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上的蒺藜 草地上的蒺藜
关注数: 7 粉丝数: 9 发帖数: 1,948 关注贴吧数: 11
李开复写给大学生——大学应是这样度过 2005年第6期《中国青年》杂志以较大篇幅,刊登了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先生给中国学生写来的第四封信,在信中,李开复先生针对同学的来信全面地解答了“大学四年应该是怎样度过”的疑惑。李先生言辞恳切,像是和同学们进行着一次促膝长谈. 开复老师:   就要毕业了。   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   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   我不知,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   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   这封来信道出了不少毕业生的心声。大学期间,有许多学生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许多学生始终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当他们被第一次补考通知唤醒时,当他们收到第一封来自应聘企业的婉拒信时,这些学生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前途是那么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为时已晚……   大学:人生的关键   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你就应当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只要做好了这七点,大学生临到毕业时的最大收获就绝不会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应当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快乐的毕业生。   自修之道: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学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现代企业中立足的。   自学能力必须在大学期间开始培养。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观察角度。在学习知识或解决问题时,不要总是死守一种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成为课本或经验的奴隶。只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学生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大学生还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做准备。首先,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课程以外,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其次,在书本之外,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大学生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各类信息。   基础知识:数学、英语、计算机、互联网   如果说大学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平台,那么,这个平台的地基就是大学里的基础课程。在大学期间,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其中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另外,在许多的中国大学里,教授对基础课程也比对最新技术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   数学是理工科学生必备的基础。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的知识体系都建立在数学的基石之上。而英语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沟通工具。有些同学在大学里只为了考过四级、六级而学习英语,有的同学仅仅把英语当作一种求职必备的技能来学习,甚至还有人认为学习和使用英语等于崇洋媚外。其实,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掌握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沟通工具。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世界上最全面的新闻内容,最先进的思想和最高深的技术,以及大多数知识分子间的交流都将用英语进行。因此,除非你甘心做一个与国际脱节的人,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此外,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大学生在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也已成为他们进入社会的必备基础之一。在二十一世纪里,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就像使用纸和笔一样是人人必备的基本功。不学好计算机,你就无法快捷全面地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或信息。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