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雁 回归雁
关注数: 12 粉丝数: 23 发帖数: 497 关注贴吧数: 2
当爱已成往事 夜虽深了,我却独自难眠.看着你的空间,听着熟悉的老歌,呆呆望着屏幕,心灵又穿越时空,飞回了曾经一起度过的每一个日子.我们曾相亲相爱,我们曾彼此珍惜.很多往事,多年以后拂去记忆的灰尘仍很感动.可是我们所有美好的往事罩上"曾经"的光环都显得黯淡,夹杂着你的记忆,我也不知该束之高阁,还是藏在内心的最深处. 一如既往的还想说我爱着你,依然无法把你忘记.可是我已深深感受到我徒劳的爱已让你受累,望着你愁伤参半的面容我怎么忍心再说出我的爱.我已无法负担对你的深情,所以我也不敢再靠你太近.我放手了,虽然我还爱着你,我接受了你的选择,因为我依然爱着你.你曾经说我象云一样捉摸不定,其实我想说你不懂我的心. 今年冬天的第一个雨夜,万籁俱寂,唯有冷雨在轻轻拨洒.这样的夜晚,我应该酣然入睡,可是我却很难说服自己入眠.是我没勇气再面对孤单的夜,还是担心再轻易嗅到房间里你的味道.我不相信这一切事实都是真的,因为我不怀疑所有的往事都曾发生.尽管有一天房间中你的味道会慢慢散尽,尽管很多年后你的身影会在记忆中慢慢模糊,但我心灵深处始终会有个声音告戒自己我曾多么爱你.寂寞的小城里,我曾得到你的爱,虽然它显得有点沧海一粟,可是对我来说已弥足珍贵,不论我们生活的世界多么变幻,沧海桑田我不会忘记你曾经对我的好,它们都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我会好好珍藏. 你说我要远行,你会暗地里伤心,其实我更不想让你看到我哭泣的眼睛
两年前还在失恋 1楼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的确,爱情不是一个人的狂想,它是需要两个人的参与,用心的去品味.慢慢的去琢磨.也许有时人们都不懂,体会不到他已经拥有了幸福的生活,他还在无病呻吟,还在百无聊赖的耗费他的幸福,但经过岁月的洗涤,经过时间的沉淀,他最终会明白,他所拥有的一切已经是最好的了.所谓追求他想要的,只是好高骛远,只是沉迷罢了…… 今晚的夜色依然很美,但是看到你离去的背影,听到你渐远的脚步,我的心都碎了.你的由高到低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就象一个不懂钢琴的人胡乱的弹奏,打破了这夜的宁静,拨乱了我的心弦.想到我不能再拥你入怀,不争气的泪水迷乱了我的双眼,我不知这泪水是为了模糊我的视线,好让我不再真实的看这个世界,还是为了抚慰我受伤的心灵,不让我再为你的离去伤悲.已经好久了,这种心动的感觉再次侵袭,我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来迎接这美丽的爱,但是我错了,当爱情来临时,我还在守望,还在为过去的事悲伤,我慌不择路,手足无措,我不能全心全意的为你付出,所以我也没有真正的拥有你! 或许那一夜,只是我疯狂了吧,或许那一次,只是你迷失了吧. 想着自己发誓永远不再打扰你,扪心自问,我的心却不能平静下来.其实我真的想抱住你,去吻你,可是这是一个如此寂静的夜晚,没有一点不和谐的声音,我声怕疯狂的举动会破坏这一切,会撩起你归于平静的心弦,会让你再次陷入痛苦的深渊.所以我不应该再打扰你,因为你----------有你的幸福.这终究是个无言的结局,也许我们的相遇,只是宿命安排的插曲.我不能太自私,不顾及你的感受.我们奏着不同的乐章,我们走的平行的路.也许我们只能隔路张望,却不能相拥前行. 夜已经深了,我的泪也凝固了,泪水滑落的痕迹就象一条弯弯的小河,河水潺潺,阿娇在里面轻轻的摇着小船,船儿悠悠,就让它载我去梦里的远方吧!
匆 匆 一直对朱自清的<<匆匆>>情有独钟,感觉其中关于日子的那段描述真的是发挥到极致,特别是那句:你聪明的告诉我,那去来的中间,又是怎样的匆匆呢?更是让人浮想翩翩。诗人把一切的感叹凝想都汇聚到这句发问中,象是在问我们,又想是自己叹息。仿佛他老人家也知道答案,也好象他故意抛出来让大家也跟随他感动下这匆匆的日子。 是啊,的确,日子匆匆过,不知不觉,年轻的自己都顿觉沧桑了。不是我真的已经衰老,我还是拥有一个颗跳动有力的年轻的心,面容亦没有过分憔悴。只是感觉属于自己的很多没有跟上这日子的脚步。总觉得心理不满足,心理不平衡,由此整日挥霍金子般的日子。喟叹那些自己茫然中因不能把握或轻易放弃而失去的东西。一个人的日子是多么有限,年轻的日子又是多么宝贵,而我却在韶华易逝的日子里碌碌无为。心里很清楚,当这一切逝去,自己一定会在某个地方失落的叹息这些过去。但是自己却仍然时常这样不痛不痒的呻吟。 脑子里总是塞满很多回忆,想想却都是生活的索然无味的东西。说自己是容易感动的人,可是别人谁不是如此呢,世间没有几个冷血人类,谁没有生活的点滴?自己就是被诸多的无用的东西占据了心里太多空间,真正有用的可以屹立于生活浪潮的精华却被自己拒之门外。究竟自己是如何取舍的呢?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面对这样那样的选择,我们选择别人,也接受别人的选择。过去的选择决定今天的生活,今天的选择预定以后的日子。我深刻懂得这个道理,可现在却总是哀叹逝去的昨日,寄希望于明天的清晨。岂不知只有今日努力才会赢得明天的微笑。抚今追昔,心潮澎湃的也只有那些成功的喜悦,收获付出的回报。难道不是吗?不是这些美好的东西让自己愉悦? 我们都匆匆为生活奔波,匆匆的为前程忙碌,匆匆的告别过去,又匆匆的踏上明天的征程,说到底匆匆的也只是为了自己。我们有多少昨天值得回味,又有多少明天值得期待,可是今天,却又在我键盘敲打的手指间匆匆离我而去了。。。
儿时快乐的二三事    今天在单位里值班,没有多少事做,本来自己很少睡午觉,今天也破天荒的睡了一会。    也没注意是几点钟了,反正迷迷糊糊的被一阵叫声吵醒,声音忽高忽低,噪杂中流露些许悠扬,似蝉鸣又非蝉鸣,感觉熟悉却又想不起来,但是,无论如何,这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确乎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怀念,勾起了我对儿时快乐往昔的回忆。                         一           河中抓鱼    我的家在蒙山脚下,村的东边有一条小河,无论春天、夏天,还是秋天冬天,小河总是我欢快的乐园。记忆中的小河水是那样清澈,到处可见鱼儿在水草间自在的嬉戏。所以,除非夏天河水暴涨的时候,剩下的季节我都会到小河里去捉鱼。当然在春末夏初的日子,是捉鱼的最佳时期。这时候,河水最少,鱼也最多,温度不高不低。    卷起裤管,光着脚丫,端着盆子,小伙伴们在上下游各修起一道防水小堤,然后就是一起卖命的往外泼水。等到河水泼到一定程度,鱼儿自然就显现出来了,露着黑色脊梁的是草鱼,翻着白肚皮的是白鲢鱼 ,还有五颜六色好看的小镜鱼,甚至还有一些泥鳅,运气好的话还能抓到一只小甲鱼,反正,我们是照单全收。特别是那小鱼,回到家洗净,裹上一点淀粉,油锅里一放,加点水烧开就是一顿无比的美味了。    冬天里也能抓鱼。小时候,感觉冬天比现在要冷得多,那条小河,几乎全部都冰住了,我们一帮朋友就在小河里溜冰,累得时候就找到河里的一些小水洼,用石头把冰砸破,找一条木棍撬开冰块,总是有一番收获。然后点起一堆篝火,一边烤着溜冰弄湿的棉鞋,一边烤着鲜美的鱼儿,美滋滋的满意而归。                         二              栗园打栗子    小河旁边还有一大片栗子园,大约有几十亩地,小的时候这也是我快乐的天堂。到了秋天,当栗园的主人收完栗子放园的时候,在那树的枝头总还藏着很多没有打掉的栗子。记忆中总是秋日的傍晚,我和哥哥还有一帮朋友,拿着竹竿就向栗园进军了。虽然我现在已笨得像一只水牛,但是那时候我还是身轻如燕的,所以无论多么高大的栗子树,我总能轻松的征服。照例光着脚丫,三下五除二的就爬到树顶,在欣赏秋日美景的同时,我最兴奋的还是发现一个个咧着大嘴向我微笑的栗子。一些未被打掉的栗子,早已成熟而绽开了,里面的果实在落日的余晖下闪闪发光,就像金子一样。所以我时常想,自己当时就像掘开金矿的探险者一样,经过一番探索终究是满载而归。虽然有也时常被栗子的刺扎出血,但是晚上回家摸着沉甸甸的口袋,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三               松林东烧窑     在小时候诸多快乐的事情中,最兴奋的莫过于是烧窑了。对于烧窑,吧里的朋友不知道经历过没,我也不知道普通话应该怎么讲,我想应该就是野炊吧,而且是富有情趣的野炊。通常是在秋天的午后,我们去地里拦完地瓜(拦地瓜----就是别人家地里地瓜收完,再去刨一遍地,找剩余的地瓜,90后朋友定不知情所以解释下)回来,或者是打完栗子归来,总要经常的去松林东(地名---因在一片松树林东边而命名)那里烧窑。因为那里是烧窑的天堂,地上到处是散落的枯枝,旁边还有烧窑所需的质量上乘的砂土,最重要的,那里还有一眼甘泉,泉水清冽无比。    先是抓起一把细沙轻轻的用手捻落,以测试风向。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风向关乎到窑口的方向,选不好的话在烧的时候会被烟呛得不行。选好窑口的方向后,用镐头挖一个圆形的或者长方形的窑洞,再在下方挖一个更深的坑用来放灰,然后用土块垒砌一个窑身。选土块最好是砂土,因为粘土不容易碎。烧的窑虽然是一个小建筑,但是真正垒起来却也不那么容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嘛,窑由窑门、窑基、窑顶构成,大约三十到四十厘米高,堆顶是关键,通常新手在垒砌的时候经常不知道怎么收顶。经过一番摸索,我学会了垒一种小趴窑,手边有合适的土块只需二三分钟即可完成,虽不美观但是实用高效。垒完窑后就是烧了,我很喜欢烧窑,感觉是自己在亲手做一餐美味一般,很有成就感。当砂土被烧到红色时表明温度已经到了,好了,开始掏灰砸窑。砸窑也是需要点技术的,先要点破窑顶,用棍子小心打碎土块铺匀,这时候放上一层地瓜,或者栗子等,然后再打破一点窑身照样铺平,再铺一层吃的东西,最后捣碎窑门均匀铺平,用镐头掘一圈土闷盖,大约十分钟后一餐美味就摆在面前了。小心的扒开砂土,你会闻到一股非常特别难以名状的香味,地瓜和着泥土的芬芳,味道别提有多美了。啃两个地瓜,喝几口泉水,晚饭基本上就解决了。然后抗着锄头,唱着歌,在秋日的晚霞下回家,我想,人间快乐的生活也就如此了。     美丽的童年虽然已经远离我而去了,但是这些快乐的记忆却一直长存心中,今天特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我快乐的童年。
好好学习 天天进步 闲来无事 特立此帖 发点历史小故事警世恒言等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共同进步 首先说下司马迁,大家都知道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不是空空泛谈,而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司马迁年轻时曾广游祖国大好河山,记录查找了很多资料,他就是立志要写一部伟大的史书。司马迁是个非常严谨的人,事实证明,的确《史记》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是相当中肯的。当史记基本上定下初稿时,他触怒了汉武帝,被判了腐刑。腐刑按司马迁本人的说法是当时“最下极刑”,在“刑不上大夫”的时代,文人受到这种刑罚几乎是对人格最大的侮辱,他自己也说道:“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司马迁本想一死了之,可是他想到:“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因为他有伟大的志向还没有完成,所以他忍辱负重,“以肠一日而九回”之痛,而最终坚忍的活了下来,最后完成了二十四史中排名第一的《史记》。    我建议大家没事时可以读一读《史记》,因为它的诞生来之不易,它的流传也是极为艰难。据说,史记写成后,只摘抄了一本副本。结果原本被朝廷查抄,副本在司马迁死后由两个儿子一人带一部分保管,而且他的后代为此还改了姓氏。直到司马迁去世几十年后才逐渐流传开来。 现摘录一点史记中的名句如下,看一看我们经常说的成语有多少是司马迁所言: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留侯世家》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此外司马迁还写了一篇优美悲情的传世散文------《报任安书》,抒发了他隐忍苟活最后实现伟大梦想的真实情感,同样里面也有大量的名言名句,现摘抄于下: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强烈推荐大家看看他的作品!
【斑驳回忆】: 家中的老房 昨夜电闪雷鸣,暴雨敲窗噼啪至半夜方才收场。本来我已迷迷糊糊,将睡似睡了,可一切都安静下来的时候,自己却又变得十分清醒,没有丝毫睡意了。于是脑海中又浮现出许多过去的画面来,一幅幅闪过来,特别清晰挥之不去的还是我家里的老房子。     我的家乡在青翠的蒙山脚下,记忆中的童年,每逢傍晚,整个村落都被袅袅的炊烟萦绕。那缓缓升起的炊烟,带着些许淡淡的松香味,总能让我陶醉。我家的院子挺大,可是建筑却不多,步入院门,绕过映北墙,就看见家中那三间土坯老房了。记忆中它又低又矮,房顶是雨水浸泡成黑色的麦草,整个房子只有地基和前墙体是石头的,剩下的全部由泥巴烧制成的土坯构成。地板也是由土块夯成的,凹凸不平,但是看得出爷爷奶奶盖房的时候也是流了很多汗水的。           我的奶奶就在这间老房子长眠,而我则在这里降生。我出生时奶奶早已去世很久,我没有亲见过她的面,但是我知道她是个善良勤劳的人,从那结实的地板,可见一斑。房梁上面是高粱茎做的苇子,由于年代久远,加之爷爷奶奶冬天屋里烤火,我看到的时候早已被熏成黑色。童年的夜晚,坐在煤油灯下写字的我,总不敢抬头看房顶,以为会出现鲁迅书中描述的那叫人名字的美女蛇。       房子只有前面开有两个小小窗户,后面没有开窗,所以夏天的时候,屋里是很闷热的。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小偏房潮湿得甚至会出水,母亲身体不好,这时也会抱怨两声。土坯的房子不结实,老鼠很喜欢在这里安家,安静时甚至看到它们在堂屋里欢闹。房梁上蜘蛛更夸张,尽管一年扫几次屋子,但是每次它们还是顽强的织下天罗地网。墙壁上则经常写着很多数字,都是父亲记下的账目。僻如三月初二耕地半亩,六月六卖瓜两千斤等等。当然,也少不了我和哥哥一些奖状。      就在这三间老房子里,我度过了我的童年少年,到了县城里上高中的时候,看着城里的高楼大厦,不知怎的,我开始奇怪的为自家的三间老房默默卑微起来,我从不邀请同学到我家玩,心里有时甚至开始讨厌起这房子,转而迁怒于父母了。所以我时常盼望着家里推到老房,盖起漂亮的新房。过了不久,我升入了大学,回家的频率更低了。就在一个春天,母亲打电话给我,高兴的说家里在盖新房子,老房子要拆掉了。听到这话,我很兴奋,可转念又自顾失落起来。突然间又觉得那老房子倍感亲切,于是我急忙请假回家-----我要再看一眼,再看一眼我睡过多年的老房。可是匆忙奔波到家的时候,老房子早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地基。我还想找墙洞里我塞的玻璃珠,我还想再看一眼儿时放的第一张奖状,可一切都没有了。我试想随着轰然倒塌的老房,泛起的尘嚣早把这一切掩埋了吧。望着渐盖渐美的新房,我却又兀自百感交集起来,好像我的一位老朋友一下子成了神仙,但却永远的离我而去了。       时间如流水样匆匆过,转眼新房已经建成了七年了。七年的时间不是很长,但老房却在视线中慢慢模糊。一个人在外奔波,走过多少路,遇见多少人,记忆中的老房子也与我渐行渐远了。它承载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又收留了我多少少年的忧愁。我曾经无端的讨厌它,而又对它倍感亲切,想把它彻底忘记,却又时常十分怀念。      啊,家中的老房!
武康的桂花    美丽的小城,我要来看你了。来看莫干山的氤氲的雾气,来看下渚湖翩翩起舞的白鹭,看贵和路阿娜多姿的美女,看站前小广场熙熙攘攘的人群,更重要的,是再来看一看武康的桂花树。    犹记得那年十月,我一踏入这个城市,就被扑面而来的一阵奇异花香所吸引。是什么花有如此味道,热情奔放而又不失矜持,仿佛伊人琵琶掩面羞赧的莞儿微笑。深吸一口,沁人心脾,让我心旷神怡。闻着这香气,让我这个异乡人忽然倍感亲切。到底是哪一种花呢,我四下寻找,却也不见花。但闭上眼睛,仿佛又步入一片花的海洋。沉浸在这花香中,我不禁为之醉倒了,朦胧中感觉就象一位袅娜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履向我走来。我好奇又贪婪的吮吸着这芬芳,初到异乡的孤独不仅全然而无,甚至一下子就被这个城市吸引住了。 因为我是北方人,从来没有闻过这种花香。后来经过朋友介绍才知,这,是桂花。放眼望去,小区里尽是成片成片的桂花树,但是却也看不到多么妖娆的花姿,只是泛着点普通的米黄色象星星一样镶嵌在一棵棵桂花树上。小小的花蕊,没有那么姹紫嫣红,却也开得这样热烈。虽然只有短暂的半个月花期,却也把武康修饰得如一位待嫁的新娘。    金秋十月的武康,是桂花满城飘香的季节。愿武康,这秀气的小城象桂花一样,永远保持活力的青春,象桂花一样绽放出自己独特的风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