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khd2010 bdkhd2010
关注数: 16 粉丝数: 119 发帖数: 1,677 关注贴吧数: 12
记忆像铁路一样长 我在运城待了好多年,我不喜欢这个地方,但它充满了我二十岁时候的证据,要想推翻它们,除非把这座城铲平了。后来我想,大可不必这么偏激,这些证据根本无人关心,我又不是那个出卖自己的宠妃,不值得这么干。我的二十岁,我自己记住就可以了 。 后来我认识了默默,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太原火车站,寒冷而且嘈杂混乱。这里显然更适合分手,但是我们却在这里相逢,所以梦里的一切都是反的。这一年我快三十岁了,经常蹲在南风广场汗流浃背的看很多漂亮的姑娘跳舞,唱摇滚。在我眼里,他们于我要洒脱和年轻的多,而我年轻的时候,只能带着耳机听许茹芸的磁带。 我蹲在那里,想着,看着年轻时没有做过的事情。 我从来没有这么安静地回忆过我的从前,我的奇幻的旅。 运城是一座很小的城市,元代在这里设盐运使司,后来因盐运得名运城。小时候老师叫我们描述运城,我说运城在陕西和河南中间,这里的人两边都有亲戚,陕西的亲戚可以拖他们买缝纫机和收音机,河南的亲戚可以托人介绍相亲。我这么写,老师很不满意,认为我思路不正,把运城描写的很猥琐。 老师告诉我们说,运城是一座伟大的城市。人类第一次用火就是在运城,运城是人类第一次聚居的地方。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历史名人辈出。名人辈出我相信,文明的起源我也信,但人类第一次放火,这太扯淡了,我想老师肯定在骗我。我们的老师是县里老干部的女儿,在我们学校还是个小有名气的诗人,酷爱写作,每年春天但凡有个什么花开了,她就能整出五六百号字来抒发情感,还经常给我们讲一些古典名著和一些先锋派作家的作品。 直到念高中的时候,我都没有坐过火车。我一直觉得火车是一种很奇怪的交通工具,它像一条蛇一样游刃有余的穿行在大山之间的缝隙中,人们在车厢里可以像在家里一样吃东西,看窗外的风景。我觉得这个很奇怪,所以一直梦想着坐火车去很远的地方。很荣幸,2004年9月,我一个人拖着重重的行李站在了晋龙号蓝色的车厢面前,仔细的端详着火车的每一个细节,更让我意外的是里面还有空调。我走进车厢坐下,足足看了有半个小时才发现列车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了。 关于第一次坐火车,父亲专门坐班车去运城给我排队排买了车票。回来后,我捏着车票在被窝里看了一晚上。那天晚上家里来了很多人,都是邻里街坊听说我要出去上学了,送来些鸡蛋和钱。总之,那天晚上我想了很多,不光是火车,还有我的未来。后来的几年,我都是坐的晋龙号往返运城和太原之间,尤其是工作的那几年,经常去运城临汾出差,车上的乘务员都认识我了,直到它退役。那一年石太客专开通运营,时速250公里,全新流线型设计的CRH5型动车组驶进太原站,晋龙号也许是不愿意看到这些,安静退场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每到太原火车站,总觉得缺点什么,它就这么承载着我对火车的记忆无可挽回的变成了过去,它或许已经感觉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就快要来了,所以安静的退了下来。后来有几次去大同,在某个路段还看见过它,只有车头,锈迹斑斑,它在一天天的老去,一天天的腐烂,我似乎能听见它在日复一日的日晒雨淋中发出的痛苦和不屈的声音。运城人也许永远都会记得,在每年冬天的苍茫白雪之间,晋龙号穿过北方茫茫的风雪,停靠在运城站时,它的蓝色居然是那么鲜艳。 09年发生了很多事情,记忆最深的就是武广高铁。年底我出差,特意绕行到武汉,自己出钱体验了高铁。记得全是CRH3,车厢里面和飞机不相上下,彻底改变了我对火车的认识。沿线全是高大上的站房,每过几分钟就有一趟车离站。坐火车出行就是一件轻而易举信手拈来的事情。 但是这一切,与我无关。 晋龙号退役后,运城到太原五个小时变成六个小时。新闻上面全国各地高速铁路开工的,开通运营的,高速动车组创造了什么运营纪录的,全部与我山西无关。我的家乡,要是有一条高铁,那该多好啊! 人们的记忆,有时候就像铁路一样,有始有终。如果说多年前我站在晋龙号蓝色的车厢面前目瞪口呆是我铁路记忆的开始,那么今天随着大西高铁开通运营,白色的CRH2A就像一道屏障,彻底隔开了过去的铁路记忆,开始一个全新的时代。 7月4日,我带着我妈来到运城北站,在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候车。我们要去原平,得在太原中转。半个小时后我们走进车厢,我妈很惊讶,立马问我这车多少钱,我说110块钱。我妈说不贵,真好。那天天气好,车窗外面,好多人在很远的栏杆外看动车。其中有一个小孩,穿个大裤衩,嘴里咬个雪糕,手扶着栏杆看着远处的动车组。很多年以前,我也和他一样,站在运城立交桥上,穿个大裤衩,看着列车开往北京,那时候的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无穷无尽的遐想。 以此,纪念大西高铁开通运营!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