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可儿💖 hfjfjrj
关注数: 56 粉丝数: 39 发帖数: 418 关注贴吧数: 18
再次严肃认真看保障房 现在大家主流思想人群就2种:一群是点赞与期待并抨击反对者的一批;一群是不看好唱衰一群并拿新加坡举例的,其中不乏豪宅和普通保障房的主流说法。个人认为,在确定住房不炒以后,随之又出台各种买房政策,包括贷款方式等不起效,中间还各种老业主不同意同区域降价卖房者的闹剧发生,那就意味着无法盘活,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社会矛盾增加等问题的严峻程度愈演愈烈,个人最终猜测,这个保障房必将以5-10年的时间不断实验并完善,最终抛弃原有房地产格局,也就是放弃这批让逃不逃,还唱反调的人群,与新加坡的格局也不会完全相同,一线二线郊区变中心区,居住人群变多(超市医院等生活区域),原来繁华区域变高楼办公科技区域(大、中公司集中区域),而还有论点是保障房开发比较难,没利润没人接工程,有利润又是假保障房,那如果由官方直接开建呢?目前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让附着的行业都暮气沉沉,官方抛开房地产商拿地等可以省去的环节,直接让工程队开建,是否省去不少的成本和时间?有的地方已经开干(粤A.B),也开始摇号了,摇号上了,20.30万交给工程队或者首付2.3万后低利率贷款,银行给工程队,等待的也就2.3年时间,信誉拉满,又不是印哥那种信誉级别,利润是低,但保障房说到底这就不是一个赚钱的策略,而是一个盘活经济的智慧,以保障房带动其他行业经济,建筑各种材料商、工地工程师团队、当然还包括大城市的常住人口增多,这些细胞都活了,当然经济向好,房住不炒。被抛却的只不过是不配合和舒服太久的那群人而已,而且他们估计还想搞破坏
发出去一次居然被删了,再发一次 憋死我了,终于到4级,看了这么多天的空空和多多,谈谈个人想法。首先先肯定一下:房价未来肯定是下降的,从民生、民心、大环境经济、国际背景都可以确定下来,以后肯定是一个很平民的价格,多多别急着暴躁,空空别欢喜,定调确定下来,咱们谈一下以上4点,再做最终个人总结。1民生,从大部分老百姓来讲,房子一定是刚需,但老一辈有老家的养老,去除这老一辈的,那就剩年轻一辈,年纪从20-45这个阶段,再除去已有房的,再分摊到各个城市发展,人口就成了最主要的问题,在结婚率,人口出生率等全都下降的情况下,购买力已经出现大问题了,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任何商品都会下降 2民心,看看中国的地图吧,不说国外,那不是一般家庭能想的,就说咱国内,多大!百姓心中谁不想游览大好河山?!而一个高房价导致的高房贷背上,那意味着很多钱将无法去游玩吃喝玩乐,80%的待购买房者,都希望在买房的同时能不降低生活质量,甚至能在有自己房子的幸福感同时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这就是民心民意,是的,比起每个月房租压力,996的高薪工资,他们正在苏醒,一旦苏醒,第一个民生的仅剩部分购买力又会去掉很多,例如:深圳,有兴趣的可以查一下,真实生活在市中心的我,负责任说一句,人变少了,他们去哪了?呵呵,回老家啊,前几天我那栋楼的房东还在发飙,因为5个房已经整整3个月没人租了,当然他不缺钱,他想要的是继续保持有钱而已,多多们是这么想的吧,但很明显,苏醒的人越来越多,要民主,要自由!房住不炒也是百年定调。 3经济大环境,失业率和大城市高薪生活成本两个问题,人到35中年危机实际已经提升到了30岁左右,很多企业更希望的是应届毕业生带来的新鲜血液和朝气蓬勃的公司环境,而不是老油条们的高薪抽血和毫无创新的能力,尽管老人们更有经验。淘汰中年阶层成了趋势,仅剩的有钱人不在乎,但数量也少,他们倒是可以买房,不过这个环境,我相信他们更愿意去吃喝玩乐或是换一个投资项目,投资房子正在丧失吸引力,加上大城市的高薪的另一面往往是高生活成本,例如深圳赚钱深圳花,一分别想带回家的调侃一样,智能化城市,必将淘汰更多人,而大城市未来房价一定是跌后重新由zf与人才接盘,或者是zf与人才接盘后大城市房价必跌。 4国际背景,在俄乌战争、巴以冲突下,金价油价等的上涨,个人看到的是货币的贬值,物价上涨,那必然带来的是幸福指数得降了,赚一样多的工资,却无法买一样的食品、商品,这个时候说未来房价会涨,等同于跟乞丐说去贷款投资,形同虚设。总结:房价一定会下降,过程一定缓和,无论支持猛涨还是猛跌的,都不对,都得理性看待着,刚需的看到合适的,在尽量不影响现有生活质量下就可以买了,别的不说,上帝的待遇一定有,但不能再把买的房子当成商品,那是你一家子要住的地方,尽情按你的想法、喜好装扮它,舒适的入睡才是你买房的理由,而不是以后的涨跌。同样多多们,如果将房子当成投资商品,那就理性些,商品一定有涨跌,不接受就抛,接受就在它跌的时候继续持有,投资长线,享受作为新时代地主的光辉,当然,在忙完国际大事后,我相信无地可以支持地方zf收入的情况,百万裁员+房产税一定会如约到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