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禄少卿沈纯甫
金笛潇湘曲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胜雪。
关注数: 88
粉丝数: 229
发帖数: 23,223
关注贴吧数: 223
其实金庸不应该有意设定岳不群一开始就黑 这样看来这书的后期逻辑就崩了。如果岳不群是被逼得一步步黑化进而没人性明显更合适,这点96笑傲江湖把握的就很不错……
从绍兴更化到绍兴内禅
宋江就是低配的左冷禅+岳不群 左盟主对于听招呼的五岳剑派人士还是挺大方的吧? 谁支持并派就给谁掌门(华山剑宗,泰山,恒山)。但是左不是伪君子,而宋江在性格方面则是高仿岳不群~
刘豫与杨么
金刚到底能不能买啊,是不是蓝黄的可以买 家里的小虎皮体形太娇小,想再买个金刚
稼轩生日这天,分享一下家里的萌宠 他有美女我有毛孩子
两汉文学名作欣赏 著作责任者:王运熙 等著
关于《桐花中路私立协济医院怪谈》 作者是南琅。推的时候看着评分很高,但是感觉看的云里雾里的,就好像在说梦话🙄️
铁道上的辛弃疾
8u们怎么看待雍爹康熙 能力就不说了,相当过硬。重点吐槽性格…… 以前一直觉得他就是焦晃演的那个性格,气定神闲,是个完美冷酷的政治机器,最近发现很明显不是,性格方面是个很可爱的人,和孙权很像(比如殴拽马齐),但是却不怎么记仇,很快就放下了。。嗯,立储和有关夺嫡的善后方面也很高明,可以说是在明君里也强于大多数了
喜马拉雅有声书
深蓝的《深渊》谁看过? 很有白夜行的感觉 “刘俊说过,自己和周立是有原罪的,这份原罪让他俩无法生活在阳光下,也无法用正当的手段去应对已知和未知的威胁”
宗室的沦丧、抵抗与机遇 节选自《宋代宗室史》
这几天胖猫新闻火了不停刷屏真的好烦 很多大新闻推送其他掩盖,要么是娱乐圈的事,要么是男女对立的。靠日常话题来掩盖社会阶级问题,用一些夺人眼球的爆点来掩盖医疗教育民生社会福利这些关系百姓实际生活的问题。 靠一个男的自杀-打捞-火化来掩盖别的热度,可是我虽然反感又屏蔽不了。
在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辛弃疾独领一章 甚至在李清照篇也得此盛誉: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此词写宇宙人生之思。上片写景,描写“表里俱澄澈”的洞庭夜景;下片抒情,发抒“肝胆皆冰雪”的高洁胸怀。境界空阔,情思豪迈,然于心契自然、啸傲万象之中自有一种不平之气溢于言外,虽未直接描写社会现实,却呈现了那个时代的特殊色彩。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与张孝祥此词,是宋词描写中秋月的三阕鼎足之作。
奴隶起家的漠北传奇-柔然
一个好孩子的黑社会大哥之路 by 深蓝 校园霸凌真的有够恶心
周野芒给周瑜配音,台词悲伤
李清照与南渡词风的演变 第一节 南渡词风的演变
《画怖》是不是被过誉了? 听说这小说厌不厌女的争议很大,但是我对同性恋、厌女这种争议不感兴趣……我想吐槽的是,她的人设、文笔都挺一言难尽的,还有就是自作聪明添加私货,那些题材懂得都懂
完颜银术可 女真名将,只比岳飞早死两年
深蓝故事之林所 特别沉重的故事了
深蓝的故事 小忠和周警长真的太帅了……
《怪奇笔记》
卢瑟或者势利眼聊天必备话题之一:问收入。 遇到工资低的,顿时硬气不少,开始Pua 套路。 遇到工资高的,脸上肃然起敬,内心疯狂嫉妒(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日后说话证明一切)。 其实,这个数字没意义。能让他们这么问的,基本都是收入相近的人,多一点少一点的,月薪差距最多也就五六千块钱。年薪十万和年薪十五万,本质上还能分出两个阶层?
欧阳修与北宋前期诗文 第一节 宋初“三体”
江南的开发与民族间的斗争 选自《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为什么很少有被鬼杀了后没有变成鬼继续斗的情节? 《子不语》:见鬼勿惧,但与之斗 斗胜固佳 斗败我不过同他一样
《雪赋》-北周*刘璠 雪赋 北周·刘璠 天地否闭,凝而成雪。应乎玄冬之辰,在于冱寒之节。苍云暮同,严风晓别。散乱徘徊,雰霏皎洁。违朝阳之暄煦,就陵阴之惨烈。 若乃雪山峙于流沙之右,雪宫建于碣石之东。混二仪而并色,覆万有而皆空。埋没河山之上,笼罩寰宇之中。日驭潜于蒙泛,地险失于华、嵩。既夺朱而成素,实矫异而为同。 始飘飖而稍落,遂纷糅而无穷。萦回兮琐散,暠皓兮溟蒙。绥绥兮飒飒,瀌瀌兮沨沨。因高兮累仞,藉少兮成丰。晓分光而映净,夜合影而通胧。似北荒之明月,若西昆之阆风。 尔乃凭集异区,遭随所适。遇物沦形,触途湮迹。何净秽之可分,岂高卑之能择。体不常消,质无定白。深谷夏凝,小山春积。偶仙宫而为绛,值河滨而成赤。广则弥纶而交四海,小则淅沥而缘间隙。浅则不过二寸,大则平地一尺。乃为五谷之精,寔长众川之魄。大壑所以朝宗,洪波资其消释。家有赵王之璧,人聚汉帝之金。既藏牛而没马,又冰木而凋林。已堕白登之指,实怆黄竹之心。楚客埋魂于树里,汉使迁饥于海阴。毙云中之狡兽,落海上之惊禽。庚辰有七尺之厚,甲子有一丈之深。无复垂霙与云合,唯有变白作泥沉。 本为白雪唱,翻作白头吟。吟曰:昔从天山来,忽与狂风阅。逆河阴而散漫,望衡阳而委绝。朝朝自消尽,夜夜空凝结。徒云雪之可赋,竟何赋之能雪。
所以,到最后也没给吴谢宇做精神鉴定吗? 他该不该死是一回事,肯不肯给他做是另一回事。 我猜测他应该是有精神病的,也该死,但二审就是不批准吴谢宇律师申请的精神病鉴定。很多类似的案件,尤其是莫名其妙杀人的案件,都是有原因的,可能他有抑郁症,可能是精神病。但为什么不鉴定?因为如果鉴定他有精神病,那就不能判处死刑了。说白了,还是孝感动天,以孝治国。
宋代点茶流程图
莫名喜感,伊藤润二的《鱼》 居然动用了坦克!放在我🐰,估计又是一道菜
体制外缴纳二十多年社保,现在退休金才2000合理吗? 我家邻居50岁退休,缴纳28年社保,刚退休的时候(前年)每个月才2065
辛弃疾也像四川话里那样自称老子
讽刺南宋国策之失的《跋绍兴辛巳亲征诏草》 《跋绍兴辛巳亲征诏草》 宋·辛弃疾 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初,可以无事仇之大耻。 使此诏行于隆兴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 今此诏与此虏犹俱存也,悲夫!
鬼屋夜话,13路末班公交车,噩梦惊袭在我心目中排名 1,鬼屋夜话 写的太棒了,可惜没多少人看过?
《要写稼轩,就不能只写稼轩》 要写稼轩,就不能只写稼轩 你要写靖康年的那个秋天 山河破碎,君王南渡 宋室偏安一隅 汴梁不复,犹见临安歌舞 要写美芹十论图北定,献策中兴 虎啸风生横戈立,笑驱锋镝 落日塞尘狼烟起,锦襜突骑 了却君王天下事,北定之志 要写倚天长剑未曾试,英雄豪气 吹角连营看梦里,浮云生死 金戈铁马气如虎,封狼居胥 自是雨打风吹去,马革裹尸 豪放词要写 写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写何处望神州,怀古北固楼 写千古兴亡事,年少万兜鍪 写长剑欲生苔,野马骤空埃 婉约词也作 作清风与鸣蝉,稻花说丰年 作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作东风吹百花,寻她千百度 作休去倚危栏,烟柳断肠处 笔罢仍存意万重 惊觉其一生 似统兵文臣,诗气峥嵘 又柔情似水,归于无声 其文并于东坡,其武比肩卫霍 风骨更在,豪情仍续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传 作者:刘敬堂 余凤兰
娶姨母和亲外甥女,哪个更🈶️悖道德?
无限流天花板
怎么看待明智光秀烧烤信长? 信长性格和张飞一样,死于性格过于高傲霸道残忍,得罪了下属。简单说就是明于巨而昧于微,他很懂军事,但是对于保自己的命这种细微之处的事他就忽略了,不懂得时刻提防或者周全下属。其实他要真有曹操的谨慎和心机,不说能统一日本也能保住命。 光秀偷袭他也很正常,本身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且信长还当众羞辱他,再说日本战国时代不像中国的明清,忠诚这东西很稀罕,下克上,背刺才是现实。
决战辛弃疾婉约词之巅 (。ì _ í。) 《青玉案元夕》镇楼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研究一下辛弃疾的一些写法 他的起句颇不凡,有种跳脱红尘之感,有的时候就是转折追忆往昔历史【千古江山】,又把情绪拉回到对于鸿鹄志的叹惋和对于古代明君的向往【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他也喜欢先表达出很丰满的理想【了却君王天下事】【梦入少年丛】,现实却是【可怜白发生!】。钟声响起惊碎的何止是歌舞匆匆的梦呢?醒过来,仍然是西湖歌舞几时休。 我对辛词没有很深的研究,但是读了几句就能感觉到应该是他写的
放翁的人品应该是如屈原般清高,又如诸葛亮般务实 真心觉得陆游既真实又高雅,不入俗流,是个聪明美好温暖的人。因为我读宋词的时候突然转弯喜欢上了放翁的作品,进而喜欢上了作者
《思吴江歌》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西晋·张翰《思吴江歌》 作者张翰,字季鹰,父亲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吴郡吴县(今苏州)人。生卒年不详,葬于芦墟二十九都南役圩。张翰性格放纵不拘,时人比之为阮籍,号“江东步兵”。齐王执政,辟为大司马东曹掾,见祸乱方兴,以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为由辞官而归。 读唐宋诗词,常常会遇到“秋风鲈脍”、“莼羹鲈脍”的典故,这典故就是出自张翰。
真怀念天涯论坛 转发一位网友的评论: 已经没有这样的论坛了,现在唯有珍惜前人帮我们留下的神贴,分享和传播其中精华的部分就足够了。 现在各大论坛基本上都在抢资源,拉人气,知识文化程度参之不齐的。而当年的天涯论坛则是条件有限,能上网的基本上是高知,所以高知聚集,所有的见识和见解都是站在比较高的角度。这就造成了落差,还能再现当年的风采了。
我发现恐怖写手基本上都是男的,读者也一样 而且恐怖电影的受众也基本上都是男的。反而武侠有一多半的女读者,当然写武侠的却很少有女作者。 女性写手都集中在晋江了,而且写的少的很少——我觉得女作者写感情就好好写,特别不理解她们为什么要写h,所以哪怕在网上,多数这种小说都是三流,甚至不入流
雪乡之游~ 作为北方人从小就对冰雕,雪雕什么的并不陌生,长大后上大学并且工作就多年不回家了。现在觉得五线小城市的雪都好亲切,更别说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了
《罗布泊之咒》by周德东 看了六年了,当时吓得不行,后来才知道周德东是中国的“恐怖教父”
评注版《世说新语》 《世说》人物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同一个人物往往散见在不同的门类中,我们在评鉴中,注意了人物间的家族及仕履关系,且注意将同一人物的表现进行综合归纳,根据需要,还对一些相近的人物做了比较评判。力求言之有据,客观公允。如《文学》第二十七则“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此则一向众说纷纭,多以为贬词。于此语,刘孝标注曰“康伯,浩甥也,甚爱之。”韩康伯是殷浩的外甥,殷浩很喜爱他,这话岂会是贬低韩?韩为当时清谈名家,《世说》中有相关条目,如《言语》第七十九则庾龢曰“康伯来,济河焚舟”,《品藻》第六十三则庾龢曰“思理伦和,吾愧康伯”。因为韩伯是殷浩的外甥,人们难免会觉得其声誉得自其舅的推扬,于是殷浩辩白说韩伯的名声与自己无关。“牙后慧”者,即言语所带来的实惠。又,《赏誉》第九十则:“殷中军道韩太常曰:‘康伯少自标置,居然是出群器;及其发言遣辞,往往有情致。’”这同样是从韩伯的才具赢得了名声着眼,说韩伯从不自己吹嘘,而能出人头地。把这两则联系起来,殷浩前者说韩伯有名声不是仰仗我当舅舅的宣扬,后者说韩伯的名声不是靠自己的吹嘘。 此外,在全书原文、注解和评鉴的依据与来源上我们略作交代。《世说》原文基本上依明袁氏嘉趣堂本,参考古今人的相关著作及权威点校本进行取舍并加以标点。注释中,解释《世说》人名、地名、官制、特殊语词时,着重参考了张永言先生主编,骆晓平、田懋勤、蒋宗许参编的《〈世说新语〉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以及张万起先生编撰的《〈世说新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21年修订版)。因此书体制所限,未能一一标明出处。谨此说明并致谢。评鉴中,参考了近人今人的著作如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刘强《〈世说新语〉新评》、龚斌《〈世说新语〉校释》、周兴陆《〈世说新语〉汇校汇注汇评》等。海外特别是日本学者的著作和文献材料,我们也参酌或者择取。 总之,此书是一部集注释、翻译、评鉴于一体的普及性读物,多少有些自己的特色。此书最后定名为《你真能读明白的〈世说新语〉》,循名责实,则吾岂敢,这只是中华书局王军先生以及诸位编辑对我们的鼓励和厚望,我们内心是抱着“非曰能之,愿学焉”的态度去努力的。至于本书是否能让读者多少能读得明白些,我们只有静待读者及同行专家的裁可了。 蒋宗许 陈默 2023.3
能否排名一下紫金陈,雷米,秦明,小桥老树? 个人觉得紫金陈稳居第一。
如果遇到暴风雪山庄模式,有木有什么逃生之路呢 暴风雪山庄模式的最终确立离不开推理女王阿加莎的《无人生还》:十个互不相识的人,被富有的欧文先生邀请到了印地安岛上的私人别墅里。晚餐后,一个神秘的声音揭开了人们心中所各自隐藏着的可怕秘密。当天晚上,年轻的马斯顿先生离奇死去,古老的童谣就像诅咒一样笼罩着所有人,似乎有一双神秘的眼镜在时刻窥视着这场死亡游戏,到访者就像消失的印地安小瓷人一样一个又一个的走向死神……
老三国虽然武戏是短板,但是吊打新水没问题吧 打马将呼延灼vs 地笨星秦明。另外:一丈青都这么虎了,虐秦明也不是问题吧?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我小学时在家里的画本上读过一个成语典故“豺狼当道,安问狐狸”,说实话当时没看懂要表达什么,也正是因此才一直印象深刻。当时除了一些细节也只记是发生在东汉梁翼时期。 典故出自《东汉观记》之《张纲传》,全句是“豺狼当道,安问狐狸”。当时是皇帝派八名大员去全国各地打小老虎,最年轻的张纲也在内。其他人都坐车出发,他却把车轮埋在京师,说出这话。
火种的《魔鬼考卷》为啥没看到有提的? 我还没看完,也还没get 到恐怖的点。拍成动画或者广播剧说不定能恐怖一点
北府兵始末 本章承接《暨艳案及相关问题——再论孙吴政权的江东化》
宋朝人物留真 作者虞云国
现实中最恐怖的是什么 我觉得是黄赌毒。不过上头严厉打击毒,死刑都用上了,所以恐怖的还是后两者。addict没人性大多数人都知道,但是赌🐶和色🐶的下限一点也不比瘾君子高
史学大家张昭 张昭(893—972年),亦名张昭远,字潜夫,五代时期濮州范县人,著名史学家。 张昭天资聪颖,十几岁即精通九经,曾拜师于赞皇程生门下,学习历史编撰,著《三代兴亡论》。后因战乱,躬耕故里。曾作文拜谒兴唐尹张宪,经张宪推荐,升监察御史。后封为北京留守推官,加殿中侍御史。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改任安义军节度掌书记。时张昭撰《同光实录》12卷,经四川节度副史何赞推荐,被任命为左补阙,撰写史书。著《纪年录》20卷、 《庄宗实录》30卷,受到皇帝器重,被封为都官员外郎,后改任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兼史馆修撰。 后唐末帝清泰年间,张昭改任驾部郎中、知制诰,撰写皇后册文。不久,升为中书舍人。两年后,又奉命编写《明宗实录》。书成,升礼部侍郎,改御史中丞。三年后任户部侍郎,经宰相桑维翰推荐,封翰林学士。后来,奉诏与贾纬等续修《唐书》。 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 《唐书》脱稿,张昭晋升为尚书右丞。 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加封为检校礼部尚书。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任兵部尚书。张昭撰写了后梁郢王、均帝,后唐闵帝、废帝,后汉隐帝《五朝实录》,并存于史阁。后周恭帝即位,封为舒国公。 宋初,张昭任吏部尚书,晋封为郑国公,后改陈国公。开宝五年(972年)卒,享年79岁。著有《嘉善集》50卷、 《名臣事迹》5卷等。张昭一生治学严谨,著述等身。 张昭有二子:秉图、秉谦,皆进士及第,善诗文,多才艺。秉谦官至尚书郎。
暨艳案及相关问题 暨艳案及相关问题 ——再论孙吴政权的江东化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