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不见人
zhangyuanzk
___山不见人。
关注数: 13
粉丝数: 174
发帖数: 4,329
关注贴吧数: 9
以我相见众生相 1.《我就是那柳絮》 白绒点翠是何风,扑向人间自个中。 莫讲浮生无定所,浮生见我亦持平。 2.《我就是那梨花》 虽有清寒好梦寻,东风与我皆在春。 东风昨夜忽我老,我骂东风不是人。 3.《我就是那风筝》 竹骨绸衣上碧云,扶摇敢问九重门。 若有清风长携我,众人见我矮一身。 4.《我就是那东风》 逍遥自在本不闻,更有惜春骂我身。 世事非是无为好,春天见我才是春。
俱是不如人? 不知名花 行于春涧不识春,厌厌山花在溪云。 可有相逢谈来处,但随流水认此身。
不工整,平仄也不行,没想到更好的下联 复垦 田由甲方种 土于工地来
贴一首旧作,想来谈谈诗词的记忆成本! 词牌不记得了,随便填的!
由情感与理智引来的诗词境界之说! 只是个人观点!只是个人观点!只是个人观点!还有就是我认为情感跟理智没有孰强孰弱之分。下面正题:拿王国维的三层境界来说,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选其中的“望尽”、“消得”、“蓦然”来说,就是“我”从主观过渡到客观的过程,简单说就是一个去“我”的过程,也可以说情感转理智的过程。既然说到情感跟理智,因为王国维也没定义过,我暂且把这种理智说成第四境吧(也就是超我)。比如:人生如梦,更上一层楼,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这些理诗或词,“我”仿佛超出“我”了,从更高维度来看,“我”也成了客观事物的一部分了。
杂风集——标题没有逻辑 用“冰花•二”镇楼,只缘不在此花中,以众生相见我相!
歪诗集——用歪理写歪诗 用镜子镇楼,见我相,见众生相!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