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丛 书丛
关注数: 4 粉丝数: 72 发帖数: 4,709 关注贴吧数: 9
自导自演上下游客户 紫鑫药业炮制惊天骗局 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以人参贸易为托,上下游关系错综复杂,客户信息扑朔迷离,而最终均指向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这又是一个隐秘的操作手法,借助吉林人参产业规划的政策东风,却并未加以正面利用,反而以其为幌,大肆注册空壳公司,隐瞒关联交易,进行体内自买自卖。 过去的一年,紫鑫药业(20.71,0.00,0.00%)因其涉足人参业务创造了惊人的业绩。2010年实现营收6.4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净利1.73亿元,同比大增184%。今年上半年,紫鑫药业“再接再厉”,实现营收3.7亿元,净利1.11亿元,同比增长226%和325%。 与业绩遥相呼应的是其股价一路飙升。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一年多时间暴涨了300%,上演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行情。期间,公司成功高价增发,再融资10亿元。 凭借着人参概念,业绩与股价双双飙升,紫鑫药业由此引起了市场强烈关注,其中不乏大批专业投资者。从2010年底开始,包括长江证券(8.93,0.06,0.68%)、国海证券(12.78,0.19,1.51%)在内的多家券商连续发出十多篇关于紫鑫药业的研究报告,且无一不是围绕紫鑫药业人参业务展开。其中类似“人参龙头呼啸前行”、“人参奇货可居”、“引爆利润增长点”、“利润高速增长”等字眼屡见不鲜,且均是“买入”、“推荐”评级。 但真相果真如此么?急速膨胀的业绩背后是否又隐藏着何种玄机?为还原紫鑫药业的本来面目,上海证券报日前派出四路记者,分赴吉林、四川、安徽三省的长春、通化、柳河、磐石、延吉、米易、亳州等7个县市展开调查。 大客户背后的紫鑫“魅影” 据紫鑫药业2010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前五名客户分别为四川平大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亳州千草药业饮品厂、吉林正德药业有限公司、通化立发人参贸易有限公司、通化文博人参贸易有限公司。这五家公司合计为紫鑫药业带来2.3亿收入,占比达到36%。 记者查阅紫鑫药业历年的定期报告,上述公司均未曾露面。而对比2009年年报,紫鑫药业前五名客户累计采购金额不足2700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10%。而就在业绩暴增的2010年,五大客户“横空出世”,且其背景也颇为“神秘”。 在定向增发以及大股东解禁的关键时点,神秘客户带来惊人利润,带动股价一路飙升,连创新高。其间,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又是否有着不可告人的“暗箱操作”? 上海证券报记者调查大量信息后发现,这几大客户背后与紫鑫药业之前存在诸多牵连。多家公司最终均直接指向紫鑫药业实际控制人郭春生或其家族,这些公司的注册、变更、高管、股东等信息中无不存在紫鑫药业及其关联方的影子。 第一大客户——四川平大生物:已是紫鑫药业影子公司 采购能力与经营情况严重不匹配 紫鑫药业2010年年报显示,四川平大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第一大客户,共采购了7068.58万元产品, 占全部营收的11%。同时,从应收账款余额披露情况看,平大生物没有上榜,说明其7000多万元采购款应基本全额付清。 作为2010年突然现身的第一大客户,平大生物到底采购了紫鑫药业什么产品?如此大宗采购,平大生物是否有能力支付?有没有能力加工?为此,记者前往平大生物所在地——四川省米易县实地调查。 据记者获得的权威数据,截止2010年12月31日,平大生物总资产9716万元,所有者权益4604万元,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11万元,净利润279.6万元。从上述经营情况看,平大生物2010年要拿出7000多万元采购紫鑫药业产品,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事实上,记者在现场了解的情况,也印证了上述判断。 平大生物老生产厂区占地不足10亩(新厂区尚未投入生产),厂房陈旧,生产车间也仅为几间平房。厂区并没有生产繁忙的景象,一大半的车间均未有工人操作,仅包装车间有10余名工人在工作。此外,锅炉房内堆满的废弃物,显然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开动。
大道至简之十三:节点的提前和延后 大道至简之十三:节点的提前和延后 时寒冰 趋势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这是趋势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但是,趋势研究最忌讳短线客思维,看得太短,或者,被太多短期因素干扰,就无法把握大趋势的脉络。 事实上,值得关注的因素并不多。 一些没有入门的人,喜欢把每天的各种信息累积起来解读,这种做法既看不清大趋势也看不清短趋势。影响趋势的因素很多,你根本无法收集完。但是,尽管信息很多,只有很少的因素在起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其一。 其二,很多信息的出现其实是滞后的,根据原本就滞后的信息去预判未来,其价值必然打折扣。更何况还有很多信息是虚假的,或者,是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相反的。 其三,很多信息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要,如果不能找到内在的联系,孤立地去看一个一个的信息,尽管疲于奔命,却少有收获。 为了避免这些弊端,简化分析,我苦苦做了多年的努力,才慢慢找出其规律,并逐步加以系统化,过去在为东方世家的学员上小课时,我曾经用十多个小时的时间系统讲过这种分析方法。有关这种分析思路,我在《大道至简之十二:走在政策前面》和《大道至简之十:沿着历史的轨迹》中,其实也已经做了简单阐述。如果仔细看我的博客和书,即使不听演讲,也会对我的思路一清二楚。这是一种最廉价而系统的知识获取渠道,而我写作的目的也是针对普通的读者和投资者。 在《大道至简之十:沿着历史的轨迹》中,我介绍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即社保基金伺机入市对股市趋势的影响。对照一下此后的股市趋势,再明了不过了。在股市投资中,这是不能被忽略的因素之一。 在《大道至简之十二:走在政策前面》,我讲了避免信息滞后的干扰,从大棋局角度来分析趋势,找到趋势之间的必然性。事实上,这种必然性随之就在股市中体现了出来。 7月6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也是金融危机之后第五次加息。调整后,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达3.5%,一年期贷款利率达6.56%。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央行宣布再次加息,凸显出当局坚决抑制通胀的决心。 这种分析结论被很多人所接受。 但是,在必然性的逻辑关系中,这种加息非但不能解读为坚决抑制通胀的决心,而且,还是货币政策转向将提前的信号。道理同样基于必然性的分析逻辑,因为,它将加速导致货币政策转向的前提条件的形成,有关这一点,在《大道至简之十二:走在政策前面》中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 这其实就是加速时间节点提前到来的信号(当然,对于能够做到走在政策前面的人而言,这种节点的提前或延后本身,其实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大趋势已经尽在掌握中)。 节点延后的分析方法,亦然。 由于此前担心新书《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迟迟不能出版,我重新开始了大道至简系列的写作。但是,我现在从内心开始厌恶大道至简系列的写作,因为感受不到它的价值——你无论花费多大心血写的东西,别人匆匆一带而过,然后,等待你的下一篇分析。 此次的加息信息一出来,很多人马上联系我,让写分析。 我不是短线客。我自认为写的是分析方法,一篇分析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量,绝不是短线思路下的产物。那种根据行情波动被动做短线投资的人,永远感受不到趋势跌宕之美。事实上,这个系列的每一篇文章,我都是字斟句酌,担心不能让读者明白,更担心被误读。 新书《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也一样。很多人上来就看第十章“我们怎么办”。甚至有一位读者来信询问,除了第十章之外,还有哪一章是必须要看的。 无语啊! 你无论多么想帮一下朋友,结果都是徒劳。再没有比这更令人沮丧的事了!其实,最重要的内容都分散在前面各章中,第十章是根据出版社的要求,从其他章节中摘出来成章的。如果阅读得仔细了,这次股市上涨的特征,与书中对以往股市走势的描述,难道不是一样的吗?相同的趋势,相同的版块,相同的氛围……我其实更希望《经济大棋局》这个书名,解决、应对之道包含在大棋局中,有心者观棋局而知对策。 沿着历史的足迹,发现历史一直在重演,但内心的浮躁让人没有动力去思考过去,即使你总结好了,结果仍是如此。(另外,建议:如果有时间,请把大道至简系列连起来看,如果结合着新书《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阅读,会更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