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五岁新之助 不止五岁新之助
关注数: 21 粉丝数: 112 发帖数: 7,314 关注贴吧数: 57
【转自知乎】那些从果敢逃离的中国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zhuanlan.zhihu.com%2Fp%2F25741234&urlrefer=0a8227f6937494b74b419e97181382ce 上周六,因为果敢难民问题,发了一篇文章,本以为过段时间,这里的局势会渐渐平稳下去。却不想,今天中午工作之余,就看见互联网上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 当地时间3月11日晚6点左右,在缅北果敢地区的冲突中,炮弹击中了果敢红岩学校和学校周围的民房。当天是星期六,学生都不在学校,炮击造成了一名中国籍贯的老师当场身亡,多名平民不同程度受伤。当地居民纷纷逃离,街上已不见人影。在网易,搜狐等大部分门户网站,标题用的是“中国支教老师在缅北果敢冲突中遇难”,坦白说,我个人觉得支教二字用的有些不妥。 原因很简单,基于果敢薄弱的基础教育实力问题,在果敢有大量的中国籍老师,在这里多年从事教育工作,而非支教性质的援助教育。 15年接受凤凰网采访的,果敢地区果东学校教务主任,杨德强先生就提过,果东学校17名教师中,包括他在内的15人都在来自中国。 他是临沧市永德县人,距离果敢不过几十公里。 而这次不幸遇难的郭老师,则来自临沧市凤庆县,距离果敢,也不过区区百来公里。红岩学校的教学楼红岩学校,孩子们的宿舍 —————————————————————————————————————— 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同样发现了一些很温馨的东西,我也同样放上来。这是果敢中学孩子们的作业本这是果敢学校的贫困生,接受来自中国内地好心人的助学金 ———————————————————————————————————————— 事实上,在云南的很多边境线上,跨国工作,结婚,生活,都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即便是曾经炮火连天的中越边境,如今两国之间的边民依然彼此频繁往来。 当然,果敢的情况要特殊一些,就如同我上篇文章所提到的,果敢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共有汉族(果敢族)、掸族、崩龙族、苗族、佤族、傈僳族、克钦族共7个民族,通用果敢语(汉语西南官话云南方言)。而在常住人口中,汉人占87%。大多数的果敢人可以追溯到南明政权时期的汉族移民。而剩下的少数民族,在我国也有同样的分布,比如掸族,就是我们中国的傣族! 其实如果一个中国人去了果敢,会对那里的氛围无比熟悉。在这里,福建人开了一家沙县小吃,唱出了一曲忠诚的赞歌。(中间那家店)在这里,东北人跑到了西南,开了个饭店,没事瞅瞅外面的人群。重庆人也不甘示弱,开了一家火锅,西南地区,反正都是辣不死的人群估计是安徽来的人,开了一家通讯店,卖卖手机,充充话费和流量,不能耽误聊微信。骑着江苏三轮车的河南圆通小哥,穿梭在果敢的街头。而更多的,是云南人,在这边,从事各色各样的工作。 当然,还有很多中国赌徒在那边烂赌,他们的故事我就没兴趣细查了。 然而,战乱不仅打乱了果敢人的生活,也再次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不得不和果敢居民一起,踏上逃难之路。也同样感激那些在战乱时节,伸出援手的人们:上面这些是从缅甸中文网找到的,云南临沧南伞街头的图片,可以看到有很多的人,默默的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也希望那边的中国籍同胞,能够平安撤回中国境内,小小的一道国门,外面是战争,这里是和平。 ———————————————————————————————————————— 在这里推荐一下我的个人公众号:云南的云 欢迎大家关注,这个微信公众号将会深度介绍关于云南但不限于云南的人文历史,美景美食!谢谢大家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