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有声 秋来有声
关注数: 87 粉丝数: 96 发帖数: 22,929 关注贴吧数: 2
【城建快讯 142】星海湖金融商务中心建设全面启动 (130808) 【连网】 炙热的天气,挡不住新海新区开发建设的脚步。新区开发开放的巨大潜力和强劲的发展态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昨天,记者在新海新区看到,星海湖金融商务中心建设已经全面启动,招商工作紧锣密鼓。   记者从新海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获悉,我市力争用2到3年时间,把星海湖金融商务中心打造成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担保等金融机构的城市经济综合体,建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市场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将新海新区打造成全市金融机构的集聚高地。 新海新区将新增金融业态   作为新海新区四大功能组团之一,星海湖金融商务中心占地面积约650亩,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该中心分为金融、企业总部、云台国际商务中心、租赁式办公楼、商住混合街区、滨湖酒店、生活购物街和百货零售店等7个部分。星海湖沿岸还设置精品酒店、风情街、餐饮、茶吧等旅游休闲设施。   金融商务中心开工建设   目前,星海湖金融商务中心建设已全面启动。我市22家金融机构负责人纷纷前往新海新区了解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并就参与相关建设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市金融办相关人士表示,星海湖金融商务中心将为各类金融机构搭建施展才华的重要平台,欢迎金融机构到新海新区这片充满活力、潜力和机遇的热土发展兴业。   打造全市金融机构集聚高地   星海湖金融商务中心是今年强势推进的重点工程之一。规划建设金融商务中心,打造金融核心业态,建设金融集聚高地,是策应全市发展大局,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集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我市集聚资金要素,发展城市经济,增强投资拉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在加快星海湖金融商务中心的同时,我市还将全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支持和帮助入驻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努力将新区打造成为全市金融机构的集聚高地。 
【县域新闻 5】灌南港吞吐量超百万吨(130603) 5月29日,随着“永丰8号”轮船卸货离港,灌南港吞吐量一举突破100万吨,累计作业船舶222艘次。 2011年7月,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公司与江苏金灌投资发展集团签约共同设立灌河国际港务公司,建设灌南港,使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公司作业范围从传统的主体港区延伸至灌河口,战略前沿向南推进。这不仅强化了主体港区与南翼港区的有机融合,开创了连云港港海河联运的新格局,而且通过灌河这一黄金水道,进入京杭大运河、淮河、洪泽湖和长江等,进一步拓宽连云港港的经济腹地。据悉,灌南港所处的灌河半岛新区是灌南县举全县之力打造的临港产业基地,目前已初步形成船舶、化工、冶金三大特色产业,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经过强势推进建设,灌南港于去年7月份试投产。在此基础上,灌河国际港务公司积极邀请货主到公司考察,协助货主制定物流方案,通过对比各种物流方案,全面展示内河运输优越性,充分调动货主积极性,并在稳固铁矿石、煤炭等基础货种的同时,先后开发了造渣剂、红土镍矿、化工原料等新货种。在铁矿石方面,公司克服货源不足、市场低迷等不利因素,加强与船方及货主单位的沟通协调,准确把握货源动态,合理安排泊位,提升作业效率,确保货源稳中有升。与此同时,公司将安全生产作为重中之重,严格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多次组织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推动港口安全上量。
【经济新闻68】开发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130528) 近日,从市开发区传来消息,国家环保部、商务部和科技部共同发布文件,正式批准市开发区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这标志我市首家“国字号”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成功获批筹建。市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创建工作负责人介绍,该区将进一步探索绿色发展模式,搭建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平台,吸引更多优质、高端的大项目落户。   据了解,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最具环保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目前,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国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态。截至目前,国内批准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56家,江苏省获批11家。   近年来,市开发区在坚持发展的同时始终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力打造园区产业发展高地,环保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加大,区域经济向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低排放、生态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市开发区以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建设要求为立足点,向工程减排要能力、向结构减排要空间、向管理减排要效益,先后编制完成了中心区、宋跳高新区、大浦工业区、出口加工区及江宁工业园的环评规划。另一方面,市开发区为12平方公里临港新兴产业园环评报告书和环保规划。目前,相关规划和报告已通过国家环保部审核批准。这一系列环境保护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为园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合理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市开发区还积极探索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新模式。凡新上项目,从引进开始就与节能减排指标挂钩,实现源头把关,先后引进了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等一批清洁能源和节能项目,并与工信部联手建设国家新能源产业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示范园区。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的项目,不论投资规模多大,经济效益多高,都实行“一票否决”,把减排指标作为检验发展方式转变成效的重要标尺。   获批之后,市开发区下一步将加速推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创建工作。“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创建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全面加强环保能力的标准化建设,加快建设环境要素更加齐全、技术设备更加先进、信息集成度更高的生态环境监控平台,形成‘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链条,从而优化投资环境,全面增强园区的对外吸引力。”该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城建快讯 139】新海新区:科创城一期工程7月封顶(130528) 【连网】 “距离一期工程封顶还有66天”。5月24日下午,在科技创业城办公室的墙壁上,一张手写的倒计时牌让我们感到建设现场的气氛格外火热。   在办公室西侧100米外,科技创业城一期的一、二、三号楼已经拔地而起。“一、二、三号楼地上建筑已建到8层,预计7月封顶,到今年10月部分功能就可投入使用了。”科技创业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厚峰指着三座楼说。   科创城位于宁连高速苍梧出口南北两侧,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南侧地块200亩,规划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包括研发办公区和公共服务区;北侧地块330亩,规划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包括成果展示区、商务办公区和生活区。   “建设科技创业城是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我市在科技创新能力及平台载体建设上的大突破。”赵厚峰说,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还于2012年底组建了科创城党工委、管委会。   当前,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就成为科创城管委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把管委会办公室直接搬到工地上,就近办公。”赵厚峰说,“前段时间,一批木工的手艺不太好,因达不到施工单位的要求被辞退,却造成了阻挠施工的意外纠纷。因为就近办公,工作人员得以第一时间协调此事,为辞退的木工及时清算工资。纠纷解决了,工程也得以快速推进。”   在一期工程的施工现场,笔者看到,三个框架结构的建筑从西向东依次排开。“目前,工地仍在进行建筑的主体施工。现场400多名工人,除了木工外,还包括了钢筋工、水泥工、瓦工等。虽然工序繁多,但整个施工秩序井然。”现场施工负责人孙星说。而能达到这样的施工效果,管委会专门成立的工程建设指挥所充分发挥了作用。   “他们就像搭建在施工方与设计方的一座桥梁。”负责板梁安装的刘小金说,据了解,虽然现场施工单位仅有北京城建道桥一家,但是施工工序多,而建筑又属于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服务的,在设计图阶段,设计师也做了诸多创新。因此,在施工阶段就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有多年建设经验的赵厚峰就提出了为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造一座“桥梁”的建议。   事实上,这个指挥所的用处还真是发挥了出来。“我们觉得卫生间地面,没有必要像图纸设计的那么低,而且与其他地面齐平还可以节约建设成本。”刘小金将问题反映给指挥所,三方对接后,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迅速将施工图纸修改过来,保证工期正常进行。   “目前,已有20多家科技型企业,6家电子商务企业来管委会洽谈入驻事宜。”赵厚峰说,虽然一期工程还没有封顶,但很多企业了解科创城在政策、服务配套等方面的优质环境后都已经闻风而动。眼下,科创城管委会正与新海新区进一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5月底一期3栋大楼全部建至11层以上,同时完成二次设计方案、智能管理系统优化和主要设备订购,准备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确保一期工程7月份主体封顶,10月份实现部分运营。
【城建快讯 138】苍梧路改造全面展开 总投资1.5亿(130517) 【连网】 苍梧路改造提升工程已经全面展开,总投资约1.5亿元,全部工程预计年内完成。其中,只有快车道的苍梧立交将在两侧增加人行、非机动车天桥,实现苍梧路全程机非分流。   据了解,苍梧路改造提升工程是我市2013年重点道路出新工程之一,改造范围从龙河广场到花果山大道,全程4.2公里,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路牙石的更换、道路的“白加黑”改造和人行道的铺装,在巨龙路到龙河广场之间,将根据工程现状,实施雨污分流,增设污水管道工程。另外,苍梧立交目前只有机动车道,没有专门的人行、非机动车道,此次改造将在两侧分别增加一道人行、非机动车天桥,实现苍梧路全程机非分流。目前,苍梧立交人行天桥即将进行方案设计。   记者在苍梧路改造提升工程现场看到,几台挖掘机正在非机动车道作业,机动车道上的水马将正在施工的路段隔开,剩下的半幅车道中间设置了隔离墩,车辆能够双向正常通行。整齐划一的路牙石正堆在路边,等待工人铺装。   苍梧路改造提升工程工程部部长陈小兵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实行半封闭施工,在另外未施工的半幅,实施双向通行,并且通过反光钉进行人行、非机动车隔离。目前,从学院路到巨龙路之间已经实施了平地石3.6公里,拆除了原有的旧路牙石4.2公里。考虑到苍梧路附近有淮海工学院、新海高级中学等大中小学,施工单位尽量减少施工的影响,初步计划在6月1日前完成学院路至巨龙路的路牙石、平地石和机动车道下面一层沥青的摊铺。   据了解,苍梧路路面改造采取的是“白加黑”的办法,原来的混凝土路面基本上不用开挖,即在原有的混凝土基础上加铺两层沥青路面,非机动车道是在现有的道路基础上铣刨3厘米,然后加铺4厘米的沥青路面。改造完成后,苍梧路龙河广场到花果山大道的路面将全部改成沥青路面。苍梧立交人行、非机动车天桥的建成将实现苍梧路龙河广场到花果山大道全线的机非分离。作为市区主要道路之一的苍梧路的环境将得到极大提升,交通流畅度也将极大提高。
嘉瑞宝商业广场违建被强制拆除 【连网】 昨日,日报关于嘉瑞宝国际商业广场建设的相关情况的报道,经核实内容有误。   9日,市规划部门提供了关于嘉瑞宝国际商业广场违法建设相关情况的说明:   嘉瑞宝国际商业广场项目位于连云区中山路南侧、玉兰路西侧,总建筑面积约10.4万平方米。项目所用土地由连云港警备区出租给上海深喜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由上海深喜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产权归部队所有,意向租期18年(自标的移交之日起算)。   嘉瑞宝国际商业广场项目在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于2011年10月擅自施工建设。2011年12月,我市成立市规划委员会,要求全市建设项目按照新的规划建设管理标准进行“回头看”。2012年4月,该项目进行规划方案回头看时,现场1#楼购物中心无证建设至3层、4#楼大卖场已建至2层,其它建筑也在施工。因其设计方案沿中山路呈指状布置商业综合体退让中山路约20米,沿街面长约300米,缺乏人流集散广场及停车空间,且临街面空间压抑,经市规委会审议,要求现场立即全面停工,规划及城管监察到位,同时对原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取消中间建筑增加开敞空间。最终优化设计方案取消了中间指状商业楼,形成了长约150米、进深约70米、面积约1.1万㎡的人流集散广场及停车空间,中间主体商业退让中山路70米。   2013年春节后,上海深喜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未按规划要求整改,仍继续无证施工。经现场查勘,其东部已建设实体建筑沿街面长达120米,市规划局分别于2013年3月8日和3月20日先后2次下达书面通知,要求停工并进行拆除整改。   此后,市城管局、连云区政府、连云区公安分局也多次到现场要求停工整改。现已坚决拆除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从而使项目沿中山路一侧城市广场空间达1.1万平方米,给市民提供了充足的公共休闲空间,同时有利于提升商业广场的活力,达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多赢的效应。   今后,凡是违反《连云港市市区城市规划管理导则》和市规委会审批意见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将一律按违法建设予以拆除到位。  (编辑:王夫成)
连云港市2013年城市建设项目计划明细表 (一)连云新城部分 【1】市政道路和桥梁 1 海滨大道(纵八路—新城闸段) 新建 长3km,宽59-65m 建成通车 金海集团 2 海滨大道(新城闸—开泰闸段) 新建 长2.6km,宽59m 建成通车 金海集团 3 海滨大道(开泰闸-金海大道段) 新建 长3.6km,宽59m 建成通车 金海集团 4 海滨大道隧道基础工程 新建 全长480m 建成通车 金海集团 5 支四路 (金海段) 新建 长745m,宽32m,海滨大道交叉口,南至金海大道交叉口 6 支七路 (金海段) 新建 长960m,宽32m,北起海滨大道交叉口,南至金海大道交叉口 7 汇海路 (金海段) 续建 长1097m,宽60m,北起滨海大道交叉口,南至金海大道交叉口 8 新光路 (金海段) 续建 长980m,宽60m,北起滨海大道交叉口,南至金海大道交叉口 9 纵二路 (金海段) 续建 长1046m,宽42m,北起滨海大道交叉口,南至金海大道交叉口 10 纵三路(金海段) 续建 长1029m,宽33m,北起滨海大道交叉口,南至金海大道交叉口 11 纵五路(金海段) 续建 长1049m,宽40m,北起滨海大道交叉口,南至金海大道交叉口 12 纵六路(金海段) 续建 长634m 宽42m,北起滨海大道交叉口,南至金海大道交叉口 13 纵七路(金海段) 续建 长587m,宽33m 北起滨海大道交叉口,南至金海大道交叉口 14 纵八路(金海段) 续建 长383m,宽40m 北起滨海大道交叉口,南至金海大道交叉口 15 滨海一路 续建 城市支路,长1740m,宽27m,西起纵三路交叉口,东至纵八路交叉口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