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埔第四期 新黄埔第四期
关注数: 0 粉丝数: 215 发帖数: 16,921 关注贴吧数: 2
第三社会党成员:北高市长胜利 不幸的开始 一群社会菁英将筹组“第三社会党”,昨天前辈给了不少“指教”。其中也是民进党绿六组成员的林琮盛表示:“去年北高市长民进党的胜利,是不幸的开始。”淹没了党内改革声音。   中国时报报道,“第三社会党”目前浮现的雏形,不少来自绿营出身的年轻菁英,因此这次在民进党初选落败的改革派参选人,是否转战“第三社会党”,备受关注。民进党大老“前立委”沈富雄相当肯定周奕成组党的勇气。他说,在周奕成身上,“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   沈富雄认为,筹组政党“没有困难到不可为”,虽然很艰困,但第三社会党仍有可为。只要愿意跨出去、不计成败,就是成功,“吓吓两大政党也好!”   不过洪奇昌等人并不看好。洪奇昌说,现在筹组政党是“相当不成熟的政治主张。”台湾或许某天会有筹组新政党的空间,但不是现在。   他举例,去年颇具声望的“中央研究院”学者,发表“七一五声明”,在那个时空点上,知识界、社运界都没有提到筹组第三政党,现在更不成熟。   在这次初选落败的“立委”郑运鹏也说,目前社会极端抬头,时机不成熟,他建议周奕成等人,再忍一次选举,但自己不会离开民进党。   也是民进党员的“世代论坛”副执行长顾家铭则说,时机是创造出来的,他们只是希望台湾不要被两大党操弄的时机早点来临。让大家知道,“政治不是这样玩的!”   顾家铭认为,民进党人头党员决定党内一切,突显改革的困难,要改变党内规则,必须靠党内干部,但这些人,都是人头党员选出来的,民进党不过二十几岁,喊改革人头党员问题,就喊了十几年,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改革的方法?   他说,现在连党内的改革派,一个个挫败,连担任公职的机会都没有,他觉得很“无力”、“失望”。   顾家铭指出,很多人说他们“时机不成熟”,但他们这群人,是希望能提出一个“第三社会”的概念,不希望未来,选民都要被逼得含泪投票。“我们没有那么自大,我们只希望为沟渠打开一个出口,最后慢慢汇集。”   “世代论坛”发言人林致真指出,“立委”投票率越来越低,显示人民对政治越来越冷漠,难道他们要等到人民彻底失望后才要做吗?两个政党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只有在“国家认同”上,但八成的人民,对于“认同”有相同共识,偏偏被两大党操作成不一样,“认同”根本是假议题,人民一点也不在乎中正纪念堂前“挂布幔、拆布幔。”人民根本没有路可以选择,被迫要走的路,只会让台湾走向内耗及毁灭。
华东速描,一点见闻。 五一期间去了一趟华东,在杭州、上海、周庄、苏州、无锡、南京转了一圈。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还是长了一些见识。虽然是人满为患,好在现在的高速路网畅通无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途中也有不少乐趣,速描一下: 首先踏入的是杭州,有一个惊喜,肖山区农民的富裕超出自己的想象,一幢幢别墅藏在绿荫丛中,设计新颖,外观独特,整洁富有品味,据说,肖山的花农包下了北京奥运会六成的绿化,难怪日子如此红火。杭州市内则有一种古朴的感觉,清河坊的古玩及民俗别有风情,西湖给人悠闲的舒适感,到了西湖,一定要走一下桃红柳绿的苏堤,体会灵隐寺的印度香火,探寻雷锋塔的传说,看看断桥边苏小小的坟墓回味江南女子的多情。游西湖比较倒胃的是到处有人推销劣质的西湖龙井。 上海无疑是现代的,展现石柱森林特有的霸气和密集。上海南站外观很具现代感,象天外飞船。到上海必须去三个地方,一个是外滩的夜境,可上东方明珠塔或88层的金茂大厦,并乘船夜游黄浦江,当然,你要准备好200元的费用。另一个地方是城隍庙,全国各地的特色在此均有踪影,热闹非凡,传统与现代在此交汇,难以想象的是还有传统皮影戏的表演,看到长长的排队人龙,就知道是南翔小笼包的专卖店,没有一个多小时的排队,你别想尝到这个著名的小吃。上海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值得去,就是新天地,一个欧洲风情的酒巴街,外国人特别多,还有就是时尚美丽的上海女人正悠闲地吸着烟,毫不掩饰地展现自己的优越感,也许她们在意的目光并不是本国人,但无可否认,这些上海女人是出色的。南京街也应该值得走一走,只是上海也有不足,就是外滩背后的一些巷子仍然脏乱,与浦东好象是两重天,上海人精明式的小家气也不时有流露。 昆山是台商聚集地,充满商机,所辖的周庄是一座具有古朴风韵特色的水乡,水路发达,园林林立,更是休闲渡假的好去处,双桥,双厅闻名遐迩,沈万山的别院最有特色,据说当年主人富敌半个明朝,修建的明长城沈万山传说支付了一半,后因朱元璋眼红而获罪。周庄还有一个特色,到处是卖猪蹄的,正宗的品牌猪蹄入口即化,如果你不怕胖,可以多尝几口。 苏州是三国时期孙权的基地,自然让人想起了大小二乔。苏州保留了原有“粉墙戴瓦”的特色,没有高楼林立,都是黑瓦白墙的老式建筑,马路的路灯特别典雅精致,品味非常。苏州的看点是园林,而园林以狮子林为最,湖山奇石,洞壑深遂,乾隆下江南曾六次到狮子林,写下了“真有趣”的墨宝,其建筑无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置身其中让人迷恋。苏绣是一绝,而苏绣猫则是精典,还要一样东西值得推荐,就是女子的肚兜,样式精美,手感细腻,是送给心上人的好礼物。有一个地方特别让人引发怀远,就是张续曾经夜泊的枫桥,写下“月落乌啼霜满天”的绝句,运河边寒山寺钟依旧,只是不见张续当年的落寞。 无锡不愧是江苏的新秀,充满活力,城市绿化非常好,传说秦朝时,当地人为了避免战争,保得安宁,对外称此地无锡,以求避开战争的掠夺,无锡因此得名。座落太湖边的灵山大佛高88米,气势磅礴,九龙灌浴的佛事表演重现太子出世成佛的奇观。只是,佛门圣地如今充斥着孔方兄的铜臭,不免媚俗了。太湖一望无边际,芦苇随风摇摆,清风徐面,只是湖水不在清澈。无锡的特产是酱排骨,风味独到,是不错的赠品。 南京是最后一站,也许是某种情绪的原故,总感觉南京是一个悲伤的城市,传说秦始皇因为金陵皇气过甚,故意引入秦淮“污水”而破败它,始以后在南京建都的政权无法安稳,说来也奇,明初、太平天国及民国均遭遇此魔咒。总统府内的陈设简洁严谨,可见当年民国政府的一些气息,西花厅让人回忆中山先生光明正大的一生,中山陵的雪松清脆,让人感慨。好在夫子庙的秦淮风月无边,两边的明清建筑,加上灯火辉煌,让人流连忘返。南京人至今仍然有风骨,市面上几乎没有日货,也见不到日本品牌的户外广告。南京有个外号“鸭都”,到处都是卖盐水鸭,桂花鸭的,有一个小吃必须品尝一下,就是“鸭血粉丝”,还有“唐字臭豆腐”也很风味,总体而言,南京的消费比较便宜。自己说不清南京味道,好像雨花石上带着点点斑痕泪。
92岁才收到 老泪看家书 父信迟了57年 三月初,桃园荣家的警卫室,突然有一名男子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彭凤池收”,这名男子交了信后就匆匆离去。这封足足走了五十七年的“老”信,串起了一段令人既伤感又温馨的战乱悲歌。   中国时报报道,在荣家安养的彭凤池,拆开信封一看,里面装着一封他盼了半个多世纪的家书。这封家书在一九五0年由他父亲从山东老家寄出,辗转了五十七年,才转到他手中。一个月来,彭凤池每每看到这封家书就老泪纵横。   信纸泛黄 老父说家中平安   彭凤池,今年九十二岁,祖籍山东滕县,廿六岁开始从军,加入廿八军团,参与过徐蚌会战等战役。一九四九年随国民党军撤退赴台,四十年退伍后,曾在医院服务,又四处经商,现住桃园荣民之家安享余年。   彭凤池说,一九四八年他的部队在广东时,他曾寄了封信回山东老家给父亲,但却石沈大海始终不曾收到父亲的回信。直到九0年他唯一一次返乡探亲时,问过当年已九十五高龄的父亲才恍然大悟,原来他父亲在五0年就透过香港转寄了一封家书给他,却一直没收到,而父亲从此也未再寄其他家书,那是唯一的一封。   彭凤池说,当年他先将家书从广东寄到香港,由一位熟识的军团长王整代收,之后换信封转寄到山东。   他说,父亲也是将家书寄给香港王整,再由王整转寄到台湾,那时他驻扎在台北桥附近,应该会寄到驻扎处,或许是被情治单位扣住;而他四十年退伍,没续留军中,军方若把信件释出,不在军中的他更难收到。   今年三月初,桃园荣家警卫室收到不明人士递交的信封,上头没邮戳,只用原子笔简单写着“彭凤池收”;彭凤池打开一看,里头竟是他盼了逾半世纪的家书。   披露往事 疑情治单位放行   家书早已泛黄、裂损严重,受了湿气,纸质脆弱。摊开细看,彭父用毛笔简述老家“近况”,如“家中事勿挂念”、“家中老幼皆平安”等,很平凡的家书,但彭凤池看了老泪纵横,直说:“等了半世纪,总算盼到了”。   荣家主任章长蓉认为,彭凤池因曾协助退辅会撰写口述历史,文章中提到家书往事,也注明他现住桃园荣家,可能因此被扣留他信件的人看到,才交还彭凤池,使他不致抱憾终生。中国时报报道说,当年内战多年,拆散不少家庭,彭凤池就是战乱悲歌受害者之一。九旬高龄的他,和家人失散近六十年,连唯一一封家书,都盼了半世纪才收到。   收到迟了半世纪的家书,彭凤池内心激动,全写在他的脸庞。彭凤池说,父亲在九三年以九十八高龄往生,母亲随后也去世,现在读起家书,让他追忆那份迟来的亲情。   彭凤池老家在山东滕县,有几亩田,父亲兼在市场赶集,生活虽不富裕,勉能维持家计,家中除他因当兵辗转到台湾,其他人都留在山东。   他表示,当年父亲考量战云密布,家中若有人当兵,就算老家被战火波及致家破人亡,好歹能为彭家延续香火。但戎马生涯难免受伤,他最严重的伤却是来自心里;因颠沛流离,和家人失散,没了亲情,连唯一一封家书,都迟未收到。   “军旅生涯是段痛苦的回忆!”彭凤池说,由于非官校出身,从二等兵干起,仅接受基础军事训练,就得扛枪上战场。走了几十公里路,脚都肿了;遇到中共军队游击战,内心充满恐惧,因为他还想活着回家见父母。   他说,随部队一路走过湖南、安徽、广东、广西和福建,最后撤退来台。   彭凤池在五一年退伍后,四处经商,最后来到桃园荣家,安享晚年。每天闲适的日子,心中却始终期盼那封家书,终于在今年得以圆梦。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