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litFuture StarlitFuture
关注数: 14 粉丝数: 9 发帖数: 5,211 关注贴吧数: 20
扩圈焦虑-个人对鬼吧220内乱的一些观察 1.鬼吧吧务小团体 从现有证据来看,鬼吧的吧务小团体从始至终一直存在,早在转型前就是这些核心成员,历经有男不玩兴起、蓝原滤镜破碎、猫尾草离开、春节动乱,吧务之间人员有所流动,但相关人员一直在小团体q群内,随时可以启用,而且人员鱼龙混杂,与暗区的关系也盘根错节,并不像表面上那样纯粹。 2.独立势力尘白 尘白的成长颇有传奇色彩,少有的自上而下改革成功的案例。从内测删除男自机,更改主角身份定位开始,尘白就在进行漫长的自我改革。1.2剧情恶评后,尘白学会了避嫌百合,1.3累充皮引起争议后承诺永不出类似皮肤,1.4测试ml导向剧情和高露出皮肤,1.5奠定服务业基调,删除男后勤等,这些举动早在有男不玩出现前就由制作人林冲主动推动,有男不玩兴起后更是照章执行,包括不出男NPC、100%返还现金代币、文案署名等,展示出对有男不玩旗号的深刻理解,可以预见的是就算有男不玩旗号未曾出现,尘白社区也会演化出类似的理论。 3.有男不玩 自从有男不玩从手综传播到鬼吧开始,鬼吧一直是作为有男不玩的传声筒存在,在手综被割头皮、蓝原滤镜破碎后更是变成声量最大的阵地,自此之后有男不玩的旗号便与鬼吧紧密相连,“二游茶馆”的理念也开始在鬼吧吧务生根。此时混厕接连爆炸、尘白起死回生也给鬼吧带来了大量新血,借此东风完成了对碧蓝的披露、拂晓的拯救与角色皮套的揭露,此时有男不玩运动进入高潮,许多分歧得以被掩盖。 4.两股势力 有男不玩运动里,至始至终都有两股势力。一是被混厕所伤,对二游失望至极,靠毁灭沪圈的仇恨驱动的毁灭派;二是被尘白所吸引,进而接触到有男不玩,想要为此贡献力量的拯救派。两股力量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结成了短暂的同盟。 5.失衡 随着失血加剧,混厕不再肆意妄为,开始缩圈保命,新血流入鬼吧的速度大为放缓。而试图在异尘复刻拂晓的举动遭遇惨败、千年关服、新的ml二游迟迟不出现、仇恨消散且厌倦社区斗争的毁灭派陆续离开等因素的影响下,鬼吧毁灭派陷入慢性死亡状态。而尘白从一次次节奏中成长起来,在其势力的辐射下拯救派声量越发响亮,此消彼长之下鬼吧越发向尘白2吧演变,特别在尘白117事件后,毁灭派基本失势,在鬼吧吧务眼里,“二游茶馆”的理想越发遥远,鬼吧有沦为尘白暗区风险,必须“拨乱反正”。 6.扩圈尝试 如何“拨乱反正”呢?最简单的方法是切割尘白,但尘白玩家人数众多,且完全符合有男不玩标准,贸然切割只会陷于不义。于是鬼吧吧务采用了另一种方式:扩圈。一是通过放宽标准,吸引混厕娇妻前来吐槽;二是通过与尘白吧发表联合声明的名义,从而借建立沟通渠道之名尘白相关势力纳入自身的小团体圈子中,实现对尘白事务的干预。可惜尘白势力非常独立,毫无联合打算,引发鬼吧吧务不满,为内乱埋下祸根。 7.内乱 累积的矛盾在春节得以引燃。起因很简单,对于尘白黑二创的定义之争。实际上尘白官方在争议起来以后便主动下架了相关内容,但内乱并未就此结束,而随后的猫尾草声明更是火上浇油。在以毁灭派主导的鬼吧吧务眼里,适当的包容有利于“二游茶馆”的建立,过于极端只会把人吓跑。而在以尘白玩家主导的拯救派眼里,这只是维护社区秩序的日常举动,并且有官方背书。这场冲突最终以鬼吧吧务失败告终,面包狗不情不愿地否定了猫尾草并向尘白道歉,但矛盾并未消除,并以更加激烈的形式在220爆发。 8.总结 220动乱的根本原因,在于鬼吧吧务组的扩圈焦虑。在鬼吧吧务眼里,尘白玩家一直在扩大在鬼吧的影响力,并且不知不觉间撺掇了有男不玩的旗号,虽然这并非有意而为之。尘白玩家的无意举动,严重影响力了鬼吧吸纳新血扩圈的能力,使得“二游茶馆”的理想渐行渐远。在长期的小团体决策思维方式影响下,鬼吧吧务组逐渐脱离了对鬼吧成分的认知能力,进而做出难以理解的激进举动。在春节动乱斗争失败被迫道歉后,更是加深了对尘白的敌视,通过将所有带有尘白成分的人打为孝子,并在小团体的共振下,采取“静默”方式进行冷对抗,最终演变为了小团体与所有人对抗的应激状态,尽管站在他们对立面的,并非全都是他们臆想的尘孝子。此时他们已将一切理想与信念置于脑后,毕竟站在他们对立面的人数超乎他们想象,在局势完全失控且无法挽回的情况下,认错意味着毁灭,既然如此,倒不如对抗到底。于是乎,如同历史一再重演那班,在被抛弃和踏进泥土的乌托邦理想之上,新的小团体暗区诞生了。
星铁吧现状调查 鉴于最近几天有不少吧友推荐去星铁吧这个“中立地带”去看看,再加上有不少贴子刷到首页了,于是就去观察了下,简单说说结论: 1.高度分化。星铁吧吧务的放任政策导致吧内贴子高度分化,不同贴子下面的画风可谓天壤之别,究其原因在于人是社会动物,天生就喜欢抱团取暖,自觉或不自觉会回避不喜欢的内容。 2.人群为轻度、非二游玩家为主。这里的轻度玩家指的是不会深入体验一款游戏,只是随便玩玩消磨时间的玩家,有可能同时玩多款二游。 3.共识为反社区。既然是轻度玩家,自然觉得社区征战“闹麻了”,最近也有一些厌倦👻吧内斗的过去。 4.对游戏的理解比较肤浅。轻度玩家的弊病,包括某位自称尘白1.7以来全勤的玩家,拿联机伤害比论证星娘“数值下毒”,发表星娘婚皮是“接头骗钱”等暴论。 5.高度情绪化。星鬼吧基本上没有正经的理论讨论,纯纯发泄情绪的地方,包括挂流水、挂人、挂贴子、发表暴论等,戾气很重。 那么星铁吧能给👻吧带来什么启示呢? 1.包容≠放任。单纯的放任并不会带来许多人期望的“真理越辩越明”的效果,只会形成一个个小团体。因此吧务至关重要,在明确“有男不玩”主题下的讨论才是有意义的。 2.去情绪化。不要总想着赢,也不要总想着挂暗区,搞清楚👻吧揭露混厕的定位。以前👻吧不给暗区画面的政策效果很好的,不要忘记这点。 3.不要社区入脑。因为这次内乱离开的人,都是常年社区征战的人,而维持攻击性是需要能量的。记住,先过好自己生活,再征战。 4.自由心证。每个人对“有男不玩”的理解和标准是不一样的,因此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强迫大家统一思想。比如说这次的冲二创,愿意去冲的就到征兵贴去,不愿意的不去就好了,如果分歧过大吧务不知道怎么处理就发投票贴看看大家意见。记住,尘白是“有男不玩”的重要成果而非唯一成果,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感觉不爽就去冲,不要委屈自己。 5.理论建设。单纯揭露混厕只是第一步,随后的理论探讨才是最重要的。每一件大事背后都有其成因,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这点上手综避难所吧就做的很好。 总结一下吧,👻吧固然犯🍬,但星鬼吧也不是什么好去处,与其去寻找所谓的“桃花源”,不如好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与君共勉。
希望大家仔细想想 木已成舟,既然已经把COS圈切割了再提也没意义,但还是希望大家能再想深一点,这次切割COS圈的话术,其实可以套在任何一个二创圈子上: 绘圈打不打拳?恶不恶臭?各种拉cp鉴证夹带私货唐不唐?有多少人是被手书、插画、像素画这些拉入坑的?是不是烂完了?官方发商单给绘圈up是不是转移支付?是不是只会引来赛博嫖客?该不该切割? 3d圈恶不恶臭?各种黑商单攻击夹带私货搞ntr偷模型唐不唐?有多少人是被mmd、3d动画、烂梗小剧场这些拉入坑的?是不是烂完了?官方发商单给mmd动画up是不是转移支付?是不是只会引来赛博嫖客?该不该切割? 音声圈打不打拳?恶不恶臭?各种角色皮套声优偶像化声音厨唐不唐?有多少人是被角色配音、声优直播、ASMR这些拉入坑的?是不是烂完了?官方发商单给音声up是不是转移支付?是不是只会引来赛博嫖客?该不该切割? 你看,除非完全不搞二创宣发,只投开屏广告,不然任何一个二创圈都有一堆毛病,试问一下在座各位,有谁能分清楚切割的标准和边界在哪?什么是ml向、男性向二创?烂梗小剧场算吗?什么是不打拳的优质二创作者?同时接混厕二创的up主算吗?什么是作品创作什么是卖本人?ASMR算吗? 大家真的要好好想一下,最起码达成一个共识,什么能冲、什么不能冲,追求地上天国只会拉所有人一起陪葬。最后奉劝一句所谓的二游毁灭派,哪怕你退到单机圈,一样也避免不了与厂商的斗争,真以为波兰蠢驴、瑞典蠢驴这些是对厂商的爱称?连坎巴拉这样的冷门游戏都能闹女权节奏,玩家与厂商的斗争是真正的结构性矛盾,这些问题迟早都要面对,迟早都要解决。
仔细想想,其实现有机制下也能做出游戏性不错的模式 尘白目前玩法上受的限制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双端适配导致怪物数量受限,二是人物性能过高导致压迫力不足,三是产能受限导致短期内没法出更多新地图新系统,四是轻量级玩家居多,不喜欢过于复杂的模式。 针对这四方面限制,其实现有游戏机制下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比如说怪物数量受限,可以参考主线困难模式,分批次无缝刷怪;人物性能过高的话,可以采用多点进攻,从至少三个方向分批次零星刷怪,并辅佐推车、人质保护、阻止怪物逃离等模式;轻量级玩家居多的话,就加快每局游戏节奏,明确每张地图的核心目标,占点就是占点,守家就是守家,推车就是推车,保护人质就是保护人质,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刷怪尽可能采用随机零星小波怪与带精英怪的大波怪交替循环模式。 最后一个建议是尽可能减少玩家输出的空窗期,体现在设计上就是怪找人、弹药找人,就像这次天穹之弈一样,不要让玩家去犄角旮旯的地方找怪或者跑图捡弹药,直接采用单机游戏的触发器机制,玩家到某个点就在周围刷怪,怪死了就掉落弹药,保守但是有效。 游戏主线里的机制其实已经足够做出很多耐玩的模式了,有些PVP游戏像守望就两个核心模式:抢地盘和推车,地图也就那几张,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玩?其实玩家很多时候说没有新东西不是说没有新地图新机制,而是现有模式的设计思路是有问题的,导致哪怕地图变了模式换了还是很无聊,lhm是该好好反思下了
什么时候开始,ba变得无聊而平庸了呢? 联动带来的风波终于告一段落了,那我也借机讲讲最近这一年以来ba剧情所暴露的问题。先说结论,如今ba的剧情大纲,已经开始偏离游戏最初的设定了。何以见得? 先来回想下大家入坑ba的契机,有的人是因为音乐入坑,有的人是因为画风和世界观入坑,还有的是因为某位角色入坑,但是让大家真正留下来的,毫无疑问是ba的剧情,而ba剧情的核心,正是sensei这一形象以及这一形象所展现的魅力。 问起ba剧情的主题是什么,很多人会举例vol3的日富美“青春宣言”,但其实早在vol1,剧情的主题就早已定下了。回想起sensei第一次赴任的时候,因为迷路力竭而被白子捡到,给人一种不太靠谱的感觉。而之后一系列陪学生“胡闹”的“劣迹”,更是加深了这一刻板印象。然而,就是这么“不靠谱”的sensei,却在各种关键时刻展现出温柔而可靠的一面。这样的反差,正是ba剧情的优秀所在。vol1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是,当sensei察觉到星野想要去做傻事前,对星野表现出的关心与照顾。无论是在游戏还是现实中,很多想要去做傻事的人,很有可能因为这一句话就收手了。虽然星野最后还是去做傻事了,但是sensei还是和其他对策委员会成员一并把星野救了出来。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我站在星野或者其他学生的立场,在经历过这一切种种,对sensei会是什么样的想法和态度呢?我想肯定是感激与喜爱吧,没有丝毫架子,没有冗长的说教,会陪着自己胡闹,会在失落的时候关心安慰自己,会在危机的时候拯救自己,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可爱而帅气的大人呢!无论是vol3还是vol4第一章,核心其实都是这种sensei与学生关系的延伸,正是因为sensei这种没有架子,肯陪学生犯傻,会用自己的方式关心与照顾学生,因此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喜爱,并且贡献了许多至今都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梗,最典型的莫属“最讨厌像你这样的大人了”。而sensei与学生的形象,也在这些细致入微的互动中逐渐丰满,sensei与学生间的关系升温也是自然而然间产生的。 但是,在二周年的最终章中,一切都悄然发生了变化。剧情编剧似乎在竭力模仿vol3的模式,沉浸在所谓的深度和宏大叙事,但是却忽视了sensei与学生间细致入微的互动,最典型的便是最终章了。在最终章里,虽然名义上以sensei为核心展开剧情,通篇充斥着大人、选择、责任、义务这些高大上的词汇,但是唯独缺少了与学生间的情感互动,以至于在剧情展开上缺乏闪光点与记忆点,表现形式堪称灾难,除了最开始数秘术团体的解散,中途方舟的修整以及最后与普雷的对峙,其他的情节基本上是打打打。事实上,在中途方舟修整那块,编剧完全可以加入大量与学生情感互动的文戏,丰满sensei与学生间的情感链接,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整个最终章里,sensei完全是以一位神圣的殉道者形象展现的,而不是愿意陪着学生胡闹的“不靠谱的大人”,因此sensei与学生,与玩家间的关系,就开始变得陌生而疏远了。 这样的错误,在最终章之后的剧情比比皆是。vol4第二章的整边,百鬼夜行的内乱,时空穿越,整治斗争,ba的剧情变得越来越宏大而现实,sensei的形象也越发靠谱而严肃,那个活泼、个性、温柔、体贴的sensei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真正严肃、靠谱的引导者的形象,而sensei与学生间的情感链接与互动,则让位与学生与学生间的自我开导,这就造成了sensei与学生,与玩家间的形象割裂。一位通篇都是以靠谱、严肃、不犯错的开导者形象出现的sensei,其实是缺乏人性的,必然会导致sensei圣人论的产生,因为没有人会带入一位不犯错的“圣人”。而sensei与学生间情感链接的缺失,导致了sensei与学生关系升温的不和谐,学生对sensei的喜爱与感激变成了“空中楼阁”。这也是为什么最终章之后的主线剧情总是给人一种牵强而又机械降神的感觉,一是因为一味追求宏大叙事,忽略了青春和校园这一主题,二是因为sensei与学生间的双向情感互动被严肃而空洞的引导、责问与说教所取代,导致剧情收束过快,虎头蛇尾。正确的废话谁都会说,但是为什么从sensei口中说出却不一样?答案就是sensei与学生间细腻的互动,从而让学生发自内心去接受,这种在“情感上”而非“理性上”的力挽狂澜,才是ba剧情的闪光点所在,可惜最终章之后的主线剧情似乎再也没有这样的记忆点出现了,如果说最近国际服刚过的火车活动剧情还留有一丝“陪学生胡闹”的元素在的话,这之后的剧情就一点也没有了。在失去了这一闪光点后,ba的剧情给我的感觉就像其他二游一样无聊而平庸,再也没有当初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了。 最后按照惯例,证明一下自己并非无氪云玩家吧,希望最近更新的vol1第三章能好好拨乱反正,我也还能买到国际服3周年ost专辑和设定集3,别浪费了那么好的世界观和角色设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