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Fi的微笑 RaFi的微笑
BAZINGA
关注数: 1 粉丝数: 22 发帖数: 1,613 关注贴吧数: 11
从一个国关毕业生的角度说说国关吧 去年暑假已经从国关英文系毕业,因为五年前关注了这个贴吧,所以一直会看到应届考生一些问题,我就列举一些我知道的东西来告诉大家吧。 1、学校真的很小,甚至比你的高中还小好多。虽然小意味着很多坏处,但是好处也多多,比如抢图书馆和教室上自习就没有很多学校惨烈(当然期末前、考研前还是要早起才有座位)。 2、男女性别来讲,因为国关控制着男女比例,所以女生要较高分数才会进来,从这个角度上女生没有男生值。 3、几乎没有外国交换机会。我大学四年只听说过一个交换机会,还是全校就选1、2个人,所以如果想大学期间出去交换交换要慎重考虑。 4、国关不是211、985,可能在某些时候会被用人单位、外国学校歧视,不过从就业的角度讲其实还好,国关毕业生口碑还不错,大家也要努力。 5、个人认为专业很重要,不要为了进一个学校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不过同时,大一结束时转专业的机会还是有的。 6、身高男生170女生160如果没记错是这样,如果你低于……我也不知道会怎样,不过在校园里没见到低于的基本上…… 7、应届生能不能报国关,还是要看你现在的排名在当地每年都能上什么样的学校。不过国关是提前批,不会有什么风险,第一批次要好好选。 以上内容仅适用于国关本科。高考加油。
欢迎报考首都师大附中 今天看到某报纸头条是关于高招咨询会的,便产生了想在这里写一篇欢迎大家报考我大学的帖子,希望在新大一里看到附中的师弟师妹们,但最终落笔的却是这样的内容,大概无论如何,我对这所小小的大学的感情是无论如何也超越不了我对附中的爱的吧。 当初中考前,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抱定了我一定要考首师大附中、我一定能考上首师大附中的念头。中招咨询会是家长去的,回来后只跟我说这里的校长说话很实诚,学校校风不错。然后时间就像高考前一样哗哗地过去了,八月底我便如愿以偿地和大家一起到海军某基地参加军训去了。我深刻地记得军训回来体重是我从初三到大一最轻的时候(笑)。 附中校园很小,但我总觉得在中学里想要的一切(除了游泳池)都能在这里满足。那个小小的图书馆,我总能在里面找到自己喜欢的书。说实话,我大学虽然图书馆有单独一个楼,但我从来没有在里面找到过我喜欢的书。哦对了,我还喜欢在图书阅览室里自习。那个豪华的地下礼堂,把首师大某些系都招来当毕业典礼会场呢,现在老礼堂翻修完了,肯定更豪华了。实验楼包着的是一个小小的健身场地,不常去那里,但很喜欢那里,好像在我脑海里对于中学生来说那些大爷大妈喜欢玩的健身器材远比健身房里的各种高档器材亲民得多,虽然小小健身房附中也有,对了,还有那个夏天一上体育课就喜欢钻进去的地下台球室。我毕业的时候,教学楼楼顶上那个天文台也修好了,还有无障碍通道——电梯。大概唯一不足的是食堂了,可即便这样,我大部分中午也是香喷喷地吃着,虽然大学食堂里种类变得好多好多了,但一眼看上去什么都不想吃。高中每天猜测中午肉菜是鸡腿还是丸子的日子真有趣。 校园小,名声也小,校长曾经说过附中没有出来过几个大红大紫的人物。直到进入了大学,老师们口中提的海淀名校还是人大附北大附清华附,却不知这两天高考海淀第二(理科)是首师大附。我挺喜欢这样的,不大的校园,不大的名声。到现在,周围人问起我是哪个高中的时候,我仍然大方地说出是首师大附中,我以没上年级理科(统招)平均分的高考成绩考上了比一本线高出了90分的大学,这多值得骄傲。 我之所以说校园小好,不光因为五脏俱全,更因为这里很温馨。虽然校服将大家分成了6种颜色(现在有了中美班就又多了一种,噢对还有国际部的),但大家离得都很近。全校的同学们在社团、学生会、贴吧、选修课上相识,学校里见到的都是熟悉的面孔。我也说不出到底为什么觉得很温馨,但感觉就是这样,很确定又摸不着头脑,就好像一个陌生人问你为什么不爱他一样。 附中的实验班比普通班多,但大家都很爱学,校风学风都很好。还有就是这里的管理不很紧也不松,是家长学生都放心的那种。 其实回忆还有很多,比如每年十一前后的运动会,贯穿学年振奋人心的“振兴杯”,新年班里的小联欢,班里那台单独给学生用的配置很高但不能上网的计算机,挂着腰旗拿着橄榄球跑的体育课,夏天凉凉快快的中央空调,班里在全校组织的“世界水日”募捐活动,高三站在高高的四楼楼道窗户前向下望的情景,每次看到有人看我做的海报时的幸福感…… 写得我又沉浸在怀念里了,呵呵。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