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冥燈
肇事冥燈
缥缈人间走一遭,浮生何若扮逍遥。花开花落谁来往,情浅情深梦自消。纸上风流心上老,诗中寂寞酒中浇。莫期明月能留我,只舀星河水一瓢。
关注数: 315
粉丝数: 979
发帖数: 9,113
关注贴吧数: 113
汉民石瓢,欣赏勿询
粉丝来报道
各种传统器型流程图解,不时更新。。。 神器镇楼
明灯说壶系列(不断更新,欢迎讨论) 某一日和一位北京壶友聊天,忽然提到了这个问题,任何一个行业,都应该有一个行业标准,只有在某个标准下的东西,才有讨论好与不好的意义。联系到很多壶友尤其是新人,往往问我最多的两个问题就是这是什么泥,这壶值多少钱?这两个问题其实很现实的反应了紫砂壶的乱相,一边是听到紫砂壶的泥料越来越少,一边又各家打听但凡是泥都是家藏多少年,陈腐多少年的泥, 家家都有, 家家不缺。一边是听到全手壶难做,或者某器形拍个身筒都难,一边又家家都有这个壶,拍胸口保证全手制作。其实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都会有一个行业标准去评定,这个标准不仅仅应该只是职称或者奖项,而是一个行业内外部广泛认可的标准。我觉得壶的标准就应该秉承老一辈的技艺,这样才会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做壶,而不是什么壶都夸口会做。 当然在这个系列贴里 我只会讨论传统壶型,毕竟商品壶如今虽然是百家争鸣,但是有多少生命力很难考证,也许过很多年某一款新样会成为新的传统,但是我想更多的是被后来的器型淹没,真正经久不衰的只有那些耳熟能祥的传统器形,而且也只有这样的壶型在历代大师的手中不断演变,器形上逐渐完美,才有后辈讨论和追求的意义。 (这篇讨论略过泥料,壶友可以另行讨论)
后来的一些 师友轻拍 生查子—— 君知我姓名?我忘君模样。回首几多年?已不作他想。 眉梢细尾纹,岁月悄埋葬。那一种心情,那一回惆怅。。。 鹧鸪天•自提悼文—— 命里逍遥戏轮回,一朝入梦大乘归。百年欢送谁留我?半尺灵台我笑谁? 轻抿嘴,展舒眉,人间烟火又纷飞。红尘留我黑白色,我撒红尘一捧灰。 鹧鸪天•夜 生死漂泊诗酒中,喧嚣尘上坐空城,我心游荡无边夜,我梦不知第几重? 云相错,影相逢,敲窗明月竟无声。人间谁化朦胧眼?一缕深眸万古同。 鹧鸪天 问佛 烟火人间闭眼观 为谁落发到君前 ?相思无病偏执梦 梵唱有情亘古传 当祝酒 莫修缘 红尘俗世有何参? 穿堂风雨翻书看 不过春秋数百年 鹧鸪天·我佛 白发青灯无了痕,一朝敲透木鱼心。烟升烟起人来往,香断香消谁葬魂? 昨夜雨,入纷纷,廊前一梦一年春。俗世经书久读倦,谓我红尘自在身。 定风波 偶向人间走此回,逍遥身世懒颦眉。 半日心闲千杯少,轻笑。十年尘梦一笔挥。 莫问来生谁是我?都可。今生何苦我为谁? 百代繁华悲或喜,弹指,江南烟雨话纷飞。。。 定风波 夜雨敲窗入几声?人间飘洒不留行。 昨日逢君如梦幻,轻叹,苍茫是我未多情。 回首烟波千万处,且住。一壶浊酒慰平生。 醉负红尘多少事,谁记?十年身影十年灯。。。 西江月•步韵 留我百年作客,逍遥看过人间。繁华如梦过身前,谁在远方不远? 亘古一轮沧月,浮生几笔流年?红尘醉里戏云烟,笑把相思搁浅。 西江月 莫道天涯梦远,无名也笑江湖。红尘一场醉何如?更有好歌倾诉 。 挥手烟波皓渺,随行云淡星疏。江风月影任沉浮,万里轻舟平路 。。 鹧鸪天•雪花 不染香俗不染尘,逐风万里舞缤纷。千秋烟火苍茫地,百代繁华过客身。 缘未久,意难温,枝头魂梦几回真?三生来往云中路,不记云中来往人。
明灯说壶之 石瓢 最近诸事缠身 好久没有跟新帖子了 明天一早又是五点飞长沙 抽点时间 把这篇石瓢贴再整理下 有些壶友可能已经看过 不过还是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 以后争取每月能更新一两篇 石瓢石瓢壶是紫砂传统经典造型,比较流行品种主要有景舟石瓢、平盖石瓢、子冶石瓢,此外还有高石瓢,心舟石瓢,汉堂石瓢等,尤其子冶石瓢造型经典,古朴简练,深入人心。 石瓢制作中,其嘴,把,钮,盖 都是根据身筒的来制作的,如果一个全手石瓢的人的把是磨具的,那么他一定做不好石瓢,因为无论嘴和把的角度,都是根据最后身筒拍出来的角度和高度来做些微的调整的,角度大一点点,那么嘴和把向外的角度就要大一点点,身筒高一点点,那么下把的角度就要收的急一点点 。而石瓢的难做就是在那一点点。 个人认为石瓢的几个难度 1 全手工必然对身筒要求很高 子冶的身筒要求挺中带满 满瓢的身筒要求满中带挺 生手做石瓢要么就过于满 尤其是满瓢 往往出来的身筒完全没有挺的感觉 要么就是过于挺 导致烧成后 身筒有塌陷 2 嘴的下S弧度 景舟要满 子冶要挺 但是弧度太满太直 身筒会有被拉离的感觉 弧度太大 又会显得嘴很单薄 无力 3 嘴的上弧度 子冶要求60度角 左右对称 随着身筒的角度变大 这里的角度也要相应变大 嘴要相应的向外打开 嘴的中点要相应上移 4 上把 上下弧度饱满有力 侧面视角 俯视视角 都要有身筒长出来的感觉 上把的角度一般平而略微向上 子冶身筒高 角度小 则上把角度稍大 把的支点稍近 到景舟身筒矮 角度大 则上把略平 把的支点稍远 5 下把 子冶的下把接在底部 跟水平夹角的角度大 景舟下把借的位置高 角度小些
【一方乾坤】说的一嘴好壶系列之美人肩 在写这个帖子之前 我首先申明 我写的东西 都是我个人的欣赏眼光 并不是什么绝对标准 因为每个人的眼光是不一样的 所谓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我也不敢保证说我的眼光可以尽量客观标准 我在这里只是提出我个人标准下的一些东西 所谓的一家之言 也欢迎有不同意见的一起讨论 比如 如果大家有心话 会发现 按照我的标准 顾老的座有兰言便是一个很明显的身筒趴掉的仿古 作为顾老传世度和认知度最大的名器 个人并不欣赏 一直固执的认为这是顾老失败的作品 个人心中顾老神器 应该是紫砂厂的那把仿古 甚至可以说是光器之最了 当然 你可以说你就认为座有兰言是最好的 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 事实上 很多新手做壶都会尝试仿一下顾老这把名器 甚至还有很多爱好者 专门定制座有兰言款的 但是有一点要提下 也是这两天跟朋友喝茶聊天才知道 顾老最后整理自己的作品集时 座有兰言根本就没有入选 个中缘由 壶友可自行玩味 好了 今天主题是美人肩 其实一个多月前就在整理美人肩的帖子了 可惜最后发现 按我的标准 百度下去百来页 根本找不到一款中意的美人肩 想来 我是有点过分了 后来转战各大论坛 也是迟迟没有收获 最后我在丁山喝茶 逢人便问美人肩 终于在我一个朋友电脑里找到我心仪已久的美人腿 貌似又是闲话 诸君还是看图吧
太好说话是我最大的弱点 怎么改???
明灯说壶 之仿古 前言:鄙人宜兴丁山人士 不会做壶 却经常奚落身边做壶的朋友 因一嘴毒舌 人送外号说的一嘴好壶 鄙人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实乃人间损友也 喝茶的人必定需要一把仿古,基本已经是壶友的共识了。作为一个经典器型,仿古几乎是全手工学圆形壶的人首先接触的器型,仿古身筒要求非常全面,颈肩腰腹底全有,所以经常说全手仿古做的好 ,做其他光器也不会差。但是仿古也最难做,首先是可以比较的人多,壶好不好可以看不出,但是一比就知道,其次作为一个经典器型,各个部位的要也非常严苛,有时候差一点点的工,往往需要几年去磨练。 简单罗列一些基本的要求 身筒:呈鼓型,故又称仿鼓。要求身筒圆润挺拔饱满,有涨破的感觉。 底部:平底,假底,一纳底均可。 肩部:必须高耸挺拔有气势。但是又不能过,不然身筒的肩线会显得很生硬, 颈部:短颈,很多新手因为不会压嘴和把,或者肩的弧度太平,只能加高颈的高度来弥补, 个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 宁可留着那点高度差。因为其他地方的工不到而改变颈,那你其他地方的水平就不会有提高 提钮:仿鼓壶提钮和盖之间略有颈隙,提钮为等比例缩小的壶身形状。比如扁腹的钮要扁,而大亨的钮就要饱满圆润 把 :上把要像从身筒拔出的感觉,角度看身筒高度和盖子大小而定,比如大口扁腹,身筒扁,而口大,则嘴把的角度要适当打开,否则视觉上会显得中部拥挤。而大亨仿古的身筒高而饱满,嘴把对应的角度则要上一些 显得有气势 气韵:仿鼓壶的气势要有十面张力,也就是一个充满气的牛皮大鼓那样。这条需要深厚的拍身筒的功力,后续的一些技艺要求也非常高,一般对新手制壶不做要求。而这条也正是半手工身筒永远也做不出来的感觉,新人盲目追求全手固然不可取,一些老鸟说的半手全手做好都一样同样也是不太可取的。扯远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单独跟我讨论,如果人多我可以考虑另开一贴 以下一些图都是网上找来的图片 如果你的壶不巧被我点评了 那只是鄙人一点愚见 绝对没有任何攻击的意思 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自己喝茶的仿古镇楼
【一方乾坤】说的一嘴好壶系列之南瓜 前言:鄙人宜兴丁山人士 不会做壶 却经常奚落身边做壶的朋友 因一嘴毒舌 人送外号说的一嘴好壶 鄙人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实乃人间损友也 南瓜壶相传由明陈子畦所做 但前人碍于工具的限制 制作花器 尤其是仿生类的花器 往往达不到现在的精细程度 (其实光器也是如此,但是没有花器明显) 一般来说花器看工艺 方器看气度 当然 大师级的花器也往往气度不凡 反过来说而大师级的方器的工艺也经常令人赞叹 扯远了 这里就先介绍几个大师级的花器 所有东西都是个人观点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个人认为的丁山第一南瓜手镇楼
【一方乾坤】说的一嘴好壶系列之仿古 喝茶的人必定需要一把仿古,基本已经是壶友的共识了。作为一个经典器型,仿古几乎是全手工学圆形壶的人首先接触的器型,仿古身筒要求非常全面,颈肩腰腹底全有,所以经常说全手仿古做的好 ,做其他光器也不会差。但是仿古也最难做,首先是可以比较的人多,壶好不好可以看不出,但是一比就知道,其次作为一个经典器型,各个部位的要也非常严苛,有时候差一点点的工,往往需要几年去磨练。 简单罗列一些基本的要求 身筒:呈鼓型,故又称仿鼓。要求身筒圆润挺拔饱满,有涨破的感觉。 底部:平底,假底,一纳底均可。 肩部:必须高耸挺拔有气势。但是又不能过,不然身筒的肩线会显得很生硬, 颈部:短颈,很多新手因为不会压嘴和把,或者肩的弧度太平,只能加高颈的高度来弥补, 个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 宁可留着那点高度差。因为其他地方的工不到而改变颈,那你其他地方的水平就不会有提高 提钮:仿鼓壶提钮和盖之间略有颈隙,提钮为等比例缩小的壶身形状。比如扁腹的钮要扁,而大亨的钮就要饱满圆润 把 :上把要像从身筒拔出的感觉,角度看身筒高度和盖子大小而定,比如大口扁腹,身筒扁,而口大,则嘴把的角度要适当打开,否则视觉上会显得中部拥挤。而大亨仿古的身筒高而饱满,嘴把对应的角度则要上一些 显得有气势 气韵:仿鼓壶的气势要有十面张力,也就是一个充满气的牛皮大鼓那样。这条需要深厚的拍身筒的功力,后续的一些技艺要求也非常高,一般对新手制壶不做要求。而这条也正是半手工身筒永远也做不出来的感觉,新人盲目追求全手固然不可取,一些老鸟说的半手全手做好都一样同样也是不太可取的。扯远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单独跟我讨论,如果人多我可以考虑另开一贴 以下一些图都是网上找来的图片 如果你的壶不巧被我点评了 那只是鄙人一点愚见 绝对没有任何攻击的意思 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自己喝茶的仿古镇楼
一个丁山人看到的茶壶圈的那点事 关于泥料,黄龙山不是没泥,而是封山了,市面上没有流通,但是世代做壶的人,在孩子出生的时候会有存泥留下,这些泥,自己都不做的,只给子孙准备,我身边有的世家子,家里的存泥多的卡车都装不下,而且很多都是老太当年自己亲手炼制的,做过茶壶的都会知道,存的泥料时间长了会更好,个种缘由我没研究过,欢迎高手指点。关系好的几家相互之间也会调换泥料,但是不卖,一,人不缺那点钱,二,人家的壶不说只稀罕那泥,但是至少也是个卖点。。。 另外,泥料真心也不值钱,3000一捆的流通泥料算是最上品的了,平均到一把也就一百左右,全手一把学徒壶也要300块,而学徒壶是不可能用这么好的泥料的,所以泥料的好坏对买家来说最大的作用只是鉴定壶的一个标准,不能唯泥是论,壶最终还是看工。看到吧里那么多人求正宗泥料,把泥料分析的丁山人都看不懂,我只能说你们舍本逐木了。。。丁山的手艺人对泥的理解很朴素,这泥做出来的壶是不是好看,养出来是不是好看,这泥的张性,收缩,粘性对做壶的水平有什么要求,比如全手朱泥,尤其是大点的器型,那个对做壶人便是极大的要求,而且非常伤手。。。 关于壶价,这里面因为有经销商的参与,价钱有很大空间,当然那些没有经销商拿货或者经销商运作量太小的这里先不讨论。茶壶不是快速消费品,所以运作模式会和利润空间会有很大。以只有一级经销商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某个助工的壶市场价是2000,那么壶商批价1000,一次十把 ,因为手工壶数量有限,一般几个壶商就可以把这个人的壶收个七七八八,这些壶一般不会立刻消化掉,那么就要做库存,但是商人嘛,肯定是要把本钱拿回来的,所以卖三把就得把本收回来,这样一把壶就是三千,甚至四千,因为这些货基本都在他们手里,所以如果你要买这个师傅的东西,就只能接受他们的价钱。那么如果你到丁山找师傅直接买呢?那也是3000。因为师傅首先得保证他的经销商的利益,不然别人在外面帮你抬价,壶全部你自己便宜卖掉了,谁还高兴跟你合作?如果托熟人买呢?那就再便宜一点,不过也不会太多。回到经销商这里,这时候这样剩下的七把就是纯利了,就算两年卖不掉也不要紧,因为再过一年这位师傅就升工艺师了,大的壶商到最后手里每年都有几个升职称的,当然这个也要看眼光,一般名家和世家之后或大师的徒弟都是早早就被人盯上了,再下面就是工型都不错的技术员和助工,大一点就是步入晚年的大师和高工,因为他们精力的问题,作品开始大幅减少,收一把少一把,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扯远了,一般过了一年,再来拿壶,拿货价就是一千五或者两千了,然后又是一个循环,价钱就慢慢上去了。 当然实际的情况其实要比这复杂多了,经销商分本地的和外地的,一级,二级,最后实体店,总之谁做最大的库存谁的利润就多点。毕竟还没听过谁的壶忽然大跌价的。。。 关于办展,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帮当地经销商撑场的,那么如果经销商的价是三千,他就摆五千,人就不是为了卖会场那几把壶。还有种就是打算正儿八经去卖壶赚钱的,但是怕的就是第二种人不懂,他也摆第一种人的价钱,然后最后一天大幅降价。所以会展要便宜的壶等第二种人,要好壶的跟第一种好好聊聊,手艺人还是喜欢别人追捧的,如果跟你聊的来,便宜给你也无妨,就当多个朋友,其实很多经销商就是这样的,有些合作了十几年的都是非常好的朋友。而且好壶会说话,你越养越喜欢,自然以后还会找他买,或者找他的经销商买。 关于回流壶,这有个圈子,是丁山专门收回流壶的,这个圈子专业性很强,一般人都进不去,里面也有个很大的利益圈,一把名家早期作品,可能当时才一两千吧,几次倒手在某个台商手里放了几年,市价可能已经十万了,然后这个台商来丁山找这些人以三五万的价钱出掉,这些人然后找经销商加个几万出掉,可能同样的壶再几年又十五六万回到这个圈子,这时候这把壶市价已经可能三十万了。。。这个圈子对壶的真假鉴定非常专业,和大部分高工和大师都是多年好友,有些真壶没证书也可以马上补到,有些壶甚至直接回给作者本人,对外地藏家来说是最好的出货人。这个圈子相互之间互相调货,基本没有这个圈子找不到的壶。。。 关于其他的一些,比如丁山某些刚学会做壶的,尤其是全手工的,一般出师就是500一把,但是你的壶卖过500,800并不代表你的壶就值500,什么叫值,就是你的壶不管你做多少,别人只管拿,500有多少收多少。但是对做壶人来说,我一个月做六把卖500也是3000,一个月做十把卖300也是3000,那肯定是选择前一种,但是你选前一种不代表你的壶是500,看看别人白天黑夜的做,也是500一把,那才是真的值。。。所以看壶也要看清,你收500的壶是收的哪一种500?? 关于全手,我觉得把看全手当学习,多几把壶对比下,不能把他作为一个评判壶的标准,壶还是要看工和型的,尤其是型,才是丁山人评价好壶的标准,而工只是起码的要求而已,到最后则是要看一个茶壶的神,方货看气度,花货看意境。关于全半手的鉴别,我会另开一帖,做详细图解。
来来来,估个价,合适就派了。。。 蒋蓉监制
这个字如何呢??? 我对门的家伙刻的,历上清徒儿
以诗会友 以茶会友 以壶会友 大家不能藏私啊··· 七律●喝茶—— 流年久远似轻吹, 落定尘埃寂寞谁。 茶暖茶凉留以指, 缘深缘浅没于杯。 光阴碗底忽凝视, 风雨窗前偶入眉。 再向人间邀此夜, 能消多少梦纷飞?
字帖收集,看官请好。。。 风叔镇楼 --我有眉间尺,寒霜天下知,能诛万里恶,难断鬓边丝。。。
【诗词】与君识三世 缘词止一年 从不读古诗 也不懂古韵 更不会写诗 甚至连前鼻音后鼻音都分不清 作为标准的手残流 居然东拼西凑的也捣鼓了整整一年的诗 期间各种抄 各种改 各种凑 现在回头想想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啊 不过好在 劣者决定洗心革面 痛改前非 从此不再碰诗词这么稀罕的东西了 封笔怕是谈不上 只能说放弃吧 以下记录这一年格律生涯之物 博各位看官一笑罢了
秀一下 一张一张来吧
七夕凑热闹 浣溪沙·七夕—— 一点灵犀久未参, 风吹彼岸递云还。人间谁拟此悲欢? 有酒难消千古恨, 无情也了半生缘。相逢或可道平安? 虞美人·七夕—— 中天月满相思后, 偏又多情瘦。 星河几点夜明灯, 似水流年谁可记永恒? 花开静待时光朽, 花落君知否? 故人约定鹊桥头, 何不云舟载去一生求?
不存在的人 不存在的集 七律·梦逍遥 缥缈人间走一遭, 浮生何若扮逍遥。花开花落谁来往, 情浅情深梦自消。 纸上风流心上老, 诗中寂寞酒中浇。莫期明月能留我, 只舀星河水一瓢。 七律·喝茶—— 灯前谁驻影婆娑,一碗茶汤浓转薄。听雨情怀须忘却,品茗心事懒消磨。 了无牵挂来时也,别有梦魂去处说。莫笑红尘挥不尽,与君岁月任蹉跎。。。 七律·喝茶—— 流年久远似轻吹, 落定尘埃寂寞谁。 茶暖茶凉留以指, 缘深缘浅没于杯。 光阴碗底忽凝视, 风雨窗前偶入眉。 再向人间邀此夜, 能消多少梦纷飞? 七律·流星 前生今世落尘中,偶有星光遇不同。已惯天涯留醉梦,如何陌路旧相逢? 一人城市灯与火,遍地流云我并风。年少情怀诗里老,也说昨夜月朦胧。。。 七律·自寄 偶于眼底过飞沙,一脉深眸锁梦匣。去处相思情怯了,当时心绪不由发。 浮云陌上观风雨,岁月杯中兑酒茶。寂寞无非身外物,江流随我向天涯。。。 七律·穿越李商隐—— 莫问如今晦涩诗, 曾经故事未相知。 我于前世留愁月, 谁把流年唱恨词。 笔下沉浮千古转, 人间悲喜一时痴。 来生梦里寻常见, 再话巴山夜雨时。 七律·枫叶—— 人间颜色为谁施? 可有春风解语痴? 细雨轻声愁更洗, 流年况味淡于诗。 三千枝上飘零客, 一季红尘化梦时。 我捡秋红情一怔, 秋红谓我醒来迟。 七律·默言—— 花开陌上倩谁知,去日横塘水逾池。心事眉梢一痕月,光阴指缝几多失。 还君青影深如梦,许我流年假作痴。别久人间成淡漠,相逢最好不见时。。。 七律·临江有寄 谁坐横塘临晚风,杯中冷酒浸微尘。江心难洗朦胧月,彼岸可消落拓魂? 一种无聊应似我,千般寂寞始为君。浮生惯看春花老,入眼沉浮不是云?? 七律·自寄寄人—— 风过眉梢数旧尘,千般除却已非君。顾谁青眼曾如许,读我流年久未深。 几度烟波能醉语?再斟明月浅沾唇。一轮还掷西江水,不肯人间锁梦魂。。。 七律·最光阴—— 光阴如酒老弥醇,去岁倾杯浅亦深。新月添为枝上客,故人散做世间尘。 幸无细雨分飞夜,怕有相思入梦魂。莫道流光君易醉,我与朝露且同樽。 七律·风铃—— 随手也得薄幸名? 无由拨动不堪停。 临风有语倾心诉, 我梦当歌洗耳听。 归去斜阳几许在? 摇来岁月一般轻。 浮生偏向窗前落, 记取流年过客行。 七律·风—— 天涯唤起月黄昏, 偶尔颠狂不入群。 离梦怎如听落叶? 无端总是惹流云。 一时吹皱江心水, 何处消融草木春? 莫叹红颜轻易老, 眸中沧海只为君。。。 七律·雪—— 云中或可问前缘? 来去也合掌上参。 似水流年索无味, 红尘刹那剩萧然。 怎与桃李凭风暖? 唯有松梅别梦寒。 踏遍人间寻不见, 余生各自守平安?? 七律·雷电—— 几重愁雨欲压肩, 未有阴霾眼底添。 风起是谁轻负手? 云低向我问从前? 拔出一剑龙吟水, 挥去人间势破天。 万里山河觎一眼, 红尘寻梦已千年。 七律·雨—— 数行清泪挂天边,可有流云错过肩?离梦听君哭日月,无言为子落人间。 情流东水千般去,愁入河山几百年?纵使红尘心不染,轮回还我似从前??
不是什么集 只是一些渣 慎入。。。 一楼自寿—— 三十曲指算平生, 已尽天涯未竟成。 几度涟漪来世续, 也与风雨一时争。 岂无岁月晶莹泪, 都在年华欢笑声。 摇曳人间烛火里, 依稀倩影似相逢。
新人拜吧 。。。。。。。。。。。。。。。。。。。。。。。。。。。。。。。。。。。。。。。。。。。。。。。。。。。。。。。。。。。。。。。。。。。。。。。。。。。。。。。。。。。。。。。。。。。。。。。。。。。。。。。。。。。。。。。。。。。。。。。。。。。五成新
水诗吧 猜谜贴 一楼 就把我捐给度娘吧 1 减字木兰花 ——打一日常用品 黄泉路远 引渡迷途离恨返 碧落宫深 炫尽世间极乐风 天河难到 却把此生心愿报 落满人间 万点光华伴月眠。。。 2 减字木兰花 ——打一物 花间细雨,恰如月光千万缕; 风中迷离,似水温柔触手及; 说无若有,不诉相思眉上走; 欲去还留,绕尽天涯止未休。。。 3 减兰 —— 打一花 花开有语,传遍大街小巷里; 花落无实,空负其名天下知; 花香莫问,只此人间独一份; 花色谁怜,飞雪流云弹指间 。。。 4 浣溪沙 ——打一物 我是人间一簇香,无边心事不能藏,红尘俗世半身凉。 消我三分休道瘦,还君片刻细思量,流年吹去几彷徨。。。 5 浣溪沙——打一物 难辨青山梦里痕 许为俗世掌中魂 年深竟似未沉沦; 或可红尘造业火 也于九天弄清风 人间谁是空白身。。。 6 浣溪沙—— 打一物 瘦骨嶙峋铸此身 心如发细寄微尘 说与世上有缘人; 过往云烟轻抹去 曾经风雨淡留痕 于无言处最伤神。。。 7 浣溪沙——打一物 转世燕灵托梦书 去年新雪道何如 江南明月似最初 过往曾经都作散 眉头心上两相除 黄泉能饮一杯无 答案 1 灯 2 青丝 3 爆米花 4 橡皮擦 5 白纸 6 铅笔 7 孟婆汤
继续猜谜,只要你们不厌倦 花间细雨,恰如月光千万缕 风中迷离,似水温柔触手及 说无若有,不诉相思眉上走 欲去还留,绕尽天涯止未休 打一物,好吧,写的比较虚幻,大家用点力,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东西
继续猜谜,这次的简单些。。。 我是人间一簇香,无边心事不能藏,红尘俗世半身凉。 消我三分休道瘦,还君片刻细思量,流年吹去几彷徨。。。 打一物
无聊来猜谜 难辨青山梦里痕 许为俗世掌中魂 年深竟似未沉沦 或可红尘造业火 也曾九天弄清风 人间谁是空白身 打一物
偷偷成了吧主 没有人发现
前后十六年 终于把霹雳看完了。。。期待刀剑春秋 以后那么多无聊的时间 每个星期却只有两集霹雳可以看 这日子没法过了···
水诗吧会员头衔&经验值对照表 霹雳人名 你都认识么?
好歌如好词 过耳难忘之 寂寞时 无聊时 快乐时 难受时 你都听什么呢 传上来让大家一起分享吧
倾国皇权,尽操吾手:逆我王道,定杀不留。 第一张帖子删谁的好呢 要不拿小月月开刀吧
无端饮却相思水,不信相思想杀人 传点霹雳的歌 你们会喜欢的
照世明灯 水帖楼 欢迎指点
都过节呢 还记得今天是少艾的忌日么 朱痕∶是谁多事入江湖,眼也累苦,心也累苦。少艾∶是君无聊又糊涂,不在江湖,偏问江湖。 少艾啊 你总是想保全所有人 却没想过保全自己 最终那个残忍的决定 让你在这一日离去 你可知道 这么多年来 因为那样的痛 多少人对你念念不忘 因为那样的痛 更有多少人对你绝口不提 这一趟江湖 你究竟是糊涂 还是糊涂 还是糊涂啊
明天注册公司了 要命 名字还没想好呢 跪求 教育培训的 随便招老师 苏州的
1
下一页