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众不同YYD 鱼众不同YYD
关注数: 76 粉丝数: 264 发帖数: 6,041 关注贴吧数: 122
关于杆子的转载,仅供参考 中国人都可以上太空了,钓竿只是小意思了。但是同样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不一样素质的员工结果会有很大差别的。连扫地都有扫的干净和不干净的区别,钓竿行业就更不用说了。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永远不能想提并论的。中国人即便是把钓竿做到和日本人一样了,售价也永远没有日本的钓竿值钱。中国制造已经陷入泥潭了。日本人是聪明的,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懂得降低成本。比方说:我双飞鲫做出来的钓竿即便是全用46t 碳布了,即便是找qz代工也只能在淘宝卖300多块。不管手感有多好,品质和日货有多接近。我要价超过400块了,肯定卖不出去。300块钱就给我局限了。我达不到qz的品质。达到了也没有意义,我会倾家荡产的! 工艺细节决定品质,但是品质的提升是有局限的。日本钓竿也摆脱不了手感轻和强度差的矛盾。直径细和硬度低的矛盾。相同的碳布相同的绑带。做出来的钓竿不会有太大的差别的。当然材质越均匀的强度也越高一点。我说说工艺吧: 1 碳布搭边:国内大多数企业做钓竿碳布都是要有搭边的。钓友们可以把你们手中的钓竿的前二节拿下来。按在地上45度角滚动。90% 的钓竿会感觉到“脊背”但是qz的工艺---碳布基本没有搭边了,人家做出来的钓竿几乎没有脊背。按在地上滚动感觉是均匀的!脊背是主要差距了,或许会小小的影响强度。但是也不是绝对的。断竿了杆子自身因素远远小于操作者的因素。 2 竿节的弯曲。:这或许是影响强度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了。杆节弯曲和很多因素有关,是鱼竿制作的难题。竿节弯曲了本来对强度影响不大,但是弯了以后怎么处理就是关键了。一个竿节成本很高,扔掉了就要赔钱。烤弯是普遍采用的方式、烤过以后的竿节会出现树脂的分布不均,强度大幅下降。虽然厂子的竿节弯曲率不高,但是这确实是影响国产钓竿强度的一个方面。 3钓竿的设计:日本很多名竿并不适合中国的鱼情。很多钓竿偏软。日本人玩的是心境,喜欢上鱼以后的感觉。中国的鱼情就不是啊那么回事了,自然水域很多都收费了,花上几十块的塘费去钓鱼,很可能上鱼就是那么一小会,过了这一小会可能就没口了。没时间体验手感了,抓紧时间飞鱼吧。所以说国内硬竿有市场。但是杆子硬了回鱼入抄的瞬间断尖子的几率就高很多了。日本的钓竿不需要苛求自重,151克的水乡照样卖的火。国内的钓竿只能在手感上和日本钓竿拼一把了。但是高T位的碳布低胶量的碳布虽然是手感没话说了,但是强度就降下来啦。日本钓竿不需要用高T位的碳布来苛求自重和手感、日本制造的头衔足以让国人追风购买了。日本人可以老老实实的用低T位的碳布做鱼竿。中国人这样做的话就赚不到钱!赚不到钱就不能存活! 钓竿的调性的设计可以说是众口难调的。有喜欢2节硬的,有喜欢3节软的。别说什么腰力挺拔--手感清晰--。这些都很难说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手感清晰这个概念我都不知道是咋回事!抛出这个概念的钓友也太专业了。别说日本竿子的调性如何如何好。日笨杆子比国产杆子的优势不是在调性和手感上! 说说涂装做工:外观差的钓竿内在的品质也不会好到哪去。别说什么手工涂装,纯属忽悠。鱼竿的拉漆工艺本来就是手工活。拉漆盒成本不过100块钱。外观都不精致了内在的品质会是精工细作的?就是因为是日本杆子了,外观差劲了就可以用”手工“上漆来掩饰吗?这样的日本竿子多半是出口转内销的。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