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x953221666 sfx953221666
关注数: 50 粉丝数: 340 发帖数: 6,822 关注贴吧数: 43
【分享】角磨机开V粗磨教程 不知道贴吧是不是还有像我一样不知道怎么样利用角磨开V的菜鸟,每次看到大神们金光闪闪的作品,尤其那一条条直棱棱的刃线,战狼都忍不住口水直流,可是自己亲自操作的时候,每次都毁掉了很好的设想。 问过好多大神刃线是怎么出来的,一概答复:角磨粗磨,金刚锉细修。可能大神都觉得不叫个事儿吧。可是对于菜鸟来说,还是太难想象了。 今天终于被我看到一位大神的开V过程,迫不及待的跟菜鸟同胞分享,希望对大家有用处。 不便透露作者信息,转载就不注明出处了,遥敬那位无私大神,把细节表达的很清楚。 板材开好大型之后开始粗开V面。 要想去肉快,角磨机要立起来打磨,这个手法就像理发师用的电推剪,需要注意的是要不停的左右移动,小心的磨,不能磨过头了,磨过头了是补不回来的。轻轻接触V面,左右移动。粗开后的效果,很粗糙。 这位大神用的是一种很薄的砂轮片,战狼建议新手选用一种比较后的砂轮片,这样打磨面积大,进度快,砂轮厚了,事故概率也小一点儿。然后改成平磨,不要着急,慢慢修平,勤加水,给工件和磨片降温。 最好有一套供水的系统,可以持续加水。战狼稍后发一个帖子,介绍一个DIY的加水系统。粗开之后用卡尺测量两面的V面,保证宽度一致。看一下效果。不愧是大神,粗开就这么平整了。 粗开之后平锉修整刃面。大神介绍用锉刀修整刃面的时候是不需要定角磨刀器的,定角磨刀器是个鸡肋。注意看刀的支撑点,要以桌的边角作为刀的支撑点,下刃面与桌面成45度角,左手轻轻地扶住刀体,只要不滑落就行,不可太用力。这样的目的是:当锉刀摆动的时候,刀体刃面会随着锉刀的摆动而摆动,保证刃面紧贴锉刀,完全不需要定角器。哪个地方要多去些肉,手重一点就可以了。这样磨出的刃线是很平直的。 注意看图片
【 刀具钢材】 首先,要记住刀的性能并非仅由钢材决定的,刀刃的形状也很重要(例如,Tanto的刀头不适合剥皮),也许最重要的是热处理。较差的钢材经过良好的热处理也可能生产出更好的刀刃来。比较差或者很差的热处理可能会使不锈钢失去它的一些固有特性,或者导致坚硬的钢变脆。最不幸的是:刀具的三个最重要的特性(刀刃形状、钢材类型、热处理)中热处理是不可能用眼睛辨别出来的,因此,一般人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前面两方面。记住这一点,440A经常被嘲笑,但是,我宁愿要440A材料的潜水刀也不要L6。正确热处理的5160非常结实,但是如果我想要剥皮刀,我更有兴趣选刀锋保持比较好的,象ALA521000等等。 一、钢合金 简单地说:钢就是铁和碳的合金。其它成分是为了使钢材性能有所区别。以下以字母顺序列出重要的钢材,他们包含以下成分: 碳(Carbon) 存在于所有的钢材,是最重要的硬化元素。有助于增加钢材的强度,我们通常希望刀具级别的钢材拥有5%以上的碳,也成为高碳钢。 铬(Chromium) 增加耐磨损性,硬度,最重要的是耐腐蚀性,拥有13%以上的认为是不锈钢。尽管这么叫,如果保养不当,所有钢材都会生锈的。 锰(Manganese) 重要的元素,有助于生成纹理结构,增加坚固性,和强度、及耐磨损性。在热处理和卷压过程中使钢材内部脱氧,出现在大多数的刀剪用钢材中,除了A-2,L-6和CPM 420V。 钼(Molybdenum) 碳化作用剂,防止钢材变脆,在高温时保持钢材的强度,出现在很多钢材中,空气硬化钢(例如A-2,ATS-34)总是包含1%或者更多的钼,这样它们才能在空气中变硬。 镍(Nickle) 保持强度、抗腐蚀性、和韧性。出现在L-6\AUS-6和AUS-8中。 硅(Silicon) 有助于增强强度。和锰一样,硅在钢的生产过程中用于保持钢材的强度。 钨(Tungsten) 增强抗磨损性。将钨和适当比例的铬或锰混合用于制造高速钢。在高速钢M-2中就含有大量的钨。 钒(Vanadium) 增强抗磨损能力和延展性。一种钒的碳化物用于制造条纹钢。在许多种钢材中都含有钒,其中M-2,Vascowear,CPM T440V和420VA含有大量的钒。而BG-42与ATS-34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含有钒
淬火工艺淬火剂的研究(转自唐刀吧---断鍒) 淬火剂的研究(一) 在制作刀具的工艺中,我认为淬火工艺是最复杂和难以控制的。淬火工艺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淬火时要得到马氏体,冷却速度就必须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而快速冷却又难免引起较大的内应力,往往造成刀体的变形或开裂,或者使刀的韧性降低,在使用的过程中刃口容易崩裂。如果冷却速度小于临界速度,淬火后就得不到马低体,刀刃的硬度、耐磨性和锋利度又不足。因此,淬火时,冷却速度必须恰到好处,既要保证得到马氏体又要减小变形、防止开裂、保持韧性,这是淬火工艺上最主要的问题。 第一、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我们首先必须掌握钢淬火时最理想的冷却速度。从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曲线坐标图我们可以知道,过冷奥氏体在650—500度的范围内转变的速度是最快的,高于这个温度范围和低于这个温度范围,过冷奥氏体都比较稳定,转变速度稍微缓慢。所以淬火时要得到马氏体,并不需要在整个冷却过程中快速冷却,而是在650—500度之间快速冷却,在650度以上可以冷却得慢一点,减少刀体内外温差所引起的热应力,在300度以下又可以冷却得慢一点,避免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过程有先后,引起过大的组织应力(在300度以下,钢的塑性小,强度大,在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共同作同下,易造成变形和开裂)。综上所述,钢材理想的淬火冷却速度是:从慢(650度以上)到快(650—500度)再到慢(300度以下)的冷却过程。 第二、 分析各种常用淬火剂的冷却能力和各自的局限性,选择合适的淬火剂和淬火方法,使淬火时钢的实际冷却速度接近理想冷却速度。 1、 水在650-500度的冷却能力很大,很容易淬硬,但在300—150度时冷却速度仍然太快,会残存大量内应力,使刀体韧性不足,严重时淬裂。 2、 油在300—200度的范围的冷却能力较小,不易淬裂,但在650—500度冷却能力不够大,比不上水的冷却能力,不易淬硬。 3、 使用水、油双液淬火法使实际冷却速度接近理想冷却速度。将加热到奥氏体化后的刀先淬入水中,估计冷却到400—300度时迅速转入油中,使过冷奥氏体在油中缓慢转变到马氏体。这样既能保证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又能保持较好的韧性,降低内应力和防止变形、开裂,是比较理想的淬火方法。关键是在水中停留的时间要掌握好,我一般的经验是1.5秒以下,一般1秒。刀条厚度很大时适当增加水中停留时间,但不要超过1.5秒。经验不足时可以先取几条边角料做样品练习几次,检查硬度后记住最佳时间。 第三、自己配制的淬火剂和使用方法(待续) 淬火工艺、淬火剂的研究(二)――关于自己配制的淬火剂 钢材理想的淬火冷却速度是:慢(650度以上)—快(650—500度)—慢(300度以下)的冷却过程。为了使淬火时钢的实际冷却速度接近理想冷却速度,应选择合适的淬火方法和淬火剂。 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单液淬火法、双液淬火法、分级淬火法和等温淬火法几种。我们做刀,一般情况也只能做到前面两种方法,后两种在业余条件下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们必须通选择淬火剂来保证淬火火质量。工业上通常是用盐、碱、水玻璃、聚乙烯醇、氯化锌-碱等配制成的水溶液做成的淬火剂。这些淬火剂虽然能满足一般的淬火工艺要求,但其有强腐蚀性,不易清洗等缺点,在应用的过程中,有些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因此不适合业余条件下DIY。要适合DIY就必须简单有效。 刚开始我想到了油水混合物,但油水混合后油浮在水上,淬火的过程就变成了先入油后入水,这样就刚好与双液淬火的顺序相反,不可取。最后我想到了平时覆土烧刃时用的黄泥,如果把黄泥均匀的搅拌到水里,效果应该和工业上的水玻璃溶液、聚乙烯醇水溶液差不多,这样的材料易得,适合DIY了,实验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 现在我把黄泥配制的淬火剂介绍一下: 第一种方法:把黄泥均匀搅拌到水里,浓度可以根据经验自己定,不同的钢材使用不同的浓度。不同浓度的泥水冷却速度曲线的拐点和斜率不同。因为我在配制的过程没有计量,所以现在不能给大家一个准确的数据。淬火时,把烧红的刀条在空气中却一下,估计到700度时放入配好的泥水中冷却即可。整个冷却过程就接近钢的理想冷却速度。它的原理是:先在空气中缓冷,再泥水中急冷,到达低温区时黄泥在刀表面凝结,阻碍了水的接触,使低温区的冷却速度降低。
给入坑或刚入坑的刀友普及一下刀具DIY的工具简介 一、工具篇 1.1电动工具 1.1.1砂轮机砂轮机价格便宜,是凹式打磨的首选机器。也可以用来开不太大的假刃和小平面。还主要用来磨形和抛光。优点:价格便宜,空间占用小,功能多缺点:不安全,没有高目数磨料(其实是有的,但贵,是金钢石砂轮)用途:凹式打磨/磨形/抛光这是金刚石砂轮,价格高 1.1.2砂带机砂 带机相对价格昂贵,是平面打磨的首选机器。也可以用来进行简单的凹式打磨,一般不用来磨形,可以进行抛光优点:平面打磨能力强,有各目数砂带,相对安全性高缺点:价格贵,体积大,功能相对少点 用途:平面打磨/V字打磨/抛光1.1.3角磨机角磨机磨料齐全,适合于平面的修整,但有一定的危险性,作业的时候注意防护,装好防护罩防护面具防尘口罩再或者一体的1.1.4电钻类1.台钻优点:打孔方便缺点:体积大,重量重,价格高2.手钻优点: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缺点:打孔技巧要求高用途:打刀柄孔/刀片孔/护手孔/鞘孔等适合一般DIY刀友的电动工具 1.1.5电磨电磨可配各种磨头进行精细打磨/抛光/切割。用途:修形/拓孔/开刃等1.2非电动工具 1.2.1金刚挫刀用途:修形,粗磨,拓护手孔等1.2.2油石用途:表面处理,抛光,开刃1.2.3台钳用途:夹持工件进行精细加工1.2.4手锯用途:锯钢材/柄材等1.2.5油漆笔用途:在胚料上画形以上希望对刀友们有所帮助,不足或不全的的地方也请大家谅解
刀具钢材 刀具钢材—粉末冶金钢 粉末冶金钢材越来越成为刀具制作主流。目前,美国、日本、瑞典、德国等钢材冶炼強国纷纷推出各种粉末钢,其中有很多都是刀具制作的上好材料。比如:CPM-S30V以及演化出來的S35VN S60V,S90V,CPM-154CM,CPM-D2,CPM-M4,CPM-3V20CV 以及M390......瑞典的RWL34、日本的YXR7...... CPM-S30V:CPM S30V是由Crucible Materials公司生产的粉末不锈钢,研制者主要是Dick Barber和Chirs Reeve。当然,很多刀匠都参与了其中的改进,包括 Emerson, Phil Wilson, Tom Mayo, Paul Bos等10余位著名的刀届人士。专门为刀设计的钢材CPM S30V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热处理稳定,次品率极低,研磨方便,和强度极高。这和其中所用的高科技是分不开的。CPM S30V的均匀性是当时世界最好的,均匀性意味着稳定的性能和强度。它是最早大规模应用于刀具制作的粉末冶金钢材之一,曾经引发过许多争论(主要集中在与BG42的性能之争)。可以把它的出现看做是刀具行业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个人认为它的出现注定是一次毁誉参半的尝试,但无疑是伟大的。 CPM-S35VN:或许是S30V的争议太大,或许是市场对S30V的不满,或许有其他什么原因,Crucible Materials公司推出了S35VN,按照厂家的说法,S35VN的化学成分经过了调整,加入了铌。因此 而合金的优异的耐腐蚀性则得益于富含铬的矩阵。卡彭特先进的粉末冶金技术,使得这种钢材拥有高度纯净的均匀细微的碳化物颗粒分布。CTS 204P合金的显微组织极其均匀,细小的碳化物分布,洁净和高含铬量,使得该材料成为——耐磨性,韧性,抛光性能和耐腐蚀的完美结合。化学结构除了硅含量相差0.3%,其他与M390基本一致。 ELMAX:ELMAX是经由粉末冶金制造的高铬—钒—钼合金钢,常见于zero tolerance刃材。具有高耐磨、高抗压强度、高耐腐蚀的特性。 M390:奥地利百禄B?HLERM390 MICROCLEAN 为高铬系麻田散铁型耐蚀钢,其金相组织为大量的碳化铬、碳化钒微粒,均匀散布于Cr>12%的基地上。优点:耐蚀性高,耐磨耗性高,抛旋光性佳,韧性优良,耐腐蚀性强于440C,s30V,耐磨性强于s30V,BG42,韧性和BG42差不多,硬度能赶上CPM-M4。M390或20CV或CTS-204P,无论其中的任何一个,如果你让熟悉粉末钢的人举出保持性最好的钢材,总会有一个被提及,而在国外测试中,M390经常和ZDP-189,S90V等超高保持性的钢材同时占据前几的位置,加上韧性也不算不错,还有较好的防锈,几乎可以算是粉末冶金钢材中的最佳制刀钢材了。 20CV:从时间上,M390早于20CV,根据我不负责任的推测, Latrobe应该是以百禄公司的M390为原型仿制推出了20CV,二者在成分上有很细小的差别,正如ATS34和154CM。根据Rick Hinderer的介绍,20CV与S30V比具有更好的韧性及耐腐蚀和几乎不相上下的刀锋保持能力。根据使用者的反馈,似乎20CV比S30V容易打磨一些。20CV的标称硬度比S30V稍高,在60HRC左右,M390也在同样的区间。这种钢材具有耐磨性好、耐腐性性好、韧性好且便于加工等特点,CATRA保持性测试结果,约是440C的180%,比S30V高出不少。也有说法说20CV是BG42的升级版,但目前没有找到支持这种说法的确实证据。使用较少。 RWL34:RWL34是瑞典DAMASTEEL公司专门为刀具制作而研制的粉末钢!有一种说法认为,早期的154CM因为采用 double-vacuum冶炼,所以相对纯净,后来坩埚为了节约成本不用double-vacuum了,于是loveless才跑去找到日立,产生了ATS34,再后来日立也为了节约成本牺牲了产品质量,于是loveless跑去找了damasteel,又有了RWL34。也有人说,154CM这种钢材口碑虽好,但售价不菲。基于这样的原因,Loveless去跟日本日立商讨研发同样成份和效能的不锈钢。按照大师要求的订单,日本人造出了ATS34,他与154相比具有相似的性能,价格却低廉很多,因此开始在刀具制作领域广为流行,S30V成为主流刀具不锈钢之前,ATS34大行其道,90年代,我们熟悉的ST,蝴蝶,都以它为主力钢材武装自 己的产品。再往后,美国人有了s30V,ats34日渐淡出历史舞台,各大品牌都开始了对s30v的尝试和普及。在美国人几乎忘记ATS34之时,欧洲人将其粉末化造出RWL34,准确说是DAMASTEEL AB公司这么干了。RWL34的在保持性,强度,韧性上都有了不小的进步,在被严谨著称的欧洲人推广实践后声名雀起。与此同时,S30V在普及和试用后,开始饱受争议。而cpm公司受RWL34的成功的启示,意识到将154cm/ats34粉末化,会产生良好的性能与销路。所以在154被别人克隆20多年后,cpm决定反过来克隆 RWL34——山寨这个被山寨出的奇迹。cpm154,粉末化的154应运而生,这是坩锅公司在21世纪才推出,在近年才流行的新主流钢材。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ATS34=日本版154CM。粉末版ATS34=RWL34=>粉末版154CM=CPM154=粉末版 ATS34=RWL34=>CPM154=RWL34可以换成这么说:美国人认为ATS34是日本人对美国CPM公司154CM钢的COPY,而RWL34钢则是欧洲人对ATS34钢进行粉末冶钢的产物,但美国人对154CM粉末冶炼的想法也早就有了,只不过被欧洲人先走了一步, 粉末版的CPM-154问世反而晚于RWL34。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 CPM-154变成了RWL34的copy。 SGPS(3G):瑞典的,用于FK系列的高端产品。最大特点是锋利,它可以磨到极端锋利。至于保持性和S30V差不多,并没有传说中的出色。当然,这种保持性水平日用确实可以很久不用磨刀。防锈也不 错。SGPS成分未公开。 GIN-1(AKA G-2):日本“日立金属工业”研发的优质钢材,性能与8A相近, 但硬度则比8A稍软(HRc57-58), 价格较低。一种很好的不锈钢,含碳量略低,含铬量略高,而钼含量比ATS-34低,是一种低成本的钢材,被 Spyderco选用。使用较少。 ZDP-189 :日本“日立金属工业”于1996年开发的新型粉末钢材, 其研发目标与“大同特殊钢 (株) ”的Cowry X钢材一脉相承, 是具有优良加工性能的超硬合金钢, ZDP-189含碳量达3%, 含铬量亦高达20%, 经热处理后硬度可达HRc67, 加工性能极优, 金属组织微粒比ATS-34及440-C更均匀细密, 耐蚀性及韧性均良好, 故“日立”对外宣称ZDP-189为“跨向21世纪的次世代刃具钢”。 YXR-7:Rockstead花田洋刃材,YXR7是一极高速度钢适用于切削工具例如麻花锚,拉刀、攻牙、铣洗、切断、绞刀及其它。以绩效而言,YXR7是全方位钢种,在热硬性要求不最重要的情况下可被用于切削方面。YXR7也适用于冷间的应用;举例来说在工具用来作冲孔、成形、冲压、及其它。本钢是兼具耐磨耗性和高韧性优越组合的高合金的冷间作业的钢种。钢材特性:高耐磨性,高抗压强度,淬硬后高的表面硬度,优良的整体淬透性,良好的表面处理加工性,优良的抗回火软化性。 Cowry-X:日本大同特殊钢于1993年开发的超级粉末系合金钢材,为近代日本冶金技术的新突破,现已被日本刀匠们应用于大型砍伐刀具,钢材含碳量高达3%,经热处理后可得HRc67之高硬度。使用较少
刀剑行业的专业术语(还是分享前辈老段精髓) 刀刃热处理(Heat Treatment) - 是利用加热和冷却以改变金属物理性质 的方法。 热处理能改善钢的显微结构, 使达到所需的物理要求。韧 性, 硬度 和耐磨性 是通过热处理而获得的特性中的几种。 要获得 这些特性, 需使用热处理中的淬硬<又称淬火>, 回火, 退火和表面淬硬等操作。 淬硬(Hardening, 又称淬火) - 是将金属均匀地加热至适当温度, 然后迅速浸入水、油或其他液体中急冷, 或在空气中或冷冻区中冷却, 使金属 获得所需要的硬度。 回火 - 钢件淬硬后会变脆, 同时由淬火急冷而引致的应力, 可导致钢 件受到轻击而断裂。 要消除脆性保持一定韧性, 可用回火处理法。 回火就是将 钢件重新加热至适当的温度或颜色, 然后予以急冷。 回火虽然使钢 的硬度略为减少, 但可增加钢的韧性而降低其脆性。 退火 - 退火是消除钢件的内在应力和勒化钢件的方法。 退火法是 将钢件加热至高於临界温度, 然后放入乾灰, 石灰, 石棉或封闭在 炉内, 令它慢慢冷却。 洛克威尔硬度(Rockwell Hardnes) - 是材料抵抗外物刺入的一种能 力。试验钢铁硬度的最普通方法是用锉刀在工件边缘上锉擦, 由其 表面所呈现的擦痕深浅以判定其硬度的高低。 这种方法称为锉试 法 这种方法不太科学。 用硬度试验器来试验极为准确, 是现代试 验硬度常用的方法。 最常用的试验法有洛氏硬度试验 洛氏硬度试 验机利用钻石冲入金属的深度来测定金属的硬度, 冲入深度愈大, 硬度愈小。 钻石冲入金属的深度, 可从指针指出正确的数字, 该数 字称为洛氏硬度数。通常一把好刀的刀刃硬度应在落克威尔硬度50S 以上,60S以下.简而言之,硬度越高,抗磨损能力越高,但脆性也约大. 非钢合金,象钨铬钴合金等硬度都较低,只有大约40S,但它们的抗 磨损能力也很高。 锻造 - 是用锤击使金属成为一定形状<成型> 的方法, 当钢件加热 达到锻造温度时, 可以从事锻造, 弯屈, 抽拉, 成型等操作。 大多 数钢材加热至鲜明樱红色时都很易锻造。 脆性 - 表示金属容易破裂的性质, 铸铁的脆性大, 甚至跌落地上亦 会破裂。 脆性与硬度有密切关系, 硬度高的材料通常脆性亦大。 延性 - (又称柔软性) 是金属受外力永久变形而不碎裂的性质, 延 性的金属可抽拉成细线。 弹性 - 是金属受外力变形, 当外力消除之后又恢复其原有形状的一 种性质。 弹簧钢是极富弹性的一种材料。 硬度 - 是金属抵抗外物刺入或切削的一种能增加钢材硬度常用的方 法是淬火。 展性 - 又称可锻性, 是金属延性或柔软性的另一种表示法。 展性 是金属接受锤锻或滚轧而变形时不致破裂的一种性质。 韧性 -是金属抵受震动或冲击的能力。 韧性与脆性刚好相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