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战车8341 意志战车8341
关注数: 8 粉丝数: 194 发帖数: 797 关注贴吧数: 76
政绩和民生 造福一方不是仅仅以动作大小来衡量,老百姓是否有福可享,才是真正衡量政绩的标尺!   无论是完善社会保障还是创新社会管理,无论是保障房建设还是医疗改革,改善民生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需要,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尊严感。   如何衡量一个政府的政绩?不单看高楼大厦,不单凭GDP增速,不只听各部门自己的汇报——人民群众的声音才最权威。以人为本谋发展,发展的成绩体现在一组组数据上,更体现在一张张笑脸上。   近些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放缓,但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幅超过前者,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新农合、新农保扩范围上水平,使居民的“保障网”更宽更密实;物价补贴联动、低保补助增加,帮低收入群体抵御通胀压力的后盾更给力……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从国家的发展中得到了实惠。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政绩。   当前,民生领域还有很多难题待解,攻坚刚刚开始。解决这些问题,要向改革要动力、要方向,免不了对既得利益格局进行调整,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这就需要我们牢牢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政绩观,需要我们建立起将民生成果与政绩考核、干部任用挂钩的合理机制,把人民群众的民生期待,一步步变成现实
干部三要素 一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解决当前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核心在于真抓实干。要把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作为抓落实的关键。从关键环节抓起,从具体问题抓起,一级抓一级,一环扣一环,把各项工作抓到细处落到实处。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心,善谋大事,乐办小事,多办实事,常办好事,切实担负起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重任。要经常反思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干了哪些工作,解决了哪些问题,;主动思考发展的潜力在哪里,希望在哪里,为改革发展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要力戒空谈、注重实干,力戒形式、注重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一项一项抓落实,不达目的不罢休,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真正做到无愧于党和人民。 二要奋发有为,建功立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历来为官的主流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未已”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训,讲的是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当然,有些同志也许会说,我们所处的岗位平凡、工作平淡,很难有所建树。这实际上是爱岗敬业的态度问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是最光荣最伟大的。我们一定要把岗位看作是实现个人价值、为民建功立业的舞台,重实绩、办实事、讲实话、求实效,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政绩,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三要修身养性,淡泊名利。官德决定民德,官风决定民风。孔子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加强官德修养,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特别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是广大党员干部的修身之基、齐家之方、交友之道、从政之德。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践行“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做知荣辱、讲廉耻、树新风的表率。要坚持以民为本,视民为根,保持“心在国家,情系群众”的平常心态。要坚持公道正派,做到心正、身正、行正,无愧于己,不负于心。能不能在名利面前摆正位置,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考验。每名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坚持修德、拒贪、律己,一定要摆脱名利缰索的困扰,始终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职务和权力。“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真正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受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顶得住歪风,管得住自己。
五颗红心 一要忠诚之心向党。对党忠诚是讲党性的根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时刻保持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思想和行动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时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时刻忠诚党的事业,带头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围绕发展大局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   二要责任之心履职。尽职尽责是讲党性的重要体现。组工干部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人民的信任。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在其位当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成其事。要规律有了责任心,才有进取心,才能对事业执着追求,对工作精益求精。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组织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把握组织工作的内在规律和创新要求,立足岗位,勇于担当,敢于拼搏,甘于吃苦,乐于奉献,以对党、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创造一流业绩,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   三要公正之心谋事。公道正派是讲党性的关键。组工干部要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大局不讲私利,讲原则不讲关系,讲正气不讲义气。无论为人处事,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一把尺子衡量、一个标准对待、一碗水端平,不论感情亲疏、不论地位贵贱、不论职务高低、不凭个人好恶。不折不扣地把组织工作的政策、原则、程序要求落到实处,以公正立公信,以公正赢公心,以公正树正气。   四要服务之心为民。服务群众是讲党性的核心。组工干部要时时刻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满腔热忱、满怀真情地为党员干部人才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立足自己的岗位倾注大爱,无私奉献。视群众如父母,视服务如天职,察民情、听民意、解民难、谋民利、惠民生。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照亮自己做人、做官、做事的一面镜子,带头诚心诚意联系群众,带头竭尽全力服务群众。   五要廉洁之心对已。廉洁自律是讲党性的重要保障。组工干部要始终敬畏历史、敬畏权力、敬畏人民,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自觉把各项纪律要求融入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干净做人、洁身自好。要淡泊名利,保持平淡平和心态,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经得起考验,保持组工干部良好形象。
“二线干部”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随着领导干部年龄增大,从领导职务改任非领导职务,开始逐渐退居二线。这些领导干部经验、阅历丰富,在二线岗位“传帮带”,可以帮助年轻干部迅速成长,是党和国家的一笔宝贵财富。但是,实际中一些领导干部退居二线后,不能及时调整心态,成了变相的提前退休,导致队伍青黄不接。 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心态失衡,关键还是“官本位”思想作祟,从主要岗位到普通岗位,从“门庭若市”到“车马稀”,必然产生了失落心理。有的干部在退居二线后,认为已经不需要做出贡献了,放松了学习,导致越来越不能适应新任务;有的二线干部,倚老卖老,认为组织不会跟自己计较,便不服从规定,甚至影响正常工作开展。因此,保证退居二线干部及时转变心态,继续发挥余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二线干部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环境、业务、角色都发生了变化,肯定会有心理上的失落和不适应。需要组织加强对二线干部的关心疏导,及时谈心谈话,保证他们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形成尊老氛围,认真倾听、学习老干部教诲。多组织二线干部开展丰富活动,让老干部感受到组织关怀。 为二线干部发挥余热创造舞台。要全面细致掌握退居二线干部的意愿、特长、健康状况、任职经历等信息,根据其优势特点,安排相应的岗位。要充分重视这些老干部的能力,不能让其放任自流,遇到重大决策,要听取他们的意见,有急难险重的任务,要让他们参与其中,发挥他们阅历、经验的优势,也能让他们产生参与感,减少失落感。 加强二线干部的管理培训。二线干部消极懈怠,很大程度上是管理不严、惩治不力。把工作成绩纳入年终考核,年终考核的结果与奖惩挂钩。对优秀者,要予以表彰,大力宣传;对表现差者,予以诫勉、降职,让二线干部具备危机意识。加强对二线干部的管理、培训,让他们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更好的在二线岗位发挥余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