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icialea patricialea
关注数: 1 粉丝数: 40 发帖数: 4,499 关注贴吧数: 3
济南的冬天——老舍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故都的秋——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我心目中最雍容典雅、最端庄大方的宝姐姐被淘汰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第一次看到飞雨,就被她的气质所深深吸引。看见她在舞台上就莫名的安心。“面若银盘,眼似水杏”,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中都透露出大家闺秀的风范。温文尔雅,淡定自如,端庄大气,亲切善良,我似乎真的看到了宝姐姐的影子。高贵中透露出恬淡,甜美中有不失睿智,神形兼备,再加上一副金嗓子,和她相比,其他选手就逊色多了,也许,她们是很优秀的演员,但是,她们诠释不了经典中的宝钗!!I see everything near her shine. There's a grace in her ways that I cannot contain. I haven't that grace She has a way that surrounds her so delicate ,with a glory that reigns in her life.你缺少的只是一丝灵动与跳跃,所以若要作比喻,你更像平静的湖水,而不是清泉或小溪。也许你应该学习春晓的临场,“卖弄”学识不见得就不好。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这才是宝姐姐的韵味!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不知为什么,她的观众缘一直不太好,也一直不招在场嘉宾评委的喜欢。也许,是她太耿直了吧!她是真的那么自信吗?!我看未必,君不见在淘汰时那淡定处变不惊的微笑?!这比那含泪的微笑更令人心疼——我甚至在想她是不是早就知道了今日的结果?就让梦想多停留一刻,哪怕只剩分秒。 就让希望多贮存一分,哪怕如烟似梦。原谅我的愚钝吧,当采访时你说到了“累”,若不是经人点播,提醒我那是话里有话,我,决不可能想到那是怎样的辛酸与痛楚。我不哭,因为你没有哭。你那华丽的转身,婉转而美妙,留下美丽的背影,而背后未曾落满苍凉,只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与欣赏。如今,佳人已化彩蝶去,此处空余大飞蛾——而且还是一堆蛾!红楼俨然已变青楼,你的离开也许正是一种解脱!你是为了你热爱的舞台与无数的飞絮们而坚持。只是我不能理解飞絮们鼓励你去演好元春。因为在我心中,你是生而为宝钗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还记得你与旭丹情同姐妹,为了她能复活你也为她作了许多宣传;而你们二人正是众多观众中宝黛的不二人选。如今,旭丹以第一名的身份晋级,而你却意外出局,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好姐妹就不能团圆呢?!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眼界决定境界。好风凭借力,送你上青云!只是……“多日不见,宝姐姐一切可好……?”
※◆一帘幽梦◆ ※ 躲在江南深处的定是伤感的莲叶,风一过,便摇落哀哀的沉思。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回眸间,一颗露珠,菁华锁住;一缕淡香,忧伤凝住;如果是雨,也就冷落了,偏是莲,偏是莲,一莲深深的幽梦。 每个季节,都是纷纷扰扰的轮回。我沉沦在季节的边缘,回眸莲的憔悴,却只有一池荷塘的荒凉。 再不见莲的风姿绰约,再不见莲步的姗姗,当香消玉殒的失落感袭来时,我只有后悔,没能成为一颗星星,在遥远的地方,执著地守望过;我只是伤心,没能成为一池清水,为一朵莲花而彷徨过;我只有遗憾,没能成为一块岩石,为一朵莲而沉默…… 莲,夏日里的最后一朵莲。 她站在季节的边缘,站在最初让我感动的地方,慢慢地枯萎,慢慢地轻轻地憔悴。我宁愿相信,一朵莲,慢慢地迷失在我的记忆,只因我曾相思成疾。而我就有理由不再在寂寞的荷塘边徘徊,不再为荷塘的荒凉而感伤。 什么时候,碎了一层雨,淋落了我一身的愁绪,我就隔着雨看莲,看最后一朵莲慢慢消失在红尘之上;我就借着雨想莲,延长对她的思念。我只是迷惘,莲,为何她总是挂不上我的微笑 ? 莲,夏日里的最后一朵莲。 她就站在忧郁的微雨间,把我的目光,都化成冷漠的泪,轻轻地,轻轻地揉碎,她永远是我看不懂的一道风景。 夏日里最后的一朵莲啊,她的沉寂,将是我最后的叹息,什么时候,碎了一层雨,淋落我一身的思绪,记忆又瘦了。
三国人物经典语句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 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仲达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孔明……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庞士元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智勇武将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将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隐士 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曹操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陆伯言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评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评袁绍(袁绍、刘表)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陈寿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仲达评孔明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孔明评曹操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说孙权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 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谏孙权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杨顒谏孔明 (孙坚、孙策)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陈寿(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