再和炸花生米一起拌,吃来更有些趣儿。我吃曲曲菜是比较简便的,洗净后,直接抹甜面酱来食。甜面酱和曲曲菜,一个是甜丝儿丝儿的,一个是苦丝儿丝儿的,亦苦亦甜,妙趣无穷。 前几年在山西吕梁服役的堂弟来看我,他告诉我,用半两苦菜和四个鸭蛋同煮熟,一起吃下,一日三餐,可治疗糖尿病。这个方子能否治愈糖尿病我没试过,但我想它肯定会有降糖功能的。 我的一个同事上学时,读的是中医。他告诉我,曲曲菜是入药的,有清热解毒、活血排脓的作用。中医用它治疗咽喉肿痛、菌痢和阑尾炎。 荠儿荠儿菜 今年春天清明,我回老家上坟,嫂子给我包了一顿饺子,他告诉我说,是荠儿荠儿菜馅的。荠儿荠儿菜我似乎不认得,也觉得没吃过。但在子侄们的指点下,在田野里我还真见到了他们说的荠儿荠儿菜。一看实物,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虎生草。虎生草也叫清明菜,它的学名叫荠菜。荠菜,属十字花科,一、两年生草本植物,春天开小碎白花。 荠菜虽是野菜,但它的大名是上了春秋战国时的《诗经》的,这说明荠菜在我国的生长历史很悠久了,从古至今人们都很喜食它。记得前些年读汪曾祺先生的文集,其中有一篇《故乡的野菜》,开篇就介绍的是荠菜。他说,“在他的家乡荠菜是可以上大席的。并进一步介绍了凉拌荠菜的做法:荠菜焯过,切碎,和香干细丁同拌,加姜米,浇以麻酱油醋,或用虾米,或不用,均可。”汪先生介绍凉拌荠菜的吃法,我没品尝过,应该是不难吃的。但我想用那摸多的佐料来拌荠菜,还能有几多野菜的清香呢? 在我的家乡,荠菜也有拌凉菜食用的做法。但比起汪先生家乡的凉拌来就简单得多了:荠菜洗净,开水轻焯一下,切碎,加精盐少许,耗花椒油拌之。喜欢食辣者,可以炸辣椒段同拌。我觉得荠菜的这种吃法才有野菜的鲜,才有野菜的清香。我们家乡,荠菜用来做馅的吃法似乎更普遍些。荠菜馅的饺子在饭店里是没有,而在农村才能吃得到。 记得有一本介绍野菜的书上把荠菜称之为“长寿菜”,说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c、胡萝卜素和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说不清是哪位诗人有过歌咏荠菜的诗句:“城中桃李秋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可惜全诗只记起这两家句。但我想诗作者可肯定也和我一样喜爱荠菜吧。
家乡的野菜 家乡的野菜 青家菜。 我们家乡管菠菜也叫青菜,今天我要说的青家菜不是菠菜,青家菜是一种野菜。是一种常见的一年生的野菜,每年春暖花开之际,田野里的冬小麦刚刚返青露头时节,在田埂上随之冒出两三瓣青叶的小苗,长条形的叶片的边缘上生长着一圈嫩绒刺,随手采摘一片叶咀嚼,微有苦头,再细品之,舌尖又略感丝儿丝儿的甘味儿,这就是青家菜。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到夏尾秋初的时候,青家菜已长成一尺高,叶片也老了,顶上生出花蕾,再过不几天,花儿开了,一撮粉红的绒绒花。 青家菜的嫩苗是可食的。记得儿时,一到春天便是菜荒的季节。头年储存的大白菜已吃完,新的蔬菜没下来。于是,便和小伙伴们一起到田野里打青家菜。青家菜打回家,用水洗净,饭桌上一放,便是一家人的菜肴。青家菜一般是抹酱来吃。农家自产自用的毛酱是不掺假的,纯黄豆作原料。在调好的毛酱里滴上几滴香油,青家菜一抹,吃起来清香可口。 青家菜在掌到四五片叶时,就不能吃了,因为叶片上的绒刺长硬。但这时的它却又有了其他用途。青家菜的液汁是可以止血的。家乡的人们在田间劳作保不住被镰刀、锄头碰伤,这时便捋几片青菜家叶,用手揉碎,捂在伤口上,血便立时止住。 曲曲菜 曲曲菜在我们老家的城北一带还另有一个叫法------举举菜,在城东一些村管它叫苦菜,城西的一些村则叫苦举菜。但我是喜欢叫它曲曲菜的,也没别的意思,只是觉得它这个名有些情趣而以。别管叫什莫,它是农家喜食的一种野菜。每到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在绿色的田野里、渠沟边、田间的小路旁,一丛丛的曲曲菜不知不觉的生长出来。 曲曲菜属多年生的菊科草本植物,幼时叶状,成熟时生茎,茎直立,高约40厘米。它的叶片有细锯齿,它的嫩叶是家乡的人们喜欢吃的。一般是采来后,洗净,刀切成段,加盐、味精、香油几滴,凉拌吃。有的不加盐,用豆瓣酱来拌,口感更好。有的还点上几滴醋,再和炸花生米一起拌,吃来更有些趣儿。我吃曲曲菜是比较简便的,洗净后,直接抹甜面酱来食。甜面酱和曲曲菜,一个是甜丝儿丝儿的,一个是苦丝儿丝儿的,亦苦亦甜,妙趣无穷。 前几年在山西吕梁服役的堂弟来看我,他告诉我,用半两苦菜和四个鸭蛋同煮熟,一起吃下,一日三餐,可治疗糖尿病。这个方子能否治愈糖尿病我没试过,但我想它肯定会有降糖功能的。 我的一个同事上学时,读的是中医。他告诉我,曲曲菜是入药的,有清热解毒、活血排脓的作用。中医用它治疗咽喉肿痛、菌痢和阑尾炎。 荠儿荠儿菜 今年春天清明,我回老家上坟,嫂子给我包了一顿饺子,他告诉我说,是荠儿荠儿菜馅的。荠儿荠儿菜我似乎不认得,也觉得没吃过。但在子侄们的指点下,在田野里我还真见到了他们说的荠儿荠儿菜。一看实物,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虎生草。虎生草也叫清明菜,它的学名叫荠菜。荠菜,属十字花科,一、两年生草本植物,春天开小碎白花。 荠菜虽是野菜,但它的大名是上了春秋战国时的《诗经》的,这说明荠菜在我国的生长历史很悠久了,从古至今人们都很喜食它。记得前些年读汪曾祺先生的文集,其中有一篇《故乡的野菜》,开篇就介绍的是荠菜。他说,“在他的家乡荠菜是可以上大席的。并进一步介绍了凉拌荠菜的做法:荠菜焯过,切碎,和香干细丁同拌,加姜米,浇以麻酱油醋,或用虾米,或不用,均可。”汪先生介绍凉拌荠菜的吃法,我没品尝过,应该是不难吃的。但我想用那摸多的佐料来拌荠菜,还能有几多野菜的清香呢? 在我的家乡,荠菜也有拌凉菜食用的做法。但比起汪先生家乡的凉拌来就简单得多了:荠菜洗净,开水轻焯一下,切碎,加精盐少许,耗花椒油拌之。喜欢食辣者,可以炸辣椒段同拌。我觉得荠菜的这种吃法才有野菜的鲜,才有野菜的清香。我们家乡,荠菜用来做馅的吃法似乎更普遍些。荠菜馅的饺子在饭店里是没有,而在农村才能吃得到。 记得有一本介绍野菜的书上把荠菜称之为“长寿菜”,说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c、胡萝卜素和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说不清是哪位诗人有过歌咏荠菜的诗句:“城中桃李秋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可惜全诗只记起这两家句。但我想诗作者可肯定也和我一样喜爱荠菜吧。
家乡的野菜 家乡的野菜 青家菜。 我们家乡管菠菜也叫青菜,今天我要说的青家菜不是菠菜,青家菜是一种野菜。是一种常见的一年生的野菜,每年春暖花开之际,田野里的冬小麦刚刚返青露头时节,在田埂上随之冒出两三瓣青叶的小苗,长条形的叶片的边缘上生长着一圈嫩绒刺,随手采摘一片叶咀嚼,微有苦头,再细品之,舌尖又略感丝儿丝儿的甘味儿,这就是青家菜。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到夏尾秋初的时候,青家菜已长成一尺高,叶片也老了,顶上生出花蕾,再过不几天,花儿开了,一撮粉红的绒绒花。 青家菜的嫩苗是可食的。记得儿时,一到春天便是菜荒的季节。头年储存的大白菜已吃完,新的蔬菜没下来。于是,便和小伙伴们一起到田野里打青家菜。青家菜打回家,用水洗净,饭桌上一放,便是一家人的菜肴。青家菜一般是抹酱来吃。农家自产自用的毛酱是不掺假的,纯黄豆作原料。在调好的毛酱里滴上几滴香油,青家菜一抹,吃起来清香可口。 青家菜在掌到四五片叶时,就不能吃了,因为叶片上的绒刺长硬。但这时的它却又有了其他用途。青家菜的液汁是可以止血的。家乡的人们在田间劳作保不住被镰刀、锄头碰伤,这时便捋几片青菜家叶,用手揉碎,捂在伤口上,血便立时止住。 曲曲菜 曲曲菜在我们老家的城北一带还另有一个叫法------举举菜,在城东一些村管它叫苦菜,城西的一些村则叫苦举菜。但我是喜欢叫它曲曲菜的,也没别的意思,只是觉得它这个名有些情趣而以。别管叫什莫,它是农家喜食的一种野菜。每到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在绿色的田野里、渠沟边、田间的小路旁,一丛丛的曲曲菜不知不觉的生长出来。 曲曲菜属多年生的菊科草本植物,幼时叶状,成熟时生茎,茎直立,高约40厘米。它的叶片有细锯齿,它的嫩叶是家乡的人们喜欢吃的。一般是采来后,洗净,刀切成段,加盐、味精、香油几滴,凉拌吃。有的不加盐,用豆瓣酱来拌,口感更好。有的还点上几滴醋,再和炸花生米一起拌,吃来更有些趣儿。我吃曲曲菜是比较简便的,洗净后,直接抹甜面酱来食。甜面酱和曲曲菜,一个是甜丝儿丝儿的,一个是苦丝儿丝儿的,亦苦亦甜,妙趣无穷。 前几年在山西吕梁服役的堂弟来看我,他告诉我,用半两苦菜和四个鸭蛋同煮熟,一起吃下,一日三餐,可治疗糖尿病。这个方子能否治愈糖尿病我没试过,但我想它肯定会有降糖功能的。 我的一个同事上学时,读的是中医。他告诉我,曲曲菜是入药的,有清热解毒、活血排脓的作用。中医用它治疗咽喉肿痛、菌痢和阑尾炎。 荠儿荠儿菜 今年春天清明,我回老家上坟,嫂子给我包了一顿饺子,他告诉我说,是荠儿荠儿菜馅的。荠儿荠儿菜我似乎不认得,也觉得没吃过。但在子侄们的指点下,在田野里我还真见到了他们说的荠儿荠儿菜。一看实物,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虎生草。虎生草也叫清明菜,它的学名叫荠菜。荠菜,属十字花科,一、两年生草本植物,春天开小碎白花。 荠菜虽是野菜,但它的大名是上了春秋战国时的《诗经》的,这说明荠菜在我国的生长历史很悠久了,从古至今人们都很喜食它。记得前些年读汪曾祺先生的文集,其中有一篇《故乡的野菜》,开篇就介绍的是荠菜。他说,“在他的家乡荠菜是可以上大席的。并进一步介绍了凉拌荠菜的做法:荠菜焯过,切碎,和香干细丁同拌,加姜米,浇以麻酱油醋,或用虾米,或不用,均可。”汪先生介绍凉拌荠菜的吃法,我没品尝过,应该是不难吃的。但我想用那摸多的佐料来拌荠菜,还能有几多野菜的清香呢? 在我的家乡,荠菜也有拌凉菜食用的做法。但比起汪先生家乡的凉拌来就简单得多了:荠菜洗净,开水轻焯一下,切碎,加精盐少许,耗花椒油拌之。喜欢食辣者,可以炸辣椒段同拌。我觉得荠菜的这种吃法才有野菜的鲜,才有野菜的清香。我们家乡,荠菜用来做馅的吃法似乎更普遍些。荠菜馅的饺子在饭店里是没有,而在农村才能吃得到。 记得有一本介绍野菜的书上把荠菜称之为“长寿菜”,说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c、胡萝卜素和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说不清是哪位诗人有过歌咏荠菜的诗句:“城中桃李秋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可惜全诗只记起这两家句。但我想诗作者可肯定也和我一样喜爱荠菜吧。
家乡的野菜 家乡的野菜 青家菜。 我们家乡管菠菜也叫青菜,今天我要说的青家菜不是菠菜,青家菜是一种野菜。是一种常见的一年生的野菜,每年春暖花开之际,田野里的冬小麦刚刚返青露头时节,在田埂上随之冒出两三瓣青叶的小苗,长条形的叶片的边缘上生长着一圈嫩绒刺,随手采摘一片叶咀嚼,微有苦头,再细品之,舌尖又略感丝儿丝儿的甘味儿,这就是青家菜。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到夏尾秋初的时候,青家菜已长成一尺高,叶片也老了,顶上生出花蕾,再过不几天,花儿开了,一撮粉红的绒绒花。 青家菜的嫩苗是可食的。记得儿时,一到春天便是菜荒的季节。头年储存的大白菜已吃完,新的蔬菜没下来。于是,便和小伙伴们一起到田野里打青家菜。青家菜打回家,用水洗净,饭桌上一放,便是一家人的菜肴。青家菜一般是抹酱来吃。农家自产自用的毛酱是不掺假的,纯黄豆作原料。在调好的毛酱里滴上几滴香油,青家菜一抹,吃起来清香可口。 青家菜在掌到四五片叶时,就不能吃了,因为叶片上的绒刺长硬。但这时的它却又有了其他用途。青家菜的液汁是可以止血的。家乡的人们在田间劳作保不住被镰刀、锄头碰伤,这时便捋几片青菜家叶,用手揉碎,捂在伤口上,血便立时止住。 曲曲菜 曲曲菜在我们老家的城北一带还另有一个叫法------举举菜,在城东一些村管它叫苦菜,城西的一些村则叫苦举菜。但我是喜欢叫它曲曲菜的,也没别的意思,只是觉得它这个名有些情趣而以。别管叫什莫,它是农家喜食的一种野菜。每到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在绿色的田野里、渠沟边、田间的小路旁,一丛丛的曲曲菜不知不觉的生长出来。 曲曲菜属多年生的菊科草本植物,幼时叶状,成熟时生茎,茎直立,高约40厘米。它的叶片有细锯齿,它的嫩叶是家乡的人们喜欢吃的。一般是采来后,洗净,刀切成段,加盐、味精、香油几滴,凉拌吃。有的不加盐,用豆瓣酱来拌,口感更好。有的还点上几滴醋,再和炸花生米一起拌,吃来更有些趣儿。我吃曲曲菜是比较简便的,洗净后,直接抹甜面酱来食。甜面酱和曲曲菜,一个是甜丝儿丝儿的,一个是苦丝儿丝儿的,亦苦亦甜,妙趣无穷。 前几年在山西吕梁服役的堂弟来看我,他告诉我,用半两苦菜和四个鸭蛋同煮熟,一起吃下,一日三餐,可治疗糖尿病。这个方子能否治愈糖尿病我没试过,但我想它肯定会有降糖功能的。我的一个同事上学时,读的是中医。他告诉我,曲曲菜是入药的,有清热解毒、活血排脓的作用。中医用它治疗咽喉肿痛、菌痢和阑尾炎。 荠儿荠儿菜 今年春天清明,我回老家上坟,嫂子给我包了一顿饺子,他告诉我说,是荠儿荠儿菜馅的。荠儿荠儿菜我似乎不认得,也觉得没吃过。但在子侄们的指点下,在田野里我还真见到了他们说的荠儿荠儿菜。一看实物,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虎生草。虎生草也叫清明菜,它的学名叫荠菜。荠菜,属十字花科,一、两年生草本植物,春天开小碎白花。 荠菜虽是野菜,但它的大名是上了春秋战国时的《诗经》的,这说明荠菜在我国的生长历史很悠久了,从古至今人们都很喜食它。记得前些年读汪曾祺先生的文集,其中有一篇《故乡的野菜》,开篇就介绍的是荠菜。他说,“在他的家乡荠菜是可以上大席的。并进一步介绍了凉拌荠菜的做法:荠菜焯过,切碎,和香干细丁同拌,加姜米,浇以麻酱油醋,或用虾米,或不用,均可。”汪先生介绍凉拌荠菜的吃法,我没品尝过,应该是不难吃的。但我想用那摸多的佐料来拌荠菜,还能有几多野菜的清香呢? 在我的家乡,荠菜也有拌凉菜食用的做法。但比起汪先生家乡的凉拌来就简单得多了:荠菜洗净,开水轻焯一下,切碎,加精盐少许,耗花椒油拌之。喜欢食辣者,可以炸辣椒段同拌。我觉得荠菜的这种吃法才有野菜的鲜,才有野菜的清香。我们家乡,荠菜用来做馅的吃法似乎更普遍些。荠菜馅的饺子在饭店里是没有,而在农村才能吃得到。 记得有一本介绍野菜的书上把荠菜称之为“长寿菜”,说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c、胡萝卜素和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说不清是哪位诗人有过歌咏荠菜的诗句:“城中桃李秋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可惜全诗只记起这两家句。但我想诗作者可肯定也和我一样喜爱荠菜吧。
家乡的野菜 家乡的野菜 青家菜。 我们家乡管菠菜也叫青菜,今天我要说的青家菜不是菠菜,青家菜是一种野菜。是一种常见的一年生的野菜,每年春暖花开之际,田野里的冬小麦刚刚返青露头时节,在田埂上随之冒出两三瓣青叶的小苗,长条形的叶片的边缘上生长着一圈嫩绒刺,随手采摘一片叶咀嚼,微有苦头,再细品之,舌尖又略感丝儿丝儿的甘味儿,这就是青家菜。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到夏尾秋初的时候,青家菜已长成一尺高,叶片也老了,顶上生出花蕾,再过不几天,花儿开了,一撮粉红的绒绒花。 青家菜的嫩苗是可食的。记得儿时,一到春天便是菜荒的季节。头年储存的大白菜已吃完,新的蔬菜没下来。于是,便和小伙伴们一起到田野里打青家菜。青家菜打回家,用水洗净,饭桌上一放,便是一家人的菜肴。青家菜一般是抹酱来吃。农家自产自用的毛酱是不掺假的,纯黄豆作原料。在调好的毛酱里滴上几滴香油,青家菜一抹,吃起来清香可口。 青家菜在掌到四五片叶时,就不能吃了,因为叶片上的绒刺长硬。但这时的它却又有了其他用途。青家菜的液汁是可以止血的。家乡的人们在田间劳作保不住被镰刀、锄头碰伤,这时便捋几片青菜家叶,用手揉碎,捂在伤口上,血便立时止住。 曲曲菜 曲曲菜在我们老家的城北一带还另有一个叫法------举举菜,在城东一些村管它叫苦菜,城西的一些村则叫苦举菜。但我是喜欢叫它曲曲菜的,也没别的意思,只是觉得它这个名有些情趣而以。别管叫什莫,它是农家喜食的一种野菜。每到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在绿色的田野里、渠沟边、田间的小路旁,一丛丛的曲曲菜不知不觉的生长出来。 曲曲菜属多年生的菊科草本植物,幼时叶状,成熟时生茎,茎直立,高约40厘米。它的叶片有细锯齿,它的嫩叶是家乡的人们喜欢吃的。一般是采来后,洗净,刀切成段,加盐、味精、香油几滴,凉拌吃。有的不加盐,用豆瓣酱来拌,口感更好。有的还点上几滴醋,再和炸花生米一起拌,吃来更有些趣儿。我吃曲曲菜是比较简便的,洗净后,直接抹甜面酱来食。甜面酱和曲曲菜,一个是甜丝儿丝儿的,一个是苦丝儿丝儿的,亦苦亦甜,妙趣无穷。 前几年在山西吕梁服役的堂弟来看我,他告诉我,用半两苦菜和四个鸭蛋同煮熟,一起吃下,一日三餐,可治疗糖尿病。这个方子能否治愈糖尿病我没试过,但我想它肯定会有降糖功能的。我的一个同事上学时,读的是中医。他告诉我,曲曲菜是入药的,有清热解毒、活血排脓的作用。中医用它治疗咽喉肿痛、菌痢和阑尾炎。 荠儿荠儿菜 今年春天清明,我回老家上坟,嫂子给我包了一顿饺子,他告诉我说,是荠儿荠儿菜馅的。荠儿荠儿菜我似乎不认得,也觉得没吃过。但在子侄们的指点下,在田野里我还真见到了他们说的荠儿荠儿菜。一看实物,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虎生草。虎生草也叫清明菜,它的学名叫荠菜。荠菜,属十字花科,一、两年生草本植物,春天开小碎白花。 荠菜虽是野菜,但它的大名是上了春秋战国时的《诗经》的,这说明荠菜在我国的生长历史很悠久了,从古至今人们都很喜食它。记得前些年读汪曾祺先生的文集,其中有一篇《故乡的野菜》,开篇就介绍的是荠菜。他说,“在他的家乡荠菜是可以上大席的。并进一步介绍了凉拌荠菜的做法:荠菜焯过,切碎,和香干细丁同拌,加姜米,浇以麻酱油醋,或用虾米,或不用,均可。”汪先生介绍凉拌荠菜的吃法,我没品尝过,应该是不难吃的。但我想用那摸多的佐料来拌荠菜,还能有几多野菜的清香呢? 在我的家乡,荠菜也有拌凉菜食用的做法。但比起汪先生家乡的凉拌来就简单得多了:荠菜洗净,开水轻焯一下,切碎,加精盐少许,耗花椒油拌之。喜欢食辣者,可以炸辣椒段同拌。我觉得荠菜的这种吃法才有野菜的鲜,才有野菜的清香。我们家乡,荠菜用来做馅的吃法似乎更普遍些。荠菜馅的饺子在饭店里是没有,而在农村才能吃得到。 记得有一本介绍野菜的书上把荠菜称之为“长寿菜”,说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c、胡萝卜素和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说不清是哪位诗人有过歌咏荠菜的诗句:“城中桃李秋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可惜全诗只记起这两家句。但我想诗作者可肯定也和我一样喜爱荠菜吧。
1 sadamu
七律 辞金陵于船上 七律 辞金陵于船上孙郎俊逸佩吴钩收取江南四十州剑里荆襄观事变舟边赤壁笑曹刘山城乱雨寒江煮细柳清风绿浪稠白鹭洲头回首处沙滩点点起飞鸥
七律 辞金陵于船上 七律 辞金陵于船上孙郎俊逸佩吴钩收取江南四十州剑里荆襄观事变舟边赤壁笑曹刘山城乱雨寒江煮细柳清风绿浪稠白鹭洲头回首处沙滩点点起飞鸥
七律 辞金陵于船上 七律 辞金陵于船上孙郎俊逸佩吴钩收取江南四十州剑里荆襄观事变舟边赤壁笑曹刘山城乱雨寒江煮细柳清风绿浪稠白鹭洲头回首处沙滩点点起飞鸥
七律 ---写在家父百日祭日旧室昏黄寂静时,扶桑倦鸟宿残枝。西窗绰影前庭树,淡月轻吟离别诗。万念悠忽愁病酒,三生难却痛悲思。凉风解意临书案,扯乱青衿沾泪湿。
七律 ---写在家父百日祭日旧室昏黄寂静时,扶桑倦鸟宿残枝。西窗绰影前庭树,淡月轻吟离别诗。万念悠忽愁病酒,三生难却痛悲思。凉风解意临书案,扯乱青衿沾泪湿。
七律 ---写在家父百日祭日旧室昏黄寂静时,扶桑倦鸟宿残枝。西窗绰影前庭树,淡月轻吟离别诗。万念悠忽愁病酒,三生难却痛悲思。凉风解意临书案,扯乱青衿沾泪湿。
七律 ---写在家父百日祭日旧室昏黄寂静时,扶桑倦鸟宿残枝。西窗绰影前庭树,淡月轻吟离别诗。万念悠忽愁病酒,三生难却痛悲思。凉风解意临书案,扯乱青衿沾泪湿。
浣溪沙 浣溪沙翠雀声声唤榆桑,出墙红杏一村香,层层风浪菜花黄。感谢乡朋邀筵酒,老夫也作少年狂,朦胧醉态伴新郎。
浣溪沙 浣溪沙翠雀声声唤榆桑,出墙红杏一村香,层层风浪菜花黄。感谢乡朋邀筵酒,老夫也作少年狂,朦胧醉态伴新郎。
浣溪沙 浣溪沙翠雀声声唤榆桑,出墙红杏一村香,层层风浪菜花黄。感谢乡朋邀筵酒,老夫也作少年狂,朦胧醉态伴新郎。
浣溪沙 浣溪沙翠雀声声唤榆桑,出墙红杏一村香,层层风浪菜花黄。感谢乡朋邀筵酒,老夫也作少年狂,朦胧醉态伴新郎。
浣溪沙 浣溪沙翠雀声声唤榆桑,出墙红杏一村香,层层风浪菜花黄。感谢乡朋邀筵酒,老夫也作少年狂,朦胧醉态伴新郎。
浣溪沙 翠雀声声唤榆桑,出墙红杏一村香,层层风浪菜花黄。感谢乡朋邀筵酒,老夫也作少年狂,朦胧醉态伴新郎。
念奴娇 念奴娇 黄龙一聚, 又三年, 小恙可曾康复。 相向寡言愁病酒, 眼里清蓄无数。 淡淡蟾光, 风摇细柳, 绰影添凄楚。 难消时节, 几番化作心雨。 青春岁月锦瑟, 苦辣酸甜, 总也难挥去。 五载同窗披星月, 俊郎英气如虎。 心有灵犀, 终未出口, 遗憾分歧路。 卅年一梦, 晚霞遮住天幕。
念奴娇 念奴娇 黄龙一聚, 又三年, 小恙可曾康复。 相向寡言愁病酒, 眼里清蓄无数。 淡淡蟾光, 风摇细柳, 绰影添凄楚。 难消时节, 几番化作心雨。 青春岁月锦瑟, 苦辣酸甜, 总也难挥去。 五载同窗披星月, 俊郎英气如虎。 心有灵犀, 终未出口, 遗憾分歧路。 卅年一梦, 晚霞遮住天幕。
念奴娇 念奴娇 黄龙一聚, 又三年, 小恙可曾康复。 相向寡言愁病酒, 眼里清蓄无数。 淡淡蟾光, 风摇细柳, 绰影添凄楚。 难消时节, 几番化作心雨。 青春岁月锦瑟, 苦辣酸甜, 总也难挥去。 五载同窗披星月, 俊郎英气如虎。 心有灵犀, 终未出口, 遗憾分歧路。 卅年一梦, 晚霞遮住天幕。
念奴娇 念奴娇 黄龙一聚, 又三年, 小恙可曾康复。 相向寡言愁病酒, 眼里清蓄无数。 淡淡蟾光, 风摇细柳, 绰影添凄楚。 难消时节, 几番化作心雨。 青春岁月锦瑟, 苦辣酸甜, 总也难挥去。 五载同窗披星月, 俊郎英气如虎。 心有灵犀, 终未出口, 遗憾分歧路。 卅年一梦, 晚霞遮住天幕。
念奴娇 念奴娇 黄龙一聚, 又三年, 小恙可曾康复。 相向寡言愁病酒, 眼里清蓄无数。 淡淡蟾光, 风摇细柳, 绰影添凄楚。 难消时节, 几番化作心雨。 青春岁月锦瑟, 苦辣酸甜, 总也难挥去。 五载同窗披星月, 俊郎英气如虎。 心有灵犀, 终未出口, 遗憾分歧路。 卅年一梦, 晚霞遮住天幕。
念奴娇 念奴娇 黄龙一聚, 又三年, 小恙可曾康复。 相向寡言愁病酒, 眼里清蓄无数。 淡淡蟾光, 风摇细柳, 绰影添凄楚。 难消时节, 几番化作心雨。 青春岁月锦瑟, 苦辣酸甜, 总也难挥去。 五载同窗披星月, 俊郎英气如虎。 心有灵犀, 终未出口, 遗憾分歧路。 卅年一梦, 晚霞遮住天幕。
念奴娇 黄龙一聚, 又三年, 小恙可曾康复。 相向寡言愁病酒, 眼里清蓄无数。 淡淡蟾光, 风摇细柳, 绰影添凄楚。 难消时节, 几番化作心雨。 青春岁月锦瑟, 苦辣酸甜, 总也难挥去。 五载同窗披星月, 俊郎英气如虎。 心有灵犀, 终未出口, 遗憾分歧路。 卅年一梦, 晚霞遮住天幕。
念奴娇 黄龙一聚, 又三年, 小恙可曾康复。 相向寡言愁病酒, 眼里清蓄无数。 淡淡蟾光, 风摇细柳, 绰影添凄楚。 难消时节, 几番化作心雨。 青春岁月锦瑟, 苦辣酸甜, 总也难挥去。 五载同窗披星月, 俊郎英气如虎。 心有灵犀, 终未出口, 遗憾分歧路。 卅年一梦, 晚霞遮住天幕。
念奴娇 黄龙一聚,又三年,小恙可曾康复。相向寡言愁病酒,眼里清蓄无数。淡淡蟾光,风摇细柳,绰影添凄楚。难消时节,几番化作心雨。青春岁月锦瑟,苦辣酸甜,总也难挥去。五载同窗披星月,俊郎英气如虎。心有灵犀,终未出口,遗憾分歧路。卅年一梦,晚霞遮住天幕。
南歌子 边城望雪 南歌子 边城望雪 一夜浓霜骤, 满城万树花。 江山淡淡静披纱, 万里长空瑟瑟点寒鸦。 晓梦风吹醒, 边楼醉望家。 不知何处暗胡笳, 林畔萧疏隐隐几声聒。
南歌子 边城望雪 南歌子 边城望雪 一夜浓霜骤, 满城万树花。 江山淡淡静披纱, 万里长空瑟瑟点寒鸦。 晓梦风吹醒, 边楼醉望家。 不知何处暗胡笳, 林畔萧疏隐隐几声聒
南歌子 边城望雪 南歌子 边城望雪 一夜浓霜骤, 满城万树花。 江山淡淡静披纱, 万里长空瑟瑟点寒鸦。 晓梦风吹醒, 边楼醉望家。 不知何处暗胡笳, 林畔萧疏隐隐几声聒。
南歌子 边城望雪 南歌子 边城望雪 一夜浓霜骤, 满城万树花。 江山淡淡静披纱, 万里长空瑟瑟点寒鸦。 晓梦风吹醒, 边楼醉望家。 不知何处暗胡笳, 林畔萧疏隐隐几声聒。
南歌子 边城望雪 南歌子 边城望雪 一夜浓霜骤, 满城万树花。 江山淡淡静披纱, 万里长空瑟瑟点寒鸦。 晓梦风吹醒, 边楼醉望家。 不知何处暗胡笳, 林畔萧疏隐隐几声聒。
南歌子 边城望雪 南歌子 边城望雪 一夜浓霜骤, 满城万树花。 江山淡淡静披纱, 万里长空瑟瑟点寒鸦。 晓梦风吹醒, 边楼醉望家。 不知何处暗胡笳, 林畔萧疏隐隐几声聒。
南歌子 边城望雪 南歌子 边城望雪 一夜浓霜骤, 满城万树花。 江山淡淡静披纱, 万里长空瑟瑟点寒鸦。 晓梦风吹醒, 边楼醉望家。 不知何处暗胡笳, 林畔萧疏隐隐几声聒。
南歌子 边城望雪 南歌子 边城望雪 一夜浓霜骤, 满城万树花。 江山淡淡静披纱, 万里长空瑟瑟点寒鸦。 晓梦风吹醒, 边楼醉望家。 不知何处暗胡笳, 林畔萧疏隐隐几声聒。
南歌子 边城望雪 南歌子 边城望雪 一夜浓霜骤, 满城万树花。 江山淡淡静披纱, 万里长空瑟瑟点寒鸦。 晓梦风吹醒, 边楼醉望家。 不知何处暗胡笳, 林畔萧疏隐隐几声聒。
南歌子 边城望雪 南歌子 边城望雪 一夜浓霜骤, 满城万树花。 江山淡淡静披纱, 万里长空瑟瑟点寒鸦。 晓梦风吹醒, 边楼醉望家。 不知何处暗胡笳, 林畔萧疏隐隐几声聒。
南歌子 边城望雪 一夜浓霜骤,满城万树花。江山淡淡静披纱,万里长空瑟瑟点寒鸦。晓梦风吹醒,边楼醉望家。不知何处暗胡笳,林畔萧疏隐隐几声聒。
水调歌头 望岳 水调歌头 望岳 岱岳三千尺, 雳剑破青天。 覆压齐鲁大地, 巍峨耸东南。 谷壑乱云飞渡, 柏洞松涛呼啸, 烟雾绕山川。 两万万沧桑, 磅礴天地间。 王封禅, 承一统, 祭宗坛。 浑疑试问苍茫, 何处可比肩。 赢正扑身拜祀, 汉帝惊心勒马, 霸气震宇寰。 魂魄晓初日, 赤染玉皇巅。
水调歌头 望岳 水调歌头 望岳 岱岳三千尺, 雳剑破青天。 覆压齐鲁大地, 巍峨耸东南。 谷壑乱云飞渡, 柏洞松涛呼啸, 烟雾绕山川。 两万万沧桑, 磅礴天地间。 王封禅, 承一统, 祭宗坛。 浑疑试问苍茫, 何处可比肩。 赢正扑身拜祀, 汉帝惊心勒马, 霸气震宇寰。 魂魄晓初日, 赤染玉皇巅。
水调歌头 望岳 水调歌头 望岳 岱岳三千尺, 雳剑破青天。 覆压齐鲁大地, 巍峨耸东南。 谷壑乱云飞渡, 柏洞松涛呼啸, 烟雾绕山川。 两万万沧桑, 磅礴天地间。 王封禅, 承一统, 祭宗坛。 浑疑试问苍茫, 何处可比肩。 赢正扑身拜祀, 汉帝惊心勒马, 霸气震宇寰。 魂魄晓初日, 赤染玉皇巅。
水调歌头 望岳 水调歌头 望岳 岱岳三千尺, 雳剑破青天。 覆压齐鲁大地, 巍峨耸东南。 谷壑乱云飞渡, 柏洞松涛呼啸, 烟雾绕山川。 两万万沧桑, 磅礴天地间。 王封禅, 承一统, 祭宗坛。 浑疑试问苍茫, 何处可比肩。 赢正扑身拜祀, 汉帝惊心勒马, 霸气震宇寰。 魂魄晓初日, 赤染玉皇巅。
水调歌头 望岳 水调歌头 望岳 岱岳三千尺, 雳剑破青天。 覆压齐鲁大地, 巍峨耸东南。 谷壑乱云飞渡, 柏洞松涛呼啸, 烟雾绕山川。 两万万沧桑, 磅礴天地间。 王封禅, 承一统, 祭宗坛。 浑疑试问苍茫, 何处可比肩。 赢正扑身拜祀, 汉帝惊心勒马, 霸气震宇寰。 魂魄晓初日, 赤染玉皇巅。
水调歌头 望岳 水调歌头 望岳 岱岳三千尺, 雳剑破青天。 覆压齐鲁大地, 巍峨耸东南。 谷壑乱云飞渡, 柏洞松涛呼啸, 烟雾绕山川。 两万万沧桑, 磅礴天地间。 王封禅, 承一统, 祭宗坛。 浑疑试问苍茫, 何处可比肩。 赢正扑身拜祀, 汉帝惊心勒马, 霸气震宇寰。 魂魄晓初日, 赤染玉皇巅。
水调歌头 望岳 水调歌头 望岳 岱岳三千尺, 雳剑破青天。 覆压齐鲁大地, 巍峨耸东南。 谷壑乱云飞渡, 柏洞松涛呼啸, 烟雾绕山川。 两万万沧桑, 磅礴天地间。 王封禅, 承一统, 祭宗坛。 浑疑试问苍茫, 何处可比肩。 赢正扑身拜祀, 汉帝惊心勒马, 霸气震宇寰。 魂魄晓初日, 赤染玉皇巅。
水调歌头 望岳 水调歌头 望岳 岱岳三千尺, 雳剑破青天。 覆压齐鲁大地, 巍峨耸东南。 谷壑乱云飞渡, 柏洞松涛呼啸, 烟雾绕山川。 两万万沧桑, 磅礴天地间。 王封禅, 承一统, 祭宗坛。 浑疑试问苍茫, 何处可比肩。 赢正扑身拜祀, 汉帝惊心勒马, 霸气震宇寰。 魂魄晓初日, 赤染玉皇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