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_斑鲨 虎_斑鲨
胖胖的人
关注数: 74 粉丝数: 102 发帖数: 7,433 关注贴吧数: 26
这种“动力后置”的步兵战车,能否在国外去争抢BMP-3的市场? RT 到目前为止,只有俄罗斯的BMP-3步兵战车是世界上唯一采取了“动力后置”方案的步兵战车但是后部的上下车方式似乎总略有不妥 我的方案也采取了“动力后置”的布局,感觉这种布局应该不止是BMP-3一家的“专利” 是一种供机械化步兵作为机动和作战乘坐使用的、“中等偏轻”的中型装甲战斗车辆,但是布局和结构又并不完全和俄式的动力后置方案相同采用580马力柴油机、布置在车身的后方,与车载步兵舱配置在一起,舱顶的排气口装有抑制红外辐射的隔热物隔层,并且设有环绕步兵舱内的废热引流管路、在冬季利用动力机组的废热为固定成员和车载步兵供暖。驱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行走装置包括6对550毫米小直径负重轮,采用液气和机械扭力的混合悬挂,配合液力减振器。动力输出依靠液力机械式传动装置,包括4级前进档和两级倒车档,单传动线路,可左右任意一侧履带单边静止、另一侧正/反向转动实现整车转向。 车载步兵的上下车方式,则采取了一种和“国外方案”并不完全相同的方式——在“蝰蛇”的车尾,取消了“国外方案”中的“左右向上掀起双顶门”的结构,为了能让步兵方便地越过后部动力机组、实现上车和下车,车尾的顶部采取了1扇“平滑旋转方式”开闭的顶门(如图8红圈内)、配合1扇向右单开的车尾门(如图8黄圈内)、给车载步兵开通了能够比较直立舒展地上下车的通道,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顶门向上开启”时会妨碍炮塔转向的问题,为了简化尾门和顶旋门开闭时的繁琐程序,尾门和顶旋门采用“半随动”方式来联合开闭——尾门的开启可以带动顶旋门的开启、但是尾门的关闭却不能带动顶旋门的关闭,相反、顶旋门的关闭可以带动尾门的关闭、但是顶旋门的开启却又不能带动尾门的开启,两扇车尾的出入门可以由车载步兵手动开闭、也可以由驾驶员电控开启和关闭,但是手动优先于电控。步兵舱顶部除了车尾的顶旋门之外、在顶旋门的前方,还设有两扇左右对称的、向上掀起的顶门,分别可供两名步兵前后串列站立和紧急出入,在阅兵和庆典等受阅仪式上、分列式行进时,可以由4名步兵“分别两两前后持枪站立”接受检阅。
小时候看过一首军旅歌曲的MV,有谁了解?是描述祖孙三代先后参军的 RT 记得有句歌词是“枫叶,飙落在深秋季节……” 其他记不清了,但是印象挺深的 MV的一开头是这家第一辈,在解放战争时期,背景是个愅命老区,同村的一对青年男女在草垛里定了终身,后来俩人成亲、男人参军上前线了;然后,成了军属的妇女怀着孕、正在做支前工作,这个时候前线的阵亡通知书来了,她男人牺牲了,妇女顿时悲痛欲绝、当场晕倒,然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妇女当了母亲 若干年后,儿子在村里和别的小伙伴做游戏的时候发生了冲突、打架了,母亲赶来打了儿子的P股,儿子不服气、哭着跑走了,晚上母亲给儿子讲他父亲当年英勇战斗、牺牲的故事教育儿子,儿子释怀了懂了、睡着了 又过了许多年后,母亲苍老了,儿子长大成人了,和村里的青梅竹马的姑娘恋爱了,那年征兵,儿子参军走了、走在队伍里转身留下了一个挥手挥别家人的身影,新娶的青梅竹马的儿媳妇忍不住趴在婆婆肩膀上大哭起来 再若干年,儿子和儿媳妇的女儿也会走路了,这天儿子复员回家来了,背着行李、脸盆、穿一身发旧的草绿军装,一进门儿就抱起了咿呀学语的女儿,全家人都看着他——左边一条空空的袖管,可能是在对越作战中打没了一条胳膊,女儿还好奇地抓起来看,母亲、儿媳妇全家人哭成一堆 又过了许久年,儿子的女儿也就是这家的孙女也长大成人了,她的独臂父亲也老了、奶奶更苍老了。那一年征兵,孙女也穿上了新兵服、戴上大红花、被父亲送到了部队上…… 整首歌的演唱者好像就是站在孙女的角度上,唱的过程穿插着这家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 歌名也忘了,只记得这些画面内容,有谁知道是什么歌吗?
关于“日本兵不在乎美军、苏军的装备优势,只想胜利”我想说 RT 其实我想说 这一点,从细致“微观”上说: 当100条三八大盖儿,迎面遇上300杆“嘎兰德”、或是300支波波莎 恐怕日本兵的脑子里想的事情,根本不是对方“人数这么多、是自己的几倍”“武器更好、射速是自己的十几倍快”,而是只想着立即就冲上去、把对方杀死、夺取胜利 而从更大的“宏观”上说: 当日本人见识到B-29这种可怕的“空中战舰”密集轰炸的威力,从中国成都、重庆起飞——直飞日本轰炸,来去浩浩荡荡…… 日本人脑子里想的事情,根本不是“对方这么厉害呀、我们就没有呀、我们‘不如’呀、我们没办法呀……”,也不仅仅只想什么“部署高射炮、部署战斗机、伪装”之类的消极措施;而是充满了“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要立即“报复”、立即“消灭”,例如派特工去渗透、找到基地直接炸毁消灭在地面上,或者哪怕是放气球、挂着细菌弹或燃烧弹——也要飘到你大洋彼岸的美国本土去炸你! 同样,以及见识到T-34、IS-2庞大坦克集群——势不可挡的强大突击力 日本人脑子里想的事情,也根本不是“对方这么厉害呀、我们就没有呀、我们‘不如’呀、我们没办法呀……”,也不仅仅只想什么“竹竿诈药包、自杀攻击”的消极防守战术;同样是充满了“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派间谍派特工去渗透过去,抢先找到你集结的地域、抢先轰炸炸毁你、让你根本别想突击我!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