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4RNERC🐾
-
关注数: 2
粉丝数: 40
发帖数: 1,080
关注贴吧数: 10
《操作系统革命》看过没 今天才发现还有这电影 内容简介: 在微软垄断下有一件东西永远它永远不会给你――真正的自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少先锋人物站出来反抗微软帝国,并努力建立一种新的操作系统――没有人为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 为了记录这些人的艰苦历程,J.T.S. Moore拍摄了全新的记录片――REVOLUTON OS,向公众介绍这些建立Linux操作系统,奋起反抗垄断的斗士的人生经历。 现在微软已经明显感到了来自Linux的压力。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去年6月公开表示:"Linux 是一种癌症!"。但这丝毫不能影响Linux发展的步伐。 REVOLUTION OS中记录了Linux的创建人Linus Torvalds以及Richard Stallman, Bruce Perens, Eric Raymond, Brian Behlendorf, Michael Tiemann, Larry Augustin, Frank Hecker, Rob Malda等人的生活经历或者采访记录。
最后那两盒名片是怎么回事? 写的i'am ceo,bitch. 真事?还是电影杜撰?
牛逼级别拍马屁两则 说一说我拍马屁最牛逼的一次。当时的男人是IT男,我看了一眼他写的程序,当然完全不懂,我说:“我们写字的人,看看文字布局的层次和节奏,不用读就知道写得如何。你写的程序,节奏清晰,结构坚固,完全就是诗啊!有韵律感,有音乐性!”哥们乐得像中了头奖,半天嘴巴合不拢。男人啊真好哄! 技巧永远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心灵的质地和境界。写文字的人,做艺术的人,其实一辈子就在做一件事,养气和修心。心好了,东西的气质就正,不需要小细节和小技巧的堆砌。你听周云蓬的歌,是不是一股很浩大的气?(你看我这个马屁拍的,是不是很有境界?)
计算机爱好者 VS. 程序员 优秀的计算机爱好者具有一种无价的技能。可作为一名程序员会跟计算机爱好者一样吗?难道程序员跟那些不知道如何编码的计算机爱好者们相比,会在创造性上处于劣势吗? 下面的这个故事让我看清了他们之间的不同。 我最近被邀请在一个周末创业活动中做指导。周五晚上,我们召集到一起吃匹萨,定创意,建团队以及讨论启动计划。临近结束时,每个人都对这个周末将要做的事情感到非常的满意。 周末早晨我来到现场发现人们都在努力的工作。有些人通宵未回在这赶进度实现他们的想法。这就是创业精神! 但我吃惊的发现如此多的团队都已经开始编码了!感觉是他们急着让东西能在周日晚上之前开发出来,跑起来,这使大多数的团队一心想着实现他们最初的创意想法,而不再去探索不同的创意、选择一个更好的来实现。 听起来没什么不同吗? 有一个团队脱颖而出,因为这个团队中没有会编程的。所以他们把时间都花在用PowerPoint制作原型,走访各个房间跟其他团结交流他们的想法,获得反馈,然后回到他们的桌子边讨论、改进提炼他们的想法。他们是最喧闹的,最有生气的,最热情好善的一组,他们看起来从活动中得到了不少乐趣。最重要的是,他们向前推进的速度比其他组快很多,因为他们没有迷失在要能清楚如何使用Rails或PHP让什么东西跑起来的细节里。 周日早上,他们灵光一闪,抛弃了以前所有的原型,重新回到绘图板前工作。我看到他们在数小时里做出来一个新原型。因为没有写代码,他们并不担心抛弃昨天的作品(毕竟,原型就是用来干这个的)。因为他们使用PowerPoint来模型化他们的想法,他们可以快速的让想法具体化。 在周日晚上,他们并没有交出一个可以运行的应用程序,但他们使用依据他们最终创意制作出来的、具有点击效果的原型吸引力所有的观众。他们不仅呈现了最终创意,他们还带着观众遍历了整个创意的变更迭代过程。 结果呢?他们夺得头筹! 他们并不是赢在创意有多么的好或比其他组包含更多的功能。这个周末产生了很多的创意。但当其他组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实现细节上时,这个组一直专注于他们的想法的高层面的问题,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改进它而不是编码上。 他们不是程序员,但他们是计算机爱好者。这个身份最终让他们受益匪浅! 很多创业者认为自己跟那些会编码的人比起来处于一种劣势。他们认为自己不是计算机爱好者,因为不会编程。而事实却是,他们具有一种创造力上的优势,因为他们不会急着一头扎进编码工作里。相反,他们会被迫去“修剪”他们的想法,用上层的工具和平台测试它们,会被限制不去关心细节。这将迫使他们关注于解决用户问题,而不是解决实现问题。 做软件不只是编码的技术。它是一种在事情不同的阶段关注每阶段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过早的陷入细节的思维习惯。
转:突然发现,写程序是体力劳动 公司一个新项目,需要把代码从一个平台移植到另外一个平台上去,说平台其实不太贴切,其实就是新的项目跟原来的项目需求不太一样,需要把新增加的给添上去,把删除的也从代码中给删掉。老大给我分配了一块,我就改呀改呀,突然发现,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体力活。的确是体力活,我做的东西,需要增加的条目,我就看一下类似的条目是怎样实现的,把那部分代码给copy过来,把其中的一些变量换一下,再把其中的常量给换一下,于是一个新的条目所实现的功能就OK了,我不需要动脑思考怎样解决问题,只需要看懂别人做事情的步骤就可以。总共有几百个条目,我需要增加以及修改的也有几十个,解决这个问题,我没有其他的方法,只能够机械地,重复性地,把需要的东西给复制,粘贴,再进行相应地修改。 我曾经想过,代码中很多东西都是类似的,我可以把这些东西给分类,每一类用一个单独的函数给实现,但是这一点在我的工作中是不现实的,一方面,项目时间赶得很紧,一个月之内就要出第一个版本,我根本没有时间去实现我的想法,另外一点,公司的编程规范很繁琐,想我这个地位的低级码农根本没有修改架构的话语权。 曾经我认为程序员是最让人欣赏的职业,他们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他们能够把一些想法很绝妙地实现,还记得那个写The Art of UNIX Programming的人说过:机械,重复的劳动对于程序员(或黑客?)来说就是一种罪恶。但是,想一想我从事软件开放两年来的路,除了很少的一部分工作是根据我的想法,很巧妙地解决了实际问题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仿照别人的做法,照葫芦画瓢式地完成任务,我几乎没有机会,也不可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规划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这一点说得有些绝对,其中一些问题,也是我根据自己的想法完成的,完成这些任务后,内心的满足感跟完成日常的任务那种满足感是不能够同日而语的! 我真担心再这样走下去,逐渐失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得无药可救,成为一个翻不了身的码农。 我想问一下各位程序员朋友,这里面肯定有很多前辈,大侠,我想请教一下,在你们的程序员的路上,有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顺便提一下,我用的是C。
遇害者律师称药家鑫上诉难改死刑 掌握充分证据 不错
转:关于编程 鲜为人知的真相 我常年程序员的经历让我知道了一些关于软件编程的事情。下面的这些事情可能会让朋友们对软件开发感到惊讶: 1.一个程序员用在写程序上的时间大概占他的工作时间的10-20%,大部分的程序员每天大约能写出10-12行的能进入最终的产品的代码——不管他的技术水平有多高。好的程序员花去90%的时间在思考、研究和实验,来找出最优方案。差的程序员花去90%的时间在调试问题程序、盲目的修改程序,期望某种写法能可行。“一个卓越的车床工可以要求比一个一般的车床工多拿数倍高的工资,但一个卓越的软件写手的价值会10000倍于一个普通的写手。”——比尔盖茨 2.一个优秀的程序员的效率会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的十倍之上。一个伟大的程序员的效率会是一个普通程序员的20-100倍。这不是夸张——1960年以来的无数研究都一致的证明了这一点。一个差的程序员不仅仅是没效率——他不仅不能完成任务,写出的大量代码也让别人头痛的没法维护。 3.伟大的程序员只花很少的时间去写代码——至少指那些最终形成产品的代码。那些要花掉大量时间写代码的程序员都是太懒惰,太自大,太傲慢,不屑用现有的方案去解决老问题。伟大的程序员的精明之处在于懂得欣赏和重复利用通用模式。好的程序员并不害怕经常的重构(重写)他们的代码以求达到最好效果。差的程序员写的代码缺乏整体概念,冗余,没有层次,没有模式,导致很难重构。把这些代码扔掉重做也比修改起来容易。 4.软件遵循熵的定律,跟其它所有东西一样。持续的变更会导致软件腐烂,腐蚀掉对原始设计的完整性概念。软件的腐烂是不可避免的,但程序员在开发软件时没有考虑完整性,将会使软件腐烂的如此之快,以至于软件在还没有完成之前就已经毫无价值了。软件完整性上的熵变可能是软件项目失败最常见的原因。(第二大常见失败原因是做出的不是客户想要的东西。)软件腐烂使开发进度呈指数级速度放缓,大量的软件在失败之前都是面对着突增的时间要求和资金预算。 5.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多数的软件项目(51%)会在关键功能上失败,其中15%是完全的失败。这比1994年前有很大的改进,当时是31%。 6.尽管大多数软件都是团体开发的,但这并不是一项民丵/主的活动。通常,一个人负责设计,其他人负责实现细节。 7.编程是个很难的工作。是一种剧烈的脑力劳动。好的程序员7×24小时的思考他们的工作。他们最重要的程序都是在淋浴时、睡梦中写成的。因为这最重要的工作都是在远离键盘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软件工程不可能通过增加在办公室的工作时间或增加人手来加快进度。
漫画 可怜的家鑫这个优秀的孩纸 天涯转过来的,大家顶顶
21集来的正是时候啊 正好放假晚上
mtk平台的手机又能玩gba的不?
今天我仔细的算了下,发现靠工资根本买不起房 RT~~~ 各位码农,精英们 还是洗洗睡吧 你只要知道编码就行了 其他的不要想 也不用想 伟大的D帮我们想好了
程序员应知——放宽视野 前几天和朋友一起交流的时候,他提到了一点问题,作为程序员,有时候会比较narrow-focused,总是觉得IT这个行业是高新技术行业,自己掌握的知识都是最新的知识,而其他行业都需要和我们学习。古语有句话叫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现在放在程序员身上似乎也有一些贴切了。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和情绪,一方面可能是金钱的作用吧,一般来说,在IT公司中的朋友或者是做IT的朋友们,薪资会比做传统行业的人高一些;另一方面可能是和所学习的知识相关,毕竟是一门新兴的行业,最新的就是最好的,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认识;再可能就是由于做IT的人都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去关心其他行业的情况,这也造成了大家视野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些狭窄。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资本认为自己的工作比其他行业要高级,相反,我们有很多很多需要和其他行业学习的地方。原因是不言而喻的,仅仅从行业发展的年限来说,没有几个行业的年限要比IT行业短了,多年的积累形成了行业的模式和特点,也形成了很多的派别和模式,而众多派别之间的争论和相互学习,也促进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反思一下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方法论,很多都是从其他行业借鉴过来的。架构、模块化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建筑学;规范、流程借鉴了生产行业的经验;而最近很流行的敏捷方法,同样也借鉴了其他行业中的管理思想,特别是看板、精益方法,都是从日本的制造行业中学习得到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了解一下最基本的方法论(比方说哲学思想)和管理思想,然后反思我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方法和管理思想,触类旁通,会有更多不错的想法出来。当然,有人会认为,很多语言啊、数据库等等方面具体的知识还没有学会,哪里会有时间学习那些非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呢?我想,那些具体的知识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多多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一方面可以让我们的精力有所转移,从而不会固守一隅,钻进牛角尖,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放松和休息,另一方面,多做些储备,在学习具体的知识时,就会有灵光一现的情况发生,那是更加珍贵的体验。总之,我们要多多了解各方面的只是,放宽自己的视野,那也会让我们与各种各类的人交流起来更加容易,好处很多,希望大家都会有体会,:)
传LHC发现了上帝的粒子 LiveScience报导,物理学界最近流传一个小道消息,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的大强子对撞机(LHC)可能发现了寻找已久的亚原子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又名“上帝的粒子”。谣言源自于LHC物理学家泄漏的一封内部备忘录。目前还不清楚备忘录的真实性或者是数据含义的准确性。有物理学家认为这是一场恶作剧;有科学家怀疑是统计异常。寻找上帝粒子是LHC的重要使命之一。如果是真的,无疑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根据备忘录,LHC的ATLAS粒子探测器可能发现了与预言中的希格斯玻色子属性描述一致的粒子信号。
研究发现IT男无名指越长越有吸引力 根据发表在《生物科学》期刊上的报告,一项新研究发现,男性的无名指越长,对女性越有吸引力。 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设计了一项实验,让大学生根据观察年龄相近的男性脸部照片、听取记录下的男性声音,以及闻闻在24小时内从男性衣服中收集的体味样本,去评估他们的男性气概和吸引力。将评估结果与无名指与食指长度比对照后发现,比值越大越吸引人。 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设计了一项实验,让大学女生根据观察年龄相近的男性脸部照片、听取记录下的男性声音,以及闻闻在24小时内从男性衣服中收集的体味样本,去评估他们的男性气概和吸引力。将评估结果与无名指与食指长度比对照后发现,比值越大越吸引人
每一位想有所成就的程序员都必须知道的15件事 我刚看完Chad Fowler的Passionate Programmer(中文版《我编程,我快乐:程序员职业规划之道》),这本书讲的是如何在软件开发行业中取得非凡的成就。以下是根据这本书总结的,作为程序员,要取得非凡成就需要记住的15件事。 1、走一条不一样的路在有利于自己的市场中竞争,如果你满足于“泯然众人矣”,那恐怕就得跟那些低工资国家的程序员们同场竞技了。 2、了解自己的公司以我在医院、咨询公司、物流企业以及大技术公司工作的经验来看,这一点所言不虚。不同公司的运营模式差异极大。如果你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那你就不一样了!在这家公司中(或者对客户而言),你是参与业务运营的资产,你的工作能直接产生效益! 3、与最优秀的人为伍很早以前,我喜欢打篮球,被分配到一个水平比较高的队里。一开始适应的确很困难,但环境的压力越大(重大比赛),我的长进也就越明显。每个领域其实都一样:你周围人的水平(以及对你的期望)越高,你就会变得越优秀。 4、制造差异每年学习一门新编程语言。为什么不呢?不断尝试新事物,你关注的技术种类越多,脚下的路就越宽广,你的职业生涯就会日新月异。不知道几年后Java的趋势如何?那就学习Clojure。学Ruby还是Python?这两种语言都可以试试啊。然后你才能知道哪种语言更适合某个特定的项目。看,掌握的语言多了,才能在需要的时候信手拈来吧。 5、畏惧,是最大的敌人还是直接从书中摘一句吧:“在畏惧中做出的职业规划,很可能会让自己后半辈子就一直被‘圈禁’在小隔断里,永远不会有创造明天辉煌的时刻。没错,那样是安全,但有意思吗?” 6、要成为多面手如果你掌握了所在领域的知识,那你只能是一名专业人士。用PHP编程?花点时间设置一台Apache服务器,让PHP和MySQL都跑起来。一直在用jQuery?试试Prototype。你懂了吧。 7、一个字:做别指望别人过来教你该怎么做,出去,自己学着去做! 8、找一位好老丵师找一位好老丵师可以让你在学习技术的时候有的放矢。作者给我们讲述了别人是怎么指导他学习的(顺便说一句,作者在这本书里讲了很多个人经历的小故事,他居然从一位演奏家转行来做软件开发!):“好好研究一下目录服务,熟悉一种UNIX变体,然后再掌握一门脚本语言。”请记住这句禅宗谚语:“循路觅宗师,形影不相离,师知吾亦知,吾乃成宗师。” 9、主动教会别人教会别人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写一篇博客能帮你搞清楚一个问题。为此,你必须先掌握很多材料,同时还要有条有理地讲给别人听(写作技能)。如书中所言:“要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明白,你就讲给别人听听。” 10、实践,实践,再实践(训练)只有进行大量实践(花大量的时间)才能掌握某种技术。看的很多,写的很少,遇到问题,改一改,又去读代码,……(这样下去是不行的)。要特别警惕拖延症。其实,往往只要有了开头就好办了。自我加压,效果会更好。我曾在一篇博客中提到帕金森定律:紧张的时限可以让你提高工作效率。为什么不把这个定律用到学习上呢,比如说在y时间内学会x? 11、从小处入手每天都取得一项小成果,每天都要坚持做(写在博客上?)。这样一来,你只能让自己比昨天更进步,而不能说自己比上星期进步了一点。 12、享受过程关注当下,而不是目标,享受那些在追逐未来目标的途中可能无暇顾及的小胜利。人总要生活在当下。我享受编程的过程,就像享受编程的结果一样。 13、不要丧失危机感越是成功,就越容易犯重大错误。永远不要忘了危机感,特别是要认识到你今天所知道的,到了明天可能就会一文不值。过去的荣耀不能保你永远无虞。据书中所说,你最好是要让自己能够“通用”,而不要对哪种技术或哪个公司产生依赖。你所掌握的某些技能,甚至你的工作,到了明天都可能会变得毫无价值。因此要不断提高/丰富/扩展自己的技能。 14、推销自己为某个项目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写一篇博客,共享自己的源代码,成为对某个社区有用的人。当然,做这些事可能需要激情,要看你的爱好,但这些事也会间接地推广你的工作成果,证明你的实力,提高你的知名度。 15、关注市场书中还提到了“预警极客”,也就是那些始终引领技术发展的人。这些人说过的话往往带有预见性,他们提到事物也许过几天就会成为头条新闻。关注这些人,常看他们的Tωitter和博客。
这个吧有希望申请吧主不? http://tieba.baidu.com/f?kw=%B3%CC%D0%F2%D4%B1&fr=itb_favo&fp=favo 程序员吧
明年初正式退出IT行业 目前在找工作,已拿了5个offer(最高10K,最低7K,无论哪一份工作,足以在一年内让我再垂老10年)。 将来会正式录用我的公司,对不起,我最多其实做一年的。 因为我已经对IT行业绝望了。IT的行情,近3年里平均工资未增,涨的永远是GDP,CPI等等。 当然,IT行业有加班,也算涨?! 有一次去吃饭,偶尔和一家面馆的老板聊了起来。面馆地方不大,地方占地约50平米。老板山西人士,透露面馆年毛收入有60W-80W左右,已买车。 离奇的是,该老板30好几,当年乃是大上海的C++程序员,唏嘘不已。 再存点小钱,哥明年也不干IT了,身体吃不消。为了一点小钱,把命搭上了。把命搭上不算,交际圈子因为加班永远局限在了IT行业的程序员里,跟销售、行政、策划、财务啥的,基本不交流,埋头写代码呀写代码。
关于性格内向者的10个误解,献给奋战在一线的程序员 关于性格内向者的10个误解,献给奋战在一线的程序员误解 1:内向者不喜欢说话 并不是这样,内向者不说话只是因为他们觉得没什么好说,他们讨厌闲谈扯淡,如果你让一个内向者讲他感兴趣的事情,他可能连着3天3夜都讲不完。 误解2: 内向者都很害羞 内向者没什么好害羞的,他们也不是害怕陌生人,他们只是需要一个理由去交际,他们不会为了交际而交际,如果你想和一个内向者交流,那就直接聊吧,不用担心礼貌问题。 误解3:内向者都很无礼 内向者通常觉得遵从社交礼仪,拐弯抹角的说话没有一点必要,他们希望每个人都是真实且真诚的,但不幸的是,大多数情况下事情并不是这样,这让内向者感到很大的压力,他们很难融入其中,并为此感到沮丧。 误解4: 内向者不合群 恰好相反,内向者会非常认真的对待他们为数不多的朋友,他们最亲密的朋友或许用一只手就可以统计过来,但如果你有幸被一个性格内向者当做朋友,那你就有了一个终生的盟友,一旦你作为一个人类存在赢得了他们的尊敬,你就入选了。 误解5:内向者不喜欢去公共场合 胡 扯,内向者只是尽可能的避免去公共场所,他们同样也会尽量避免卷入复杂的公共活动,因为他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需要的数据和经验,所以,他们喜欢在一 个地方待很久去“得到某样东西”,他们总是准备着回家,调整(Recharging),然后处理一切,实际上,调整绝对是内向者的关键所在。 误解6:内向者总是想要独处 内向者只是喜欢自我思考,他们会想很多,他们会白日做梦,他们喜欢解决问题,攻克难题,但是如果他们找不到什么人来分享他们的发现,他们也能忍受难以想象的孤独。他们希望在同一时间只和一个人保持亲密的感情关系。 误解7:内向者都很古怪 内向者通常都是个人主义者,他们不喜欢随大流,他们喜欢通过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他们总是从自我出发,正因如此,他们也常常挑战常规,他们的大部分决定都不会以当前的流行趋势做为参考。 误解8:内向者都是冷漠的书呆子 内向者通常更关注内心世界,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自身的想法和感情上,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他们身边的事情漠不关心,只是他们更喜欢通过内心世界来达成自我满足。 误解9:内向者不知道如何放松和享乐 内 向者通常喜欢在家或自然中放松自己,他们不会去那些嘈杂的公共场所,内向者也不会寻求肾上腺素的刺激,如果有太多的空谈和噪音,他们会敬而远之。他们的大 脑对于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太过敏仧感,内向者和外向者拥有完全不同的神经控制通路,关于这一点,你可以深入了解下。 误解10:内向者可以通过“自我修复”变得外向想 象一个没有内向者的世界,那个世界也就没有什么科学家,音乐家,艺术家,诗人,制片人,医生,数学家,作家和哲学家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外向者还是可 以通过学习掌握很多种和内向者进行交流的方式(没错,我故意颠倒了这两个词,读着很别扭?我只是为了让你们看看我们这个社会有多变态),内向者压根不需要 “自我修复”,他们应该因为他们这种天生的性格和为人类做出的贡献而得到应有的尊敬,并且事实上,一项调查(Silverman,1986)显示内向的程 度和IQ成正比。
看过一个节目,介绍十部关于小萝莉的恐怖片,有人知道么? 只记得其中一个名字貌似是 “恐怖的莉莉”,本来想搜出来看看的,没找到,有人知道么?好像说的是一个小女孩不停向大人要这要那,最后变的很恐怖
十大数字决定IT人的健康 ,程序员多注意 1.血压:<120/80毫米汞柱。 2.空腹血糖:<5.5毫摩尔/升。高了是糖尿病。 3.总胆固醇:<5.2毫摩尔/升。 4.坏胆固醇(LDL)<2.6毫摩尔/升,好胆固醇(HDL)>1.3毫摩尔/升。 5.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 6.促甲状腺激素:<4.0毫摩尔/升 7.身体质量指数BMI:18.5-24.9。 8.C-反应蛋白:<1.0毫克/升 9.身高:21岁时身高最标准 10.生活中的其他健康数据:有氧运动:每周150—240分钟(包括平日举重、散步和跑步等)跑步力量训练:每周2—3次(举重等)水果蔬菜:每天5—9份肥鱼:每周吃1次,或者服用鱼油补品(每天3克以下)维生素C:每天摄入75毫克(或约170克橙汁)钙:每天摄入1000-2000毫克维生素D:每天摄入1000国际单位酒水:每天不超过1杯(白酒28克以下,红酒113克,啤酒340克以下)香烟:0支睡眠:每晚7—8小时
十大数字决定IT人的健康 ,程序员多注意 1.血压:<120/80毫米汞柱。 2.空腹血糖:<5.5毫摩尔/升。高了是糖尿病。 3.总胆固醇:<5.2毫摩尔/升。 4.坏胆固醇(LDL)<2.6毫摩尔/升,好胆固醇(HDL)>1.3毫摩尔/升。 5.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 6.促甲状腺激素:<4.0毫摩尔/升 7.身体质量指数BMI:18.5-24.9。 8.C-反应蛋白:<1.0毫克/升 9.身高:21岁时身高最标准 10.生活中的其他健康数据:有氧运动:每周150—240分钟(包括平日举重、散步和跑步等)跑步力量训练:每周2—3次(举重等)水果蔬菜:每天5—9份肥鱼:每周吃1次,或者服用鱼油补品(每天3克以下)维生素C:每天摄入75毫克(或约170克橙汁)钙:每天摄入1000-2000毫克维生素D:每天摄入1000国际单位酒水:每天不超过1杯(白酒28克以下,红酒113克,啤酒340克以下)香烟:0支睡眠:每晚7—8小时
程序员都有房了没? 好多在老家供房啊,悲剧
中国高房价时期it从业人员指导工资简易计算公式 版权所有 瞿正峰 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csdn.net%2Fgonxi&urlrefer=61b8dd15e6ee116d3d5716ca555d3ed8 中国高房价时期it从业人员指导工资简易计算公式: 在线计算器: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onxi.com%2F&urlrefer=5706a75ab985247dd797245db66f09a0 快去算算你的工资 A) 10年期间的平均每月工资: Wa Wa = Ch * H, H = 工作所在地每平米商品房的价格,Ch:买房系数,买房为:1,不买房为:0.5 描述: 10年期间的平均每月工资 = 买房系数 * 工作所在地每平米商品房的价格 例如: 在上海市中心工作的话 上海市中心的每平米价格为:3万 则十年期间的平均每月工资为: 考虑自己买房子: 3万 * 1 = 3万 自己不考虑买房子: 3万 * 0.5 = 1.5万 B) 10年总收入:Ig Ig = 120 * Ch * H 例如: 十年的总收入为: 10 * 12 * 1 * 3 = 360万 C) 大学毕业生指导工资:Is Is = Ch * H * 5 / 8 描述: 大学毕业生的指导工资 = 买房系数 * 工作所在地每平米商品房的价格 * 5 / 8 例如: 以上海市中心为例: 大学毕业生的指导工资为: 考虑自己买房子:3万 * 1 * 5 / 8 = 1.875万 版权所有 瞿正峰 D) 每年工资增涨:Ui Ui = 10% 每年工资增涨保持在10% E) 每年平均每月工资:In In = MCn * Ch * H, MCn: 每年对应的系数, n = 1 ~ 10, 见下表。 Ch:买房系数。H:工作所在地每平米商品房的价格 年份:1 2 3 4 5 系数:0.625, 0.6875, 0.75625, 0.831875, 0.9150625, 6 7 8 9 10
想写程序吗?远离你的计算机! 导读:原文来自blog.rtwilson.com上一篇博客《Want to write some code? Get away from your computer!》。译文由外刊IT整理编译《想写程序吗?远离你的计算机!》。文章内容如下: 我最近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最好的写程序的地方不是在你的计算机前,不是使用你的编译器、IDE或其它一些工具。这最好的地方是一个远离这些工具的场所——是某个能让你认真的思考的地方。对于一个你很熟悉的编程语言,你很容易把你脑子里已经构思好的程序转换成编译器/解释器可以编译/解释的程序——难就难在如何在脑子里先把程序编好。 有一天我乘火车旅行。我带了笔记本,但没有网络。不幸的是,我使用的是一种商业编程语言(IDL,真不巧),这种语言需要使用我大学网站上的许可证。因为不能连上互联网,我拿不到许可证,于是我的编译器和IDE就跑不起来。你可能会喜欢使用一个需要昂贵的许可证的商业编程语言,但它的确使我不能在编辑器里写任何的代码。而你猜这么着 … 这让我开始思考! 我想这篇博客正好印证了Does Visual Studio rot the mind?这篇博客的内容,它里面说道: 我从我的第一个老板那里学到的最大的一个教训是:“当你的程序运行异常时,不要使用debug工具,用你的大脑。” 这就是远离电脑后会迫使你去做的事。通常你很容易进入这样一种编程习惯: 1.写一些程序(乱糟糟的) 2.编译,运行 3.使用简单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4.发现有问题 5.小改一下程序,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6.重复 … 这当然会导致程序最终乱糟糟的,无法阅读理解,很有可能问题多多,没有很好的测试。 远离计算机能迫使你在大脑里周全的思考所有的问题——这跟你抱着计算机编译、运行你的程序相比可能会花更长的时间(至少对于小程序是这样)。可是,这样做后,你就不会去一点一点的改动程序、一遍遍试着运行它们了,你是真正的思考这些代码是做什么的。在那天、在火车上之前,我还从没有在纸上规划过任何的程序。 而从此之后我努力在写程序之前会把思路画在纸上,思考它,一步一步的用代码实现,做出高质量的,高效的,没有问题的程序,多去思考,最后才在编译器上运行。程序是最后才从纸上拷贝到编译器里。 任务完成的很好——我自认为,希望这是一个有用的建议。 原文链接:Want to write some code? Get away from your computer! 译文链接:想写程序吗?远离你的计算机!
没吧主的贴吧怎么申请吧主? 多发帖?
Google C++ 风格指南 Google 经常会发布一些开源项目, 意味着会接受来自其他代码贡献者的代码. 但是如果代码贡献者的编程风格与 Google 的不一致, 会给代码阅读者和其他代码提交这造成不小的困扰. Google 因此发布了这份自己的编程风格, 使所有提交代码的人都能获知 Google 的编程风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yangyubo.com%2Fgoogle-cpp-styleguide%2F%23google-c&urlrefer=5a5424761aaa570f8a4f73ad37fcd83e 中文版的
转帖 :周末高中2桌同学聚会的职业收入 大概其如下,年龄大概都是80 81这一波,都是男的: 1. 浙大建筑-硕士 ,在上海一不知名的设计院工作 说到手20万,还没搞定房子,一直等降 价 2. 复旦本科国际金融,房地产销售,中层了,读书的时候家里给在上海买了套全款的房子,现在他自己搞了一套,收入不详 3.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硕博连读的,娶了北京土著女,在北京拿15万一年 以下都回了浙江小县城: 1.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回本市电力局(其姑妈是本市财政局局长,他老爸就是开工厂的,不愿接班,希望早8晚5的上班),年入16万,很清闲,凭自己收入买了房 2.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专业本科,在上海待一年找不到工作,回本市家里出钱开了个塑料店,年入20万,他说很辛苦,每天都要去开店,羡慕公务员生活 3. 浙江财经学院 会计专业本科,回来后考上村官,不知怎么的调进了市宣传部当上了副部长,说一年没几块钱,具体收入不详,但比较清闲,经常去旅游。 4. 南开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在杭州工作,前年回家生活,杭州时年入9万,回家后继续干软件编程,年入4万,他说loser一个在外买不起房回家踏实,显得很郁闷 5. 浙江万里学院民办 会计专业 本科 ,毕业就回家,在小工厂当会计,这几年下来已经当上小工厂主办会计,年入6万,私下给一些下工厂做兼职会计,年入6万,大概一年12万左右 6. 浙大国际金融专业本科,回来后在中行工作,现在信贷科,一年差不多15万把,比较空 7. 南京一个搞天气的学校(具体名字想不起来),本科,回来后在本市电视台搞气象工作 年入10万,贼轻松 搞IT的最悲剧啊,呵呵
转:国小课本《自由学电脑Ubuntu》 。具体的看这 imtx.me/archives /1614.html
英国11岁女孩智商高达162 超过爱因斯坦和霍金 新闻来源:每日邮报英国一名11岁女孩智商高达162,超过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霍金以及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这名女孩尽管还在上小学,但已经获得5所中学的奖学金。这名女孩名叫维多利亚·考维,居住在英格兰中部的伍尔弗汉普顿市。尽管只有11岁,但她的智商已经超过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霍金、大 导演昆汀·塔伦蒂诺以及亿万富翁盖茨,他们的智商都是160。她的智商更是超过了前加州州长施瓦辛格(135)、美国国务卿希拉里(140)、美国前总统 比尔·克林顿(135)以及好莱坞影星妮可·基德曼(132)。 考维1月份通过入门考试,成为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门萨”俱乐部成员。“门萨”是一个为聪明者建立的超级俱乐部,它拥有10万以上的会员,遍布世界100个国家。 考维已经获得了伍尔弗汉普顿语法中学、皇家伍尔弗汉普顿中学、斯塔福德郡圣多米尼克女子高中、什鲁斯伯里高中以及伍尔弗汉普顿女子高中提供的最高奖学金。
Linus先生前往好莱坞 奥斯卡热门电影《社交网站》的剧情设在2003年,Jesse Eisenberg扮演的Mark Zuckerberg当时所用的电脑运行的是KDE3桌面环境,操作系统可能是Kubuntu。在好莱坞的花花世界,开源软件和Linux没多少区别,因此邀请Linux之父出席奥斯卡前夕派对似乎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好莱坞明星没人认识Linus Torvalds和他的妻子Tove,而他们也几乎不认识一位明星。Linus在博客上描述与娜塔莉波特曼等人的尴尬遭遇。 Linus称,他和妻子看了很多好莱坞电影,但没多少留下深刻印象,虽然派对里有无数明星,但他们并不记得明星的脸或名字。好消息是明星们也不认识他们,因此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问碰到的人,“你看起来很面熟,你是谁?”Linus称他们还用Google图像搜索明星。他们曾打断了戴维斯派德与娜塔莉波特曼和米娜古妮丝的对话,他的妻子两次询问了沃伦比蒂的名字。
A big head singer宅女的妄想 之 她的头真的好大!
正在看《落水狗》 lightman有出演
gnome3谁用了? 怎么样?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