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yr5000 zhyr5000
关注数: 1 粉丝数: 272 发帖数: 4,980 关注贴吧数: 18
接着上期哈,继续消遣一下。 先上个有技术含量的 27、 普民居邮票发行了三次,普23、普24和普25,其中普23一套14枚,分10次发行,时间从1986年4月1日到12月25日,历时8个多月。首枚发行邮票时(即4月1日发行面值2分《东北民居》)邮电部发行局是有发行日期通告的,其他各枚发行却未见通告。 北京市邮票公司为普23《民居》各枚邮票都设计了相应的首日封和纪念戳,同时中国集邮总公司也发行了首日封和纪念戳;不同的是,同票名的总公司戳与北京分公司戳的日期却各不相同,可以看出,总公司是按最后一枚邮票12月25日发行完毕后统一按最后日期制作的纪念戳;而北京分公司是按每一枚邮票分别发售日期制作的纪念戳,这就为以后追溯每枚邮票的准确信息保留了印记。 另外,遗留的可研究问题是,发行局并未逐枚确定发行日(来自《上海集邮》总3191),那么在长达8个月的发行期间,各地邮局是收到哪种,就发售哪种,有可能先于北京分公司,这为民居票研究又多了一项课题。不过,北京分公司纪念戳是按北京发售日期定的,后期也被各种目录所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编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97年版)。 有意思的是,之后北京邮票公司发售的《中国民居》邮票大全邮折里(单枚折和方联折)所用的总公司纪念戳,更改了日期,不知何所为。 发售日期明细: 1分 内蒙民居 1986.5.15发行 1½ 西藏民居 1986.7.1发行 2分 东北民居 1986.4.1发行 3分 湖南民居 1986.12.25发行 4分 江苏民居 1986.10.15发行 8分 北京民居 1986.6.15发行 10分 云南民居 1986.8.1发行 20分 上海民居 1986.9.10发行 30分 安徽民居 1986.5.15发行 40分 陕北民居 1986.11.15发行 50分 四川民居 1986.9.10发行 90分 台湾民居 1986.4.15发行 1元 福建民居 1986.9.10发行 1.10元 浙江民居 1986.9.15发行 总公司首日封纪念戳图与北京邮票公司发售邮折纪念戳图对比
造屋第六季,T票也搬家了(二)续 T票后半部分装完了,聊一些自制定位册的感受,希望有助于同好,让各位见笑了,权当抛砖引玉 ------------ JT大全册做了近8个月,之前考虑做册子其实有一年了,举棋不定的是做成什么样子想了好久。 去年10月出差,经历了电脑挂掉之痛,丢失全部的资料和完成一半的模版,恢复硬盘无果,只能从头再来一次.... 当时哭的心都有,好在重新开始时,又有了新的想法,推翻了之前的整套模版,将用邮票来说话定为主要思路,去除繁腐的配图和说明文字,其实有些图文删掉,还是很可惜的,权衡之下有时确实很为难..... 好在JT几乎每一套票都是发行时得来的记忆,背后都有一个犹新的故事,相比后期的预定年票,取一次搁在那就不相往来了,感情和知觉要深许多。好比在与好友赏析的情景,自己对每一枚小票的出处,背景文化都能娓娓道来.....这样,附图说明,只选用技术数据,配合排版的疏密程度插图,基本的构思就出来了。 纪念戳的使用,自己觉得起到了点睛的作用,也是自己决意自制定位册的原始动力。这个比喻可能有些夸张,但主旨以图说话的构思,戳确实可以在时间、题目、内容上更好的补充。当然,抠戳图就成了最大最耗时的工程。首先要找寻图案更接近完整的首日封图;最初集邮的时候,自己也收集过一段时间的官白和实寄封,但毕竟非常有限,网络搜图成了平时闲暇时间的主要功课。JT大全共352套票,总公司出过首日纪念戳的281套(285枚纪念戳),这样,没有出过戳的整体排版上就有了缺憾,所以就选取了总封的配图作为补充,颜色也选择接近卡纸底色的棕色,避免喧宾夺主。 戳作为主要角色,当然取原色,80-81年前后,为纪念戳红色和黑色的分水岭,戳的尺寸也从最大时的38mm,逐渐小到25mm。因为原图的清晰度问题,98%是在原图上重做的,为保证字迹清晰和还原度,查找字体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电脑下载了150多种字体,实在没有的,也只能用画的方式解决了,尽量将纪念戳相似度达到99%的程度。 相比较看,T票的戳图要好做一些,J票人物类比较难处理。
自制册成本问题,实际测算的 纸张:250g-300g象牙卡单价在0.4-0.52之间。运价另计。 说明:白卡差价5分左右,这个价格段一般质量、裁切是有保障的。也有更低一些的,要看纸张平方重量一致的情况下,厚度的差异,这需要精密仪器测量才行。还好自己工作处有类似的实验室设备,能够检测。松散和紧实差异,可能影响到潮变率,或挺阔度。 荷兰卡平滑度,挺度好,无酸中性,便于印刷长久保存;芬兰卡密度高,抗撕裂度好,一般做包装用途;英国卡细腻度好,光泽柔和,印刷可靠性强;瑞典卡是卡纸中的劳斯莱斯,成本高自不必说。 因此,我选择英卡的爽滑韧度纸质,和坚挺吸墨快的特点。荷兰卡次之。只有实物的对比才有更直观的感受。 贴膜:PET透明胶片10-12.5丝,25/100张 说明:能找到的最方便的胶片膜,也是考虑了挺度,能保证覆盖之下的宝贝安全。PET的高静电好处是保证插票不跑落,同时吸尘的缺点也暴漏无疑。两害取其轻。 当然,使用成品护邮夹不眨眼的可以忽略。 我做了100张内页,一共使用了30张胶片,如果剔除多增加的大版票,单页胶片成本应该是0.07,还要计算的裁切,别浪费。 胶:针管胶,6000或7000大致一样,15ml/9.48 说明:之前用了有年头的双面贴册子,胶黄了,所以放弃。虽然这个打胶需要点技术,不过目前看效果优异。因为胶管回气会产生气泡,或者针孔干涸,因此每次打胶都挤掉一些,有点浪费,但是必须的。15ml的做了120张内页,单张应该是0.08;需要说明的是,大管的看似便宜,但一定要用小量的,不然时间长凝固掉会浪费,毕竟这是个漫长的工程。 墨水:喷墨打印15ml的5色墨盒喷了90页左右 说明:我的是双面打印,理论上应该能打印180张;我没有打印邮票图案,应该省一些墨;按可加注墨盒算,只需要墨水11.3/15ml,单页大概0.26(双面打印);如果打印彩色邮票底图估计在0.35左右。 这里面说明的是,因为在打印过程中出现少色的问题,和每次间隔时间较长才打印一次的问题,为防止浪费卡纸,会经常清洗喷头,这可能是造成我打印实际张数低于标称数量的缘由。 打印机:好贵 说明:一般家用打印机也就几百,受限A4纸。因为我选用的是230*295的标准贴片尺寸,因此必须使用A3打印机,这就投资高出了许多倍。魔怔了.... 机身按1万张的折旧率,喷头按2千张的折损率,0.32+0.3, 终于算完了,华丽丽的1.61 上次进了殷氏的外册110,看到还有更便宜的95,这么算来,我要做完JT大全,J票65页,T票120页,总计583?!! 瞬间泪奔 不容易啊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