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KA珠宝💍 q阿豆q
关注数: 4 粉丝数: 63 发帖数: 808 关注贴吧数: 10
珠宝,作为人类对永恒之美的研究产物,是见证艺术的载体。而这些顶级珠宝的惊艳魅力离不开各种鬼斧神工的镶嵌技术。镶嵌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珠宝的自身价值与美学价值。而梵克雅宝所发扬光大的“隐密式镶嵌法”因为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底座,镶饰效果简洁悦目,令珠宝无比玲珑剔透近百年来备受青睐。隐密式镶嵌法指的是饰品正面完全看不见任何金属支架或底座,所以也叫“不见金镶”,这种技法由巴黎工匠Jacques-Albert Algier于1929年发明,经历了数十年考验。目前也只有极少的珠宝镶嵌师懂得这种工艺。这种鬼斧神工的镶嵌技术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爪子,镶饰效果简洁悦目,令它的每件珠宝都具有无以伦比的玲珑剔透。无论是薄如蝉翼的手帕图案的胸针,或是栩栩如生的蝴蝶还是冰清澄澈的雪花,每件饰物都体现着梵克雅宝的细腻与灵动。“隐密式镶嵌法”独特的镶嵌制作过程时至今日依然是使梵克雅宝傲然于世的一个重要原因。 隐秘式镶嵌是一个繁复的过程,镶座与宝石都要经过细心雕刻。每颗宝石在工匠手上至少需要经过90分钟的雕琢。因此一位工匠便要花上数百甚至数千小时的时间来制作一件珠宝。 为了避开镶爪及其它传统镶嵌的限制,隐秘式镶嵌法使用以黄金或白金“细线”所形成的方格作镶座,每个方格的直径不到一厘米的十分之二。珠宝工匠将宝石一颗一颗放在仿若蜘蛛网状上的方格内。从正面看上去,珠宝的形状完全被宝石覆盖,不见缝隙。而在背面,你才能看见以黄金或白金打造而成的错综方格镶座。为了适应细小的方格,宝石也被切割得非常细小。工匠会在每颗细小宝石的“底面”切割出一条特别的沟槽,除了“底面”之外,宝石还有四个正面,之后再将宝石准确地沿网格线滑入正面的方格中,一个一个固定在位置上。 金属细线铸成的方格必须绝对精确,这需要工匠大师巧手的技艺才能办到,因此只有品牌工坊内的专业大师才能运用此项隐秘式镶嵌法。据说,这样一枚珠宝完整的制作过程,需要数十个月,其中的奢华和珍稀可想而知。 1934年,梵克雅宝终于申请了“隐形式”镶嵌的专利。 后来这项镶嵌技术被改称为“隐秘式“镶嵌。直到1990年,这项技术也被运用到了钻石镶嵌当中。 第一件应用“隐形式”镶嵌技术的珠宝是Minaudière百宝匣,这是一个改良后的化妆盒,能够存放化妆品或者糖果。盒盖与盒扣上都只有简单的几何线条,“隐形式”镶嵌法进一步加强了Minaudière百宝匣上宝石的坚固性,展现出平衡与典雅。 并不是每样宝石都适合采用隐密式镶嵌法制作珠宝,此种工法需要考虑到宝石本身的物理性质,能否符合刻出沟槽的条件,因此多以红蓝宝石作为素材,而祖母绿因为韧度较低容易脆裂,所以不常出现在作品之中。
「帕拉伊巴碧玺」(Paraiba Tourmaline)是最贵重的「碧玺」品种,由于含有「铜」(Cu)致色而拥有一种独特的「电蓝绿色」(Neon Color),是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色彩。 「帕拉伊巴」(Paraiba)这个名字来自于最先发现这种含铜碧玺的产地──巴西东北部的帕拉伊巴州(Paraíba)。 人类发现帕拉伊巴碧玺的历史 1982年,巴西帕拉伊巴州的 Mina da Batalha 碧玺矿开始进行开采;1987年,这一矿区第一次产出少量具有明亮蓝色调的碧玺,同年宝石学家 Heitor Dimas Barbosa 发表论文公布了这种宝石的发现。 1988年,Mina da Batalha 矿一共产出了约数公斤这种亮蓝色碧玺晶体原石,并切割获得数百克拉高质量的裸石。第一批切割好的宝石出售后不久,GIA 等宝石鉴定机构就受到了样品,分析后确认这种新碧玺罕见的蓝色来自于「铜」和「镁」。 1990-1991年,Mina da Batalha 矿的亮蓝色碧玺产量达到顶峰,在1990年的图森珠宝展(Tucson Gem Show)上,这种新宝石的克拉价格在4天内从数百美元上涨到超过2000美元依然供不应求,人们开始将这种宝石称为「Paraiba Tourmaline」。 从1992年至1996年,Mina da Batalha 的碧玺矿陷入所有权之争,多方势力争夺对该矿区的开采权,从1994年至2001年,绝大多数帕拉伊巴碧玺都是对旧矿渣重新筛选而获得的,鲜有切割后超过 0.5ct 的裸石。 除了 Mina da Batalha 矿,在帕拉伊巴州内还发现了2个矿区,一个是在 Mina da Batalha 矿东北方向60公里的 Mulungu Mine 矿,这里的产出较少;另一个是距离 Mina da Batalha 东北方向45公里的 Alto dos Quintos Mine 矿区,这一矿区出产各种颜色的碧玺,有较大颗粒的含铜帕拉伊巴碧玺产出。 2001年,非洲尼日利亚(Nigeria)发现了与「巴西帕拉伊巴碧玺」相似的含铜碧玺;2009年,非洲莫桑比克(Mozambique)也发现了同样含铜的碧玺。这两个产地的含铜碧玺加热后可以获得非常接近帕拉伊巴碧玺的亮蓝绿色,因此在交易中也被称为「帕拉伊巴碧玺」。 目前「帕拉伊巴碧玺」已广泛指含铜致色而具有亮蓝绿色(Neon Color)的碧玺。 帕拉伊巴碧玺的加热处理 全球宝石交易中的几乎所有「帕拉伊巴碧玺」都经过加热处理,含铜的紫红色碧玺在480-620摄氏度之间加热后,将会变为「亮蓝绿色」(Neon blue & Turquoise color)。 即便在1990年代的巴西帕拉伊巴州,也有超过80%的帕拉伊巴碧玺是通过加热改善颜色的。 影响帕拉伊巴碧玺价值的因素 颜色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饱和度高而明亮的蓝色是最受欢迎的。由于「帕拉伊巴碧玺」多裂隙,完全洁净无裂的宝石要昂贵很多。 在产地方面,巴西产地的帕拉伊巴碧玺价格可以达到非洲产地的数倍,一般来说,巴西产地的帕拉伊巴碧玺在颜色上也比非洲的等级更高。 帕拉伊巴碧玺的佩戴和保养 「帕拉伊巴碧玺」是一种多裂隙的宝石,要避免碰撞,不可以使用超声波清洗器清洗。碧玺易吸附灰尘,也要注意放入防灰尘的珠宝盒保管。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