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教员 痞子教员
生活就像强奸,与其苦苦挣扎,不如好好享受,善待自己,宽容别人,快乐生活,生活快乐!
关注数: 179 粉丝数: 190 发帖数: 4,257 关注贴吧数: 14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关于八月十五的来历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灵丘县“九景十八拗”的来历                            “九景十八拗”的来历 ----------------------------------------------------------------------------     古时候,灵丘根本没有什么九景呀十八拗的,后来怎就出了个九景十八拗?相传,灵丘巍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里,曾住着一户富贵人家,养了一头大黄牛,每天有两个长工牵到地里耕地。这头牛耕起地来和别的牛不一样,特别能拽,可是它越能拽,长工越能打他,不知为啥。有一天,长工依照往常习惯又把它牵到地里,套上绳线准备耕地,可是它卧到那儿死活不动弹,两个长工一人手里拿了一根棒子,象雨点般地落在了它身上,大黄牛疼得绕地打滚,眼泪扑噜噜地往下流,微微颤颤地对长工说起话来:    “你们别打我了,我已经还够他了。”      两个长工惊奇地问:    “你啥还够了?”    “唉!你们不知道,我前世是你们掌柜的舅舅,花过他的一贯钱,那一世没还了他,这一世我转了个牛来还他,现在已经还够了。” 两个长工一听都惊呆了,不敢再使唤它,赶上就回。回到家里掌柜的看见就问:    “你们为啥这会儿就回来了?天气还早哩。”     长工说:“牛说起话来了,它说它是您的舅舅哩,那一世花过您的一贯钱没有还您,这一世转了个牛来还,现在已经还够了,因这我们就赶回来了。” 掌柜的一想,可不,有过这么回事儿。从这以后就不再使唤这个牛了,每天人吃啥给他吃啥。     有这么一天,这个牛正在野地里转游,看见十个人围在一块儿,不知在商量什么,他走到跟前一听,原来是十个响马决定今晚要抢劫他的外甥,他就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和他外甥说:“今天晚上有十个响马要来抢你,你要有所准备。”     “舅说这该怎办哩?”     “唉,这么办,你把好酒好饭支备好,再往出拿些银两给他们。”     半夜时分,十个响马真个蹑手蹑脚地来了,一看,掌柜的家中灯火辉煌,烟酒饭菜堆积满桌,十分丰盛。他们觉得莫明其妙,不知这是做啥哩,谁也不敢进去。等了一会儿,有的说:“咱们既然来了在这儿死等有啥意思,不如进去看看。”有的说:“咱们进去假装问候问候,吃他一顿再说。”还有的说:“他不好好招待咱们,咱们就揍他一顿抢上东西跑。”其他人一听,也是这么个理儿。就这样,十个响马黑里倒腾地进去了。掌柜的一看来了,忙站起来笑嘻嘻地迎接,说:“啊呀!你们才来了,可让我久等呀,快坐下吧!”十个响马一听,觉得奇怪,为啥他不打咱们,反而这么热情?指着桌上的酒菜问道:“你这是做啥哩?”    掌柜的说:“我这是专门招待你们的。”    众响马一听,都愣瞪眼了,说:“你知道俺们来呀?”    掌柜的说:“嗯!我就是知道你们要来,才买上好酒好菜招待你们哩。” “那你听谁说我们要来?” “听我舅舅说的。”    他们想:商量的时候跟前并没有人,怎就叫他舅舅知道了?于是问:“你舅舅是个谁?”掌柜的向牛棚指了指说:“这就是我舅舅。”十个响马听了觉得很好笑,就问起掌柜的牛怎就是你舅舅的事儿来。掌柜的说:“要问这个就话长了,我得从头说起,以前我有个舅舅,家里很穷,向我借过一贯钱,钱没还他就死了。阎王爷叫他转了牛来还债,……”如此这般,他把长工如何打牛,牛如何吃痛不起说了话,以及听到他们要来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个明明白白。他又说:“你们先吃喝吧,完了后每人给你们拿上些银两回去吧。” 十个响马一听都很受教育,酒也没喝,菜也没吃就走了。走在外面一块议论说:“咱们再不能干这种营生了,人家舅舅短下外甥的钱,这辈不还再辈还得还哩,咱们抢劫人们那些钱财,咋还呀?不如趁早上太白寺当和尚,改邪归正,积修德善去。”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